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vTaiwan --- # 20250910 小松 時間 Time :19:00 - 20:00 地點 Location :線上 Online 參與者 Participants:Bestian,Peter,Anan阿南,Tim,Tofus https://www.vtaiwan.tw/jitsi (請用Google登入以參與視訊並啟用轉錄功能) ![](https://g0v.hackmd.io/_uploads/SkKsH1Joeg.png) ![](https://g0v.hackmd.io/_uploads/SyanrJJslx.png) ::: success ## 專案儀表板:目前 vTaiwan 社群在進行的事情 以下是 vTaiwan 目前正在進行的幾個不同的專案!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取得共筆編輯權限後+1,或者是 1. [vTaiwan議題小聚](/GUe0KXMsQBC-6KTIUPBVnA) - 適合對審議、公共討論有興趣的人加入 - 活動咖的最愛 - 如果有公民團體與組織想要合作也可以看過來! - 目前也在進行 [AI 用於數位公民參與經驗](/nJUYukWFSWuEsG-XQalHcA) 的收集! 2. [vtaiwan x Tech for Good Asia 合作](/PdvNjkLlSd-WytXN_otWbQ) 計畫 - 預計會討論人工智慧相關議題 - 需要研究與分析人才 - 想要貢獻議題或意見這邊請 3. [vTaiwan 網站改版,啟動!](/Q3_hgovyRHusEq8-3nomPQ) - 目標是打造新的 vTaiwan 網站 - 結合 blog、媒體資源、活動發佈、建立線上活動與討論等功能 - [vTaiwan 網站更新後的治理機制](/HxWF11d4Tz-AfHb3yjwQKg)也在建立中 - 讓不會寫程式的人也可以加入貢獻者! 4. [vTaiwan 主視覺更新](/UqGh6pAUTwuNFr1RE21Rtw) - 目前已經設計完成! - 會發佈到新的網站,並在社群媒體上完成更新! 5. [Frankly 測試](/HVEdPVQqQHqVwvFECg7sRg) - 目前正在測試一個新的線上會議 6. 如果想要提案怎麼辦? - 目前的 vTaiwan 很歡迎與數位工具相關的公共討論! - 如果想要成為協作者或者是貢獻者,我們正在努力讓說明更清楚,介面更友善! ::: ## 自我介紹: ## 小小的分享: - 一個嘗試的方向:[「數位憑證皮夾」創新大賽](https://moda.gov.tw/press/press-releases/17352) - 新網站上線!https://www.vtaiwan.tw/ - 下一步:整理議題小聚的內容放上網站 / 新增國際交流的內容 ## TFGA 活動意見徵集 - 目前遇到的問題: - 資料格式無法對齊:意見徵集的工具多元,但是能夠輸出資料格式的種類稀少 - 想要寫一個報告來討論這件事 [name=peter] - 意見徵集的門檻:如果需要過於繁瑣的驗證機制,會降低大家參與的動機 - UIUX 是否簡單易懂 ### 目前 agora 的問題 - agora 對於長期參與意見徵集的人比較友善(本來就在社群中) - 對於單次意見徵集的話比較不友善 ### 處理資訊 - 上週的[討論](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xFMSNhqo95jhGepNOh_eSN4JRtKLCweHOQONfkLC_PY/edit?tab=t.0) - 新開的Polis在 pol.is而不是polis tw [AI審查](https://pol.is/7mp7k8atdz) https://pol.is/7mp7k8atdz > [name=Josh] - 之前的逐字稿紀錄,感謝 [name=anan]協助整理:20250811 AI、社群媒體與言論審查:vTaiwan x TFGA 線上討論與意見徵集,活動即時記錄共筆。 https://g0v.hackmd.io/@Anan/BkZbLrD_eg - 種子意見生成的標準程序 - 如何抓到民眾的分歧點與矛盾點?