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vTaiwan
---
# 開放國會 vTaiwan TttC 文章分析
- 目標:寫出一份文章發佈。
- 發佈點:TttC 官方部落格、vTaiwan 的部落格
# 0813 放輕松討論
## 結構
- 為何會有這個專案、測試與比較的緣起。
- 最終目的:生產出民間版本的開放國會行動方案目標。
- 同時產出兩條路徑:
- 人工分類:
- 第一輪:先識別出可能有的標籤,進行分類,隨著分類進行,新增標籤
- 方法:以標題的取向來看,發散型討論,使用者提案,其他討論者形成共識後,將標籤生產出來。
- 舉例:跟國會資訊開放有關的,會被放在「資訊」的標籤中。跟增進公民參與相關的,會被放在「公共參與」的標籤中。
- 第二輪:對既有的標籤進行更細緻的分類
- 舉例:透明度這一個標籤,就有分出政黨、選舉、政府等標籤。
- 資料:[開放國會資料整理](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P98LGBTK1fu2KxC775sXIDwr5QlB6harsqBwMKoicM4/edit?usp=sharing)
- Talk to the City
- 利用 Talk to the City 進行分類
- [Talk to the City 分析結果](https://talktothecity.org/report/OGP)
- 比較的結果:
- 優勢:有看到一些人工分類時沒有想到的分類,例如公共報告 public reporting
- 但整體的分類趨勢不太清楚。
- 劣勢:有些人工分類找出的議題在 Talk to the City 不夠明顯
- 例如吹哨者保護、檢舉制度(似乎被歸類在透明度與課責性中)
## Action List
- 目標:生產出國際上最多提案的若干條意見,讓大家了解目前的世界趨勢,反思台灣能否有類似或其他的行動。
- 第二輪分析:
- 調整 prompt
- 可以在多叢集處理中,先給予資料進行參照
- 然後在後續敘述中,用範例的方式給予模型敘述
- 如果要保留目前報告的話,
- 用 chrome 來開開發者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