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書範本-共筆-HackMD

tags: edu,2022 源力增能課程,school01,sch001,練習寫 g0v hackmd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Issac Newton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 牛頓

免責條款

  1. 主坑(@Skywind 流星若風)為新手,第一次編輯難免有諸多錯漏,希望能不吝指正(但重要的話希望另外提出,留一個錯誤範例
  2. 歡迎新增條目
  3. 參考文獻與引用之作者若是認為任何條目構成侵權,請直接刪除

免責聲明2與企劃書種類

企劃書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成四種:

  1. 活動
  2. 執行
  3. 行銷
  4. 贊助
    引用自企劃書分類@活動企劃通

企劃書範本只是範本,比較像是一個大雜燴,要根據自己的企劃種類進行增刪、調整順序,當然多看看也不錯。

目錄

什麼是企劃

企劃是

  1. 具體方案、資訊整理、放眼未來
  2. 理性、邏輯
  3. 管理的開頭
  4. 動態、彈性

企劃必須

  1.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2. 聚焦、一目瞭然
  3. 設定範圍、完整、全方位
  4. 良好書面說明、生動口頭表達
    引用自好企劃這樣寫就對了——洪琬琇

企劃的一生

  1. 挖坑(議題發想)
  2. 確認對象跟議題深入探究
  3. 開始撰寫
  4. 確認結果
  • 問卷調查與訪談可以用在議題深入探究跟企劃驗證、確認結果

企劃的一些評斷標準

1.你的熱情

首先,你要是真心的想要做這一切。

至少也要有一些推動力(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的)

2.Socil Designer的指標

  1. 議題深入度
    1. 你是否有真的想他們所想、為他們所願?
    2. 問題有沒有直指核心?
    3. 是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
    4. 我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到哪個層次?
      1. 解決的問題是否浮於表面
    5. 有沒有全面且清楚的調查?
    6. 有沒有先看過前人的研究?
  2. 行動可行性
    1. 你本人撐得住嗎?
    2. 做得到嗎?
    3. 其他人願意嗎?
    4. 手段有助於目的的達成嗎?
    5. 是最小侵害、或最小成本的方法嗎?
      1. 還是要權衡一下
  3. 發想創新性
    1. 前人做過相同的東西了嗎
      1. 你哪裡做得會比他好
      2. 你們哪裡不一樣
  4. 社會影響力
    1. 我幫助的人有多少
      1. 在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多

正文開始

換標題跟tag吧!

  • 創建一個HackMD文件
  • 更改標題
  • 新增tag(別讓它變untitle)

共作必備項目

  • 如果你會XXX,歡迎加入!

共作必備項目說明

如果你會這些,歡迎加入!

列出需(想)要的技能吧!

把要尋找的夥伴更精確、細分化

重要!!! 首要條件一定要是對專案有興趣的人

接著請列出希望有的專業
ex:美工、程式設計之類的

ps:但我覺得如放這個相當於給了協作的門檻,失去共作的意義,需要權衡


企劃書必備項目說明

建議先看這些喔

2022零時小學校——我們與專案的距離

2022零時小學校——g0v 帶你來提案

好企劃這樣寫就對了——洪琬琇

標題

大標有趣,小標精確
避免贅字

封面

標題:XXX企畫書
成員列表

目錄

給一張文件的地圖吧!
要標題跟頁碼
沒什麼好說的XD

用一句話概括專案

「為了解決(某使用者族群)遇到的(要解決的問題)困難,我的專案提供(某種解決方式),可以做到(如何解決問題)。我的專案跟(現有的解決方式),在(差異與區別部分)不同,因此具有不可取代性。」

企劃簡介

用一段吸引人的文字別人拉進坑吧!(X)
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吧(O)

EX:
「這裡會考喔!」望著手上的螢光筆,你選擇死記老師所說的重點?還是加入我們,一起解決台灣人50%以上都有的問題——「認為歷史只能死背、對他毫無興趣」?