可以利用 AI 來處理 pilot 活動的內容,找出分歧點後,再用人工智慧 - prompt ### 另一個嘗試:開放式回答 - 請大家寫兩三句話,邀請大家利用 AI agent 的方式進行對話 - 召喚大家的審議替身!!! - 如何實際操作,讓不同的 AI agent 可以彼此對話,這件事 ## 面海松活動 - 邀請大家來測試 sensemaker, agora 等等的工具 - 分享議題小聚的經驗與心得 - [SenseMaker使用說明V2](https://g0v.hackmd.io/vjYMEjYqRmGfYc0hScQkWg?both) --------- ### 人力逐字稿(邊聽邊打,沒校正,內容不一定完整,僅供參考,不具法律效力🙏) - By Anan阿南 Peter:有討論工具,上禮拜 agora有比較大問題: 1要驗證才能發表意見(要提供個人資料參與程度會降低,所以join平台大家意願不高),viewpoint xyz分析大家&統計資料上的參考,也不能滿足大家需要。 2(?不知道是什麼) 明天想把面海松的簡報處理好:一個提案(邀約大家來使用sensemaker,Peter可能會在Bestian開的 sense maker共筆英文版並製作成簡報), 一個短講。 今天語速語氣有變化,因為牙齒手術恢復中,希望有幫助阿南可以記錄的比較清楚。XD 另外會定調面海松:就是針對 agora還有其他工具來做測試。會準備禮物邀請大家一起來玩(AI 和 詐騙題目),Josh上線了。 Josh:剛剛Peter是否有解釋針對 Agora 和 Viewpoint的嘗試? Bestian:有,剛Peter有說 Agora有兩個問題對單一意見的徵集是不利的,Viewpoint不能和??整合? Josh:想問 Bestian,上星期五在探索 agora的主題性好像是在Agora,那 Bestian你是參與他們的討論,如果今天 Vtaiwan可以變成主題變成Vtaiwan的系統平台嗎?但如果是單一題目的嘗試是在agora的平台,那就變成是參與他們的討論?是嗎? Bstain:對,比較像是新型態的媒體,註冊後就是使用者,若想要找到穩頂餐三這是可以嘗試的。 Josh:是否 vtaiwan 可以 fork agora比較理想? Bestia:fork成本比較高,但我有聽到 agora說可以把 agora討論 嵌入到 vtaiwan的網站,但是底層還是在 agora上。 Josh:另外是現字ㄞ vTaiwan操作方式,目前有很多單一議題出現,且有持續性,但最大問題還是參與程度,能夠收集到一百個意見就算很厲害了。所以 參與的門檻就變得很重要,如果要變成以徵集大家意見為目的,討論學習審議是在實體空間操作,那目前agora要登入的程序就比較不適合 vTaiwan目前的方式。目前操作 polis的結果,那不知道未來要如何做取捨。 Bestian:目前polis.tw 和 pol.is兩站,有分群和 sensemaker功能,這是試試看用 pol.is也沒有什麼不好。 Josh:說明一下為何 vTaiwan使用 Pol.is :很長時間pol.is沒有更新,要 csv檔案還要寫信給維護管理者,沒辦法要到data。之前 polis.tw是數發部在管理,要 csv很容易,但後來數發部也沒有在維護 polis.tw了。目前操作後台是有新功能,當作這次來試試看。可能最後只有 sensemaking有新的結果。不知道 Bestian認為要是用他們的sensemakeing還是我們的 sensemaker? Bestian:pol.is目前更新已經可以自己下載 csv了。 Josh:太好了。之前都不行,現在發現他們已經把 raw data裝回來了 Peter:不知道是不是拿到經費。之前發現很多人拿 pol.is做意見徵集。 Peter:上週討論就是用 viewpoint xyz,看 Josh要不要.....? Josh:我的想法這次還是用 pol.is,因為 Bestian說 viewpoint(?還是 agora?)沒辦法對接 sensemaking.... Peter:好啊,那還是用 plo.is Josh:我已經開了一個美國版的,是用新的帳號,為vtaiwan(用vTaiwan的 email申請的)。我要為8/11用AI生成種子意見,也是一個藝術,效果不會太好 ,我發現種子意見必須要放在有分歧處,除了AI生成外,需要很多人為的評斷。哪寫種子意見是可以激發討論,可以槓桿思考的。一是:給我更有爭議性的點,我之後再做人工篩選,生成了三十個意見,對到台灣的脈絡很最近的新聞。直接AI生成的效果都還沒有很好。 Peter:承認AI生成效果確實不好,但可以作為初稿,生出後再討論(例如在面海松或小松時討論) Josh:如果時間緊迫,目前pol.is已經有意見了,我只是分享AI生成效果的心得。雖然 wiki survey的好處,但種子意見不夠強的狀況下,沒法激起大家的思考。 