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vtaiwan,dpsurvey --- # 訪談共筆 目前預計進行兩輪訪談,第一輪訪談是設定分析與檢視的標準,同時獲取方法論上的建議,第二輪訪談則是訪談使用者經驗。 ## 問題 - 是否有使用過促進公共參與的數位工具? - ## 第一輪訪談 ### 訪談對象: - 許恩恩 - 蔡淑芳引導師 - 熱吵民主協會 - 青年署公共參與組 - 創新民主中心 - FNF 基金會 - People Powered - 張為然 ## 第一次訪談 - 受訪者:張為然,審議活動參與者 - [審議民主/公民參與經歷](https://plaid-verdict-eda.notion.site/ebaced81f0e4439fa06540bf99cb6844) - 問題: - 舉辦過的審議流程與經驗,還有使用的工具與程式為何? - 常見的流程 - 盤點現況的問題 - 找出原因 - 決定政策的方向 - 審議會發生在原因還是政策? - 兩部分: - 培力型: - 審議重心在於培力,比較像是盤點民間使用者的需求。 - 良好的公民參與經驗 - 政策形成過程: - 提供背景知識、資訊 - 最終回到實際執行的政策之中。 - 在政策設計的前、中、後期都會出現。 - 前期主要會是發想與設計 - 參與式預算(分類到審議式民主中) - 會有從零開始的發想模式,範例:桃園的小額工程款案例 - 中期:收集民眾意見,持續發展政策 - 後期:已有的行動與政策調整 - 範例:長照四包錢,調整 - 社區營造與審議式民主的關聯性? - 受訪者的觀察如下: - 早期(2003-2008):長期且深入的討論,完整的工作坊與活動 - 議題多為深入 - 中期:大拜拜,大型議題的意見收集與腦力激盪。 - 會有意見的收集,但是 - 後期:現實層面的考量 - 時間、人力、資源 - 約束力的考量 - 政策責任 - 範例:青平台與北投社大 - 減少討論的範圍,例如特定一筆預算 - 政治效能感較為強烈 - 參與式預算是在台灣發展:政治效能感比較強烈、議題更聚焦、讓大家願意討論的趨勢 - 也有因為與地方政治與資源分配的運作而中斷或者效果出現問題的狀況。 - 業務量的壓力,讓參與可能會淪為形式的流程。 - 有在做議題審議:教育部青年署 - 從青輔會轉變而來。 - 近年來轉變為補助地方團隊舉辦活動。 - 青年好政 / Let's talk。 - 討論出來的成果如何被應用與看見還是重心。 - 以往青年署對於成果會讓各個部門做回應,常見的情況會是政策的宣導。 - 文化部: - 鄭麗君接任部長後開始推動 - 可能:能源與永續相關討論 - 政大創新民主中心,杜文苓老師 - 氣象局審議,放在內部治理的面向。 - 讓中階的小主管學習審議的相關模式 - 從公司治理與組織再造的角度做這個工作 - 敏捷教練 - 引導師 - 是否有嘗試過在審議活動中使用數位工具? - 數位工具應用的層次蠻少的 - 工作上會使用到 - MIRO - 活動進行中 - slido - 議題手冊的導讀與知識傳遞時的QA - 疫情期間的使用 - Meet+google whiteboard [name=許恩恩] - 在物理限制上達成面對面的雙向交流 - 使用 / 不使用數位工具的原因為何? - 使用: - 突破相關限制(例如疫情、物理限制) - 近期:利用生成式 AI 協助腦力激盪,刺激大家提供更多意見 - 近年來審議的討論往往會有時間上的局限性,使用數位工具可以加速 - 語音轉內容摘要:成熟但引入比例不高 - 原因 - 配置不同:每一次的人數與工作人員配置不同。 - 但在逐字稿紀錄上可以減少人力資源。 - 不使用: - 審議活動強調雙向互動,很多時候無法滿足互動的密度,容易淪為主持人的獨角戲。 - 既有的數位工具無法完整傳遞審議過程中出現的生命經驗。 - 認為使用數位工具時應該要考慮什麼? - 問題:除了技術層面,目前在全球範圍發生,意見極化的現象。對於不同意見參與者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甚至會持續下降。經驗上,面對面會降低很多敵意,說話時包含的無形意見傳遞。 - 會想要擁抱數位工具,但是也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連結,有時會必須要用比較無效率的方式來達成。 - 張力比較強的議題,在新工具的使用上會相對審慎 - 張力比較強的議題,代表資源或權力的分配比較敏感,容易引起衝突。 - 認為審議本身就具有邊界 - 需要思考 - 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 能夠理性地參與討論 - 是否能夠利用數位工具來打破或拓展邊界? - 距離或物理限制上,可以利用數位工具來參與討論。 - 特殊身份、表達能力不是這麼強的人,希望可以納入這樣的意見。 - 案例:移工的參與式預算,克服語言的問題,如何建立語言或者是連結 - 讓審議團隊知道利害關係人的存在,克服參與時的門檻。 - 如何幫助參與者在限制下,更加完整的表達。 - 個人層面的引導: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來引導參與者發言:個人的引導師! - 對於數位工具考量的點是什麼? - 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可親近性 - 不同的平台就會有不同的參與者 - 範例:使用 MIRO 的經驗 - 白板式的工具 - 類似實體審議的過程中,讓不同年齡層都可以動態參與的方式 - 降低使用者的參與門檻 - 不一定要露面 - 公共討論的形式: - 能否發展多層次的討論 - 能否建立注意力或者是討論氛圍 - 是否能夠有階段性的產出 - 數位工具可以直接視覺化? - 能否篩選參與者,讓參與者有一定的動力來參與討論 - 有哪一些問題是想要透過數位工具來解決? - 希望有一個工具,能夠在討論後快速階段性地摘要與紀錄。 - 人機協作:運用收音串語音辨識軟體,模型有用台灣的資料訓練過,工作人員負責核對、發言者辨識。 - 範例:待補 - 能夠用數位工具的方式,建立一個引導工具 ## 第二次訪談 - 受訪者:熱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