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水電現勘 Round I

  • 時間:19:30
  • 地點:瓦窯溝公寓現址
  • 參與者:
    • ddio
    • hkazami
    • peace

注意事項

  1. 電線要用太平洋,無熔絲斷路器用士林電機
  2. 詢問接地的作法
  3. 確認總電的安培數限制

想問的問題

  1. 浴室
    1. 浴室門口的牆面請水電檢查,確認以前有沒有管線或漏水問題(發現有神奇的牆面加厚)
    2. 浴缸的位置是否有另一個排水孔?
    3. 廁所牆面的水漬從何而來?
    4. 排水孔該如何防止臭味?
    1. 廚房電器+冷氣的安培數大概如何計算瓶頸
    2. 敲牆面管槽的話,會幫忙補水泥嗎?
  2. 陽台想多接一個水龍頭 & 排水,做水槽

用電試算

出自

  1. 15A/ea - 變頻冷氣(啟動時)、烤箱、麵包機
  2. 8A/ea - 電鍋、快煮壺、豆漿機、吹風機
  3. 4A/ea - 果汁機、電子鍋、洗衣機、吸塵器
  4. 2A/ea - 充電中的筆電
  5. 1.5A/ea - 冰箱、除濕機
  6. 0.5/ea - 50W AC 電扇
  7. 0.2/ea - 省電燈管、燈泡、24" 螢幕、17W DC 扇、各種嵌入式系統

總計:

  • 背景需求 - 電扇x2、各種嵌入式系統x3、冰箱、除濕: 4.3A
  • 起居需求 - 電燈x4、螢幕x2、筆電x2、15A 電器x1: 20.2A (工作時順便烤蔬菜或麵包)
  • 煮飯需求 - 果汁機、電子鍋、電鍋、烤箱: 31A
  • 熱天需求 - 冷氣: 15A

夏天煮飯 70.5A / 非夏日煮飯 55.5A / 日常起居 24.5A / 夏日睡覺 19.3A / 冬日睡覺 4.3A

以安全用量 8 成計算,最多到 70.5 / 0.8 = 88A ,不開冷氣煮飯 69A

當日流水

以下是時隔一週後的紀錄 XD


幹線

  1. 原本只有拉 30A 進到屋裡,所以整戶滿載時只能到 30A
  2. 如果要拉 60A ,因為銅線本人要 22mm^2 粗,原本從樓下電錶,進到屋內電箱的管子不夠粗,只能從室外拉,包含電箱更換、向台電申請的成本,粗估要 10-12 萬,而且還不含室內電線重拉。
  3. 現在銅貴,如果只拉 50A ,銅線可以細一點,改成 14mm^2 ,料錢可以省一點
  4. 施工流程:
    1. 向台電申請增加到想要的電流量
    2. 電錶拆封,活線作業,將電從外面拉到房子裡
    3. 裝新的外接配電箱
    4. 請台電來確認無誤後,重新鉛封
  5. 水電表示,真的要做那麼大的工程嗎?覺得很不划算

室內配線

  1. 廚房必須拆天花板,因為上面應該有八角接線盒,要拆了才能重配電線
  2. 從原本的配電箱看起來,只有一條往上走的(通常是電燈、開關),其他都是往下走的,懷疑可能全室共用一條迴路,但要詳細確認,才會知道原本的電是怎麼拉的。
  3. 材料:
    • 電線:太平洋
    • 無絨絲斷路器:士林電機
    • 開關與插座:國際牌
  4. 可能的風險:
    1. 原本的電線管路,可能塞住了,電線不一定可以用原管路重拉。如果發生這件事的話,就只能重配 pvc 管,建議延牆角拉。

浴室

  1. 天花板一樣要拆掉,才可以重配電燈,因為沒有留維修孔。水電表示拆掉裝新的沒多少錢。
  2. 浴室因為都是明管,如果想要好看,又想要做乾溼分離,建議把水管藏在天花板裡,因為管線會交叉,就無法平貼牆面
  3. 靠淋浴水龍頭側的牆壁,雖然有因為浴缸拆除,而重貼過磁磚,但看起來水還是有滲入牆內,隔壁房間的牆壁,敲起來有膨共。
  4. 靠走道測的牆壁,明顯滲水,但不確定是樓下,還是原本的水管。
  5. 其實牆壁膨共不一定要修,雖然它終究會有問題,但或許也還能維持幾年。如果要敲掉重作防水,那又是個大工程。
  6. 建議先估電,浴室等決定工法後,再來處理。

其他

  1. 師傅建議,可以先確定地板碰共的範圍,用膠帶標起來,方便拆除時溝通

心得

看來又是一項爆預算的項目,原本是抓 7-10 萬。但還是可以等詳細估價單,還有多問幾家水電看看。

  1. 如果基礎工程必定要做的話,或許可以思考:
    1. 有什麼是現在一定要做,否則之後要調整,成本會很高的?
    2. 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不用現在馬上做,又能保持彈性的嗎?例如 220 可以先預留,但現在先不拉嗎?

    像是壁貼因為貼上後就超難復原,所以以雖然便宜,但一律不考慮。
    西門有建議地板可以不用全鋪,也是種方案,只是要處理,讓接縫處看起來不會奇怪。 ddio

  2. 雖然水電知道我們預算不多,但後來想想
    1. 其實他並不知道我們每項的預算要多少,像電本來就估了 7-10 萬,並不是幾倍的差距。
    2. 知道預算後,水電的另一個直覺反應是,不要幫房東花那麼多錢修房子,所以電箱建議裝外面、電不要拉到 75A 等等。
    3. 之前隨口問另一個水電時,也表示既然是租的,那多的插座接明管就好,應該也是類似的邏輯
  3. 以後估價時,就算對方覺得我們目標很歪,也應該要先表明預算,讓對方判斷該用什麼工法施工,比較合適。

待做

  1. 追估價單
  2. 找其他水電來看現場
  3. 學、諮詢、確定浴室工法,再開水的估價單

---- 參考資料

  • 水電爸爸在 2021-09 拍了估價單解說,有給高價和低價的範例,和解釋一點原因

Loading embed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