Peter:要回歸到最原始種子意見生成的方式,應該要訪談專家或是透過事情意見徵集,或是文獻資料,將爭議性較大的做種子譯見。但若時間不夠,就先自己生成種子意見。 Josh:我的意剪比叫不同,專家或學術界的意見通常蠻政治正確,但是大家都同意的意見,不一定能抓到群眾矛盾點。我們現在用AI來想辦法再加上用人來評斷,或許可以更容易激起大家的思考。 Peter:上次的共筆和逐字稿(感謝阿南XD),應該有幫助可以整理出不同意見。我自己是認為不一定會非常差,但可以修改潤飾。 Josh:有,目前先人工,再加上人工評斷。方向是這樣沒錯。就是說Peter的意見很正確,8/11逐字稿-->生成更立場強烈矛盾更強的意見-->已經生成polis了,網址在https://pol.is/7mp7k8atdz 大家這幾天可以進去做同意不同意,看有沒有什麼問題。 Tim:我在聊天室有詢問種子意見生成的 prompt是?有聽到嗎? Bestian:「Tim是問Josh:種子意見生成的 prompt是?」 Josh:Peter這個頁面(https://pol.is/7mp7k8atdz)要開始發給大家了嗎? !!!!Josh目前聽不到其他人講話, 有聽到豆腐講話,剛剛Anan也聽不到大家講話,是重新連線後才可以。 Tim:再度問問osh:種子意見生成的 prompt是什麼?剛剛Josh有說是有參考逐字稿,有餵一些基本的素材,會比較精準一點是嗎? Josh:有餵一些基本的素材(逐字稿),再請AI去網路上找相關的議題。 Tim:那目前效果是還ok? Josh:要人為去評斷:有些好有些不好,再請AI去整理方向,重複的刪掉。其他人也可以想想看還有哪些方式?若要激起大家的思考,要生成哪些種子意見,因為發現8/11的討論,因為意見都還蠻中性的,所以大家都沒有強烈的意見,這次嘗試比較強烈的立場,看大家反應會是如何。 Betian:我有看到這次的種子意見,確實是蠻有爭議性,可以激發大家的想法。 Josh:謝謝 Betian Tim:這次議題小聚Josh在生成議題小聚和Ai對話的內容是什麼? :::info Josh:議題小聚的對話內容,我自己....匯集成一組,是蠻鬆散的,但我可以大約描述一下prompt是什麼,待會會後josh來寫:「......................」 ----->Josh會後補充 ::: 想請大家寫兩三句話,舉例:想玩角色扮演的油息,看是否能請AI AGENT,讓Polis多一個連結(google表單),讓大家去填,寫一個prompt來代表你的意見,那若有人想......。實際操作上,就是夠過prompt每一個人有自己的 AI AGENT,就有隨機讓 AI AGENT比次的互動操作,看能法找到 solution。 Bestian:聽起來主意蠻好的,但技術上如何實現,我比較不熟悉。 Josh:每個AI AGENT可存 memory,看自己可否有進展和思考脈絡和對策(哈),讓我們去玩玩這個實驗,想辦法做這個嘗試,看是否有意義。 Bestain:我覺得可以讓大家自己先填prompt,之後再看看如何技術實現。就先搜集大家的 prompts。 josh:OK,我會再加一個表單。大家可先填填看。 Peter:面海松時我可以邀請大家,會把 polis頁面加到面海松簡報。 Tofus:週末我不會去面海松。因為在 XXXJapan,有協辦邀我去,我預計會在那邊介紹 vtaiwan的案子。 Peter:可以啊。也可以邀請大家玩 sensemaker bestain:完成 vtaiwan網站部署。 =========大家感謝 Bestian👏🙏========= Peter:看可否謝 agora介紹文,因為大家比較熟悉 polis和 tali to the city。另外翊婷之前推薦的 stanford的文獻。 Josh:對,我們可以寫一些,但是我最近太忙了,還有 twnic專案也要提案(嘿嘿嘿),麻煩大家都可以來寫 ,Betian也有些開發心得,也可以發在vtaiwan. Peter:同意 Tofus:去東京的也可以寫嗎? Bestain:只要在 g0v.social打上 #vtaiwan,g0v.social的文章就可以上 vtaiwan Tofus:太棒了,廢文以可以上XD哈哈。 Peter:我所知道的是翊婷有被廢死團體邀請去演講。大概是這樣,感覺今天討論,剛開完刀我可能要提早去休息。 Bestian:金天討論豐富,看起來可提早結束。 Peter:Tofus去東京也可以寫上放放上來,我也要去首爾?先預告一下。