HackMD
    • Sharing Link copied
    • /edit
    •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 Note Permission
    • Read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Writ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More (Comment, Invitee)
    • Publishing
    •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 Invitee
    • No invitee
    • Options
    • Versions
    • Transfer ownership
    • Delete this note
    • Template
    • Save as template
    • Insert from template
    • Export
    •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 Gist
    • Import
    •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 Gist
    • Clipboard
    • Download
    • Markdown
    • HTML
    • Raw HTML
Menu Sharing Help
Menu
Options
Versions Transfer ownership Delete this note
Export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Gist
Import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Gist Clipboard
Download
Markdown HTML Raw HTML
Back
Sharing
Sharing Link copied
/edit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Note Permission
Read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Write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More (Comment, Invitee)
Publishing
More (Comment, Invitee)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Permission
Owners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Invitee
No invitee
   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Published Linked with
Like BookmarkBookmarked
Subscribed
  • Any changes
    Be notified of any changes
  • Mention me
    Be notified of mention me
  • Unsubscribe
Subscribe
# 柯文哲的淨零永續處方箋 就是負責任!柯文哲總統參選人提出「淨零碳排,永續未來」政策,並訂下2030能源占比目標,包括燃氣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10%,要用最穩健務實的態度,帶領台灣走向世界! 淨零碳排並非2024後就沒總統的事,更不是為期4年的短期政策,然而民進黨政府2025年綠電佔比20%早已跳票,減少碳排放成效也不及格,疏於執行碳盤查的基本功,同時台電加中油去年虧損逾4000億,電網老舊頻頻出包,跳電還要小動物背鍋。 政府總說超前部署,卻未妥善規劃過渡方案,就貿然躁進廢核,又為達成非核家園對綠電揠苗助長,大手筆提供補貼,誘使「綠能蟑螂」橫行地方,黑道搶食發電大餅,威脅居民人身安全,也徒留上下其手的空間,反而拖累綠電發展的腳步。 能源的穩定與多元,攸關整個國家的走向,對此柯文哲提出6大改革方向: ➊ 能源永續:務實減碳、能源潔淨、供電穩定 ➋ 珍惜資源:永續經營、碳定價有效減排 ➌ 低碳交通:以空品區為基礎、運具環保低碳化 ➍ 開源節流:水資源管理調度運用更有效益 ➎ 在地淨零:生態利用、土地管理符合永續 ➏ 社會運動:不只科技,更在生活方式 要達到淨零碳排,沒有人是局外人,除了推廣綠電、穩定供電、協助產業轉型,柯文哲也希望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和環保觀念,用實際行動展現改革的決心,擘畫10年甚至是更長遠的願景,全民合力拚減碳。台灣的淨零減碳要上路,就讓柯P來做!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e7db67336c0aa0631138fa873492eca4.jpg) ## 能源永續 能源永續包含3個層面,分別為「務實減碳」、「能源潔淨」與「供電穩定」。 務實減碳方面,柯文哲主張發展多元能源、鼓勵再生能源及研發各式綠能,降低台灣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在達到能源永續的目標之前,核能將是過渡性所需能源。 柯文哲2030能源藍圖當中,燃氣佔比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則為10%,持續擴大發展再生能源、逐步淘汰燃煤機組,並推動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方案。 穩定供電有「發電、輸電、儲電、節電」4大方向,柯文哲提出加速發展儲電、更新電網與打造虛擬電廠等政策,建置集中及分散式電力系統,確保未來不會再因「人為因素」或「動物誤觸」造成大規模停電。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91048d3649ab2e5a88640f8324ec7e9d.jpg) ## 珍惜資源 柯文哲主張成立跨部會的「氣候永續委員會」,邀集產官學等各界代表,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合理配置各部門的排碳配額,並成立「氣候永續轉型基金」,促成環境、社會、經濟三方平衡發展。 同時實施碳定價,藉此接軌國際,柯文哲提出「多元碳定價政策」,力推碳費、碳稅或排放交易總量管制,並將其收入做為財源挹注「氣候永續轉型基金」,以碳稅收入做為財源,用於補貼弱勢,促進社會公平,也要公布碳定價收入和使用情形。 此外,也要推動「綠色永續金融」,加速溫室氣體的碳盤查,上市櫃公司應提前於2027年完成,再擴及中小企業,引導企業淨零。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298d5854a43e9a27ebe6c5bf0fd1efd0.jpg) ## 低碳交通 目前私人運具佔72.3%,其中又以燃油車輛為主,柯文哲主張大力推動綠色運輸,在2030年將電動公車普及率目標100%、電動小客車市售比提高至30%、電動機車市佔比提高至35%。 為了加速運具電動化,除了獎勵補貼載具研發,柯文哲也會同時推動增加電動車公共充電樁、完善私人設置充電樁、增加「雙向充電」配備等配套措施。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4c0361d0038ee8dfc3ad91e1e696329d.jpg) ## 開源節流 台灣水資源不是不夠,而是管理不足,極端氣候變化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柯文哲主張加速「珍珠串計畫」,建設南北供水聯通網,更要「開源節流」留下更多水資源。 