我們需要優秀的你!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創造一種能夠在淺移默化之中,將原本毫無生氣的知識輕鬆記住的方法!

這樣好長!而不符合現代人普遍崇尚「短」的風潮!

(資訊不夠精簡,無法抓住重點,過多的形容詞,完全沒介紹到實例,過於空泛)

但其實應該不用這麼長ㄉ,希望大神幫忙pls

我分享下我的思路:

  1. 我發現其實標點符號在閱讀時,效果很好。可以起到很醒目、抓人眼球的效果
  2. 中間給了兩個問題,看似好像有給予選擇,但其實沒有人會選前面那個,實際上只有後面那個可以選
  3. 上面兩個選項運用對比,創造落差
  4. 運用數據,增加語言力道(我自己覺得好像沒有用?)
  5. 用"這裡會考喔開頭"應該大家腦中會有聲音(?
  6. 用"需要"、“優秀的你”、“我們”、“一起”、“讓”,讓對方感覺你跟對方是一國的,讓對方能夠感到自己被需要
  7. 可以用誇飾法給一些有震撼力的詞彙(但不要過度
  8. 可以運用對比色(飽和度低)、粗體、斜體、底線、highlight之類的(但注意規定)
  9. 在重點時可以用句號、破折號、換行等等,減慢節奏、聚焦

企劃動機

Tell me story

根據黃金圈理論,Why>How>What

人們不買你「做了什麼(WHAT)」;他們買你「為什麼做(WHY)」。目標並不在於和需要你產品的人做生意,而在於和那些與你有共同信念的人做生意。

– 賽門・西奈克 Simon
TED TALK:偉大的領導人如何鼓舞行為

若要以供需法則解釋消費行為,有一個前提就是要除了「代價」與「需求」以外「其他條件不變」,而最難控制的條件就是「效用(Utility)」,也就是你有多喜歡一個東西,而why,一個故事,可以用感性改變效用。

為什麼開始做?

願景(短中長期目標)

有條理的畫大餅吧!

規劃出階段性任務
依照短期一個月計畫、中期半年、長期半年以上(大約即可)的企劃分類,列出需要/預計達成的目標

參與人員

成員集合地點、時間

計畫目的/行動目的

寫下發起企劃的目的吧!
思考:我要解決什麼問題

為了達成什麼目標?
為了解決哪些問題?
想改善什麼現況?
提供什麼使用者情境?

tip:奠定企劃基礎,目的方向明確更有機會實現落地

企劃分析

把企劃像庖丁解牛班支解吧!

tip:讓讀者知道議題重點內容、核心問題、對結果有所想像

關鍵字

發想有關的東東

使用5W1H,並蒐集現有經驗數據

How

不在這裡,在待會的行動方案流程

What?Why?So what?

What:議題「現況」
Why:造成現況的「原因」
So What:現況「造成的問題」

列出議題心智圖,竭盡所能的向上溯源原因,以及向下探索,並將相關原因相互連結

ex:

  1. 從原因向下追問造成的問題
  2. 將假設圈出,方便分別
  3. 選出我們的企劃能解決的

when

問題從何時開始?

where

問題發生在哪裡?

Who

寫在企劃對象

企劃對象(原本放在分析)

  1. 確定persona(目標對象)及他們的問題、期望、特徵、簡歷

只有對於有明確痛點的persona詳細的調查才能更明確定義問題以及防止「我們給的不是他們要的」

一些問題可以用附錄的 問卷調查與訪談(點擊) 直接問persona

  1. 概念思考

    1. 站在哪裡思考?
    2. 誰在乎教育議題?他們在想什麼?
    3. 外籍配偶是誰?接觸最頻繁的人是誰?
    4. 為了解決哪些問題?
    5. 想改善什麼現況?
    6. 提供什麼使用者情況?
  2. 族群與問題定義

