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MD
    • Sharing Link copied
    • /edit
    •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 Note Permission
    • Read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Writ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More (Comment, Invitee)
    • Publishing
    •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 Invitee
    • No invitee
    • Options
    • Versions
    • Transfer ownership
    • Delete this note
    • Template
    • Save as template
    • Insert from template
    • Export
    •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 Gist
    • Import
    •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 Gist
    • Clipboard
    • Download
    • Markdown
    • HTML
    • Raw HTML
Menu Sharing Help
Menu
Options
Versions Transfer ownership Delete this note
Export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Gist
Import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Gist Clipboard
Download
Markdown HTML Raw HTML
Back
Sharing
Sharing Link copied
/edit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Note Permission
Read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Write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More (Comment, Invitee)
Publishing
More (Comment, Invitee)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Permission
Owners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Invitee
No invitee
   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Published Linked with
Like BookmarkBookmarked
Subscribed
  • Any changes
    Be notified of any changes
  • Mention me
    Be notified of mention me
  • Unsubscribe
Subscribe
--- tags: g0v-summit, 2020 --- # g0v Summit 2020 議程委員會議記錄 [議程委員名單](https://g0v.hackmd.io/@Ywy8O1oUT1yJQUYgOPmfsw/rky9LmWj8) [目前提案](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list) 審稿原則 > g0v Summit 2020 會優先接受專案成果、專案影響力、知識分享的投稿。我們注重台灣、東南亞、東亞的在地特性,並且努力達成性別、地域均衡 ## 20200924 地點: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出席: - [ ] ly - [x] chewei - [x] ky - [x] 蕙如(urda 代) - [x] Howard:晚 30 mins - [ ] jsl - [x] 家豪 - [ ] ETBlue - [x] chihao - [x] pm5 ### 新芽 * [台灣第一個NGO自營社會住宅經驗分享](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detail/5efac8d2ba206b030d66a432) * 取代漢堡,改 60 分鐘 * 新芽週五的午休時間調整減 30 分鐘 * 漢堡 * A. 改到 R0 * B. 取代未回覆的:【大島開放】如何迫使政府使用数据标准:一小撮内部人士推 V ### 候補 & R0 - [虛擬軌 R0,請至共筆](https://g0v.hackmd.io/s8MGMJBzRAmsSjn2zoyLbQ?view) - 總召有回饋一些意見 - 衡量效益不大 - chewei:覺得改到週日好像比較快 - chihao:覺得 cfp 要先完成 - ky:覺得有或沒有都可以,沒有一定要有,不要有壓力;想弄 podcast - 如果 R0 是大會議程,是不是比照目前其他議程規劃文件,用 google doc 先閉門討論?XDD [name=chihao] - [備選](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bNbBJ7gSElVucopg5e3MRPxKYL-eVzqS5CUzOqwycLE/edit?skip_itp2_check=true&pli=1#gid=1987394758) ### 各軌命名 [在《議程草案》](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bNbBJ7gSElVucopg5e3MRPxKYL-eVzqS5CUzOqwycLE/edit?skip_itp2_check=true&pli=1#gid=675738574) * 主題 ### 推薦主持人 * 主持人是否要買票? * Urda: 覺得要同待遇 * 總籌:同講者待遇<<--決定! ### 主持人聯繫 * 由推薦議程委員私下先邀請,再由議程委員寄信 cc 議程組 * 主持人工作:等議程組週六確定下來 ### 邀稿的內容和講者資料 - hkazami:麻煩好想、新芽、maker在 9/25(i.e.明天)提供邀稿的內容和講者資料,有困難請 slack 回覆在議程委員 channel ## 20200920 時間:2020/09/20 地點: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出席: * [x] ly * [x] chewei * [x] ky - [x] Howard - [x] 蕙如 - [x] pm5 - [ ] jsl - [ ] 家豪 - [ ] ETBlue ### 落選投稿回覆 A: 公開審稿 Sheet B: 回信 V C: 留言在線上投稿 * ky: 之前有提想公開 sheet * ly: 直接回信比較好 * chewei: 在投稿區留言也不錯但是好像不適合用議程委員的角度 * 結論:想回的委員回,擬完稿後貼到可以讓大家審稿的地方,其他議程委員可以修改,時間過後沒人改,就請議程組寄信。共筆中可以附上,兩位投稿者的回信遣詞用字,以便了解語境。 ### [虛擬軌 R0,請至共筆](https://g0v.hackmd.io/s8MGMJBzRAmsSjn2zoyLbQ?view) ### 候補 * 你付出的房租值得嗎? 談空間分析框架下的居住正義 以德國漢堡市為例 * 講者回覆:「如果遠端分享,11點session太早,可否延後到下午15點以後時段?如果以上都不行,只能走預錄模式&無現場QA」 * todo: 詢問蕙如是否調整當日議程順序,例如「上午」與「下午第一場次」調換 * 【「沒有人」的島】食物驅動社會創新經驗:人與人的連結介面 * ky: 是不是應該跟本人確認後再補? * ly: 要就直接補吧,如果本人說不行再討論 * 【「沒有人」的島】月亮的陰暗面:g0v 文化的反思---食物、參與、代表性、影響力與其他 * 待確認,訊息有點模稜兩可 * R0 候補: * 候補原則: * 從沒有委員不同意的區間裡面提案 * 符合該軌主題 * R0:可以自己設一個主題 ### 主持人 * 一軌一個人:共 13 位(週六+R0) * 週五由共同主辦軌負責 * 確定不能擔任:ly、ETBlue * 週六軌 ### 分軌副標題命名+英文 (參見議程草案) * 民主治理 * COVID-19 防疫 * 網路自由(港澳台) * 社群:國際社群經驗 * 社群治理 * 政府與公民 * 媒體與科技 * 資料:城鄉議題與資料(TA: 公部門、政策) * 資料(TA: 社群) * 網路自由 * NGO 公民科技 * 連結 ### 回家作業 * R0: 選 2-3 個議程 & 主題 * 主題命名&關鍵字&主持人認領 * 回落選者詢問信 ## 20200831 議程決定松 時間:2020/08/31 21:00-22:30 地點: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出席: ### 簽到 - [x] Howard - [ ] 蕙如 - [ ] jsl 請假 - [x] 家豪 - [x] ky - [x] LY - [x] chewei - [x] ETBlue - [x] pm5 - [x] hkazami - [x] chihao ### 分軌主題 #### 目前編排提案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vVl6NsZLsdWTHU_Qa4usij6-mlREsBWHqbYcDxMMwU/edit#slide=id.p * 休息&換場時間問題: * ky:目前 slot 依之前總籌公布的內容,內含講者與議程助理換場時間,週六午休想依往年挪 30 mins 到上午中場增加休息。 * pm5: 五跟日需要中午跑場,六不需要 * et: 三天一致比較不會混淆 * 哲輔:專心 2hr 蠻累的,90 mins 分給早上跟下午比較不會累 * chewei: 30 mins 分給三段 120mins? * 結論:保留這個彈性,留到工人大會再決定 * 多元性問題 * 總籌:希望增加性別、藝文或其他議題 #### 主題調整 * 請問大家對 no 被收錄的想法? * howard: 不執著於不能進去 * 提醒:「自造者運動的日常化」、「維修咖啡館」、「用開源來改變世界」的講者 Sott 會在週五的 maker 軌出現(已確認) * 提醒:「做工的沒有人」的講者 slc 會是基調 1 的與談人哦 #### 議程剩餘空間 * 那個⋯下午 1:00-3:00 這一段議程,沒有 QA 時間嗎 QQ [name=chihao] * 現有剩餘空間(以不改變每軌 120 mins 為前提) * 週六上午 R3 工作坊替代議程 * * ky:在時間緊迫下如果要新增議題勢必要減少現有入選者,建議減少現有週六與之前重複主題(週五、keynote),設定主題後改往後選 * maker 主題 * NGO+公民科技 主題 * 香港、反極權主題 **如果週日加開想放的議程** - #129 台灣第一個NGO自營社會住宅經驗分享,原本是主題論壇 90 分鐘 - 推薦:新芽 - 附議: - [name=ETBlue] - [name=chewei] - #174 宮廟地圖與其他 - talk - 附議: - [name=ETBlue] - #244 以國之名呼喚社區文化「開放」的 30 種迷失 - 賢者之島 - 附議: - [name=ETBlue] - [name=chewei] - ~~#64 親密關係的開放與民主~~ - 僅限 unconf 而且要有人來戰 XDD - #70 [你的酷兒(不)是我的酷兒](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detail/5ef991e4ba206b030d66a39b) - panel - [name=chihao] 推薦原因:「無大台」的酷兒運動對照(應該也是)「無大台」的 g0v - 主題論壇 90 分鐘 - 附議: - [name=chewei] - #163 機器學習性別打結:機器學習裡的性別議題 - 可參考 [coscup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TTp-8Sro&vl=zh-TW) [簡報](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i8IlvC9edcm9Z5ZAcVjfkWydugwo-ekWv3Mtm0lQBIc/edit) - 附議: - [name=ETBlue] - [name=chewei] - #200 【蚊子館地圖】臺灣閒置公共設施資料建構與加值應用 - 附議: - [name=ETBlue] - #248 住家火災預警的挑戰及嘗試推進 - 附議: - [name=ETBlue] - #242 AI 社工可行嗎?運用社會安全資料驅動社福變革管理 - 附議: - [name=ETBlue] - #218 Ùi台語到台文,討論社會大眾ê母語語文態度轉變kap社群經營 - 附議: - [name=ETBlue] - [name=chewei] - #139 開放政府,你懂? - 附議: - [name=chewei] PDIS 辦公室經驗分享 * 致昕:純線上議程軌 * 虛擬 R0 * 在大會前發生 * 需要坑主、更多細節規劃 #### 遺珠之憾拉票 * pm5:當藝術社群遇上開放文化 —— Lightbox攝影圖書室的經驗(以及3個我們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Lightbox 新館的位址是租用台北市釋出的公有地,而台北市有計劃釋出的原因是來自 g0v 的公有地大行動專案的公私協力。公有地大行動是 2014 年在 g0v 社群提案並且開發的專案,這個提案我想是符合「跟 g0v 有關連/符合 g0v 精神/開放授權協作」。公有地坑主 @chewei 應該可以提供更多說明。這個提案可能有助於讓文化領域的工作者瞭解到「看起來跟我無關的 g0v 可能可以幫助我什麼地方」還有「開放多元的模式『不能』幫助我解決什麼問題」,也就是更深入去談 @etblue 說的「g0v 模式原本就不是任何領域都萬用,有比較適用的領域,也有比較派不上用場的領域」的具體案例。 * pm5:「臺灣館連開放的挑戰--低成本、低介入的 wikidata 是可能的出路嗎?」:OpenGLAM 算是「開放授權/公私協力」底下的議題(考慮公立博物館美術館的話),wikidata 也是跟 g0v 社群有關的社群,在大松多次提案。這個議程跟已入選的 wikidata 議程相比,或許後者跟 g0v 更有關係一點。但考量議程草案整體上各分類分佈不太平衡的情況下,前者對於文化工作背景的會眾而言應該會更友善(比較聽得懂在幹嘛),而且也不失開源協作的精神,對於(在可行的範圍內)推廣 g0v 到不同領域,還有賣票上,可能比純 wikidata 的題目更有利一點。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在符合「跟 g0v 有關連/符合 g0v 精神/開放授權協作」的前提下,從整體上對分類平衡做的調整。 * ky: * Citizen random sortition in Cedric Villani's Paris campaign candidate list (實驗) * 眾人協作台灣原住民族字典-阿美語萌典的開始(原民) * 台灣第一個NGO自營社會住宅經驗分享(台南) > [name=吳蕙如]同拉票!他們邀請的講者分別是家庭照顧者(陳勝雄)、沈淑雅(弱勢住戶)和服務提供者(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 > 這個案例是政府不做、沒有人自己來做的案例,而且很早就開始進行了,希望可以選上,分享給不同的人知道 > [name=仔魚]結論:因為難以納入目前分類,所以先推薦到 unconf * 一坨來自區塊鏈、激進市場、零知識證明的公民科技工具箱 * 宮廟地圖與其他 * 以國之名呼喚社區文化「開放」的 30 種迷失 * 以石化相關資料為例,手把手教學如何從不同的Open Data建立一個串連的資料表 * 臺灣館連開放的挑戰--低成本、低介入的 wikidata 是可能的出路嗎? * 想討論:Big issues, small data: How open-source data science can help social organizations tackle big problems #### 主題重新命名>> 要對應「島」概念 ## 20200822 議程決定松 時間:2020/08/22 13:00-17:00 地點:NPOHUB 出席:哲瑋、ky、蕙如、致昕 預計完成: 一、完成第一版草案 1. 議程,有哪些 (1) 考量場地人數設備合宜 (2) 若有對個別入選議程的時間形式調整建議,記得備註,請議程組聯繫時進行溝通 2. 主題,有哪些 (1) 每個主題的語句文案,或至少先完成白話文與關鍵詞 (2) 衡量一下搭配 Summit Keynote 的整體關聯 3. 進行 國內外參與者、講者性別..等,檢視觀點 二、全體委員確認 1. 想好「未到場委員」進行覆議、提出意見、討論修改等,方式與時程 三、待辦事項 1. 決定成大 C-Hub 3F 下午的主題 2. 成大 R3 還有 60 分鐘可以排 3. 主題名稱:應該要回應島的主題 4. 請未參加委員們確認目前議程方案 5. 同主題內順序排列 6. 單項意見,請填寫: * chewei> 「成大 C-Hub 1F」+「成大 C-Hub 3F」下午的主題,會不會都歸類為「社群的人」 * 講者與政治體制的互動 * 台灣政治內與外的鴻溝 * 將資料思維帶進政府 * 失敗分享:澳門民間投票 2019 * 講者面向社群的行動經驗 * A Global Working Group: Open collaboration among young scientists * 從同人圈到公民科技社群,非技術人的開放文化之旅 * g0v.social:分散式社群媒體的四年旅程 * 食物驅動社會創新經驗:人與人的連結介面 * 移至「成大 R4」 * [60mins] 性少數社群網站的建構經驗──從邊緣開拓出路 * 四、之後請議程組協助確認事項 1. 香港兩個 talk 講者是否願意合併組成座談,討論國安法情境下如何看自身講題內容 2. 部分議程時間調整(標紅色議程) 3. 所有工作坊時間變更一律為 60 分鐘 4. 20分鐘的 talk Q&A 和換場時間處理方式 * 方案1:講15分鐘,QA 5分鐘 * 方案2:降低同主題前後議程的時間 * 方案3:組座談會,共用10-15分鐘 QA(時間總長增加) 5. chewei> 想確認週日是否還有「投稿議程額度」可以放,例如週日成大 R1 改成議程軌,可以再放入三個主題,每個主題 120 mins 五、議程決定松紀錄 1. 事前:移出已被選投稿&分離演講與工作坊投稿(因新芽週五議程變動新增百樂門開放國會) 2. 現有 pool 內投稿(六人以上同意)以 trello 分類主題 3. 計算各分類主題總時長試排 4. 