開源是指充分貯流、污水再生利用,增加可用水源;節流則是要降低台灣的漏水率,2022年全台漏水率13.1%,柯文哲力拚在10年內將漏水率降低至5%,每年可以省下相當於2.8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034874fd8492d49d37274dc47694c97c.jpg) ## 在地淨零 柯文哲主張,落實符合淨零轉型的土地管理制度,以淨零為目標,整合現有低碳永續家園,提出淨零永續社區方案。 同時也要推動海洋三法《海洋產業發展條例》、《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不僅保全海洋生物多樣性,更能發揮海洋碳匯功能。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89d4e8ff56100e977dd1394be5ec194f.jpg) ## 社會運動 淨零碳排不只是科技問題,也牽涉生活文化,住商碳排過高、塑膠廢棄物欠缺資源化管理,在在加劇碳排問題。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曾推動社宅使用再生循環建材,未來當選之後,柯文哲也將持續推動公有建築深度減碳,例如公有建築每年翻修3%改善節能等。 此外,減碳社會運動還包括禁用購物提袋、免洗餐具、塑膠吸管等一次性製品,並致力打造碳足跡標籤制度,提升消費者減碳意識,同時擴大公部門及企業無紙化,建構完整的綠色消費鏈。 ## 記者會影片與逐字稿 {%youtube oGEPt7JyQMo %} 非常重要的重量級的教授們 以及在這個為我們台灣這塊土地付出 他們的心血的這些重量級人物 是不是容我先一一的來介紹今天的與會來賓 首先我們邀請的是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 吳珮瑛 吳教授跟大家打聲招呼 歡迎吳教授 接下來下一位是我們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也是我們的前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 鄧副市長 歡迎 再來中間是我們的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柯文哲主席歡迎 以及我們的競選總幹事黃珊珊 珊珊總幹事歡迎 下一位是我們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 歡迎 好最後是我們的台灣淨零學院理事長呂學海理事長 歡迎理事長 好當然大家都知道最近跟能源相關的議題 這是我們環境未來永續發展最重要最關切的一個議題 那其實我們看到我們現在的民進黨政府是孤注一擲 把這個能源的分配 現在看起來是讓我們需要把國家安全放在風險之上 那對於未來極端氣候2050淨零碳排的轉型 我們必須要負責任的提出完整的規劃 以及今天我們也會告訴大家 柯文哲主席他所主張的能源配比 是不是在這個時間我們就請主席到台前來 幫我們說明我們的政策理念 有請主席 不好意思 還是到旁邊去好了 到旁邊去一點 感謝我們的教授們 謝謝 謝謝來賓 稍待一會兒我們再請同仁把東西拿回來 各位記者朋友 雖然你們對等一下的Q&A比較有興趣 但是你們還是要聽我柯教授把這個課上完 講2050淨零碳排放 第一點它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大家都曉得 特別台灣好像又比整個世界嚴重 因為在過去110年 全世界大概上升了1度左右 可是台灣是上升1.6度 那我想大家也知道 在這種溫室氣體增加的狀態下 出現極端氣候 所以現在台灣要嘛就旱災 要嘛就水災 以一個實際執政過的人 我要跟大家講 對我來講 颱風比較好應付 強降雨比較難應付 因為颱風還有兩三天的時間可以準備 像是強降雨 因為南投土石流我親自去看過 這個就是我們最怕的 因為突然強降雨 然後一下土石流 這就很可怕 所以在這二三十年來 因為極端氣候的關係 天災很明顯增加很多 那當然2050淨零碳排放 這是國際趨勢 但是我們先給小英政府的成績打個叉 為什麼 因為根本沒有減少 本來2020年比2005年少2% 不過事實上後來是增加2.6% 所以是從這個 curve 上看起來 我們台灣到目前為止 根本沒有減碳 那為什麼 行政院底下有個永續發展委員會 我給他寫什麼權責不明 功能不彰 我跟大家講 他最大問題是什麼 他一年開會到現在才一次 會都沒開 你期待他會做出什麼偉大成績 所以他最大問題就是沒開會 因為也沒有開會 這表示政府對這個沒有用心 因為固然有一個 什麼氣候變遷因應法 可是母法出來以後 要有執法要有行政命令 後面一大堆都還沒弄 所以表示說整個政府 我也不曉得在忙什麼 但是對這個很重要的題目 沒有用力在處理 那另外一個就是說 這個管考的效益 管考不明確 為什麼推動阻力很大 你想想看 如果政府沒有跳到第一線 然後都叫光電公司 去跟那個居民抗爭 自己去處理 結局就是黑道 所以這個政府不可以把它的 政府如果不跳下來 阻力只會更大 好 那當然我們提出六項 這等一下一樣一樣來說明 第一個是 第一個是這樣 一定要先成立一個有效的跨部門的委員會 因為這2050淨零碳排放絕對不是環保局 這個很多局處 甚至連財政部都有 所以他應該有一個 在行政院底下有一個氣候永續委員會 應該指定一個政委 甚至是院長自己下來指揮 所以要結合產官學、公民團體、青年、利害關係人 一個有效的跨部會的組織 再來就是說 因為這個跨部會組織 另外一個很重大問題是什麼 要實施2050淨零碳排放的過程當中 會牽涉到錢 因為在發展過程當中 一定有人受害、有人受益 所以政府一定要成立一個基金 對受害的人要怎麼去補貼 所以這相當政治性的一個機構 因為牽涉到排碳配額的給 所以一定要成立 在這個委員會底下 一個最重要的機構就是基金會 因為你會收碳費碳稅 收到這個錢就看誰受害 然後去補貼他 坦白講這是一個利益重分配 非常的政治 所以這是一個要 這個委員會底下最重要的就是基金會 好 這個我最近特別跑去台南看光電 我深深覺得意識形態對國家的傷害 我在這看到一個例子 民進黨有兩大神主牌 一個台獨一個反核 後來把反核意識形態無限上綱 所以喊出了這個口號 2025非核家園 他是先決定非核家園 所以到2025核電要全部停掉 問題是你把核電停掉以後 你要有其他的替代能源 替代的能源 所以當時就說我們把風電光電拉上來 問題是風電光電的佈置是需要時間 更何況在台灣它是一個比較新的東西 你想想看 核電停掉 然後要把再生能源拉上來 然後時間很短 怎麼辦 砸錢 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所以你看看 有時候台電這一度電賣三塊 這邊是買五塊甚至到九塊 這個政府用很大的力量 加速推動光電跟風電的推行 結果出現什麼事 第一 政商勾結 如果它是一個很正當的招標 就比較沒有問題 可是這是政府很用力在砸錢 在做這件事情 第一個政商勾結就跑出來 後面再來就黑道 因為你要擺平居民的抗爭 一定要黑道 這就是為什麼 我去台南看 我才懂說 那88槍是怎麼來的 所以這是因為你先決定非核家園 然後把時程全部縮短 那產生了一大堆問題 這是我在南部看到光電的問題 所以是這樣 我們對能源政策 第一個我們還是要發展多元的能源 這個不是只有風電光電 還有水力還有地熱甚至潮汐 甚至將來那種什麼小型核子爐 所以這個還是要隨著科學的進展 去發展多元能源 那也因為這樣 研發還是要砸錢 因為這是新的產業 然後這研發要做 那另外一個是綠色創新技術投資 新創產業還是要投資的 不然一開始如果政府沒有介入 它還是做起來比較困難 另外一個是我們要思考 我們台灣的能源 這麼高比例是靠外國進來 所以最近人家在說 中共要對付台灣 只要封鎖十一天 我們那個天然氣斷貨 整個台灣就沒電了就垮掉了 所以這個也是個大問題 這個在我們能源高度依賴外國來源 這造成整個國安的問題 所以我們的想法是這樣 如果比較理性務實科學的想法是 不要設定時間把核能停掉 而是倒過來 再生能源上來接得上去 再把核能退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提出說 核二核三要延役 甚至核四要不要拿出來用的概念 你不要為了把核能停掉 那再去逼迫其他 而是其他可以順順的上來 再把核能停掉 所以我們認為核能在過渡時 這是我們現在一個比較折衷的態度 我認為這是比較科學的做法 所以我們反對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 不然叫賴清德出來說明 他現在還堅持2025非核家園 他現在開始散了 因為他知道很難做到 