    1. 使用者族群越精準越好
    2. 要解決的問題越具體越好
    3. 核心問題與表層問題都需要有人解決
  3. 人物誌建立

    1. 分析對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感受、期待什麼
      1. 人物形象
      2. 人物名稱
      3. 個性形容
      4. 簡歷
      5. 核心觀察結果與人物特徵
      6. 痛點
      7. 期望
      8. 其他
        1. 專長、愛好、社群、小道消息、緋聞、癢點、雷點、長處、短處、居住地、年齡
        2. think&feel、expects、do、see/hears
        3. <請求驗證>痛點與期望分別在於層次的不同,痛點為亟需解決。期望則為次要、增加企劃可行性或意願
  4. tips

    1. 是為了讓閱聽者收最重要的議題重點內容、核心問題及對結果有所想像
    2. 目標對象可能不只一個,所以人物也會有多個可能性
  • 參考資料

行動方案流程(及其實現方式)

告訴大家你想怎麼做吧

訂定出解決方案的核心區域
說明階段性任務、時間表

方法的評估與反思:
(包括:為何採取此法?訪談案例?觀察什
麼?收集什麼?如何收集?為什磨?)

成本與效益

告訴大家你要花多少錢吧

說明預計成本項目、預期達成效益
讓閱聽者判斷企劃成功可能性
應包含達成目標需要的有形及無形資源

寫寫實作的優勢與劣勢:身分、可及性、管道、資源、技能、
語言…等

總結

可以把願景丟進來
最後說服時間

注意事項

填個注意事項吧

附件

把抄襲(x)引用的東西(O)列出來吧

資料來源/問卷或訪談資料務必列出,尊重智慧財產權

針對不同情況的特化

針對不同的活動,項目要做適當的刪減、調整順序

活動

活動企劃的話不用那麼嚴謹,可以把封面跟目錄刪掉,把時間提前,參與人員提前,企劃分析也可以不用

附錄1:問卷與訪談

前:對象確認、問卷設計;訪稿設計
中:訪談的開場、過程、收尾;問卷填寫與發放
後:結果整理與分析

對象確認

篩選對象明確:運用「最」
eg:

  • 代表性「最」大
  • 市場性
  • 急迫性
  • 參考資訊量
  • 痛點
  • 擅長

問卷設計

無論是訪談或問卷的問項,請先「從網路上找類似的東西」,當作參考,再進行特化

「驗證問題。」
人一定有立場所以對事物有暫時性的看法,問卷之目的在於核實看法的對錯。
但是問卷的問題不應該帶有自己的見解或誘導性

  1. 決定開放式或封閉式
  2. 決定問題類型
  3. 篩掉不該出現的

以下開始一些名詞解釋

質化與量化分析

量化:可以統整成數據,個人性較小,注重大範圍的規律,可以作圖
質化:可以蒐集不同意見,個人性較大

信度與效度

信度:測量是否精確。衡量方法是否有一致性、普遍性

效度:測量是否有效。衡量方法或工具,能否有效正確地衡量出我們所希望的面向

《企業廣角鏡》效度vs.信度

一些指標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個人對自我印象與認知的整體集合,包含我是誰的持續提問跟形塑認同的過程

  • The Pearlin Mastery Scale:7項捕捉「對生活的控制感」
  •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10項捕捉「自我價值感」

尺規範例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以五等级作為變項的屬性

  • 非常同意
  • 同意
  • 無所谓同不同意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七點量表,以對醫院的滿意度為例

  • 非常滿意
  • 很满意
  • 滿意
  • 無所谓满不滿意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 非常不满意
  • 從来沒有住院

可以取消中性的中點

  • 如問態度時

問卷開頭

  • 說明調查活動的負責單位與製作人
  • 主題、目的、重要性、目標對象
  • 資料之使用與保密
  • 問券作答方式與預期花費時間
  • 保證個資的保密
  • 請求受訪者合作,並提供疑慮時可尋之幫助、聯絡方式