考量工作坊海外講者可能有困難暫不考慮 ## 20200817 第五次議程委員會 時間:2020/08/17 21:00 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主持:ky(也歡迎推薦) ### 簽到 - [x] Howard - [x] 蕙如 - [ ] jsl 請假 - [x] 家豪(晚點) - [x] ky - [x] LY - [x] chewei - [x] ETBlue ### 目前情況說明 - 週五議程確定? - 未確定: - 揪松團 1 個 #49-Co-creation through play, the YCAM’s hackathon. - 通過 - 新芽 1 個 #34-你付出的房租值得嗎? 談空間分析框架下的居住正義 以德國漢堡市為例 - 通過 - 是否先請議程組協助聯繫已確定之投稿? - 如果沒有提前宣傳希望統一寄信! - 有沒有想要併入目前已選議程的投稿 - 已選入議程的備註區,委員可以提供對於該議程的建議 - Skipped 與 3+ 的問題: - 若採同意數排行 Skipped 會少一個同意 - 給一個統一個標準: - 不確定的請 skipped >> unsure: 2 - 不想要、不需要參考其他委員想法的請改 1 - 週三前請改好! - 幼苗:大松>>面海松 - 未使用小幫手的議程委員不會有 3+ ### 議程決定松的程序 - 時間地點:2020/08/22 13:00 - 17:00 - 是否提早?(借用同場地單次最多 4 小時 / 上屆為 10:00-17:00) - 預計將出席人員: - ky - chewei(帶視訊設備) - 蕙如 - ET(update: 我搞錯另一個活動的日期,結果衝堂了 >_<bbb 這次可能就先 pass 了非常抱歉囧) - 會開設 meetjitsi: - 台北實體地點:@[NPO HUB 四樓](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5%8F%B0%E5%8C%97NPO%E8%81%9A%E8%90%BD+%2F+NPO+HUB+Taipei/@25.0296268,121.5151479,15z/data=!4m2!3m1!1s0x0:0x1e8cdee558b292c4?sa=X&ved=2ahUKEwjx98fAk6LrAhXlKKYKHfq5AiUQ_BIwC3oECBEQCA),一樓有門禁 屆時 哲瑋 會幫忙開門 - 當日選入範圍 - chewei: 週五的 Pool 先選(6位同意+無不同意),有很想要的個案再特例討論/遊說 - ly: 週五和週六的 Pool 可能要分開,提供備選的 Pool - 國內外是否分開選 - ly:是否會因為地區有偏好? - ly:希望還是依照主題打散,避免空掉 - 會不會因為國外講者人比較少?ly:應該還好 - 今年會有專業口譯:4 間 - 結論:依照主題打散 - Howard:就依照目前分數安排, - 議程組在邀請國外講者的時候 - ly:工作坊和座談會可能都會受到疫情影響 - 結論:排完再說! - 工作坊是否分開選 - 先 R3、R4 的扣打 排排看 ### 拉票時間 揪松團 - [The Battle for Internet Freedom](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detail/5efe0289ba206b030d66a514) 新芽 - [左鎮的地方創生元年大冒險](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detail/5ee1aa0cba206b030d66a2d9) > [name=LY Cheng] 建議之後會把所有素材 open,我 ok > [name=ky] 希望可以和其他地區的地方創生結合 > [name=chewei] 揪松團今年有前往 苗栗南庄與在地農村團體合作舉辦 [桐花松](https://g0v.hackmd.io/@jothon/tungflowerthon) 也探討地方發展;也期待此議程提案單位,可以針對地方創生政策課題,不管是政策開放化或資料資訊角度,提出課題探討與討論 → chewei 提高為 3 分 ky - HK Popvote 2020 - 台灣第一個NGO自營社會住宅經驗分享 - 「社會冒險者」-社會問題不只能透過抗議解決。建立系統就能培養更多對應社會問題的技能。 - Howard> 此提案可以了解 議員 的角度來了解 - LY> 比較沒有公民科技的角度或開放的角度 - 以國之名呼喚社區文化「開放」的 30 種迷失 - 宮廟地圖與其他 - 【媒體改革】從BBC、NHK到CCTV,為何台灣需要打造一個強大的媒體「國家隊」? * LY>到大松提案! * chewei> 10/24 會有一場大松,鼓勵議程入選者參加大松 ### keynote HK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g7nCJsxqmlLPYtKAA7cVwfGfevODOEArfnUMb8ALTWM/edit 民主防衛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YLOWLOPCjWAlssGHqRUla-Z8x2vsdI3Qyonw1nZjsg/edit 以上兩場之外的主題想法,請放到 hackmd https://g0v.hackmd.io/bKQlez6_RPSUZFItgjjSZw ### others > 我有個邀稿的提議,這屆 summit 的 keynote 有香港議題的話,個人蠻推薦用邀請的方式,讓議程納入台灣的轉型正義議題。 > > 2020 剛好有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時刻,香港的抗爭跟台灣的轉型正義竟然同時進行中,其實它們本質上是在處理一樣的事,同一個國家(雖然 ROC 跟 PRC 是不同政權,但都是 C)用同樣的手段(技術細節不同,但基本原則相同)壓制公民運動,只是台灣這邊是過去已經發生、現在努力矯正,香港那邊則是即將親身經歷台灣這邊正要開始矯正的事情。 > > 講起來有點殘忍,但可以想見未來幾年內,香港民間會越來越噤聲,就跟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一樣。下一次 summit 的時候,可能不一定有機會讓香港的抗爭跟台灣的轉型正義同台了... > > 邀稿的話應該是 tag 總召 @chihao @pm5 @bess ?同時也想聽聽其他委員們的看法 > > 具體可能是邀請 > * 促轉會的委員 > * 轉正松的主辦單位或參與者 > * 其他促轉計畫的主辦單位或參與者 > > 我覺得蠻適合以 panel 的形式,請他們聊聊 > * 在推動轉型正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 * 在台灣轉型正義的相關案件中,是否有發現到什麼跟香港現況相似的特徵 > * 在台灣轉型正義的資料中,是否有發現到什麼對於香港現況可能有幫助的事情 > > 至於 panel 命名,我覺得很適合用猶太人面對納粹屠殺的態度當作 tagline: > ``` > Never Again > ``` > 轉型正義很重要的精神是不讓悲劇再度發生,面對正在發生的悲劇,不可能不去正視、不去討論,面對過去發生的悲劇,也不可能不去挖掘、不去平反。因此香港的抗爭(進行中的悲劇)與台灣的轉型正義(過去的悲劇)這兩個議題很適合結合在一起,互相呼應。 > > 不過在這個互相呼應的議題中,個人覺得有個很重要的界線要注意,香港跟台灣是「互相借鏡」的關係,而不是「串連在一起」的關係,因為兩者的法理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對台灣來說,去跟香港串連,會有自我矮化的問題。 > > 在我初步的想像中,如果香港主題的 keynote 已經確定,可以直接在同一場地,緊接在香港場的後面這樣。當然如果最後香港場的 keynote 出現難產的情況,那麼把轉型正義的主題跟香港的主題塞進去同一個 panel,也是一種方式 ww > [name=ETBlue] ## 20200721 第四次議程委員會 時間:2020/07/21 (二) 20:30(暫定) 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主持:ky(也歡迎推薦) ### 簽到 - [x] ky - [x] Howard - [x] aent 家豪 - [x] chewei 哲瑋 - [x] ETBlue - [x] 蕙如 - [ ] jsl - [x] ly - [x] hkazami(旁聽 only) ### 目前時程規劃 - 8/9 完成絕對可以的名單 可以的畫押: - [x] ETBlue - [x] Howard - [x] 蕙如 - [x] ky - [x] chewei - [x] ly - [x] Aent - [x] Jason Liu ### 議程架構 - 提案週五議程由各共同主辦議程委員有最終決定權 (ky) - 贊成: - [x] 新芽 - [x] 好想: - 但可能會有講者週五不能參加 - 會比較想要資訊相關 - [x] 揪松: - 確實會想知道下午會有什麼議程,也會嘗試安排並提供大家確認 - 另外,南美館目前不一定局限於藝文相關 - 南美館有 200 座位,很多人想聽的可以放這裡 - [x] Maker - 討論: - howard: 其他 conf 委員只決定要不要,議程組決定排時間 - ly: 因為 g0v summit 有分主題,議程組分主題可能有困難 - howard: 同意分主題,但連 slot 好像有點太多,原本沒有預期到委員要排 schedule - ly: 就是麻煩事丟給誰的概念 - 哲輔:我的認知是委員決定義成呈現什麼精神、用什麼形式,所以需要委員把議程群組起來,像是 talk 群組成 panel 之類的,哪些 panel 排在一起之類的限制條件,在限制條件底下要確實把議程放到哪個時間,這種事情就可以交給議程組來做,聯絡講者回報也是議程組負責。 - howard: 所以委員就是定調主軸 - 哲輔:對,很細的東西跟調無關,議程組就可以做 - ky: 如果我們選了超過十束,議程組會幫忙排嗎? - 哲輔:挑了 50 只能塞 30 個,需要委員決定哪 30 個可以上 - howard: 委員挑 ok 的議程、定調分類、確保有數輛足夠的主題甚至排序 - ly: 還要加上候補 - ky: 結論是不用塞軌,先選要的然後分類即可嗎,因為跟之前的預想不同想要確定一下 - 蕙如:好像是兩件事情,今天是畫框架,框架裡要塞什麼則是另一件事,剛才大家主要討論後面塞題目? - ly: 先打洞再填議程 vs 先挑議程再打洞 - 蕙如:我的理解是後者,但這樣上次會議總召的期望執行就有困難 - ly: 有邀請軌贊助軌的話,可以先做,打洞(?)有興趣的一起來做就好了 - ky: 塞洞原訂是議程決定松要做的事 - chewei: 主要是先讓主題浮現,然後再看看各主題可以對應到哪些提案 - ky: 可以先把主題列出來(如下)例如單就上下午與各個場地,可以有 18 個 - 各軌主題分類 (ky) - Talk 和工作坊的比例(可支配時間週五:18 Hrs,週六: 36 Hrs) - 以目前審稿的狀況提出覺得可能的分軌主題: - ky: - Covid-19 與遠距 - 地方社群 Showcase - 香港 - 跨世代溝通 - ly: - 性別 - 事實查核 - 民主(Democracy) - 蕙如: - NGO 與開放社群互動(不一定要放週五)(週五想放「地方」相關的) - chewei: - 「辦長期松的各國或各社群經驗」(可以放週五下午南美館) - 「縣市與城市層級的與資料相關治理政策經驗」 - 「開放國會」(有觀察到但我不熟悉) - 「技術與媒體」(有觀察到但我不熟悉) - 「maker特別是跟身體醫護相關」(有觀察到但我不熟悉) -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從未來情境探討來反視當前議題狀態」(有觀察到但我不熟悉) - howard: - 用資訊的角度來做事情(可以放週五) - ETBlue:(心虛中) - Aent:(後續會議再詢問委員) - jsl:(後續會議再詢問委員) - 從「場地功能性」來輔助議程設定: - 覺得國際講者可以集中在一個場地方便議程助理連線操作 (ky) - 覺得 R3 & R4 看起來是適合小型工作坊的場地或許也可以集中 (ky) - 週五揪松軌,臺南美術館可以放 200 人 - howard: 建議週五給列表跟順序,不放時間格,因為週五很多人可能不行... - chihao: 塞 schedule 上屆是委員跟議程組一起 - ly: 委員可以列候補,不能來的就直接讓議程組去聯絡候補,我們把候補列多一點 - ky: 先選出的 10 個,但如果已經宣傳了結果該講者不能來會蠻尷尬的 - chihao: 今年特殊狀況,要提早開始宣傳、賣票 - ET: 所以只要議程委員生出替代素材,也不一定要先 10 個稿件? (ans: yes) - 覺得需要開場和結尾 (ky) - chewei: 四個共同主辦單位議程軌,可以自行評估是否有 5-10 分鐘的場務說明,但不用弄成像開幕這麼正式 - ly: 說明的話就要連線? - ky: 預錄 10 mins 影片? - chewei: 若有具體建議方案,委員可以跟總召提案 (?) - 過往 summit「議程主題」的參考資料 - 2018 Summit Day1 - 追金流、追真相、追資料 - 你的明白不是我的明白、科技與選舉、社群參政 - 社群激情過後、社群夢醒時分、數位國家 - 民主新想像、跨境跨界、開放資料在地篇 Day2 - 分散式集結 - 公私協力 - 開放資料國際篇 - 群眾智慧 - 2016 Summit Day1 - 公民科技時代,運動組織的馬力再升級、數位代議民主的轉型與未來 - 媒體、政黨、政府與公眾決策,全球開放精神基礎建設實踐、打造跨界群眾串連的神經網絡 - 從資料科技與文化領域出發的開放實驗、剖析災害,以數據力支援的智慧應變方案 Day2 - 亞洲網路草根民主的進化論 - 開放政府的全民共筆指南 - 破解環境污染密碼,開源釋出好空氣 - 2014 Summit - 開放國會 Open Parliament:以開放資料監督代議制度是開放政府運動重要的一環,各國都有不同的發展歷程,零時政府社群也長期開發相關應用。這系列議程邀請到多國致力於開放國會的行動者,以及早期在台灣推動監督國會的前輩,以多個面向探討數位公民與代議制度間的新可能。 - 媒體曝光下的學運 Sunflower Movement under the Spotlight:太陽花學運中,媒體的作用與以往運動有了一些轉變。主流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從電視、報紙雜誌、到網路空間與社交媒體媒介,去中心化的開源網路社群也開始有了新的嘗試。本座談將討論媒體本身角色,是抗爭運動的參與者抑或介入者,以及網路社群在運動中的角色,乃至未來的展望。 - 參與式民主 Participatory Democracy:民主如何參與、參與式民主如何實現,是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的議題。g0v 社群成立之初便討論相關案例、著手開發平台,但從開放資料、到體制調整、乃至民主深化,都還需要各種努力。此議程邀請兩位國際講者,介紹歐洲海盜黨及線上平台的審議經驗。座談則由行政院推動開放參與的政務委員,與民間倡議審議民主的專家學者直接對話。 - 開放資料與環境 Open Data and the Environment:現今的氣候變遷,以及環境的過度利用,導致天災頻傳,而由 g0v 過往製做的雨量熱度圖、空氣污染圖,也讓拉近了民眾與環境資料之間的距離。透過這樣的經驗,我們特別透過 g0v summit 的機會,邀請業界、NGO、政府的三位專家,跟我們一同討論從全球到台灣在地的環境議題、環境監測、環境資料,有哪些新氣象。 - 3du Reclaiming our Language:從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資料庫開始的萌典計畫,在各界人士的襄助下,將臺灣的各種語文漸次整合,以開放資料的精神,落實多元文化的對話。這次很榮幸邀請到教育部與學界推動臺語文數位化的先驅,與我們分享近年的成果,而萌典網站和應用界面的全新設計,也會在這次高峰會上首度亮相。 - 大協作世代 Age of Collaboration:社群網站的興起讓分散式行動越來越成熟,從單純傳遞訊息到全球協同工作,都因技術與群眾參與度提升而成為可能。運用科技結合群眾外包,是否能夠加速社會改變的進程?此議程有跨國公民科技社群、g0v 大規模動員鄉民的OCR行動、以及兩大開放內容基石「維基百科」與「開放街圖」,皆以實際案例探討協作新動力。 - 公民新科技 Civic Technologies:資訊視覺化、資訊新聞學、加密通訊系統、網絡分析,這些資訊技術導向的領域,打開了新的公民參與思維模式。透過資料新的分析與應用,能有哪些方式結合議題,對政策規劃、媒體形式、資訊深入解讀分析等做出更進一步的影響。本議程有多位黑客分享精彩實作。 - 運動新風貌 New Faces of Activism:社運團體 × 科技,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新的傳播方式、新的協同工具、新的溝通形式,都帶來不同層面的影響。互相溝通、學習、影響的過程也是公民社會進步的一環。運動新風貌從太陽花運動中的新媒體談起,進一步探討科技工具與社運結合的可能,與台灣公民軟體經驗輸出香港的經驗分享。 ### 在線上一起討論的方法 - 發現 google sheet 接 API 如果有人更新內容會歪掉 (ky) - note 07.21 pm 7:30 chewei 手動調整為正確對應列數順序 ### 審稿小幫手進度報告 - [x] 匯入 / 匯出 - [x] json <-> csv (yutin format) - [x] 版本記錄 - [x] 整合討論區 ### pseudo-talks 具體規劃 上次會後寫的 [Pseudo-Talks & Pseudo-Panels for G0V Summit 2020](/SqEiyg7tR66iX9VmmcXCXg) ### 7/27 晚上可以參與直播的簽名 直播內容詳 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2F3HhuDGk4Qlero8iNiCb3zg - [x] ky ## 20200714 第三次議程委員會 時間:2020/07/14 (二) 22:00 https://meet.jit.si/summit-committee 0629 結論之一:議程委員待辦事項  - 請每個委員推坑 1-2 位講者,邀請投稿(~~不論成敗~~) - 下次開會前請每位委員去投稿系統提問 - 每位委員至少提 5 個問題 - 當某份稿件已經有 >=2 個問題,就先請不要問,先找別的稿件來問 ### 簽到 - [x] ky(議程委員) - [x] Howard(議程委員) - [x] ETBlue(議程委員) - [x] chewei(議程委員) - [x] jsl(議程委員) - [x] hkazami(議程組) - [x] chihao(總召) - [x] Oliver(議程組) - [x] aent (家豪)(議程委員) - [x] 蕙如(議程委員) - [x] pipi(議程組) ### Hsinyi 辭職 QQ - etblue: 建議總召 follow 當初的名單抓交替 - ky: 想要 NGO 嗎? - pm5: 個人覺得好,歡迎推薦人選給任一位總召 - chihao: 盡量在閉門審議前(8/2 前) 之前的名單[在這](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r0ndsBbMM4UZn8Uceq9d3lT9KVaaRU8MKbBkRYh04tw/edit#gid=0)(工人才有權限喔) ### 時程(議程組) 8/23 之前能否提早審完稿件? - 因為今年疫情、多日期、在台南,覺得早點買票會比較安心 - 階段性釋出確定的議程,方便宣傳組來宣傳 - ky: 覺得公開投稿已經設有最後修改日,考量公平性要避免讓大家有內定的感覺(8/2前) - ETBlue: 如果有議程委員都覺得 yes 的稿件就可以先上。 - 可能可以有這些 milestone - 下次委員會開會的時候要訂出議程形式(星期幾、分別有多少議程的「坑」)(內部用) - 方便 宣傳與場務 籌備 (例如要不要有口譯) - 不一定要有主題,形式確定 - 內部分工用,非宣傳用 - 知澔:希望至少兩週一次會 - 參考[這個](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https%3A%2F%2Fdocs.google.com%2Fspreadsheets%2Fd%2F1JpVZsWG7nPHEnkj3qRLR0_85sTZ6Q2ZxRFjT_phaTAU%2Fedit%23gid%3D0) - 禮拜天早上的 keynote 是固定的,全場地聯播 - 8/2 截稿 - 8/9 決定 5 個 cfp 議程 - [name=chihao] 覺得好想可以是同一個主題,呼應 chewei 說「主題」、「主軸」的想法 - 8/16 再決定 5 個 cfp 議程 - 8/23 決定所有 cfp 議程 - 其他⋯ - ?/? 決定基調演講 1(這個是總召的責任) - ?/? 決定基調演講 2(這個是總召的責任) - ?/? 決定共同主辦軌議程(這個是共同主辦的責任) 關於分批釋出 - etblue: 覺得可行 - chewei: 覺得可行 - etblue: 覺得可以分全員 YES / 不是全員 YES - chiewi: 主辦單位的議程也必上嗎?必上的話就可以當作第一批框架 - ky: 覺得可以放 unconf 讓其他沒機會的優先(個人偏好) - pm5: 個人其實反對委員自動上 - etblue: 不然委員全都 pseudo talk 好啦 XD 關於「主題」、「主軸」 - chewei: 想要先想這個,然後就先 YES 這些議程 - etblue: 我也會,一邊看同一類的分布平均 關於「湊合」、「合併議程」 - Oliver: 要嗎? - ky: 我有留言:要不要合併? - Oliver: 怕坑不夠或是有不同組織的衝突或恩怨 ### 「陪你看稿」直播 - 完整與更新內容請看 https://g0v.hackmd.io/12UiF2JHS-SaQRbnp9iBSw - 建議日期:7/27-7/31 挑一天 (在截止修改之前!) - 週間晚上會較好 - 建議地點:NPO Hub(?)、立法院(?)、好想(?) - 建議主持人:Cammi - 建議與談人:總召們、總籌組成員們、願意出席的議程委員、議程組成員們? - 建議內容: - 陪你看這次的投稿內容 - 這次徵稿企劃的經驗分享 - 對於這次徵稿比較印象深刻的過程 - 出席的議程委員,分享對於議程評選的想法 - 也介紹議程委員們(與共同主辦單位) - 因為還沒截稿,所以議程委員不要提個案 - etblue: 可以分享整體趨勢(之類的啦) - 可以講推薦「怎麼寫提案比較清楚」 ### 關於怎麼寫提案比較清楚(7/15 23:59 前) - hkazami 7/16 會寄出 - 希望議程委員 input - etblue: 以下提供「我想看到但沒看到,覺得困擾」的東西,寫得比較細,再請議程組自由刪減編輯~ - 講者資訊 - 跟 g0v 的關係、曾經參與哪些開源專案或草根公民運動(目的:讓讀者或相關人員可以做 reference check) - 來 g0v summit 投稿的動機、想要透過這個議程帶給會眾什麼(目的:讓讀者瞭解自己是不是這個議程的受眾、讓主辦單位瞭解適合分配在什麼類型的議程軌) - 如果有過去的演講資訊,也歡迎提供 - 提案資訊 - 主題論壇:所有類型 - 與談人名單、每位與談人的上述講者資訊 - 流程設計與時間表的初步構想 - 演講或主題論壇:專案經驗分享 / 成果發表類 - 專案採用何種開放授權(重要!) - source code 網址或共筆 / 協作區網址(很需要!方便 reference check) - 如果不是資訊類專案、沒有開放授權、沒有公開的協作網址,可以文字介紹一下專案的哪些部分響應了開放文化或 g0v 的開放協作精神 - 演講或主題論壇:分析報告 / 研究心得類 - 這場 talk 內容可以解答哪些類型的 g0ver / 潛在 g0ver 的什麼疑問(目的:讓讀者瞭解自己是不是這個議程的受眾、讓主辦單位瞭解適合分配在什麼類型的議程軌) - 研究背景、分析對象、參考依據(目的:讓讀者瞭解這是有根據的分析研究,不是基於猜測或想像的結果) - 演講或主題論壇:工具、平台、資源介紹類 - 這些工具各自採用何種開放授權? - 或者如果沒有開放授權的話,在哪些環節的什麼作為響應了開放文化或 g0v 的開放協作精神 - 演講或主題論壇:行動計畫 / 倡議類 - 若有具體計畫,預計在哪些環節採用開放協作的方式進行、最終成果預計採用何種開放授權 - 若有倡議的訴求,該訴求在哪些環節響應了開放文化或 g0v 的開放協作精神 - 工作坊:實做課程 / 教學類 - 教材與教案採用何種開放授權? - 教材與教案的連結網址 - 會使用哪些教具?(目的:讓工作人員瞭解可能需要分配到什麼樣的場地) - 參與者是否需要先具備哪些領域的知識或技術? - 工作坊:角色扮演體驗 / 方法論體驗 / 議題討論類 - 流程設計是否採用或參考特定的方法論?方法論介紹的連結網址 - 流程跟時間表的初步構想是什麼?會使用哪些道具?(目的:讓工作人員瞭解可能需要分配到什麼樣的場地) - 活動規劃文件採用何種開放授權釋出? - 綜合以上,整體來說需要投稿者幫忙解答的疑問 - 這份投稿內容跟開源協作或開放文化有哪些關連的地方? - 投稿內容裡如果有提到專業詞彙或術語,指的是什麼? - 適合什麼樣的受眾? - 適合跟哪些其他議程分配在同一軌? - 適合分配到什麼樣的場地? - chewei: - 選擇「工作坊」形式的提案者,請描述與會者是否需要帶什麼設備嗎? 或是現場參與者會用什麼方式參加本次的活動過程呢? 工作坊結束後,與會者能開始自主進行什麼行動嗎? - ky: - 如果是介紹自己的社群、專案或研究,希望能在標題敘述一下相關的關鍵字 - Aent: - 選擇「工作坊」形式的提案者,補充「可能需要主辦方準備的東西器材」、參與人數上限 - 相關或額外補充的資料連結 - jsl: - 希望能夠看見能讓參與者得到什麼、希望誰來參與等等 - 蕙如: - 是否能要求尚未填寫内容的講者,在某個時間點前補上初稿? ### 如何有效分工去討論區討論 & 整理回報狀況 - 弄一份 spreadsheet 共筆? - 此共筆僅限於工人共筆與查看 - 把看稿和討論的 findings & 狀況填上去 - 大家來試用 etblue 的工具 - etblue 實作匯出 - 試著把匯出的東西貼到 spreadsheet 然後再來討論 merge 問題 - et 收集 ky 跟 [chewei](https://bit.ly/30cySmD) 的 spreadsheet 欄位格式 - 英文稿件的回覆,有沒有什麼考量 - 因為幾乎都會是沒有碰過面的朋友? 或是曾與 g0v 社群互動過,不過不一定會被描述到 - 即使推坑也沒有約好一定會上,背景可以參考 cfp 推坑表 - pm5: 背景調查可以 slack 問 - chihao: 背景調查可以用非同步的方式累積一下,開 spreadsheet 工人內部參考用 - 請使用:[CfP 稿件筆記](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k3giuIcAnkvUv67y7t6YSj_PsbLrIdmljOt9eOR6uOY/edit#gid=0) - 國外投稿工作坊如果不能來? - pm5: 會有很長的候補名單,到時候不行就找下一位,現在考慮或之後再考慮都可以 ### 審稿小工具歡迎使用 >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3d6e43b0d619d67a55eff053a8532426.png) 網址 [Audit Helper](https://etblue.github.io/audit/) * [api 來源](https://api.summit2020.g0v.tw/projects) (應該是 yutin 做的?佛心啊 XD) * 審稿註記儲存在你的電腦的瀏覽器的 local storage,要用同一台電腦的同一個瀏覽器開,才可以看到之前做的註記 * 開完網頁載入 api 資料後,不要關掉或 reload 頁面,即可**持續離線作業** > 建議:不要關掉瀏覽器 XD [name=chihao] TODO * 匯入 / 匯出 local storage 的介面(讓你可以到別台電腦繼續審稿) * 之後要算總分時把 status 轉成數字格式匯出成 csv 之類的 > [name=etblue ] > > [name=oliver] 超讚! ### etblue 的 idea:pseudo-talk > 題外話,我自己有想做一個 pseudo talk,把最近跟 claire 一起討論的幾張圖表整理起來,一樣做投影片跟講稿,但是是自己在家錄 screencast 而不是投稿到大會,這樣做的原因不想要有時間壓力 & 不想要有出門壓力。 > > 以現在看到的投稿數量,我在想勢必會有很多投稿的提案不得已會被刷掉,到時候針對被刷掉的提案,也許可以鼓勵他們也做這種 pseudo talk,自己發表在自己的 social network,然後使用大會指定的格式(需註明授權等)跟指定的 hashtag,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大參與跟延續討論度,一方面對會眾來說有個更 bottom up 的獲得內容的管道,另一方面要是有不 ok 的內容出現我們也沒有審稿的責任,又另一方面可以順應全球疫情期間利用資訊工具在家完成各種事情的風氣這樣… > > 以上一個 idea 大家參考看看 > > 另外個人覺得議程委員是挑選出「最符合 g0v 潛在參與者需要」的內容,每份提案只有適合與否、沒有高低好壞之分,不過一般傳統(?)上對這種評選的結果,好像難免會有種優劣勝敗的刻板印象。 > > 要在 pseudo talk 扭轉這種印象的話,一方面是從命名下手,比方說用「野生」一詞的扭轉效果就比「落選」好;另一方面是行為上的,比如說大會的議程委員也來發表 pseudo talk,跟其他投稿但沒入選的 talk 放在一起,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扭轉效果。 > > [name=etblue @ 議程組 channel] - chewei> 順著 etblue 的想法,嘗試提出一個描述:藉由兩年一次的 g0v summit,讓網友們分享自己的 talk,視為 2019-2020 兩年間的國內外公民科技參與者的互相分享論壇 - 每個 talk 是否即建議講者錄製,放在 youtube 或提案者自己習慣的社群媒體,並(看如何)嵌入 summit 該提案頁面上,逛提案也可連出去看短講影片,也可留言討論交流(不過討論區會關閉) - ET: 應該難免會有些來亂的,要放在 summit 主站的話最好還是審過,個人傾向放在外部連結,這樣議程委員的 loading 最小... ww - chewei: 好! - 從各個參與者的分享內容中,g0v summit 2020 主辦單位委由 議程委員會,在 ?/? 時間前,選出「最符合 g0v 潛在參與者需要 by etblue」的內容,來進行 12 月份實體活動議程(形式涵蓋實體與遠端) - pseudo 的詞會不會有負面感受 ? - talk <= all - summit talk <= selected for g0v summit 2020 - chewei> 可以響應「大會的議程委員也來發表 pseudo talk」但請委員們不要選我的提案XD,題目「與樹相關的開源專案大蒐集」 - chihao: 需要更多執行細節 - ETBlue: 再把細節寫在共筆,但需要熟悉執行面的人協助補完。 ### 目前稿件狀況&審稿感想 - ETBlue: 請別人補資料比較多 - ky: 發現了很多系列 - 心路歷程系列 - 撐香港系列 - 來發表論文系列 - 來自我介紹系列(海外社群) - covid-19 系列 - 來宣傳產品的 - 蕙如: 地方創生要怎麼跟議題連結 ### 會議的進行 - 要有主持人,主持人要 cue 沒有發言的委員分享 - 前日議程 ## 20200629 第二次議程委員會 時間:2020/06/29 22:00 ### 簽到 - [x] chewei - [x] ETBlue - [x] ky - [x] chihao - [x] jsl - [x] Howard - [x] LY - [x] aent ### 議題 - 新增 democracy 相關分類 by ky - 沒意見,有想法可以新增分類 - chewei:目前階段,要不要提醒講者修改分類? - ETBLUE:可能最後分軌的時候會需要更改分類,或許可以之後再建議調整 - 委員現在要不要給已投稿的內容,提出意見? - 要喔!請見本次會議記錄末段,有說明委員們的工作(邀請更多人投稿、對於已投稿內容進行提問) - 提問原則: - chewei:透過提問的方式,請投稿者多描述、多充實預計分享的內容 - chewei:若是認為該提案較不符合大會宗旨,並不需要特別留言提問 - chewei:目前徵件階段,還不需要建議併軌 - 需不需要在議程委員的回應上揭露委員身份? - Howard:技術上可以 - chihao:討論串上好像只會顯示 ID - Howard:可以區分群組 - chihao: - Howard 測試 solution 群組名稱:g0v summit 2020 工作人員 - 大家來投稿或推坑別人投稿 by ky - 推坑表單: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GdXRm2Ra0gWBksg-UqN3K4Xc2oSZrT3GWZF4Mk2MZ4U/edit#gid=0 - 可以多推外國人 - 推坑狀況 - 致昕 - the Loki Project - https://loki.network/ - 開源保護隱私數位安全的朋友 - 有一份報告,關於亞洲區的狀況 - ky / ly - 就推 - chewei - 要記得說,最後是議程委員一起決定,沒選上不要怪你 XD - 致昕 - ProtonMail - 適合推坑、也適合作為贊助夥伴 - 贊助 = session??? - 推坑感想&困難 - chewei - 有推 1 組法國朋友提案 [公民參與空間規劃相關](https://propose.summit2020.g0v.tw/proposal-detail/5ef9c9cbba206b030d66a3b1) - chewei - 選分類的時候,投稿者所理解的分類,看起來有投稿者的理解方式,不過目前先以投稿者所選結果為主 - chewei - 在等動森的圖來輔助推廣一波XD - 目前的稿件狀態 by ky - 預計希望有 60-120 左右 - 目前 60 幾個,死線應該還會增加 - 只有 60 個左右怕沒得挑,理想的狀況是 100 左右 - 是否延期? - 總籌組決定可能延期 7/15 - 總籌組決定延期後,有點想要辦線上說明會 7/8 左右 - keynote 想問委員意見 - au:想推總籌組的女性成員一起座談(Bess、婉玲、RR) - 香港 keynote speakers - feedback - keynote 內容若有談到例如開放政府等大會設定的主題,讓 keynote 變得很政治也是應該 ok - 匿名可能需要解釋的點 - 違反公開透明的原則 - 另一種角度:公開透明通常是政府/有 power 的人要公開,沒擔任公職的個人公開的必要性較低 - 誰代表了我? - 如果露臉:香港抗爭強調沒有大台,可以露臉的人往往是大台 - 如果不露臉:連誰代表了我都不知道 -> 解決方式:可以在議程內容上說明個人不能代表所有抗爭者 - 可能的匿名方式 - 過去的做法:不直播、不錄影、不錄音、不拍照 - 戴面具 / 變聲 - 匿名的另一層意義:提醒開放透明的先決條件 - claire 在西班牙的演講有討論到太陽花跟雨傘的下場為何如此兩極,講到開放、參與是有先決條件的 - John Adams - 三個世代 - 政治戰爭世代 -> 科學世代 -> 藝術世代,有前一個世代打下的基礎,下一個世代才得以發展。open-source 比較屬於「藝術世代」的事。 - [John Adams 原文](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42294-the-science-of-government-it-is-my-duty-to-study) - [ET 的簡單翻譯 & 個人感想](https://etblue.blogspot.com/2019/11/war-science-art-generation.html) - 補充和平抗爭成功的前提:[喬治·歐威爾認為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策略在具備「新聞自由和集會權利」的國家才能有效成功,某種程度上,馬丁・路德・金也是因為這樣的條件,才能在美國爭取民權運動成功。](https://www.facebook.com/jslipfhf/posts/2782048391906688) - keynote 推坑區 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2FbKQlez6_RPSUZFItgjjSZw - 議程委員待辦事項 - 每個委員推坑 1-2 位講者,邀請投稿(~~不論成敗~~) - 下次開會前請每位委員去投稿系統提問 - 每位委員至少提 5 個問題 - 當某份稿件已經有 >=2 個問題,就先請不要問,先找別的稿件來問 宣傳事務,本次會議聊到並稍作討論 - cfp 宣傳 - 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2Fj1g0yBmrS0mbxvf_wVofYQ - 關於動森圖的商業使用疑慮 - 用於「徵求稿件」的宣傳,而並非用於賣票 - 錄影會 delay 公開 - 下次會議:暫定 7/14(二)10pm ## 2020-06-01 第一次議程委員會 時間:2020/06/01 20:30-23:00 >[name=ky] 時間重新投票,請至 slack: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G014LBB5JSD/p1590419026020400 歡迎委員們提出疑問 ### 簽到 > [name=chihao] 不是委員也歡迎參加不過括號說明一下?XD - [x] ky - [x] Howard - [x] aent 家豪 - [x] chewei 哲瑋 - [x] ETBlue - [x] pm5 (總召) - [x] bess (總召) - [x] 蕙如 - [x] chihao (總召) - [ ] Hsinyi 非常有可能參加不到 - [ ] jsl 請假 - [x] ly 晚點上線 - [x] isabel (總籌路過) - [x] mglee (不是委員~路過) (是強大的組員! (chihao)) - [x] hkazami(議程組路過) ### 本日共筆 * ky:先討論審稿階段的內容 ### 待決討論事項 #### 投稿公開討論階段 1. 加強討論熱度的方法? 決議:交給議程組與宣傳組 > [name=yhsiang]每日精選?樁腳? > [name=ky]覺得可以交給議程組or宣傳組 3. 某些領域缺稿怎麼辦? > [name=ky]委員私下推坑,大家一起推坑,沒有⋯⋯就算了 pm5:總籌可能會拜託大家幫忙推坑 4. 討論過程中除了建議併軌以外,有沒有希望委員完成什麼任務或引導? 決議: 原則:只做投稿內容釐清,但不用再請對方提供其他東西 > [name=chihao] 委員是不是就是追問人的角色?:p - 可能發生的情況收集 - 看不懂想表達什麼 - 違反 CoC 或某種大會規章(?) - 和 summit 主題沒啥關連 - 從內容上來說打廣告為主,例如將活動宣傳內容當作投稿 > 強烈同意 DQ 這種投稿 [name=chihao] > 因為投稿語言只能華語英語擇一,對有些日韓的朋友可能可以協助他們釐清語意?[name=pm5] > 以過去審議程的經驗來說,委員公開發表心證是不是會變成未來爭議的素材?併軌建議在審稿階段再決定 [name=pm5] > 我覺得可以公開提議,不過同意 pm5 要拿捏用詞,我的感覺就是:就算是委員,也是用提議的語氣? [name=chihao] 5. 