所以這樣 這個電你知道 其實台電最近常常停電 不要每次都怪小動物 他是管理有問題 因為整個輸電系統真的是有問題 所以常常在停電 有松鼠 講一大堆 這個其實大家都知道 那是整個系統的問題 這是目前在2030年 民進黨希望的能源配比 燃氣的佔比很高 50 實際上這也是國安問題 因為你如果被封鎖 因為目前我們在天然氣 我們查過大概庫存量是11天 也就是被封鎖11天 我們就沒有天然氣 那我們的態度是這樣 我們核能擺在這裡是什麼 我們核能擺在那裡 並不是說我們堅持一直用核能 而是認為說當我有辦法退出的時候再退出 這是我跟民進黨在能源政策一個最大不同點 我們不是先設定說我不要能源 我們是說如果當其他的有辦法takeover才把核能拿掉 我想這樣會比較符合整個國家戰略 所以我們主張核二核三要延役 核四要再檢查一遍 到底能用不能用眾說紛紜 總之我覺得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個決策 另外核廢料怎麼處理還是要想辦法 那燃氣是這樣 即使是燃氣機組還是可以更換這沒有問題 這個煤蠻有趣的 我去日本東京灣 大部分都是有核能電廠 有天然氣 可是他還是保留燃煤 我特別去看 問他說你們為什麼留一個燃煤 他說能源要多元化 他說我們現在從澳洲進口煤炭來燒 如果我們把這個都停掉 萬一有一天其他的天然氣 變成國際能源價格有人拿翹幹什麼 這個很危險 所以日本基於這種安全的考量 在東京灣還是有保留磯子燃煤火力發電廠 這個我有去參觀過 所以也就是說國家的能源 他有一個戰略思考是多元 因為要增加國家的安全性 再生能源當然是這樣 儘量做 但是我也不認為說 為了要在短時間內把再生能源拉上來 造成太多問題 我去南部看 當然最近這幾天經濟部也出來回應我 但是我相信是不是大家很清楚 光電的板一鋪下去 那塊地20年是不能用 為什麼 因為它20年才能夠還本 所以這個變成 除非我們有很清楚的台灣農業整體戰略計畫 你每鋪一塊光電板 那塊地就20年不能動 因為你在20年內拆掉都是虧本 另外是這樣 魚塭的破壞 所以以前你也聽過我那個笑話 台灣亮起來跟台灣飛起來 到南部去光電板一堆 所以台灣亮起來 到海邊一大堆螺旋槳 台灣飛起來 不過這是 再生能源我們認為還是要發展 但是就是說 按照按部就班 不要太急 另外所謂的電 其實分四部分 發電 輸電 儲電 還有一個是節電 其實這四樣都要慢慢去做 所以老實講 我有查過 其實台灣在迫切需要的 恐怕不是發電 而是整個台灣的輸電系統 估計要好幾千億才做得起來 這就為什麼 因為台灣欠缺這種長期計畫 每個政府都是短期操作 這個輸電才是大問題 所以我們除了 這個輸電也要配合儲電 特別是什麼 這個再生能源它不是很均勻的發電 像光電到下午四點就沒有了 風電是晚上風還比較強 所以它的發電時間跟我們用電的時間不一定相合 所以這個就要有儲電系統 所以這個發電輸電儲電 另外節電還是一個大問題 其實應該花更大的力氣去進行綠建築的改造 節能電器的使用 所以不單單是只有發電的問題 只是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強調 這個都要去解決 好 剛才講過綠能蟑螂 我想大概最近 台鹽綠能大概一大堆弊案會出來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時間壓迫 時間一壓迫 政府砸錢去發展 然後蚊子蟑螂就跑來了 綠能蟑螂就橫行 我想那個雲豹小公主 應該大家記憶還猶新 所以這種光電風電 變成大資本家政客跟地方勢力 為了光電風電被縮壓的地方民意代表 應該已經不在少數 我猜啦 陸陸續續還會繼續抓出來 所以這就是政策造成的後遺症 那另外是這樣 風電光電的發展不應當是政府核定的 然後跟民間業者說你自己去跟那個地方去協調 不應該是這樣 所以政府的公權力要協助調處 然後程序要公開透明 那當然是這樣 有飯大家吃 如果那個風電光電的發展是地方可以獲利 那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直接就撥一個基金出來 撥一筆錢出來 另外一個是要不要乾脆就讓地方去參股 總是就是你要設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就是說你做那光電、風電 要讓地方有利可圖 觀念是這樣 台電在過去兩年虧四千億 所以還是要嚴肅面對 因為這等於是用全民的納稅金 在補助高耗電的用戶 所以這個能源的價格 整個效率的改進 還是要想想看 這是大問題 因為台電在過去兩年虧了四千億 這個太可怕了 這個還是要解決 那另外一個就是說 碳關稅的時代來臨 這個我有研究過 我覺得這個叫新的 我怎麼形容它 新的非關稅貿易障礙 因為等到每個國家開始課碳關稅的時候 它可快可慢 課稅可不課稅 所以這個非常政治性 你看看歐盟是 2026年 我記得是2027年的1月1號開始徵的 但是我相信到時候 它不會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 同一個時間開始 一定會說哪些國家可以晚一點 這個非常政治性 這個會形成 我認為會形成一個新的叫非關稅貿易壁壘 那台灣在國際上是孤兒 這是一個很大的 我們很大的一個問題 這個將來會造成問題 另外是這樣 既然歐盟美國開始課碳關稅 台灣要快一點 我們2025要開始爭取 要開始收碳費 到底時程上趕得及趕不及 去應付美國跟歐盟的碳關稅的需求 這是大問題 所以有一句話 當前的政府正事不做 每天在搞分裂 其實這是攸關台灣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 很重要的東西 可是當前政府好像沒有很用力在處理 所以這樣 碳費應該自行課徵 而不是都不做 到國外出來給其他國家課稅 這個碳定價政策 老實講 這要花時間去說明 我想今天在政策發表會 沒有辦法讓每個記者懂 那更不很難去讓老百姓懂 它是這樣 它先設定每一個企業 那一年可以排放的排碳量是多少 如果你比那設定的高 如果比設定低 你可以把那個權利賣給別人 這叫碳定價 這個非常複雜 而且非常政治 我哪一家公司要給他多設定多少碳排量 這太政治性的問題了 所以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相當有credit的政府的部門來執行這個問題 當然是這樣 為什麼要成立氣候永續基金 轉型基金 很清楚的在氣候轉型 一定會有一大堆產業被迫退出 那些人要怎麼協助他轉型 甚至給他補貼到他可以 英文叫fade out 這個是大問題 所以有這個基金 每年來處理這個碳定價的收入跟使用情形 所以將來這個氣候永續委員會 其實底下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的使用 當然其他的包括永續金融 加速推動溫室氣體的盤查查證 引領企業淨零 還有提高公司ESG 這個也要加速進行 為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迫在眉睫的 歐盟跟美國都要課碳關稅 台灣各大企業還要趕快做準備 我知道那些ICT大廠大概沒問題 因為目前我們的綠電大概90%的已經被ICT大廠買光了 問題那些中小企業怎麼辦 這才是問題 這個要講什麼 要講一個概念 其實淨零碳排放不是科技問題 還有牽涉到文化問題 我們大概目前住宅跟商業佔全台灣大概19.85% 大概20% 比方說塑膠垃圾 你要製造那麼多垃圾 然後再去燒掉 不是製造二氧化碳 那不是塑膠少用 所以如何減少垃圾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2050年淨零碳排放不是科學問題 更大層面是生活文化的問題 這種環保觀念的推廣 我們來看看 當然我說公有建築深度減碳 做什麼事情一定從公家機關開始 所以公家機關現在設定說 你那個節能減碳標準要多少 綠建築要符合多少標準 你買的電器節能到什麼程度 第一個是從公家開始 然後大概計畫是這樣 將來每一個公家機構的房子 在拆掉重建的時候 我們儘量不去處理舊的新的 所以我們大概只要一上任就開始規定 民間新的建築物 公家新的建築物 開始要遵守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標準 它的綠建築要達到什麼程度 燈具節能要到什麼程度 然後這個TOD EOD 這個要花很多時間解釋 你要讓大家使用公共運輸 你那個城市設計要做好 台北市首都生活圈是最有機會成功 因為我們有捷運路網 這個叫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畫發展 甚至以學校改建為基礎的社區改造 