下禮拜在首爾不確定是否可上線,會分享一下在首爾的事情. ==================大合照時間================== ## 轉錄逐字稿與AI大綱 ### 逐字稿詳情: https://www.vtaiwan.tw/transcription_detail/20250910 ### AI大綱: **會議重點整理(正體中文)** --- ## 1. 資料與受訪者背景需求 - 需要在 **統計平台 (demographic)** 上收集受訪者的「來源、教育程度」等背景資訊,以作為後續 **意見整合與分析** 的參考。 - 現有的 **Viewpoint XYZ** 無法完整滿足此需求,需尋找或自建能統一匯入 demographic 的工具。 --- ## 2. 目前使用的工具與挑戰 | 工具 | 優點 | 缺點 / 限制 | |------|------|-------------| | **Viewpoint XYZ** | 可快速建立單一議題的意見收集頁面 | - 無法匯入 demographic<br>- 尚未支援與 **SenseMaker** 整合 | | **Pol.is / Polis.tw** | ① 可匯出原始 CSV 供後續分析 ② 有分群、基本的 sense‑making 功能 | - 需要註冊帳號(長期使用者)<br>- 若只做一次性意見徵集,註冊門檻較高 | | **Agora** | 支援嵌入(embed)到自有網站,可持續收集意見 | - 必須註冊、審核,對單次活動不友善 | | **SenseMaker** | 強大的質性分析與視覺化 | - 需先有結構化資料(如 CSV)<br>- 目前與 Viewpoint XYZ 尚未整合 | | **AI 產生種子意見** | 快速生成爭議性議題,降低人工產出成本 | - 純 AI 生成的意見缺乏爭議性、語境貼合度低<br>- 仍需要人工篩選與調整 | > **共通問題**:不同平台的 **資料格式不一致**,導致資料匯入與後續分析流程斷裂。 --- ## 3. 種子意見(Seed Statements)產生與使用 - **目的**:在討論平台上放入具爭議性或立場鮮明的種子意見,激發參與者思考與分歧。 - **產生流程** 1. 以 **8 月 11 日的組織稿** 為基礎,加入最近台灣相關新聞/議題。 2. 使用 **AI(Prompt)** 產出初步意見(約 30 條)。 3. 人工篩選、刪除重複或不夠爭議的項目,保留能觸發討論的種子意見。 - **心得**:純 AI 產出效果不佳,**人工審核是關鍵**;種子意見若過於官方、政治正確,往往難以激發群眾分歧。 --- ## 4. 行動項目與後續規劃 1. **資料格式統一** - 先把 **Pol.is** 匯出的 `Comments.csv` 直接匯入 **SenseMaker** 作為測試。 - 若可行,建立「CSV → SenseMaker」的標準作業流程(包含欄位說明、編碼規則)。 2. **平台選擇** - **短期**:使用 **Pol.is / Polis.tw**(已開好討論頁)進行本次「AI‑seed」意見測試。 - **長期**:持續探索 **Viewpoint XYZ + SenseMaker** 的整合可能,或自行搭建簡易前端(embed Agora)以降低註冊門檻。 3. **種子意見製作 SOP** - 建立「AI 產出 → 人工篩選 → 重要程度評分」的工作表,讓每次產出都有可追溯的審核紀錄。 - 針對每個議題(如 AI、詐騙)預先準備 **10–15 條具爭議性的種子意見**,作為討論啟動點。 4. **活動與宣傳** - 於 **VTaiwanIn面海松2025** 共筆中上傳最新資料與活動說明。 - 準備 **台灣紀念品** 作為測試參與獎勵,提升回覆率。 - 邀請韓國與日本的參與者(已提供英文版說明)共同測試 **SenseMaker**。 5. **會議紀錄與報告** - 崔家瑋將撰寫 **「資料格式與工具整合挑戰」報告**,於下次會議前完成。 - 於 **7 月 30 日** 前完成簡報與共筆的更新,確保所有成員可即時參考。 --- ## 5. 其他雜項說明 - **牙齒手術** 影響了崔家瑋的說話速度與語氣,已於會後說明,無影響工作進度。 - 會議過程中出現 **連線測試與雜音**(如「哈囉大家」),已確認參與者皆聽見。 - **Bestian** 已部署新版 V 台灣網站,作為未來活動資訊入口。 --- **結論**:目前先以 **Pol.is** 為測試平台,完成種子意見的投入與資料匯入 **SenseMaker** 的流程驗證;同時著手規範資料格式、建立種子意見 SOP,為未來更完整的意見徵集與分析奠定基礎。 *如有其他需求或想法,請於下次會議前回覆此整理,謝謝大家!