不完整eg(aka問卷前面的套話),以數學學習調查問卷為例:

這是一份由南一中學生(王小明) 所製作的數學學習 問卷,主要希望透過本問卷了解對於「數學學習及其相關因素」,調查對象為「教師(含校園以外之教師)、大學生、高中生、國中生、國小生、社會人士」。 填寫本問卷約需5分鐘(有部分簡答題可能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簡答題皆為選填,題目敘述若有不嚴謹之處也可以於簡答處回答,感謝您撥冗填答。

各題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請按照個人意願填答即可。 選項之編號僅為方便統計與分析,無特殊意義。

本問卷採不記名且無法辨識個人的方式作答。 我們會將收集的問卷調查內容進行統計與分析,分析結果將以統計 數據或說明文字呈現,並且可能於各校黑特等討論區或個人粉專發布結果,但不涉及特定個人之資料。 研究團隊將盡力維護您的隱私及善盡保密責任,盡量減少可能的風險。

不合宜的設計

  • 預設立場
  • 誘導式的問項
  • 回應問卷答案的問題
    • 看到衛生紙有什麼感覺?是廁所嗎?
  • 未解釋的專有名詞及深難詞彙
  • 問題太長
  • 雙重問題(雙重負載、一題兩問)
    • 一些性質差距不大的可以容忍
    • 但還是盡量不要
  • 雙重否定或否定提問

主觀或客觀測量

主觀:受訪者的自我認知

  • 您認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是?
    客觀:事實
  • 您目前是否有慢性病?病名為?

開放式、封閉式問題

就是對答案有沒有限定選項
半開放式就是除了有限選項外還有自由回答的「其他」選項

開放式容易收到意料之外、想像不到、具創造力的答案
封閉式問項容易量化

封閉式問項設計原則:互斥且周延

屬性/變項要互斥、窮盡不同可能(周延)、均衡
互斥指的是一方發生另一方就不發生,也就是是不可能同時發生或同時不發生。在此因為窮盡所有可能,因此不可能同時不發生

順序編排

順序可以影響作答:

Context Effects on Survey Responses to Questions About Abortion
Howard Schuman, Stanley Presser and Jacob Ludwig
希望沒有引用錯

  • 根據分析目的與探究主題分項
  • 開頭問題要簡單、讓人回答愉快~
  • 以篩選性的問題開始
    • 基本資料不會讓受試者對填寫感到反感
    • 方便回收後過濾目標群體及篩掉無效問卷
  • 順序:
    1. 難、當下
    2. 回溯、客觀狀態/行為
    3. 評價態度、廣泛性
    4. 特殊性
  • 類似的問題再一起
  • 敏感議題處理
    • 如社會可欲性、高爭議性
      • 关于 “可欲” 和 “可行” 这两个词。desirable(以及 desirability)是在当代政治哲学文献中经常出现的词,一般学界大多数学者都将 desirable 译为 “可欲的”,将 desirability 译为 “可欲性”,意指某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原则是否令人向往,是否值得追求。为方便认知而遵从学界习惯,似乎没有不妥之处

      • “可欲性” 该如何解释?作者:知乎用户

    • 未必更不誠實,端看如何設計

題型

經驗、行為

  • 頻率
  • 最喜歡的活動

屬性與特質的界定

  • 性別
    • 注意選項
    • 注意多元
  • 教育程度
  • 居住地
  • 基本資料
  • 宗教

態度與價值

  • 對外交的想法
  • 支持的黨派
  • 排序您認為最符合"(概念)"狀況的一二名

對議題的了解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

其他

  • 回答結果要能分析
    • 因為這題的答案是A,所以我假設B,根據假設設計問項C來驗證B的推論
  • 有訪談要設計可以追問的問題
  • 對偏差行為(如鬥毆)的結果可能不一定準確
    • 在網路上跟在學校發
  • 可以有承上題
    • 例如追問對事實(上題)的看法(下題)