其實這個還設計到 所以這個淨零碳排放 有相當大的程度是取決於都市設計 這是大學問 還有那個建材 要用循環建材 台北市第一座大規模的循環建材 循環經濟的那種建築 是在北農對面看過去 南港社會住宅 南港機場社會住宅 1400戶那一個 那個造價90億 我猜後來應該還有追加預算 但是台北市第一棟大規模的 循環建築的 循環材料的建築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社會住宅 開始導入氫燃料 不過這是這樣 氫的發電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目前還在觀察當中 所以剛才講過 我們2030以前要禁用一次性餐具 所以比方說這種紙杯全部要廢掉 瓶裝水全部要廢掉 我在當市長的時候其實已經推得差不多 結果後來疫情一來全部倒退回去 所以這個碳足跡的這種追蹤 還有一個E化 因為E化本身就效率提高 減少紙張的使用 所以淨零碳排很大的一個層面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那這個私人運具要減少 要多用公共運輸 OK 那當然是這樣 電動車還是發展的目標 原則上巴士應該會先 公共汽車會先發展 為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公共汽車走的路線很固定 所以你要設充電樁比較好設計 所以原則上我們希望在2030以前 全台灣的公共汽車全部電動化 那其他的就儘量看怎麼做 來加速這個電動運具的使用 那這電動運具 這個目標十年內增加五倍 不過這樣也不要亂喊口號 應該是越多越好 只是說要怎麼做 所以先設定個目標 不過實際執行還是要想想看 其實我們台北市減碳比全國做得好 還有得獎 水的問題是這樣 台灣不是水不夠 下很多雨 馬上沖到海去 所以怎麼儲水的問題 管理的問題 當然是這樣 應該把全台灣的水庫串聯計畫 我記得這個叫珍珠串計畫 每一個水庫它是連通的 所以南水北調 北水南調 然後這個水分 比方說下雨下來要怎麼儲水 還有汙水的再生利用 所以洗臉的水可以去沖廁所 這怎麼用 再生水利用 然後要增加 盡量可以把水留下來 另外一個是 我們現在水管的漏水率還是很高 大概全台灣現在是13% 所以我們自來水出來的水 13%的在半路就漏光了 為什麼 因為管線太老舊了 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把自來水的漏水率 從13%的降到5%的 就可以大幅改善我們的 缺水的問題 那這個土地管理 最重要是什麼 我們那個說排碳 另外一個是吸碳 其實海洋的藻類 就很會把二氧化碳抓下來 所以怎麼讓我們台灣週邊的海域 有效的把二氧化碳抓下來 什麼海洋產業發展條例 海洋保育法 海域管理法 還是要繼續做 好 這個一樣 每次上課完畢以後 要講本次上課的重點 這個今天就有個重點 第一條 務實減碳 你不要用意識形態來處理國家的問題 你先2025非核家園 後面就搞得亂七八糟 所以我們應該是務實減碳 然後核能要使用 其他追得上來再處理 所以在現階段我們還是可以把核能當作一個潔淨能源 然後供電不是只有發電 發電、輸電、儲電 發電、輸電、儲電、節電 要有一個完整的這種電力的使用方法 再來碳定價這個還是要趕快做 因為很快的美國跟歐盟要課碳關稅了 所以台灣如果不做準備的話這個很麻煩 再來是交通 我們鼓勵公共運輸的使用 但是這也涉及城市的設計 所以如果讓城市的重新設計 讓公共運輸可以大量使用 可以達成減碳的目標 所以這個也是要花幾十年的時間 來對台灣所有的城市再做重新設計 另外是水 我們的漏水率太高這要解決 另外如何讓台灣的水可以有效的使用 包括珍珠串計畫 讓台灣的水庫都可以連通 這技術要怎麼做 其實這個就要花錢 其實這個才是真正的前瞻計畫 新竹棒球場不算前瞻計畫 再來是土地的使用 包括周邊海域如何去吸碳 這個要想 我想想看 最後是這個社會運動 為什麼淨零碳排放這個社會運動 我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我在當市長的時候 有一次環保局說他要蓋一個 廚餘處理廠 我說要多少錢 他說10億 我跟他講說我吃飯從來都沒有什麼廚餘 如果我們可以把台北市的市民都訓練到 不要訓練了 說服他們吃飯都沒有廚餘 我還要花10億去蓋一個廚餘處理廠 後來那個計畫就被我打掉了 所以不用瓶裝水 不用一次性餐具 用環保 還有那個垃圾袋 環保袋少用 包裝要減少 這牽涉到其實是社會運動 還有剛才講過廚餘要少 你想想看 我算過 我們台北市大概一天的廚餘是17噸 餿水 一天有17噸 太多了 這個就是文化運動 你要吃多少就煮多少 就買多少就種多少 如果這樣做的話 農產品價格都可以上升 整個台灣可以走向精緻化 現在不是 就是煮的東西大概三分之一丟掉 太浪費了 所以我們把整個2050淨零碳排放 簡單的講分成六個象限 其實每個象限都要設定實施細節再去做 所以結論是這樣 這聽起來很煩 但是就是要一條一條列出來開始去做 那也是我們對當前政府的一個批評 該做的事情要做 雖然看起來很煩很雜 可是應該要提早去做 好 謝謝大家 謝謝柯P幫我們帶來這個 有關能源跟氣候政策現行的階段 出現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方 那我們再麻煩我們的來賓 回到位子上 這邊我藉這個時間來補充介紹一下 我們現場的來賓還有我們的秘書長 周台竹 周秘書長 歡迎 然後再來是我們的智庫執行長蘇進強 蘇執行長 歡迎 好 那因為我們剛剛呢 柯主席已經提出了非常多相關六大政策 那我們也要跟現場的來賓來做交流 那我們是不是一一的 邀請我們的來賓來做與談 首先我們是不是先邀請 這個中央研究院 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 蕭代基 蕭研究員來幫我們分享 時間幫我們把握一個人五分鐘 謝謝 我沒想到我是第一個 我原來以為我是第四個 第三個 好 那麼我想 這個剛才柯P主席 報告他的這個減碳 淨零這方面的政策還包括了 不只是淨零還包括了這個 資源 交通 能源 電力等等 還有水資源等等 這方面的政策全部都在一起 是非常的完整 我大部分都非常的同意 我想在這個短短的時間 我就提出兩點補充的建議 第一個要成立氣候永續委員會 可能應該是指說要來替代 我們現在的永續發展委員會 我這個非常的同意 那麼對氣候單獨來成立一個委員會 因為這個事務就已經夠繁雜了 很煩很大 那重要的我認為是 它的功能這裡寫得很清楚 就是要做績效的評估和管制考核 這是非常重要 因為所有的部會都要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那需要有一個機關來做管制考核 現在的管制考核 這個工作是不夠的 就是傳統的這種管制考核是不夠的 為了要做好這個管制考核 我建議這個機關 是要成為一個獨立的機關 要是一個獨立的 以這個管制考核為主要的目的 主要的功能 然後也來幫助來制定氣候的政策 那這個獨立機關 在氣候的工作上面是有必要有需要的 那這個是可以學習 英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的做法 它就是一個獨立的機關 那功能非常的好 英國的2050淨零的政策 就是由這個CCC 英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所提出來的 然後立法 那另外在柯主席的政見裡面 有特別提到電力事業的投資不足 還有自來水的投資不足 所以造成了虧損 然後都是由政府的財政的收入來補貼來發展 可是總是不足 這就造成一個現象 就是由納稅人來補貼使用者 納稅人來補貼使用者 就是因為政府不敢提高電價跟水價 這個在柯市長的時代 調整過台北市的水價 這是很多年來唯一的一次 省的自來水公司 就數十年來都不敢調水價 那所以我建議說 要解決這個問題 是要把電價跟水價 這種公用事業價格決定的權利 要移出於政府的手裡面 那怎麼辦呢 就要學英美的做法成立公用事業委員會 是一個獨立的機關 他來負責公用事業的發展規劃還有價格 這是第一個 我想主要的補充的建議 那另外一個是關於碳定價的方面 我想碳定價方面講得很好 就是說我們現在馬上就要開始執行碳費 可是大家都曉得 碳費是沒有辦法 不是一個很完善的制度 那它沒辦法解決 來真正的達到2050淨零排放 所以呢我們就 所以這裡說要碳費碳稅 碳排放交易總量管制 多元的政策都要做 那麼我是具體的建議就是說 碳費先行可這是短期 然後到了中期可能三年以後 到十年之間就改成碳稅 然後到十年以後 那就要變成碳稅和排放交易制度並行的 這樣的一個制度 那這方面的規劃 我們在學界都已經討論非常的多 