討論區有人來亂的 SOP? > [CFP 討論區板規](https://g0v.hackmd.io/iqKSTK42QXu3iRB2vGnLFw#CFP%E8%A8%8E%E8%AB%96%E5%8D%80%E6%9D%BF%E8%A6%8F) > [name=yhsiang]人身攻擊?禁言。不同意見?引導投稿 6. 沒有來投稿,但可能想要邀請的議程 7. Call for proposals - 各形式分類的時間和詳細定義 - 參考 [形式分類 目前規劃](https://g0v.hackmd.io/iqKSTK42QXu3iRB2vGnLFw?both#%E5%BD%A2%E5%BC%8F%E5%88%86%E9%A1%9E-Format) - 是否有其他資訊,會影響到議程審查,必須在投稿時請投稿人提供? - 從目前的議程時間安排 - 參考 [欄位 目前規劃](https://g0v.hackmd.io/iqKSTK42QXu3iRB2vGnLFw?both#%E6%AC%84%E4%BD%8D) - 參考 [g0v Summit 2020 整體規劃](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JpVZsWG7nPHEnkj3qRLR0_85sTZ6Q2ZxRFjT_phaTAU/edit#gid=0) - Talk是20mins 演講+10mins QA - 最小公倍數兩小時,最大公因數半小時 - workshop - 60 mins,委員應注意此工作方是否真的一小時內能完成,且不影響換場 - 90 mins,可不安排,或再放一個短講(20分鐘發表,10分鐘QA) - 120 mins,用完時段 - 超過兩小時就留著,跟講者說我們會希望盡量是兩小時內 - 確認換場需要多少時間 #### 審稿階段 1. 是否揭露審稿分數? pm5:往年工作人員看得到但是沒有對外揭露 et: 替人家公開打分數好像不太禮貌 決議:不公開 2. 要採用評分架構嗎?舉例「A項目30分,B項目30分,C項目30分,D項目10分,總計100分」 決議:分成 1-3 分就好,主題(g0v Summit 2020 會優先接受專案成果、專案影響力、知識分享的投稿。我們注重台灣、東南亞、東亞的在地特性,並且努力達成性別、地域均衡。),但議程委員可以彈性打分。 > [name=ky] 覺得有的話會幫助很大 chihao:之前是大家自己評,揭露在會議記錄 mglee:上一屆最初沒有分這麼細,沒有收到東西之前很難分類。例如最想入選的給10分。大概會有三群,都不太想入選的、都很想入選的,中間的。 pm5:審稿的時候覺得太多擔心大家看不完,希望一個議程最少有三個人看過,所以有認領的機制,但最後結果是大家都有看完,也都有打分數。 chewei:如果有架構即評分完可以排序再來看如何調整,如果標準不同一比較難 ETBlue:不同軌可能有不同的標準,或是用各種面向評分 蕙如:會比較好評分,避免委員個人偏好 Bess:分數其實就是大家約定好一種分數的寫法(ex:1-10, 1-5),前年用孔多賽,用比較方式算出來。 ky:建議分三種,1-3分 (3:希望上 2:猶豫上 1:掰掰),再用討論的方式共識決 chewei:【情境一】若大家希望上的很多,則來看看如何挑出不要的;【情境二】希望上的還沒滿,則從中間段在挑選進來 ky:最後匯出的會是什麼形式? Howard:截止之後輸出成 google sheet 蕙如:有什麼必須評項目 ky:https://g0v.hackmd.io/iqKSTK42QXu3iRB2vGnLFw?both#%E5%BD%A2%E5%BC%8F%E5%88%86%E9%A1%9E-Format chihao - 目前議程組的文案 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2FiqKSTK42QXu3iRB2vGnLFw -> 評選標準:`g0v Summit 2020 會優先接受專案成果、專案影響力、知識分享的投稿。我們注重台灣、東南亞、東亞的在地特性,並且努力達成性別、地域均衡。` pm5:地方、連結和區域聯防是共同召集人發想這次為什麼要辦 summit 時所取的主題,call for proposal 也是圍繞這個主題,所以對投稿來講是蠻明顯的暗示。但如果大家收到稿件以後覺得有什麼其它的主題也很明顯,我個人覺得大家也可以把它抓出來 mglee:目前 CFP 上寫的評選標準 g0v Summit 2020 會優先接受專案成果、專案影響力、知識分享的投稿。我們注重台灣、東南亞、東亞的在地特性,並且努力達成性別、地域均衡。 ETBlue:會眾有許願想聽什麼嗎? mglee:目前沒有規畫,會眾可能要看到 keynote 架構才會知道要不要買票 pm5:「區域聯防」之前的發想是把社群放在防衛性民主的一環去思考 蕙如:即使不在主題分類中的項目,委員如果覺得一定要上,還是可以給3分 3. 每個人每份稿件都要看過嗎?還是按照主題分工?分工的話每個人大概會負責看幾份? 決議:可以之後看量再決定 哲輔:用研究所報 paper 的方式讓大家 蕙如:可以之後看量再決定 4. 選稿的標準是什麼? > [name=ky] 去年參考:每個委員都有自己的給分標準,揭露在會議記錄中 > [name=ky] 希望實作優先 5. 可以接受哪些語言? > [name=ET] 可以接受哪些語言? > [name=pm5] 目前只接受華英 > [name=ky] 可以反對嗎?設置語言限制會變成一種形式要件,例如日文和台羅委員還是可以審、或是我們可以用 google翻譯大致了解內容,我認為不應該硬性規定,而投稿者在投稿時應該也可以預期我們可能看不懂土耳其文之類的,往年 summit 阿美語也都是使用阿美語發表,FtO online 時韓國人用韓文發表,他們也知道聽眾可能聽不懂,而自備中文或英語字幕。 > [name=蕙如]建議不要在網站上寫用google translate,因為台羅沒有翻譯,我可以幫忙慢慢看 > [name=mg] 填表的語言跟發表的語言要一致嗎?也許可以在 CFP 上列出大會可的翻譯語言,給投稿者參考。其它地方不限制。 > [name=chihao] 不只是委員讀稿,公開討論也會 > [name=ky] 因為語言造成別人看不懂應該是投稿者可以預見的範圍。我認為翻譯只要在 cfp 標示清楚讓講者可以預見就可以。 > [name=chihao] 訊息、選項越多,cfp 表格的易讀、易用性就會下降,除非花更多時間來做設計,不過時間優先、設計能協助的程度也有限。所以,可能需要接受某種程度的限制。 投稿語言選項: A. 原案(限制華英) B. 不做形式限制(僅加註討論可能還是以華英為主): - ky - chewei - ET - 蕙如 - aent - LY 發表語言選項: A. 原案(限制華英) B. 不做形式限制(僅加註口譯只有華英(部分)): - ky - ET - chewei - LY - 蕙如(建議發表者簡報或影片加上字幕) >[name=ky] 提醒字幕++ > [name=chihao] 如果發表語言沒有任何限制,worst case 是:在台上講華語、英語以外的語言,而沒有翻譯的情形。我覺得無法接受這個狀況。 > [name=pm5] 什麼?看不太懂 > [name=hkazami] 同意 chihao,講者用台下聽不懂的語言發表、也沒有用台下看得懂的語言做簡報、沒有翻譯,這樣台下沒有理解的可能性,等於台下聽眾浪費錢。 > [name=chihao] 「確保台下理解」這件事,我不確定要怎麼執行。現在委員覺得不要限制,但對於取消限制的配套措施好像有點不足,但這好像也不全是委員的責任。 克林貢文?????? 相關的問題:什麼軌安排在哪一間? pm5: 過去是議程委員依照大家猜那個議程受歡迎程度,跟形式來分,這次還要看有的場次有口譯有的沒有 et: 討論區有 like 功能的話可以當作分場地的參考,不過就要引導大家去按 like 6. 「委員身兼投稿者」的處理方式 決議:保送 pm5:上一屆是保送(1 份稿件) ET:願意投都是佛心 Howard:大部分都是共同主辦軌,硬要打分數也是尷尬 蕙如:如果是共同主辦軌的自己議程不用投稿,就跟投稿無關 相關的問題:共同主辦軌半天議程是否過議程委員? 決議:回總籌組討論? 7. 國內外講者是否固定比例?地區多元性? 決議:收完再討論 8. 生理男女性別比例 決議:收完再討論,投稿的時候多收性別,可不填 9. 有沒有前幾屆的規則可以參考 pm5:沒有寫下來的規則的樣子⋯只有粗略討論,有一張孔多賽的計分表 #### 決定議程後 1. 主持人決定方式 pm5:議程委員找 2. 國外講者因應疫情備案 - 若有嚴重時差,該怎麼辦? - 是否允許「預錄影片」 #### 其他 1. Keynote 之決定與邀請 - 需要多少 keynote?主題是什麼?跟總籌組的分工? >[name=ky] 先開了個 g0v Summit 2020 Keynote 推坑共筆 https://g0v.hackmd.io/@aPX46l3cTnCLGYYFJv8mfg/B1elnHIo8 2. 推坑落選稿轉成 unconf 或 BoF? >[name=chewei] unconf 自由參加=不用預先留設;但 BoF 有需要預先登記嗎? ### Action items - [ ] keynote 推坑:https://g0v.hackmd.io/@aPX46l3cTnCLGYYFJv8mfg/B1elnHIo8 - [ ] 下次開會:Call for paper 上線後(開 Doddle 投票) - [ ] 建議 CFP: https://g0v.hackmd.io/iqKSTK42QXu3iRB2vGnLFw?view#%E6%AC%84%E4%BD%8DKira ## 2020-05-25 第零次議程委員會+議程組 * [會議紀錄](https://g0v.hackmd.io/@summit2020/book/%2F%40summit2020%2FBJ2uFHFqI) * 議程委員會的事情由議程委員自己開會決定: 召集人-子魚、有經驗的前委員-看誰有空 * 待決定事項(歡迎大家補充): * 日期: * 審稿流程: * 審稿原則: * Call for paper:由議程組決定,想參與的議程委員歡迎加入。