* --------- :::warning 2025-09-11 9:25AM 因為瀏覽器沒關,留有昨晚的會議畫面,將下載的逐字稿上傳生成大綱的內容如下,和 Bestain昨晚會後產生的大綱(如上方)不同,似乎不同時間上傳生成的大綱會不同,我個人認為新的這一版的AI生成大綱好像比較符合會議討論的實質意思? 在https://www.vtaiwan.tw/transcriptions 新的這個版本也似乎取代了昨晚Bestain生成的大綱的版本?https://www.vtaiwan.tw/transcriptions - [name=anan shi] ::: :::success **會議重點整理(正體中文)** --- ### 1. 需求與目前困境 - **人口統計資料(demographic)**:需收集參與者的來源、教育程度等背景,作為意見整合與分析的依據。 - **工具選擇問題**: - **Viewpoint XYZ** 無法直接與 **SenseMaker** 整合,無法滿足「意見測試 + sense‑making」的完整需求。 - **Agora**:需註冊帳號、審核流程較複雜,較不適合一次性、單一議題的徵集;但若需要長期、穩定的參與者,可考慮嵌入(embed)至自家網站。 - **Pol.is / Police.tw**:提供 CSV 匯出、群聚分析與部分 SenseMaker 功能,維護簡易且在全球多個案例中被廣泛使用。 ### 2. 近期工作進度 - **崔家瑋** - 新增共筆「VTaiwanIn 面海松 2025」並整理活動目的與資料。 - 計畫在提案與短講中加入 **SenseMaker** 測試,並補上英文版說明(因有韓國、日本參與者)。 - 牙齒手術後恢復中,預計明天完成簡報與共筆的初稿。 - **Bestian** - 說明 Agora 註冊門檻與 Pol.is 的兩個平台差異(Pol.is 具即時匯出 CSV、可自行導入 SenseMaker)。 - 已建立 Pol.is 問卷(鏈結:https://pol.is/7mp7k8atdz),作為本次意見徵集的測試平台。 - **Joshua Yang** - 針對「種子意見」的產製流程說明: 1. 以 8 月 11 日的組織稿與近期台灣新聞作為素材。 2. 透過 AI 產出具爭議性、立場強烈的意見(約 30 條)。 3. 人工篩選、去除重複與不具激發性的內容。 - 強調 **AI 產出僅作為輔助**,最終仍需人工判斷才能引發有效討論。 - 目前 Pol.is 已啟動,可直接推廣給參與者投票、留言。 ### 3. 主要決策與後續行動 | 事項 | 結論 / 行動 | 負責人 | |------|------------|--------| | **平台選擇** | 先以 **Pol.is** 為主(可匯出 CSV、易於嵌入、維護成本低),同時持續觀察 Viewpoint XYZ 與 SenseMaker 的整合可能性 | 全體 | | **種子意見製作** | 采用 AI + 人工審核的混合模式,確保意見具爭議性與本地脈絡 | Joshua Yang | | **活動共筆與簡報** | 完成「VTaiwanIn 面海松 2025」共筆、製作提案簡報(含英文版) | 崔家瑋 | | **測試與推廣** | 在 Pol.is 上建立問卷,發送給台灣及國際參與者(含韓國、日本) | Bestian / Joshua Yang | | **報告撰寫** | 討論資料格式不統一的問題,撰寫報告供日後工具選型參考 | 崔家瑋 | ### 4. 觀察與建議 - **資料格式統一**:不同工具的輸出差異大,建議盡早訂立統一的 CSV/JSON 結構,方便後續匯入 SenseMaker 或其他分析平台。 - **參與門檻**:單次意見徵集不宜要求註冊,應使用可匿名或免註冊的方案(如 Pol.is、Pol.is 的 embed 方式)。 - **AI 種子意見**:AI 產出能快速提供候選意見,但必須配合人為篩選,避免「政治正確」或過於平淡的敘述,提升討論的分歧點。 - **長期平台維護**:Pol.is 目前全球使用廣泛,維護成本低,適合作為本次與未來持續意見收集的基礎平台。 --- **結語**:會議決定以 Pol.is 為主要徵集工具,搭配 AI‑human 混合式產製種子意見,同時持續追蹤 Viewpoint XYZ 與 SenseMaker 的整合可能。各負責人於明日完成簡報與共筆稿件,準備向參與者推廣測試。祝大家早日康復、工作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