訪談

開場

  • 問候語寒暄
  • 詢問錄音、錄影許可
  • 說明目的、預計時間
  • 資料收集同意
  • 說明用途
  • 保證匿名

核心

  1. 聊天放下心防、建立信任(大學問,請搜尋raport-building)
    1. 共同話題
      1. 故鄉
    2. 眼神要接觸
    3. 自我接露
      1. 比如說說你家的貓、狗
      2. 接話題也很好用
  2. 依序切入問題(基於問卷),讓思路完整
  3. 追問,深入瞭解背後的原因
    1. 當他岔開話題要溫柔且堅定地繼續追問
    2. 方法:
      1. 直接問:5W1H
      2. 間接問:先講一個事實,再問觀點
      3. 回音延伸追問:肯定對方的回答(有趣、專業、真實等等),詢問可以再詳細/深入一點嗎?
      4. 正確性追問:重複剛才受訪者提出的想法/概念,再問是指…(個人對剛剛受訪者陳述的理解)
      5. 再詮釋追問:把對方的敘述總結,提出自己的理解並詢問是否正確
      6. 一致性追問:指出立場/敘述/例證間的矛盾
      7.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遇到…你會?
        • 小孩子可能不能理解演&將自我帶入情境的差別
  4. 問題順序不必堅持
  5. 順著受訪者的話說而不是引導他
  6. 享受寧靜跟尷尬
    • 整理思緒跟給雙方緩衝
  7. 問題不宜過多
  8. 不要提出你的感覺
    1. 研究者不要自我接露(除了閒聊時間)
    2. 它們會因為你說的話而有不同反應
  9. 不可以把要研究的問題直接丟給受訪者
    1. 翻譯成受訪者習慣的語言、用詞
  10. 地點
    1. 雙方都安全
    2. 盡可能隱私
    3. 地點是階級性的
      1. 比如星巴克可能會有比較上流的刻板印象而不敢進
      2. 像是有人把星巴克的糖+奶精當甜點
  11. 聆聽
    1. 你的受訪者可能跟你有社會地位或是權力的落差
  12. 關鍵問項可以進行脫稿詢問
    • 但注意時間
  13. 注意時間掌握,「溫柔且堅定的」告訴他時間有限,該下一題了
  14. 在錄音結束的時候還是要拿紙筆記錄
    • 通常錄音結束才會比較放鬆
  15. 遠距訪談要確定雙方周圍無他人
    • 如家暴案的遠距審問要確認施暴者或受害者是否再一起
  16. 手機速記(隨手記、keep)好用
    • 確認細節以及確保第二種紀錄方式
  17. 圖片可以輔助記憶或佐證
  18. 要先場勘過訪談的地方
  19. 承認自己的不足
    • 受訪者比你對事實清楚多了
  20. 注意禮儀
  21. 訪問者要誠實
  22. 不要利誘或欺騙
  23. 要根據受訪者的回答/立場修正問題
  24. 可以幫助但不要傷害別人
  25. 沒義務接受來自受訪者的好意
    • 水果餅乾之類的
    • 說不用了謝謝
  26. 想好你的說話的身分跟立場
    • 學生、朋友、研究者?
    • 別人也會給你相應的回覆
    • 你如果以「兒女的朋友」的身分到受訪者家,可能會有一些說教與關愛
  27. 學會裝傻
    • 讓受訪者教你
  28. 對模糊的代名詞或宣稱要問到底
    • 你知道的嘛,就是那個

eg:
假設:無家者對政府補助的看法

  • 你多久領一次政府補助
  • 有遇過領補助時不好的體驗嗎?能不能分享一下?
    • 不要以yes/no question結尾,不然你就會收到小學就學過的簡答
  • 你覺得補助最重要的是什麼

