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vTaiwan --- # 20250917 小松 時間 Time :19:00 - 20:00 地點 Location :線上 Online 參與者 Participants: https://www.vtaiwan.tw/jitsi (請用Google登入以參與視訊並啟用轉錄功能) ![](https://g0v.hackmd.io/_uploads/rk4PUmOixg.png) ::: success ## 專案儀表板:目前 vTaiwan 社群在進行的事情 以下是 vTaiwan 目前正在進行的幾個不同的專案!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取得共筆編輯權限後+1,或者是 1. [vTaiwan議題小聚](/GUe0KXMsQBC-6KTIUPBVnA) - 適合對審議、公共討論有興趣的人加入 - 活動咖的最愛 - 如果有公民團體與組織想要合作也可以看過來! - 目前也在進行 [AI 用於數位公民參與經驗](/nJUYukWFSWuEsG-XQalHcA) 的收集! 2. [vtaiwan x Tech for Good Asia 合作](/PdvNjkLlSd-WytXN_otWbQ) 計畫 - 預計會討論人工智慧相關議題 - 需要研究與分析人才 - 想要貢獻議題或意見這邊請 3. [vTaiwan 網站改版,啟動!](/Q3_hgovyRHusEq8-3nomPQ) - 目標是打造新的 vTaiwan 網站 - 結合 blog、媒體資源、活動發佈、建立線上活動與討論等功能 - [vTaiwan 網站更新後的治理機制](/HxWF11d4Tz-AfHb3yjwQKg)也在建立中 - 讓不會寫程式的人也可以加入貢獻者! 4. [vTaiwan 主視覺更新](/UqGh6pAUTwuNFr1RE21Rtw) - 目前已經設計完成! - 會發佈到新的網站,並在社群媒體上完成更新! 5. [Frankly 測試](/HVEdPVQqQHqVwvFECg7sRg) - 目前正在測試一個新的線上會議 6. 如果想要提案怎麼辦? - 目前的 vTaiwan 很歡迎與數位工具相關的公共討論! - 如果想要成為協作者或者是貢獻者,我們正在努力讓說明更清楚,介面更友善! ::: ## 自我介紹: ## 小小的分享: - [歷史案例:Uber爭議透過vTaiwan審議民主程序的解決 ](https://hackmd.io/Os5_JBm_RPiWBnZ8v9EpFQ?view)[name=bestian] - 在面海松知道了新的人!名古屋工業大學的[白松俊](https://www.srmt.nitech.ac.jp/~siramatu/)教授 - [People Powered 的 AI 公民參與!](https://www.peoplepowered.org/digital-guide-menu/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ai-in-digital-participation)[name=peter] - 案例:https://www.peoplepowered.org/news-content/digital-participation-case-study-bogota - 波哥大市政府將 AI 與 Whatsapp 結合,透過 whatsapp 聊天機器人收集大家的意見。 - 感覺可以查一下能否透過 pol.is 開放 api 綁定 LINE BOT 來做 > 查了一下,目前polis還沒有做相關的API https://chatgpt.com/share/68ca9b01-dd58-800b-a23d-d8534b5a32c2 [name=bestian] - [vTaiwan來投票:AI與社群媒體的言論審查:自由、風險與時間的不可能三角 的 SenseMaker分析報告](https://hackmd.io/GASs3BkpTwu8s-KakcquvQ) - 設計上要考量的: - 什麼是市民想要的意見 - 什麼是可以幫助市民做決定的資訊 ### 上週完成的事情 - [「SenseMaker意見綜整器」使用說明(V2)](/vjYMEjYqRmGfYc0hScQkWg) 完成日文與韓文翻譯~ - pol.is 可以直接匯進去! - 在 Design Matters Tokyo 分享 vTaiwan 在做的事情 [name=tofus] ## TFGA 意見徵集的資料 - 利用 sensemaker 來做分析 - ## Action List: - 把意見徵集灑出去[name=peter] - 意見徵集: https://pol.is/7mp7k8atdz https://pol.is/report/r4yfhh3emsmmbutfmthni 7:29分 Peter 離開之後的手動逐字稿: JOsh:NBestian 要不要講一下現在的情況 twnic Bestian:openrouter cheap model and multi language all well don, ???? 