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會摘要 CC 4.0 by Sam Robbins [](https://) 面對數據的海洋:台灣公民科技與跨國開放數據的想像 羅維(Sam Robbins)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sampeterrobbins@gmail.com 摘要 本文欲了解台灣公民科技與開放數據社群參與的國際性質,特別討論其國際參與和國際交流。自2010年代公民科技開始普及以來,此類型的國際交流在台灣民間已非常普遍,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便是了解台灣參與者對此的重視和釋義,同時追蹤此類國際交流的發展方向。除了標示這些事件的重要性,本文還與社會運動文獻對話,分析此現象的文化與物質條件。企圖指出:一、國際慣例及其附帶的價值與公民科技社群對開放性、開放數據的信念有關,便是此信念激勵著該社群。二、數據與ICT本身的國際性,以及參與者所擁有的國際經驗,將影響使用國際構框(international framing)的狀況。而這些物件和文化因素的組合,會影響一般專注在國內政治參與的機構,進而使他們產生相對強烈的國際連結。 本文不僅期望能增進國際對於台灣公民科技的理解,亦企圖標舉台灣案例的許多重要功能,如近來成立的PDIS、台灣政府所主導的公民科技外交的興起、台灣公民科技在國際中相對出色的實力與一定的知名度。為了實現此一目標,本文以STS中Jasanoff和Kim的「社會技術想像」理論(2015年)為主,討論公民科技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社運性質。方法上,本文欲訪談台灣公民科技參與者,並佐以國際活動相關新聞時事、影像與宣傳活動等資料。 關鍵詞:公民科技;開放數據;國際社會運動;社會科技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