然後這個收入呢 碳定價的政策的 這三種碳定價政策的收入 都要用在氣候的基金 我是非常的同意 那它的用途當然是用來研發 用來做碳的移除 來償還碳債 碳債這個觀念我在這裡沒有時間說明 那另外一個就是要來提高 我們社會所得的公平 所得的公平 所得的公平度 所以這個是要用來做補貼弱勢 或者是一個全民的補貼 全民的還稅 這樣子一個做法來公平 那最後的話就是 我們柯主席講到 最後一個社會運動 生活方式 而不只是靠 要把這個節能減碳視為是 現在政府都把這個事情視為是商機 而不把它變成是一個生活方式的改革 我想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 非常的贊成 謝謝 好 謝謝我們的蕭代基教授 蕭代基教授曾經也是我們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院長 感謝你的寶貴意見 接下來我們是不是邀請我們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 吳珮瑛 吳教授 直接使用就可以 謝謝 歡迎吳教授 謝謝 剛才我倒著講 剛才柯主席 他認為不應該有廚餘 所以我就蠻好奇的 你是不是連香蕉皮都吃進去 除了那個以外 除了那個以外 所以可以除很多種 我想說怎麼可能這樣子 我稍微講一下 關於核能 我覺得當然現在的政府 2025真的要把它關掉 這是蠻危險的 因為我們現在大概還有8左右 所有的核能來源 大概還有8左右 我們看看歐盟 大家知道歐盟現在還有多少嗎 大概13%到14% 然後第一批已經在UNFCCC 他已經入法 要進入 已經說我要在2050 或甚至更早2045 2040要達到淨零的國家 像瑞典是最有可能的 他們的核能大概佔了27% 所以表示說 你沒有這項能源的時候 你一直要講說 你要達到淨零 事實上可能性是非常低 像我們隔壁的 像日本他是因為 炸掉之後 他現在又慢慢開始恢復了 韓國他也有15% 所以表示說 這項事實上是不可缺的 所以我非常同意 這是一個過渡能源 基本上我們認為它是過渡能源 如果大家還是有一些顧慮的時候 當然我不曉得 以後我們蓋了很多儲能廠 來自於再生能源發電的時候 我們對儲能廠 我們是不是還會有 另一種的顧慮 反正那個都是大家認為說 不是太好看 他也不是公園 也不是景點 所以像這些我們真的都是要長期考慮 另外一個就是風電 因為這個被台灣的農地的破壞 真的是蠻大的 不是說我不能種而已 那你說不能種 那正好變更地目正好 這是我求之不得的 可是問題是 很多的青農 他們想要回鄉的時候 他們其實租不到地 因為我自己沒有那麼多地 我更不要說買地 台灣的農地事實上是全世界最高的 所以我們如果 因為我租給太陽能業者的話 當然那個收入比較好 我是地主我當然租給他 我怎麼會租給一個青農 因為租給你的 大概十倍的價錢 所以這個是對台灣農業的發展 事實上是蠻大的一個破壞 除非我們已經決定 我們不要這個產業了 那我認為不太可能 然後另外 我們講到歐盟 那個碳關稅 我事實上覺得 剛才那個事實上有一點點的誤解 現在我們要課碳稅 我們課的是碳費 事實上大家不要糾結在這個 費 稅 ETS 當然它是不同的制度 但是大家好像非常糾結 一定要稅不要費 我就不曉得為什麼 我們知道課稅的國家 可以讓他們去做這樣子 除非我們已經決定了 我們的財政部已經決定了 或中華民國政府 宣布我們整個稅制 我們要重新 那個調配 那這樣子我們才有可能 那我們現在的費 可以歐盟8月17號 今年的8月17號已經公布 因為我們已經報了 照理來講我們已經出口一個月了 10月1號開始 然後明年的1月31號 開始要把這三個月 每一季結束之後 的一個月要申報 上一季你到底 所有的進口的這些東西 那我們第一批是 鋼鐵鋁 還有它六項產品 可是它第一批只有三項產品而已 鋼鐵鋁還有化學肥料 那這些東西我們申報給他們 我們用費 他說你只要有carbon price 所以你的price 你either在你的國家 你是課費稅 那或者是什麼 那個排放交易的那個價格 所以我們現在對接的是 那個歐盟的那個ETS的價格 而且大家都認為說 我們在這裡假設說只有 那個歐元10塊錢 他們那邊是歐元100塊錢 不好意思請你要補90塊 不是這樣子的 因為歐盟那個ETS 他們95% 都是免費核配 表示他排出來的每100噸 只有5噸他們是在交錢 所以只有5噸是那個100歐元的 所以這樣子除下來 所以他們為什麼要 那個兩年一季的時間 2026就會開始了 他是對全世界一體的 只有對西班牙 那個 一兩個省 他大概有特例之外 所以他要求歐盟他們自己的國家 歐盟自己的境內的那個 所以像這些呢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把他弄清楚 不過這個確實真的是一個 新的非關稅貿易障礙 那我們要預防的 就是除了歐盟之外 因為他走的最快 那他們從1990年 開始陸陸續續有國家 開始減碳一直到現在為止 你知道他們減了多少嗎 22% 我們可以期待 我們可以做得比他更好嗎 那我們不只說 我們出口賣東西給別人 你要這樣子 以前是關稅的調高調低 現在是換另外一種的方式 那我們也要想說 我們也有買很多別人的東西 你進來我的這裡 換我要求你 那你說進口進來 我們敢不敢這樣子做 那不是只有我繳錢給別人 那這個大概是 我稍微補充一下 這可能一般大家對這些有誤解的地方 還有我一些的看法 謝謝 謝謝我們的吳珮瑛教授 接下來我們邀請的是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鄧家基 鄧執行長邀請您 也請執行長幫我們把握時間 謝謝 2050淨零排放 就是說對政府來講 好像都是一個政治口號 但是我們剛剛聽了柯P 報告這個 淨零排放永續未來 如果說能夠100%做到 那麼對台灣來講 他算是真的是100分 所以我想就是我們期許 柯P未來當選總統 一定把今天的簡報內容 剛要能夠落實 那麼要不然的話 2025再生能源 20%的配比 都還不能夠做到 都喊2030要30% 這到底能不能夠做到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在國家來講 好像都很排斥 也很擔憂提這個淨零排放 其實如果說我們能夠抓到 在整個政策上面 淨零排放的這個關鍵點 也就是節能提升效率 讓我們整個企業 藉這個機會 剛才講的碳定價也好 能夠轉型 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 那這樣的話 對整個衝擊來講 他反而是一個關鍵的機會 他能夠把企業能夠更提升 對民生物價的衝擊也會最小 我想這是我們的一個期待 那麼就是說 淨零排放他一定是能源轉型 那麼我們也期待就是說 未來柯P當選總統以後 那麼能夠關注到 社會擔憂的幾個點 第一個就是剛才柯P也提到 台灣的再生能源 在整個期程上面 到底能夠發展到什麼目標 為什麼2025 做不到20% 他有他的極限 再生能源尤其在時程上面 他有他的天花板 所以我們在這些方面 未來一定要能夠務實面對 每一個階段再生能源 能夠發展的天花板 這樣才能夠正確落實到說 我們再生能源在發電上面 這是我做的一個配比的承諾 第二個就是說 你在能源轉型過程 剛才柯P也特別提到很多 你一定要能夠務實面對台灣現在的核能政策 那麼第三個就是說 既然是能源轉型 我們一定會做到第一個 剛才柯P講的供電安全 第二個就是說 你在整個轉型過程能夠不轉嫁 對企業 對民生物價 那麼才能夠說讓老百姓不用肺發電 那麼最後我們講大環境 就因應整個氣候變遷的危機 這四個目標 都明顯的告訴我們台灣廢核不務實 台灣廢核不務實 你廢核就等於是把 我們現在的發電站 能源站重新碳化 剛才柯P也解釋了 你不管是燃氣 不管是不得已的燃煤 你都是重新碳化 你把原來將近零的核能 把它廢掉 現在是不可行了 那麼你一定要這樣做 台灣的能源轉型過程 就是面臨缺電 斷電 電價上升 用肺發電 所以我們並不說 反而是好或壞 這是一個個人的喜好 但是國家在解決問題的時候 你不能夠光憑這個喜好 那麼另外一點要跟大家報告就是說 轉型不轉嫁 剛才特別提到 政府一定要特別重視就是說 借碳定價也好 借綠色科技的發展 在這樣的一個生產成本 排碳成本增加的狀況下面 誘導企業能夠做經濟轉型 生產的轉型 那麼能夠提高我們整個一個競爭力 我想這是一個轉型不轉嫁 可以做的一個非常大的重點 在政策上一定要做這些方面的一個推導 那當然就是說對民生物價上面 有很多學者也探討 在稅收上面像中立原則 加拿大也提過這些碳紅利的原則 那麼大家也擔心在轉型過程裡面 電價會調整 如果說我們能夠訂出一些電價的級距 它也能夠解決 對民生用電並不漲價 但是對浪費的部分一定要能夠漲價 這樣才能夠做到節電 