結尾

  • 詢問對主議題的期待與開放想法
  • 掌控權還給受訪者
  • 合照並好好地感謝、道別
  • 最後「閒聊」跟送客
    • 受訪者現在最放鬆,可能問出弦外之音

結果分析

錄音、影檔、筆記、逐字稿,將結果轉化成須改善的痛點。
問卷平台的工具要善用

其他

  1. 如果別人不知道怎麼回答,該如何引導?
    解釋清楚題目的意思,或是把問題再拆解得更細
    團隊也可以演練每個問題可能會得到的答覆,以及如何追問

  2. 訪談焦點團體時,要注意每個人發言的順序,避免發言集中在特定的人身上,使風向被帶走而得到相似的答案

  3. 發問卷時除了方法,也要注意發放的管道是否正確(TA出沒的地方),以及為什麼TA願意填問卷(學生身分的優勢+強調出發點,講故事給他聽要先寫好

  4. persona不能命名某個國家或文化群體,但可以是那個族群的形象或代表的樣子

  5. 問卷是驗證企劃的其中一種方式,設計問卷與訪談的過程就是釐清問題、接觸受眾的過程,比單純在網路上搜尋更深入

  6. 問卷的問項很直觀,訪談的目的是要拆解選擇這些問項背後的原因或脈絡

  7. 問卷至少蒐集到30份的「有效問卷」是能夠被分析的,所以需要多一點問卷數避免有效的不足

  8. 無效問卷:填的對象不是要的TA、亂填(可以做除錯機制)、跳題、回答不完整或詞不達意等等

  9. 短中長期的企劃是一種切分方式,短期計畫通常會先針對一種對象溝通,且結果會比較顯著、容易落地與驗證

  10. 問項的設計盡量不要是負面的(但選項可以有)

  11. 一開始先聊天的原因是,若受訪的人有要說什麼的預期或是心防,可以先讓他放鬆

  12. 即使問題很多,仍要分清什麼是重要的或是需要先問的,要先決定好

  13. 自檢表

    1. 我一開始有向受訪者說明本計畫,並且取得同意受訪、同意錄音的紀錄。
    2. 訪問的地點適宜錄音,且不食有隱私洩漏或隔牆有耳的不安。
    3. 我在進行訪問的時候,對於自己要問的問題很熟悉且清楚。
    4. 我在進行訪問的時候,有畫力讓對方覺得我有在專心聆聽他說話。
    5. 我有追問。請回想是哪幾種追問:
    6. 我沒有使用受訪者聽不懂的專業術語。(若有,請修改大綱)
    7. 我有耐心在沉默中等待答案。
    8. 我沒有幫受訪者回答問題。
    9. 我沒有打斷受訪者說話,有讓他說完他想說的話以後才回應。
    10. 我有在訪談中表達對於受訪者的情緒或負面經驗的支持。
    11. 這個訪談有收集到一些驚喜的答案。
    12. 我順著受訪者的話進行訪談。
    13. 當受訪者發言不一致時,我有察覺並且追問。
    14. 受訪者之前說過的資訊,我在訪談時都記得。
    15. 當受訪者有一些表達較為模糊時,我有追問細節。
    16. 我沒有說太多話。
    17. 受訪者有說出較長的故事或經驗描述,不是一問一答的對話。
    18. 我有告訴受訪者,如果他覺得不舒服,隨時都可以退出這個研究。
    19. 我沒有給受訪者過多的壓力或物質誘惑,半強迫他接受訪問。
    20. 我會將受訪者的資訊匿名處理,並且在一定年限後將有名字的資料或餘音銷毁。

研究方法與實作 - II:訪談技巧與資料分析- 石易平|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附錄2:文案寫作與說服