已經送上游審閱,提案差不多做完了。若要開新的方向:Josh說的鎮里長用的,可能需要Tofus巧思。 josh:Bestian效率高都做好了。但Josh對 twnic專案的理解是希望對社會正向貢獻和實體產出,期限是一年,可以做蠻多事情,但 Bestian現在都做好了,所以一年內我們可以做更多事情。Josh看翊婷去年寫的方向非常廣,沒有說細節要怎樣,市政府覺得好用就會拿去用,長期在使用的東西,和 vTwiwan可以做結合。vTaiwan在多年審議過程中,可以用數位的方式,不管是結合 sensemaking或是 .....。假設大家在討論議題,AI偵測到大家要開始投票,讓整個審議過程都有個 snap shot,假設兩個小時過程,每個點可以決定這樣,整個過程可以持續推進。可能大家在講話開始產生逐字稿,累計爭議點到一個值時,問題就會冒出來來,然後大家開始投票,然後回到實體討論,一面網路一面實體,不知道這樣工程會不貴太大。 Bestian:從工程來說,可能還無法聚焦成可以動工的狀態。Betian在想說要到可以動工的狀態才可以開始施工,中間要有個橋接,要先設計成使用者的流程。 Josh:應該我們可來設計。翊婷之前寫的大部分是brain sttorming的,工程上怎麼實施還蠻有自由度的。 Betian:做審議(josh peter 翊婷等等)比較有經驗的夥伴,可以先把流程寫出來--->然後是設計的階段--->然後是工程師的階段(加功能時我就可以開始參與) Tofus:在 github寫出來-->然後 Figma file 可以在投入工程之前寫把想法保存在 figma,也可以確保未來想做時可以找回來做。 Josh:這個project會有費用下來,Tofus你可以收酬勞。可否寫下你可以參與的程度和費用。 Tofus:按每個禮拜可以投入的時間。另外一個是在 github開票投票? Josh:要寫提案,我需要知道有誰可以參與。Tofus你的意思是你不一定參與? Tofus:我目前是可以投入一個禮拜八個小時。 Josh:這樣投入時間蠻足夠的。提案我要寫幾個代表人物進去,不代表一定要 commit多少小時.我跟翊婷有討論預算,之前提案五十多萬後來twnic砍到三十幾萬。所以提到工時不一定可以寫太多。所以我也有點不知道怎麼寫,Bestian你預算怎麼寫的? Bestian:翊婷有大概跟我說,然後我請 chatgpt去修的。 Josh:我還沒找到總共的預算有多少?因為我怕提太多太廣被拒絕。 Bestian:目前應用性的部分,整合目前得徵集工具讓鄰里長快速使用沒有很難,反而是設計的部分,所以 scope可以縮小,設計師就可以多做設計,工程部分就不用擴展太大。就不用像 Agora那麼大.我們可以做從終端用戶比較好上手的,之前 viewpoint xyz 或 agora都已經規模很大,我認為我們不用做重複的事情,可以做鄰里長的工具包。我認為目前是資訊落差大,與其開發新平台,不如整合伊格工具包告訴大家可以怎麼使用。這樣工程難度就會比較低。 Josh:我的看法是這些工具很難上手的原因就是因為都是一個個的東西,就像我們在做 vtaiwan審議時,就是把這些工具一個個串起來,所以所有工具都在 vtaiwan的平台可以串起來的話,那本身就是一個貢獻。 Bestian:理想上來看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有便利性。但是實際來看當任何單一功能有新的進展時,要回應他的改良就會有困難,這樣迭代性就會比較弱。之前我在做教學網站時,例如安安免費教學網,後來mobile rwd出來時,想要包山包海的網站無法回應時,它就被淘汰了。所以做懶人包,把流程介紹的比較順暢時,跟每一個工具的關係都是鬆地,要介紹新工具做配合時是很快的。 Tofus:對 合理。 Josh:我能理解Bestian分析的優劣勢.離如里長就只是要一個工具來使用,如果我們給他們一個懶人包.......。如果只用 polis 和 sensemaking兩個工具來舉例,簡單符合台灣脈絡的,他們可能就會覺得很好用. Bestian:現在 只要能生出 csv的東西,就能餵給 sensemaker。所以假設我們把polis中文化. Tofus:我現在在的...GT????? Bestain:Polis每個都可以被嵌入到網站上,但是要開議題,要在原本的網站。