那麼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說 在淨零排放我們呼籲就是說 大家一直強調排放 但是節電提升效率 它才是淨零排放減排的一個最終的目的 也才能夠幫小老百姓幫企業能夠省錢 這一點在未來政策上面一定要能夠特別注意 所以基於以上 就是我們要跟大家來綜合就是說 剛才柯P也提到就是能源轉型過程 我們應該用支援效率為前提 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那麼淨零排放一定要做到停止改造地球 把土地還給自然 像七股那種就不能夠再發生 讓人類的發展跟環境的衝擊能夠分手脫鉤 讓我們的經濟在社會環境面帶來改變 這樣才能夠把政策引導經濟永續轉型 讓國家真的變成乾淨美麗自然 讓社會真的是一個節約效率創新的社會 讓我們國家整個社會能夠邁向永續未來 以上 謝謝 謝謝我們的執行長 感謝您的期勉 最後我們邀請我們台灣碳淨零學院理事長 呂學海呂理事長 直接使用 謝謝 我想在柯朱侯 昨天密室相談之後 開淨零減碳的會議 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本來是想要先問一下大家 感覺一下 你覺得2050的淨零減碳 我們做得到嗎 剛剛幾位都已經講過了 所以我換一個問題來問 就是2050的淨零減碳 你覺得台灣上路了嗎 你覺得你上路了嗎 等一下你問什麼問題 就知道上路沒有了 待會大家提什麼問題 在這個會議上面 你就知道我們到底是政治為重 還是淨零為重 這是非常清楚的東西 那麼講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台灣淨零減碳的問題 我講重要的東西 能源的轉型等等 幾位老師都已經反覆強調了 柯P總統已經強調了 台灣的淨零減碳要上路 先要柯P當選總統 讓他上路 有三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一件你要把台電拆掉 你不把台電拆解掉 成為22家電力公司 每一個縣市電力獨立自主 大迴路排碳大 小迴路排碳小 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台電要進入電業自由化的道路上面 有一個指標 就是外資願意投資它 外資願意投資台電 我又不是瘋了 我投資台電 你拿我的投資去補貼企業的用電 拿人民的納稅錢去投資 我怎麼會願意呢 你沒有辦法進入電業自由化 你就不會有合理的能源政策 第二點呢 五百大企業的供應鏈要減排 大企業沒有問題 但是它的供應鏈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國家級的減碳智庫 來幫助這些小的中小企業 就像1980年代台灣在推動資訊化的時候 有所謂的自動化服務團 柯P總統要成立淨零減碳的服務團 去巡迴全台灣幫助這些中小企業 不要連他的盤查他也不知道怎麼盤起 我是個小麵攤我怎麼盤 我是個小的地下工廠我怎麼盤 你要用國家的力量 用這樣的方式來做 第三呢 柯P總統講的在地的社會運動 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點 台灣的年輕人回到鄉土 去做在地創生的工作 他已經先走了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他已經先行了十年二十年 但是這樣的工作 到現在需要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人物 讓它開花結果 所以12月19號 我代表聯合國氣候變遷組織 Race To Zero 要招募全台灣368個鄉鎮的碳長 這個碳就是二氧化碳的碳 每一個鄉鎮會有一個碳長 我們舉辦全國碳長大會 那我正式邀請柯P總統 來參加這個全國碳長大會 給他們一些鼓勵 這個碳長做的工作就是回到鄉土 鄉鎮是台灣的碳權中心 我們比較簡單的來講 過去一百年人類從鄉村移到城市 這個叫排碳 未來一百年我們要從城市移回鄉村 這個叫減碳 很簡單 回到鄉村減碳 年輕人要有工作可以做 他要做什麼工作呢 就是盤點地方的碳權 開發經營地方的碳權 我們熟知的碳權是 森林 紅樹林 濕地 原住民的棲息地 生物多樣性 其實碳權不只是這個 碳權不只是這個東西 我們的生質能源是碳權 368個鄉鎮的循環經濟是碳權 我們的鐵皮屋變成光電 是對未來總統最大的一個挑戰 比如說桃園機場下降 滿街都是個鐵皮屋 整個放眼看去都是鐵皮屋 高鐵從南港坐到左營 你只要10公尺沒有看到鐵皮屋 一定是在過 大甲溪 濁水溪 才沒有鐵皮屋 所以你能夠把鐵皮屋變成太陽能光電設施 像你在德國任何一個城市的飛機降落 你看到的都是太陽能光電設施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 所以368個鄉鎮的碳長 我最後再講一個世界性的 需要一個高瞻遠矚的總統來率領的 就是我們跟聯合國 臺灣的化工學者跟聯合國推薦的世界級的化工學者 在研究怎麼樣把農藥跟肥料從臺灣的土壤裡面移除 如果移除經過方法學的認證 它能夠變成碳權的話 那不但臺灣的土地有救 全世界的土地都有救了 全世界凋零的農村不是只有臺灣 全世界農村都在凋零 年輕人想要回去 回不去 所以臺灣的淨零減碳要上路 麻煩柯P先上路 謝謝 謝謝我們的呂理事長 感謝你對我們柯主席的肯定 那相信大家今天針對淨零碳排永續未來 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是不是先有請 針對這個主題的提問 那東森 好 來 後面 東森 不好意思 用麥克風 謝謝 再生能源的規劃 台灣因為發展的時程跟環境的關係 您的佔比的規劃要怎麼樣達到 剛才已經講了 我倒覺得是這樣 務實應該是再生能源上來再把核電退拿掉 還有一點在未來的時間當中 會不會那種小型核子爐的成功 甚至核融合 所以有時候是這樣 你很難預測未來十年怎麼做 所以應該大概將來是這樣 所有的商業產業的發展兩個原則 一我們要遵守市場規則 第二我們要風險管理 所以在現階段是這樣 剛才講說民進黨為什麼意識形態 你先把核電停掉 再強迫再生能源成長 再生能源要強迫成長 裡面就一大堆弊端 如果你比較按部就班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讓再生能源慢慢成長 OK了有把握了再把核電停掉 這樣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回答你的題目 常常現在規劃說 你叫我規劃五年我有把握 十年我有把握 你要規劃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核融合會不會出來我也不曉得 氫電池要發展到什麼程度我也不知道 所以有時候是且戰且走 就大概知道方向就這樣前進 只是在過程當中保持理性務實科學 如果你在科學上都知道這不對 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講 2025非核家園 請賴清德出來講 你真的要這樣幹嗎 你確定嗎 講大聲一點 我很期待他出來說 2025一定要非核家園太棒了 他只要講這句話 保證被電到死 看他敢不敢出來講 其實後面還有更狠的話 那你是不是就是反對 蔡英文總統2025非核家園 你也認為那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騙局 讓他們兩個先矛盾 好 那我們一樣針對能源相關的議題 華視的邵安 來 右手邊 謝謝 主席想請教就是之前您去台南 您剛剛有提到去觀察漁電共生的部分 那昨天那個王美花部長這邊是有說 他們其實機制都有經過科學評估 也都是可行的 他還說到一點 他就說其實漁種都可以改為高品質高單價 換言之就是這樣子的一個行為 其實是可以幫助漁民增加收益 他還說您不要因為選舉而隨便抹黑 怎麼看 這個這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拿數據出來 拿數據出來 就好啦 所以每次他講說什麼 民進黨社會住宅蓋多少 我說不要講那麼多 開工幾戶 完工幾戶 其他都不要講 一樣嘛 拿數據出來 收益多少 很簡單 那個都有課稅表 那個地方產值多少 拿出來講 好 來 下一題是 品毅 主席 想請問一下 那你怎麼看就是昨天包括像是陳建仁院長 他有說核電是綠電 但是剛剛行政院已經就是有澄清他的說法 你怎麼看就是說像是包括像是陳建仁還有賴清德 他們對於核電的立場似乎有鬆動 那跟你之前剛剛有講了 民進黨他們的神主牌之一是反核 那你怎麼看他們的轉變 科學跟宗教最大的不同點就是 宗教它不能改變 