核心就是極致的換為思考

文案

  1. 激將法
    • 藉由堅定的否定一件事來激起讀者的逆反心理
    • 反過來說沒有運用這個方法時就要堅定到對方提不出質疑(感性上或理性上)
    • eg.[你][絕對想不]到
  2. 驚喜法
    • 運用驚喜字眼,如!!!、震驚、震撼 、極端的程度副詞(太、極致)、神奇
    • eg.[好好]吃[!!!]
  3. 對比法
    • 決定要表達的東西放在後半,再在前半加入反義詞
    • 自由連接
    • eg.天天[不]開心,xxx也能[讓你天天開心]
  4. 赤裸裸法
    • 感動、訊息直抵人心的關鍵字
    • 決定要表達的話,想像身體反應,再加入赤裸裸關鍵字
    • eg.讓人[完全][忍不住微笑]的[冷笑話合集]
  5. 重複法
    • 重複可以加深記憶
    • eg.[go go] xxx, [go go] 北海道
  6. 高潮法
    • 不馬上說出想表達的話,而是在前面加上引導的話(高潮關鍵字)
    • eg.[你各位給我聽著],敵軍要打過來了
  7. 數據法
    • 有時把程度換成具體的數據也不錯
    • eg.[80%的人]都搞錯的神奇概念
  8. 合體法、不明覺厲法
    • 選定主線單詞
    • 列出大量副線單詞的替代說法,詞性不對也沒關係,然後硬掰解釋
    • [普信][男]
      • (普通、又過度自信)

說話

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先考慮對方的想法,再提出符合對方最大利益的請求

  1. 投其所好
    • 針對對方的期望與痛點說話
    • 這是我們最扎實的課(O)
    • 這是我們最無聊的課(X)
  2. 趨吉避凶
    • 請勿拍打餵食(X)
    • 這動物會咬人,請勿餵食(O)
  3. 任君選擇
    • 從y/n question變成怎麼樣都對你有利的2選1
    • 要來點午餐嗎(x)
      • 會直接被句點
    • 午餐想選便利商店或是便當呢(O)
    • 你午餐想吃什麼(x)
      • 做選擇的成本太高
  4. 力求認同
    • 去工作(x)
    • 我覺得你的能力很強,交給你一定不會有問題的,就拜託你了
  5. 非你莫屬
    • 要來聚餐嗎(x)
    • 唯獨希望xxx你一定要來(O)
  6. 團隊合作
    • 來迎新吧(x)
    • [一起]去迎新吧(O)
  7. 感恩的心
    • 掃一下地(x)
    • 可以幫我掃一下地嗎?[感恩~]

只靠靈感,永遠寫不出好文案!

    佐佐木圭一,大雁出版基地

本共筆網址

Hackmd
https://g0v.hackmd.io/@Fm50n1O3Qw6nSuk-CQyRSw/proposal/edit

來不及整理進去的東西

[寫作]人物採訪寫作:源於對人的好奇零加壹 / 林娘

痛點、癢點、賣(爽)點,行銷溝通必備 3 大主軸

什麼是品牌行銷中的痛點、癢點、賣點?

越痛苦、越虔誠?為什麼人在宗教中容易變抖 M?社會科學解釋宗教中的「不理性」

引用與感謝

參考書籍

只靠靈感,永遠寫不出好文案!

    佐佐木圭一,大雁出版基地

參考文件

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 開幕式的QA

2022零時小學校

2022零時小學校——我們與專案的距離

2022零時小學校——g0v 帶你來提案

好企劃這樣寫就對了——洪琬琇

企劃書分類@活動企劃通

感謝

VT灰妲

VT可粒可
已畢業,影片以刪除(QQ上香,轉生成vtuber十六月)

g0v課程
官網
hackmd教學
提案教學

第23屆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

  • 問卷設計工作坊
  • 研究方法與實作-I:提問的艱難與研究的設計
    • 林文蘭|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副教授
  • 研究方法與實作 - II:訪談技巧與資料分析
    • 石易平|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學神爭霸──中國新一代菁英如何準備全球化競爭
    • 姜以琳|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心理學與法律
    • 趙儀珊|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 是兒童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