Import from clipboard

Advanced permission required

Your current role can only read. Ask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to acquire write and comment permission.

This team is disabled

Sorry, this team is disabled. You can't edit this note.

This note is locked

Sorry, only owner can edit this note.

Reach the limit

Sorry, you've reached the max length this note can be.
Please reduce the content or divide it to more notes, thank you!

Import from Gist

Import from Snippet

or

Export to Snippet

Are you sur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note?
All users will lost their connection.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Oops...
This template has been removed or transferred.


Upgrade

All
  • All
  • Team
No template.

Create a template


Upgrade

Delete templat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template?

This page need refresh

You have an incompatible client version.
Refresh to update.
New version available!
See releases notes here
Refresh to enjoy new features.
Your user state has changed.
Refresh to load new user state.

Sign in

Forgot password

or

Sign in via GitHub

New to HackMD? Sign up

Help

  • English
  • 中文
  • 日本語

Documents

Tutorials

Book Mode Tutorial

Slide Example

YAML Metadata

Resources

Releases

Blog

Policy

Terms

Privacy

Cheatsheet

Syntax Example Reference
# Header Header 基本排版
- Unordered List
  • Un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 [ ] Todo List
  • Todo List
> Blockquote
Blockquote
**Bold font** Bold font
*Italics font* Italics font
~~Strikethrough~~ Strikethrough
19^th^ 19th
H~2~O H2O
++Inserted text++ Inserted text
==Marked text== Marked text
[link text](https:// "title") Link
![image alt](https:// "title") Image
`Code` Code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javascript
var i = 0;
```
var i = 0;
:smile: :smile: Emoji list
{%youtube youtube_id %} Externals
$L^aT_eX$ LaTeX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This is a alert area.

Versions

Versions

Upgrade now

Version named by    

More Less
  • Edit
  • Delete

Note content is identical to the latest version.
Compare with
    Choose a version
    No search result
    Version not found

Feedback

Submission failed, please try again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Remove version name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Transfer ownership

Transfer to
    Warning: is a public team. If you transfer note to this team,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this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