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國會松 --- # 20240921 第參次國會松 {%hackmd L0dLpQ_zTzGoNxeURzO2kw %} :::danger # 快速連到本頁面網址:`s.g0v.tw/congressthon` ::: :::success 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 1. 當您參與本活動,即代表您已經同意 [g0v 宣言](https://g0v.tw/intl/zh-TW/manifesto/zh-TW/) 並願意遵守 [行為守則 Code of Conduct](https://g0v.hackmd.io/s/COC)。 2. 若欲報名活動,請直接在 [KKTIX 報名連結](https://g0v-congress.kktix.cc/events/g0v-congress0n) 逕行報名 ::: :::danger - 提前加入線上聊天室! - 加入 [Slack 線上討論區](https://g0v.hackmd.io/fKrjZ3BlRfWmQ471wcSdBg) (辦帳號超快超簡單) - 安裝好後再點[ #tw-ly-and-council 頻道](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DRE0Q0CE) - 線上遠端與會連結 [請點此](https://meet.jit.si/g0v-congress) - [大合照!(連結待補)]() ::: 本次 g0v 國會松,邀請到服務設計師 Sandra、故事追蹤師小海、專案經理 Claire,分享過去一個月訪談 11 位來自各界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包含媒體從業者、政黨工作者、立法委員助理、KOL、倡議型 NGO)的心得。 講者當天將與大家分享,這些專業工作者如何使用立法院網站查找資料,以及在使用資料上遇到什麼問題。我們期望透過這次的研究案,讓更多人知道立法院有哪些極富價值的資料和功能,也瞭解立法院網站還有什麼改善空間,是可以讓公民科技進入協助的。 ## 時間地點 - Sep. 21 2024 Sat. - 1000 - 1200(UTC+8) - [NPO HUB Taipei 台北NPO聚落](https://maps.app.goo.gl/XPrvzSdqgszbfRBV8) 4F 廚房 - [「如何入場」及場地使用規定](/9pwDPOXLTr6IJKiLofl3qg) ### 流程: * 9:40 報到 * 10:00 準時開始,分享訪談成果 * 11:30 提問交流 歡迎對立法院感興趣的你一起來參加喔! ## 簽名區 來者何人,留下名稱!(請自由留下自己的暱稱或稱呼) Ronny: 國會松坑主,爬資料,開放國會 Yi:對國會議題有興趣ㄉ前高中公民老師 ## 共筆區 ### 訪談12位使用立法院開放資料的專業工作者 (10:15-11:00) #### 受訪者挑選脈絡:越不一樣的人越好 | | 特定議題 | 非特定議題| | -------- | -------- | -------- | | 不了解立法流程 |環境倡議NGO | 公督盟、環境法律人協會、南洋姐妹會 | |了解立法流程|獨立媒體、前政論節目團隊、小民歐巴桑聯盟、顧問公司|法律白話文、事實查核團體、前黨團助理、立委辦公室助理| * 以上非指團體,而是特定的人。