科學是說如果你提出證據 我願意改變 我覺得民進黨比較像是宗教團體 他就是不能改變 我也知道其實我跟你講 只要稍微有讀書的就知道 2025非核家園太危險了 問題是他已經講在 還有一點 我們台灣的政治一直沒有建立起認錯的文化 所以我問他很多題目他都不敢回答 你那個深澳電廠為什麼在你賴清德當行政院長的時候突然轉換 出來講啊 其實認錯就好了嘛 有什麼那麼困難 好 那接下來開放政治題目 一樣品儀 那主席我先問一下 因為昨天跟朱立倫還有侯友宜的會面 因為這個會面是誰先提出來 那地點 包括地點是不是都是國民黨那邊提出來的 那想問一下就是說 是不是對於昨天會面曝光 你們這邊是有一些不諒解 禮拜一我跟朱立倫主席有一個叫政黨協商 其實在會中關於國會席次最大化 聯合政府 國會多數聯盟 其實這些我們都有共識 但是那個總統選舉的方式 因為當事人不在 所以他也沒有辦法進行決定 所以他當時就說 那我們是不是三個人有機會坐下來 我說好啊 但是我是主張儘量公開透明 但後來這個在朱主席的安排下 昨天晚上就見面 當然見面一定是討論這個 到底總統選舉的方式怎麼樣 那侯友宜市長是不接受全民調 我們這邊是不接受開放式初選 第一點那個不可行嘛 特別時間也剩下沒有多少 還有一點喔 那個也不是真正要選出說 可以贏得勝選的民意 是在比賽誰動員 當然我也跟他講說 你那麼喜歡開放式初選 那不然這樣好了 我們來辦個線上線下整合系統 我跟他講說 其實我也知道 那個開放式初選在現階段 他就不是真的能夠代表民意 所以我這樣講 我也沒有想要亂上加亂 所以那後來 後來這個 還有一點啦 你雙方要合作 總要有一個公平 公開 公正的比賽規則 讓大家可以接受 因為我們雙方也有支持者要交代 還有一點啦 合作如果是搞到最後變密室 什麼協商 台灣人民也不會接受啦 所以這個合作最後會沒有效果 那因為大家都有堅持嘛 朱立倫主席是有約說下一次見面的時間 我是跟他講說 如果雙方都有堅持也沒有辦法 等你想出來以後跟我們講 再決定要不要見面好了 所以結論就是這樣啦 對我來講啦 如果要合作當然是可以啦 只要是比賽規則是公平的 公開的 社會可以接受 雙方的支持可以接受 那麼在選票上誰正誰副 這個我都可以接受 我要求的就是你一個公平的比賽規則嘛 你又不敢比 這樣要怎麼解決 至於說洩密那件事情 很簡單啦 大家都是專門嘛 你看那個誰報導的就知道了 那邊那個報導是誰寫的 那些記者是跑哪一線的就知道了 好 來 接下來台視 蜀牆 跟您持續追問一下 你怎麼看因為朱主席剛剛在受訪的時候表示說 你們其實已經答應了柯侯兩人在同一張選票上 還說你們現在已經進入正常協商 沒有要講比賽方式 那跟您剛剛講的方式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感覺朱好像已經覺得說 就是你們已經是在實際討論柯侯或侯柯 並不是要來決定民調或初選的方式 你怎麼看這個說法 你說誰講的 朱立倫剛剛受訪的時候講的 他怎麼講 他說你們兩個已經是確定要在同一張選票上 沒有我跟你講 先講比賽規則公平 比賽規則OK我們就可以參加比賽 那你說說你不能先把人家框在上面 他說我們再來討論比賽方式 我覺得這樣啦 如果國民黨民進黨的總統初選也是用全民調 如果國民黨民進黨他們的各個層次的選舉 不管是縣市首長 民意代表 立委都是用初選 今天有什麼理由突然要換一個方式 沒有理由啦 我覺得是這樣啦 朱主席自己想好再來講 方法想好再來講 我跟你講 不管怎麼樣 我們還是先行出發 我們昨天就開始展開全國環島計畫了 做一個獨立的政黨 我們還是有他的自主性 所以是這樣 可以合作 但是也不是停在那裡等合作 該做的我們還是要先做 另外針對昨天的洩密事件 因為您的意思感覺其實應該是國民黨那邊放出的消息 那你自己有感受到這件事情曝光有任何的背後的因素存在嗎 或是主戰組合有人想要破壞這場會面嗎 我有很多想法的 等結束我再跟你講 有的話在這裡講 何必呢 好 接下來是壹電視 凱琳 主席 想問一下 就是因為民進黨發言人張智豪 也有說 就是您昨天才說不要密談政治 可是晚上就跟朱侯密會 那會不會覺得有點在自打臉 好 不好意思 第二個問題想問說 昨天那個地點是不是跟雲林的張家 其實也有一些關係呢 第一點我也認為 我也昨天跟朱立倫講了 我說我還是主張公開透明 免得人家說我們在喬什麼東西 所以一開始去我就表明 只要比賽規則是公開、公平、公正 這樣就好了 所以我已經當場跟朱立倫講清楚了 我說下一次如果要見面就公開了 免得人家以後都以為我們在喬什麼東西 好 接下來靜電視的宜萱 再見 主席這邊 這邊想問一下 因為昨天你們在見面的時候 您之前都一直說就是要把郭董納入 那昨天有討論到這個部分嗎 以及說國民黨的態度是怎麼樣 那現在因為今天下午郭董他就要去遞件了 那接下來在野整合應該要怎麼樣來進行 以及剛才那個朱主席他有提到說 他認為現階段您應該提出說 在那個政黨協商的這個辦法 而不是應該一直主張說 不要這個公平公開的機制 同樣的道理 我已經提出辦法了 全民調啊 很清楚的 我已經提出我的方法就全民調 而且就是一個長期以來 不管是國民黨 民進黨 從各式各樣的選舉 都是用這個方法 為什麼現在要突然換一個 我們從來沒有用過 二十年沒有用過的方法 這是我的癥結點 為什麼你知道 你要讓雙方的支持者可以吞下去 不然你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總要有個比賽規則 郭董是這樣 我覺得當然是這樣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我也認為郭董對台灣還是有他的重要性 你說財經他還是一把手 很厲害 所以我覺得政治上 我的態度跟其他人不一樣就是說 不要一開始就把人家排除出去了 我覺得說只要規則清楚 大家可以進來就進來 不要一開始就把人家排除出去了 這是我的態度 他第一件還是可以繼續談 好 接下來 三立 品君 主席 想請教一下那個徐春鶯的部分 因為現在陸配團體那邊傳出有說 現在徐春鶯人在中國是因為你有交付她一些任務 要去跟中國的團體談 請問有這件事嗎 是誰講的 有陸配團體那邊傳出來 你不要這樣講 有人 我最討厭這一種 誰講的 那請問有這一件事情 誰講的 這個這樣 你不能說 聽說你怎樣 你昨天怎樣 哪有這樣這樣搞的 這個典型的製造假新聞 我跟你講 我還沒有看過她 怎麼交代任務 好 所以不知道她現在目前的動向 或者是在中國 我昨天問過了 她應該今天晚上會回來 那另外一個問題是 就是有網紅的陸配上官亂 他是講說 主席如果想要找一個陸配的代言人的話 其實是可以找有相關的幕僚 或者是技術官僚 或者是NGO的人士 不一定非要是陸配 他覺得說這樣子反而會造成陸配之間的對立 想問一下主席看法 聽了你的那個 一時間無法了解那個問題的邏輯 不是啦 一樣喔 不是啦 我常常是這樣啦 你們不要拿一個誰的意見來問喔 我跟你講 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口 我們有時候沒有辦法去回答每一個人的意見 好 最後一題 民視 碧翔 想問一下就是剛剛顧立雄有說 就是關於徐春鶯的這個問題 就是政黨有責任揭露 你們不分區立委提名人跟中國的關係 他們認為就是中國還是一個敵對的勢力 然後另外一個是剛剛基進黨也有批評 就是蔡壁如多次去中國交流 那也是有被統戰的這種嫌疑 第一點 如果去中國就有被統戰的危險 我們目前台灣去過大陸應該有幾百萬人 所以怎樣 這幾百萬人都中共同路人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剛才問那個 顧立雄說的是 我覺得作為國安會的秘書長更要清查 他們民進黨的與中國親中舔共的這種立法委員 擔任外交國防委員會 是不是應該立刻展開調查 要說明清楚 還有鄭文燦那個照片是台灣的還是澳門的 要清楚 因為澳門也是在敵國的範圍內 國安會秘書長不是要做這些事情嗎 那個已知現行犯不處理 老實講那個可能的未來犯 現行犯不處理 處理未來犯 這國安會秘書長失職了 還有沒有下一題 最後那個一選好不好 中天一選 這個叫討打 主席這邊想要請教說 因為您剛剛說您的辦法就是全民調 所以這是您目前唯一可以接受的嗎 是不是如果只要這個機制 你不滿意的話就不會想要談搭配 那另外就是說到現在為止 您的優先選項是自己選還是跟侯友宜來搭配 怎麼看說這個民進黨加碼批你是政治分贓 我也知道說 如果沒有一個公平的比賽方式 最後下場就是變政治分贓 這第一點 第二點是這樣 我提出我的方法 我認為是這樣 那如果對方不同意他提他的對案 所以今天朱主席如果出來說 他應該他有方法 那是他要提供啊 所以談是這樣 合作是這樣 我們都保持一個叫開放的態度 當然可以合作啊 那你的提案是什麼 你沒有一個提案 然後說我們要合作 合作什麼東西 好 那今天的聯訪時間到這邊結束

