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vtaiwan --- # vtaiwan 與TWNIC 合作 ## 0918 小松討論 - [企劃書](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a6peweqocWqZqazGLJGPFbJSM6NQTkK/edit?usp=sharing&ouid=109285301638612449877&rtpof=true&sd=true) ### 設計方式: 透過進行3-5場的審議,我想了解 recursive representation怎麼影響參與者 1.對政府的信任 2.自我效能的評估(覺得自己有能力影響政策制定嗎?) 3.對政策決定的正當性的看法。 我會在參加者參與vTaiwan審議過程前後請他們填問卷,並跟願意受訪的受訪者作進一步的訪談,這個前測後測的研究形式是參考Stanfor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lab的”Deliberative polling”,也就是對參與民主審議者進行前測後測訪問來探討審議過程對公民的影響。3-5的審議都會進行這個前測與後測的步驟。 目前預計明年一月開始跑實驗,也正在洽談與TWNIC合作針對台灣網路相關法規進行類似vTaiwan的民主審議過程,實驗研究的結果也規劃會登在TWNIC年底的網路政策建議白皮書中(刊登形式待定)。目前也規劃會由問卷平台進行隨機抽樣及邀請參與者,希望能達到能反映台灣整體人口組成的樣本。 ### 議題(歡迎提案!) 選項一、你認為台灣規範人工智慧的法律應該要考量到什麼? 選項二、針對網路上的資訊,你認為需要立法管制嗎?如果要,要從哪方面著手? - 個人覺得太廣,可能要限縮[name=peter] - 例如選項二:可以針對數位性暴力即可 ### 問題與討論 - 五場的議題討論需要是相關的嗎?[name=peter] - 要有相關性,也可以從抽象到具體情境的討論 [name=翊婷] - 自然討論也是很理想 - 第一場討論抽象的議題,第二場到第五場來討論?[name=peter] - 第一場跟其他場的時間間隔拉長 - 參與者會是同一批人? - 留給參與者決定 - 隨機抽樣的組合 - Alice Siu 有討論representative and non-representative 的比較 - 明年三月才會開始的是隨機抽樣的部分 - 要提供的資料 - 客觀事實:政策背景 - 主觀立場: - 流程要如何設計? - 幾個是非題: - 是否要講者來做背景資訊的分享? - 是否要提醒 - TWNIC的活動與議題小聚的活動是否要相同? - 瑞士公投討論的資訊手冊 - 包含議題的不同立場,從政府到民意代表的投票決定 - 是否有相關的資源可以分享? - [瑞士公投小冊](https://www.admin.ch/gov/de/start/dokumentation/abstimmungen/20220925.html) - - 現場與線上的操作如何選擇? - 現場與線上混合討論頗具挑戰性 - 現場討論的效果最好,在最好的 sence ### 時間表 - 9月 - 10月:開始合作跟討論 - 11月:招募參與者/撰寫議題ppt與手冊 - 12月下旬:TWNIC 合作的第一場活動 - 活動的流程:議題背景分享(vTaiwan/TWNIC) - 以人工智慧規範的法律為例,客觀事實:AI 基本法法條內容 / 其他國家訂定法規的內容 /台灣目前的政策方向 - 參與者發言 - 機關 / TWNIC 回應 - 參與者討論 - 線上線下同時進行 ## 0912 討論 - 余若凡執行長出差中,先擬定企劃書。 - 由翊婷擔任坑主,Peter 協助協調 - [企劃書連結](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a6peweqocWqZqazGLJGPFbJSM6NQTkK/edit) ## 0904 小松討論 - [0904小松](/M-BStGLhTbSQnoKPN6vKOw?both) - 結論:與TWNIC 合作,推動看看網路相關議題的審議,並結合數位工具,以 vTaiwan 的模式進行。 - 時間:明年上半年 - 成果呈現:會放在明年下半年出爐的網路政策建議報告書中。 - 比較隨機抽樣與利害關係人兩種不同參與者的結果差異 - 議題許願:歡迎大家在底下提出議題 - 建議:如果要能夠有效聚焦的話,不要討論範圍太大的議題,建議是聚焦的議題,或者是與政府是否 / 如何採取特定政策有關的議題。 ### Action List - 寫信連結 vTaiwan 與 TWNIC 余若凡執行長 [name=翊婷] - 建立共筆 [name=peter] ## 緣起 :::info 大家好!我是之前有在一次線上小聚(Peter: 其實還有一場實體小聚)見過各位的翊婷,現在正在就讀政治學博士,我的博士論文會聚焦在「使用數位工具的政策審議過程」如何改變參與者對民主審議的想像,並且主要會採政治學實驗的方式(即透過建立控制組和對照組來探索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 目前預計明年一月開始跑實驗,也正在洽談與TWNIC合作針對台灣網路相關法規進行類似vTaiwan的民主審議過程,實驗研究的結果也規劃會登在TWNIC年底的網路政策建議白皮書中(刊登形式待定)。目前也規劃會由問卷平台進行隨機抽樣及邀請參與者,希望能達到能反映台灣整體人口組成的樣本(這部分我會與指導教授再行討論,審議民主的文獻中一個很常被辯論的議題就是到底應該以mini-public的形式、或是只找stakeholders來deliberate?我想這點在網路政策上兩者有一點重疊,因為只要是網路使用者都算是stakeholder,基數也很大,達到能反映台灣整體人口組成的抽樣也可能可行)。 主要希望可以跟大家討論,若TWNIC在明年上半年舉辦3-5場審議(議題會跟他們討論再行決定)。能不能邀請熟悉vTaiwan的社群參與者來操作過程呢?如果有可能是正式的合作那就太好了!但這部分是很有彈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