重code的成本高,如果把 agora 或 polis都中文化,然後想辦法嵌入網站變成好像一體的服務。 Josh:那有沒有可能把這些開源的軟體都。fork一份來做? Bestain:如果是 fork 來做,較難回應更新。如果是原廠那邊的版本直接有中文版會較好。 Josh:台灣的使用者若上去 ,agora很難專有台灣的議題, Bestain:比如 facebook有 community 和 sub group的功能?所以建議可以agora可以有這些功能. Josh:twnic會希望有台灣自己的環境和東西,所以如果只是嵌入別人的...... Bestian:最近跟國際人合作的經驗,靠大團體會比較好..... Tofus:服務串的過多,是否可以打消這個疑慮....阿南寫的蠻有趣的.....阿南寫:「我們可以用 vtaiwan的獨有審議流程的每個細節所使用的工具串起來,其中幾個工具是自己寫或優化或中文化的例如 sensemaker 或 jitsi的 poll」, 另外,我們打算把這個服務架在哪里? Bestian:可以架在某個子網域,如 workshop.vtaiwan.tw Josh:目前的架構,有沒有可能在這個程序裡面可以補更多實體審議的工具? Tofus:實體審議的話就不用都一定是線上的工具,可以是線下的工具。平常來說是做成紙本或做成 app' Josh:對,例如意見的視覺化... Tofus:我最近開源了一個 social Battery... Josh:向 mentimeter 和 slido一個很小的功能,可以拿來變成提案,就會比較有說服力,Betian覺得呢? Tim:目前專案在哪邊? Bestian:在TWNIC提案連結: https://g0v.hackmd.io/@tmonk/rJHYWR9S4/%2F7Fo3M_qRR2CMQc6q08YwlQ?type=book 我要下線了,跟使用者有關的 Tofus可能比較有靈感 Josh:我先寫一個稿,下禮拜大家在討論 ## 轉錄逐字稿和AI大綱 ### 轉錄逐字稿詳情 https://www.vtaiwan.tw/transcription_detail/20250917 ### AI大綱 # 會議重點整理(正體中文) ## 1️⃣ 研究者與合作機會 | 姓名 | 所屬單位 | 研究領域 | 可能的合作切入點 | |------|----------|----------|------------------| | **白松俊**(**白松俊**) | 明古武工業大學(Mingguwu Industrial University) | AI 與人類協作、開放資料、公共參與平台 | 與 **Court for Japan** 已有合作,未來可聯合開發 **open‑data** 及 **市民參與討論平台**,與 V‑Taiwan 互補。| > **行動項目**: - 崔家瑋下次查找白松俊的完整研究報告,製作簡報供小組審閱。 - 評估白松俊研究與 V‑Taiwan 「AI + 公民參與」路線的契合度,列出可行合作題目(例如:AI‑協助意見蒐集、共創平台原型等)。 --- ## 2️⃣ 「面海松」與 **SenseMaker** 進度 - **面海松**:目前主要是與成員聊天,驗證工作尚未大量展開。 - **SenseMaker**:已完成兩大改良 1. **串接 OpenRouter**(使用開源 GPT‑OSS‑120B)降低成本。 2. **多語言支援**(日文、韓文)——已利用 **TrackGPT** 完成翻譯。 - **共筆文件**已上傳,包含日、韓文版本,供 **Core for Japan** 參考。 > **行動項目**: - Bestian 直接把翻譯好的共筆(SenseMaker)推送給 Core for Japan,確認他們的使用需求。 - 針對「驗證」階段,制定具體測試腳本(如:情境模擬、使用者回饋收集),逐步把聊天互動轉為可量化的資料。 --- ## 3️⃣ 資料整合與技術實作 | 主題 | 內容 | 負責人 / 建議 | |------|------|---------------| | **Pol.is / POL.IS CSV** | 原廠 CSV 輸出可直接用於 Web UI,已在共筆加入自動格式轉換的後端程式碼。 | Bestian 完成後端轉換,前端直接讀取 CSV 即可。 | | **Chatbot → 意見徵集 DB** | 目標是把 LINE(或 WhatsApp)聊天機器人的回覆自動寫入 Pol.is 資料庫,後續再分析。 | Bestian 建議檢查 Pol.is 是否提供 **POST API**,若有即可與 LINE Bot 串接。 | | **公共平台 + LINE 整合** | 參考「伯格大市政府」案例,將 Pol.is(或同類工具)與 LINE/WhatsApp 結合,形成即時投票/回報機制。 | 崔家瑋、Bestian 共同探索 API 整合方式。 | | **GitHub Issue 追蹤 & Figma 原型** | 用 GitHub 打票(issue)收集需求,轉為 Figma 交付稿,確保需求可追溯、設計具體化。 | Tofus Wang(負責 GitHub Issue、Figma)提出每週 8 小時可投入的容量。 | --- ## 4️⃣ 市政府合作案例與方向 - **高雄市政府**:數位發展科與 NVIDIA 合作建構 **Digital Twins**,可作為 **LINE** 上的民眾回報平台概念驗證。 - **台北市政府**:曾嘗試「悲哀的聊天機器人」但濫用情況多,提醒未來需設計**使用限制與監控**。 - **日本城市(柏市、其他)**:已與 **Core for Japan** 有合作意向,未來可在 **AI‑輔助公共討論** 方向共同開發。 > **行動項目**: - 崔家瑋聯繫高雄數位發展科,探討把 **Digital Twins** 資料與 LINE/Pol.is 結合的可行性。 - 整理台北市過去的失敗案例,建立「聊天機器人使用指南」供未來開發參考。 --- ## 5️⃣ 方案設計、開發策略與「核心/懶人包」思考 1. **以「懶人包」方式整合現有工具**(Pol.is、Police、Agora 等)→ 只做 **中文化 + 使用說明**,降低開發成本、提升維護彈性。 2. **模組化設計**:每個工具保持「松耦合」——工具更新時只需要替換對應模組,不影響整體平台。 3. **UX‑第一**:目標是讓非技術公務員「開箱即用」;設計流程圖、操作影片、Figma 互動原型。 4. **開源策略**:盡可能使用 **G0V GitHub** 內的現有程式碼,必要時 Fork 改寫,避免自行從零開發。 > **行動項目**: - Bestian 負責整理國際已有的意見徵集工具(Pol.is、Police、Agora)功能矩陣,並標註「中文化難度」與「API 可用性」。 - Tofus Wang 以 Figma 製作「一站式使用手冊」原型,包含多語言切換與流程說明。 --- ## 6️⃣ 預算、提案與 TWNIC(台灣網路資訊中心)需求 - **原始預算** 54 萬,TWNIC 砍到 **36 萬**。 - 提案方向需凸顯 **「台灣本土」** 特色,不能僅是直接嵌入外國平台。 - 建議聚焦在 **設計/UX** 與 **中文化**,工程規模保持中小型,易於在 36 萬內完成。 > **行動項目**: - Joshua Yang 統整上一次提案的「全域」與「本土」兩個版本,列出成本差異與預期效益。 - Bestian 撰寫預算表,明細列出 **翻譯、UI 設計、API 整合**、**測試與維護** 各項費用,確保符合 36 萬上限。 --- ## 7️⃣ 後續工作分工與時間表 | 任務 | 負責人 | 完成期限 | 備註 | |------|--------|----------|------| | 收集白松俊研究報告並製作簡報 | 崔家瑋 | 9/25 | 交給全員討論 | | 完成 SenseMaker 多語言共筆的整理與傳給 Core for Japan | Bestian | 9/26 | 包含日、韓文翻譯校對 | | 檢查 Pol.is API 可用性,設計 LINE Bot 資料寫入流程 | Bestian、崔家瑋 | 9/28 | API 文件與測試腳本 | | 建立 GitHub Issue 與 Figma 原型(懶人包) | Tofus Wang | 9/30 | 每週 8 小時投入 | | 整理高雄 Digital Twins 與 LINE 整合概念 | 崔家瑋 | 10/02 | 產出概念說明書 | | 撰寫 36 萬提案草案(含成本明細) | Joshua Yang、Bestian | 10/05 | 交給 TWNIC 審核 | | 產出「使用手冊」與教學影片 | Tofus Wang、Bestian | 10/07 | 中文、英文、日文三語版 | --- ## 📌 核心結論 - **白松俊**的 AI + 公民參與研究是本次合作的首要切入點。 - **SenseMaker**已具備成本效益高的多語言 AI 版本,請立即推廣給 **Core for Japan**。 - 以 **中文化 + 懶人包** 為策略核心,避免大規模自行開發,提升維護彈性。 - **預算限制**(36 萬)要求聚焦 UX 設計與工具整合,而非完整平台重建。 - 明確分工與時間表已列出,務必依照里程碑推進,以確保提案、開發、測試三階段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