(是訪談後才放的位置) * 政策顧問公司:輿論調查,比較不是專注在立法流程 * 小民歐巴桑聯盟:聯盟組成比較像政治素人,還在持續學習中 * 現場參與者回饋:其實他們比較針對特定議題(例如自學社群、家庭等) * 這些是相對位置,一般人可能會噴出表格外XD * 有找各個黨團的成員 * 就算立場不一樣,遇到的困難可能都是一樣的 * 有先預想哪些角色可能會有使用工具的需求 ### 立院資料來源 - 國會圖書館網站 - 比較偏向工作者使用情境 - 很多系統只能給立委使用 - 立法院議事公報資訊網 - 開會時間 - 立法院法律系統 - 會把所有檔案下載下來 ###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 工作內容:幫立委打分數、統計出缺席、法案提案等 * 很常要量化計算很多東西,重視資料格式 * 常用資訊來源: * 立法院官網 * 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 使用立院資料情境: * 計算立委提案&覆議次數 * 計算立委出勤狀況 * 評鑑立委問政品質 * 挑戰 * 各委員自有一套制度,難標準化,也就難數位化 * 有些紙本有先電子 * 預算幾乎都是圖,進入系統不會變表格,難以搜尋 * 難以公開格式乾淨的表決紀錄 * 如果立法院長採取舉手表決,只能透過 IVOD 影片判斷誰投了什麼票,很難直接透過投票系統看到結果 * 訓練新人成本高 * 雖然有操作手冊,但還是很困難 ### 南洋姐妹會 「委員休息協商實在是重點,但這些在直播聽不到。」 * 背景:是長達十五年的立院助理,非常熟悉立院運作 * 工作內容:協會會務經營,以及針對相關議題追蹤,若是進入修法進程,則會重度投入每個程序監督。 * 需要的情境: * 找逐字稿 * 輿情追蹤 * 議題法案進程 * 挑戰 * 聽不到委員會中場休息時的悄悄話 * 這些資訊能讓我了解誰支持、誰阻礙立法,對我的倡議工作很重要。 * 政黨協商結論,從紙本登錄到數位系統後,會遺失過程 - 如果了解修改部分,就能掌握議題的爭議點或關鍵點在哪,或由誰提出。 * 即時觀看法案審查很花時間 * 緊盯法案時得一直掛在 ivod 上看直播,但又不是全與自己關注的議題息息相關。 ### 環境法律人協會 * 工作內容:研究法案、政策研擬、次之處理訴訟 * 需求: * 研擬新法案 * 進行修法倡議 * 挑戰 * 很需要研究報告,但不容易找到 * 常常在國會圖書館繞很久(最後在各單位的法制局的業務成果)找到放研究報告的地方。 * 很多法案是被散開在各式各樣的地方、無法看見跨會期狀態、無法概覽看見法案狀態 * 機器不可讀的檔案,難以複製貼上所需文字 * 很難迅速找到資料(資料太多太長、需要的資訊塞在裡面) 全國法規資料庫 - 可以連回立法院資料,反而比較好找 ### 小民歐巴桑聯盟 「立法院是不是故意把網站設計得爛,讓我找不到資料」 背景:政策組組長 * 工作內容:經營地方選民、追蹤法案進度(尚在起步中) * 需求 * 跟選民報告法案進度 * 議題法案進程 * 挑戰 * 要有國會基礎知識才能使用國會資料庫 * 沒時間看直播,要等竹字稿 * 對立法院有哪些網站資料的概念薄弱 * 不容易找到議題相關法案的歷程 * 如果不會下關鍵字,就會很難找 ### 事實查核團體 * 工作內容:針對網路傳言進行查核&佐證 * 需求: * 針對傳言闢謠 * 針對時事查證 - 挑戰 - 金額部分全部都在報告表格裡面 - 要一篇篇點開看,找報告中的試算表才能知道金額在哪、在哪裡出錯等 - 理解專有名詞很花時間 - 若沒有認知到資料怎麼存在的話,就無法找 - 會議逐字稿不夠即時(但查證有時間壓力) ### 法律白話文 - 內容:研究法律相關主題轉化成大眾可以理解的語言 - 需求 - 法律相關專題報導 - 及時法案報導 - 自己串了法律通知系統,有需要就會收到通知再去IVOD看就好 - 挑戰 - 委員都在閒聊很難找重點 - 想看委員會和黨團協商的最新動態 - 但網站上不一樣有,或是散落各地 - 要整理議事資料,須先知道哪天開會 - 用關鍵字需要有大量文件要下載 - 找不到系統邏輯,所以沒在使用國會圖書館和質詢系統邏輯 ### 環境倡議NGO 「立法的內容都是人跟人喬出來的,等公佈在網站上了,也只是最後的確認而已。」 - 內容:根據倡議的議題查資料,在了解狀況後決定倡議行動 - 方法: - 多看很多民間直播,看看可不可以看到IVOD上沒有的 - 很多LINE群組共享資訊 - 自己串API建立通知系統掌握最新狀況 - 需求: - 追蹤議題立法進程 - 了解委員立場 - 尋找發文素材 - 挑戰: - 理解脈絡很花時間 - 花了很多力氣在打電話給公務員了解遊戲規則 - 很多資料大家不知道在哪找 - 可能連立委都不知道立法院有研究單位生產研究報告 - 只看字面上資料無法判斷全局 - 像是修法理由很多是複製貼上ㄉ東西 - 立法院的程序這一期變得跟以往不同,需要重新適應 ### 立法院辦公室助理 「我用這系統十年了,希望不要改系統,不然我還得重新適應」 - 工作:準備法案、準備諮詢、準備談參 - 資料來源: - 除了基本之外,還有民間期刊等 - 挑戰 - 可信度很重要 - 非常注重資料是否是官方的 - 資料來源多且雜 - 有時候都會忘記之前怎麼找到資料的XD - 非常適應作業流程與使用習慣,不希望改變 - 以政治考量來說,呈現脈絡很重要 - 希望法案對照的排序可以依照時間排,才看得出誰先誰後 ### 獨立媒體 資深記者,從研究到報導一手包辦 * 資料來源最多的人 * 可以去論文看>參考文獻>了解脈絡 * 情境: * 了解脈絡 * 針對議題尋找素材 - 挑戰 - 需要對流程的掌握度高,才有辦法快速找到資料 - 先限縮資料查詢範圍 - 同一件事情的名字跟資料格式千奇百怪,可能散落在不同的會議中討論 - 需要查的資料太多了,有時會用別人統整過的資料當基礎 - 常需要搭配脈絡跟政治判讀,來解讀字面上的資料 ### 前政論節目團隊 「等官方逐字稿太慢了,我當天就要趕快找到內容」 工作:針對特定議題,了解有什麼素材和觀點可用,快速找到資料畫面並協助做成節目 - 情境: - 找影音畫面 - 了解近期立委關注議題 - 挑戰 - 質詢內容混雜,找特定片段時比較費心 - 只看IVOD看不到官員們手上的書面資料 - IVOD收不到麥克風以外的聲音 - 例如吵架、打架畫面XD ### 前黨團助理 「立院不同網站之間也做很多重複的事情」-都在重複造輪子 - 工作:研擬法案、協助黨團跟進法案排審等 - 情境: - 查找法案脈絡 - 進行政治攻防 - 擬定黨內的下一步 - 挑戰: - 各網站搜尋方式跟呈現方式不一樣 - 內部能取得的公報初稿不夠快 - 需要人工判斷資料是否有參考價值 - 無法快速篩選特定立法階段的議案 小結發現:大家都是各自練功,知識沒有流通共享 ### 各國查詢國會資料的工具大比拼 (11:15-11:30) #### 情境盤點 * 瀏覽 * 以OO為單位: * 國會成員、政黨、委員會、地點、投票、會議、法案 * 英國:顯示國會成員個資、投票紀錄、參與的法案等 * 加拿大:依照地區顯示歷任國會議員 * 德國:用政黨篩選直播影片片段、特定會議的影片+逐字稿 * 加拿大:特定委員會的所有會議列表 * 英國:輸入郵遞區號,可以找到該地區的活會議員資訊 * 英國:視覺化的單次投票結果 * 英國:特定會議上所有被討論的法案等 * 英國:TheyWorkForYou:https://www.theyworkforyou.com/ * 德國:https://openparliament.tv/ * 理解資訊 * 大部分網站的受眾是一般民眾 * 透過摘要、資料視覺化、比較 * 美國:投票缺席時間軸、支持法案的相似程度 * 搜尋 * 互動 * 透過分享 * 透過聯繫 * 英國和美國的網站很希望大眾可以直接聯繫國會成員,透過網站介面發送訊息 *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 * 透過開放資料 * 英國:付費串接API,做更客製化的資料使用 * 個人化 ### 要如何訂閱特定法案的更新? https://ppg.ly.gov.tw/ppg/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c6a32d186e8243cc045b0c156b6d872e.png) ### 研究報告要在哪裡找? https://www.ly.gov.tw/Home/Index.aspx 立法院官網>關於立法院>各單位>法制局>業務成果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deeea8648be82b6df41f8120d3281527.png) 有很多很厲害的研究報告在這裡!!! ### Q&A時間! --- [Back to the top](#) {%hackmd L0dLpQ_zTzGoNxeURzO2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