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utout的社群訪談計畫 ###### tags: `web3` # 原則: 基本上不主動推銷,而是以了解該社群的互動格式跟需求為主 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邀請個人先來試用 如果對方有一個坑可以來試用,那就立刻來回報,SO坑成員可以加入該頻道作觀察員 # 一、訪談對象 (蒐集名單中~ 以下我們先蒐集名單,列出要訪談的對象,如果是你想訪談的人可以先標記~ 請填寫訪談對象人名、來自哪一個坑,如果可以的話請列出為什麼找他~ 以下歡迎新增: - ddio:#thaubing-esg。因為他目前有坑主跟積極參與者的身分 (珮杏) - allen:#wikidatataiwan。因為他是坑主,但很好奇主要是在哪裡經營社群,slack上互動少 (珮杏) - bil:#cofacts。因為她是該坑整理感謝文的人,co官網也有貢獻紀錄系統,好奇怎麼運作 (珮杏) - peter:#summit-2014、#da0-zkp。因為他是坑主、da0成員、也在其他社群出沒 (維人) - # 二、訪談問題 (歡迎新增、迭代 ## FOR 不確定或還未使用者 1. 你們的坑主要都是在哪些平台互動(線上或實體)? 2. 你們坑活動的紀錄都存放在哪些地方? 3. 你覺得你的坑的成員為什麼會來坑裡貢獻? 4. 呈上,坑的成員最希望從坑裡獲得什麼? 5. 留住成員的主要障礙是什麼? 6. 你們坑內的互動,內容都是什麼? 除了工作以外,還會交流哪些事情? 7. 你覺得目前坑裡的人際互動,通常長怎樣? 是集中還是分散的? 例如是坑主號召大家一起做事情,並分配工作 還是,成員自己提出點子去執行? :::info 補充說明:因為SO注重質性陳述,是一個相當「液態」的工具,所以會有什麼樣的使用狀況,是由該社群互動模式所決定。若是完全集中,就是坑主紀錄貢獻跟歷程的工具,如果是分散式的話,就是成員互相讚美或互玩(正面的)工具。當然也可兩者同時存在。 ::: 8. 你們的坑會記錄成員互動跟貢獻嗎?是用什麼格式? 8.1. 有紀錄的習慣的話,頻率都是多久一次,記錄的人是誰? 9. 呈8. 如果有一個可以浮現彼此貢獻並紀錄下來的機器人工具,你會有興趣使用嗎?如果不會的話,你覺得目前的門檻或障礙是什麼? 10. **如果對方有提問,無論是關於工具使用上,或是機制等,都可以將問題直接記錄下來,未來可以發展成QA~** ---- ## For已經在使用SO的受訪者 感謝使用!想進一步請問: 1. 就你目前使用的經驗,SO的主要效果是什麼? 2. 你都在什麼時候使用SO? 3. 就經驗上來說,你覺得SO的優點、侷限、潛力各是什麼? 4. 你覺得使用了SO之後,參與社群的感覺有什麼變化跟影響嗎? 5. 目前的公共頁面可以看所有人的SO,個人頁面可以看到自己發出跟送出的SO,也可以看到你跟坑內夥伴的關係。你有沒有覺得SO有哪些功能是該做而沒作的?為什麼你覺得該作? :::spoiler 點開看 上圖-公共頁面;下圖-個人頁面 ![](https://hackmd.io/_uploads/Hy57RssYn.png) ![](https://hackmd.io/_uploads/B147zhjYn.png) ::: 6. **如果對方有提問,無論是關於工具使用上,或是機制等,都可以將問題直接記錄下來,未來可以發展成QA~** --- # 參考資料 1. [SO Documentation](https://g0v.hackmd.io/wRf3GRwsRdO0-8Vu6OEKaA?view)的資料可以參考,但是否提供給受訪者,請採訪者評估,因為資訊量暴大XD 訪談過程中,如果有需要其中哪些資料,歡迎自行擷取 2. ==我改良了7/1提案的ppt,**裡頭包含功能跟使用場景的介紹**,如果對方有興趣可以參考==: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Nga5oUMfG3GkfFea7GImygRlZH_sX4ZJL5C7dYGK2OY/edit?usp=sharing 3. 以下是我寫給其中一位受訪者的訊息,貼出來供參,可自行客製化 XXX你好~ 我是#da0-shoutout的成員,我叫珮杏。 Shoutout專案/坑最近在研究跟實驗維繫社群動力的工具,所以對於g0v各坑的成員如何互動非常感興趣。所以冒昧丟訊息過來打擾,想了解一下貴坑是否對專案歷程/互動紀錄工具有興趣~ -- 以下為大致說明 目前da0嘗試開發一個slack機器人,名叫Shoutout,顧名思義就是「公開表達致意」。 在slack頁面上,使用者按照平常發文方式,在內容加入 @Shoutout,這個機器人就會重複留言內容,搭配隨機出現的gif,達到「放大發文內容的效果」,以及增加趣味和吸睛度。而更重要的是,後台會將這筆資料記錄下來,統一呈現在前端頁面(https://picchu.io/da0/ ) 上,分為公共頁面,和個人頁面。 由於slack訊息只能保留90天,加上平時如果訊息很多,河道也不容易保留這些正面互動、回饋的訊息。所以這個紀錄功能,可以將這類感謝/鼓勵文蒐集在一起,一路累積起來的互動歷程,其實蠻可觀的!也很適合做成專案回顧。 這個工具的使用場景相當多元,適合需要維繫長期互動關係的社群,讓無論是社群還是個人,都可以看見自己跟成員參與專案的點滴。可以將其想像成一個「功德榜」或「感謝碑」,讓參與者的努力能夠被其他坑、甚至其他時間的人看到。未來如果需要跨坑找人幫忙時,也能夠參考每個人的技能跟屬性。 -- 這個工具在 #web3-da0 各坑至今實行了五個月,我們現階段也想繼續多瞭解g0v其他坑的社群經營需求,如果您對這個工具感興趣,我們很期待聽到您的回饋!謝謝您~ --- # 三、時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