Import from clipboard

Advanced permission required

Your current role can only read. Ask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to acquire write and comment permission.

This team is disabled

Sorry, this team is disabled. You can't edit this note.

This note is locked

Sorry, only owner can edit this note.

Reach the limit

Sorry, you've reached the max length this note can be.
Please reduce the content or divide it to more notes, thank you!

Import from Gist

Import from Snippet

or

Export to Snippet

Are you sur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note?
All users will lost their connection.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Oops...
This template has been removed or transferred.


Upgrade

All
  • All
  • Team
No template.

Create a template


Upgrade

Delete templat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template?

This page need refresh

You have an incompatible client version.
Refresh to update.
New version available!
See releases notes here
Refresh to enjoy new features.
Your user state has changed.
Refresh to load new user state.

Sign in

Forgot password

or

Sign in via GitHub

New to HackMD? Sign up

Help

  • English
  • 中文
  • 日本語

Documents

Tutorials

Book Mode Tutorial

Slide Example

YAML Metadata

Resources

Releases

Blog

Policy

Terms

Privacy

Cheatsheet

Syntax Example Reference
# Header Header 基本排版
- Unordered List
  • Un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 [ ] Todo List
  • Todo List
> Blockquote
Blockquote
**Bold font** Bold font
*Italics font* Italics font
~~Strikethrough~~ Strikethrough
19^th^ 19th
H~2~O H2O
++Inserted text++ Inserted text
==Marked text== Marked text
[link text](https:// "title") Link
![image alt](https:// "title") Image
`Code` Code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javascript
var i = 0;
```
var i = 0;
:smile: :smile: Emoji list
{%youtube youtube_id %} Externals
$L^aT_eX$ LaTeX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This is a alert area.

Versions

Versions

Upgrade now

Version named by    

More Less
  • Edit
  • Delete

Note content is identical to the latest version.
Compare with
    Choose a version
    No search result
    Version not found

Feedback

Submission failed, please try again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Remove version name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Transfer ownership

Transfer to
    Warning: is a public team. If you transfer note to this team,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this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