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
tags: Disfactory, 違章工廠, 違章工廠舉報系統
---
# 2022.05 NPOst 採訪共筆
採訪者自我介紹:bon,從社運圈跨入媒體從業的小菜鳥,最近才剛從記者的身份轉變為編輯,還是很喜歡親自跑來跑去採訪有趣的題目,目前在[NPOst](https://npost.tw/)服務中~
(btw,很喜歡復古像素風的遊戲,steam上買一堆)
大致想採訪以下幾個面向!若有匿名需求,註明清楚即可
:::warning
[TOC]
:::
### Q1:各位都是何時開始參與到g0v?接觸Disfactory的契機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想參與此專案?
> [name=匿名參與者] 嗨你好我是其中一位幫忙建置後端平台的(不好意思因為想匿名所以就不登入留言了)。當初會加入是因為朋友介紹地球公民基金會的這個專案,剛好跟我的研究興趣相同,而且 Disfactory 的專案可以為社會的不公義發聲,收集到的資料可以用來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實現環境正義。大家來找廠專案是一個可以讓公民一起共同參與的平台,我覺得透過公民參與議題,可以讓社會大眾知道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也可以透過公民參與的力量向政府與財團發出訊息,證明我們需要環境正義。這些 Disfactory 可以帶來的社會改變是我想參與專案的動機。
> [name=chewei] 有大事記時間軸的線上可公開版嗎?
<center><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0a4ee21b7b77bbb061f24f34cdea0ae1.png" width=50%></center>
> [name=Tin] 我是負責設計的 Tin,在 g0v 參與過兩個專案,第一個是先有了專案,團隊的人進到 g0v 找資源,所以算是順水推舟。接觸到 Disfactory 也是個意外,在台東旅遊時,巧遇此專案的 PM 小班,就在 hostel 大廳打開 disfactory 的頁面介紹給我聽,要我有興趣的話,週三晚上可以去他們的小聚。聽一聽覺得專案還蠻有用的,就加入了。動機主要是在軟體科技業上班很無聊,想做一點能夠社會參與的事,個人本身也很注重環境保護,所以蠻能認同地公的理念。
### Q2:「大家來找廠」當中,像素風的阿伯也太可愛!當初是怎麼討論,才會決定將這個工具,設計成像素風的遊戲呢?
<center><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f3577aaf82ea2ec92e3ae0e7e40a6d85.png" width=50%></center>
<br>
> [name=匿名參與者] 這個問題可以問一下設計前端app的設計師
> [name=chewei] (我非設計師)我記得當時有蒐集一些議題取向的網頁遊戲案例,有不少是像素風
> [name=Tin] 老實說我忘記了耶,因為遊戲就會直覺聯想到像素風格(本身喜歡復古的東西),沒有畫過像素風格的我,想說趁機可以玩一下。啊,還有因為地公之前有一個[挖礦的網頁](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690),設計是可飛的樣子,他也很會用像素風格,我就 follow~雖然對我個人是蠻挑戰的,因為 UI 設計師平常幾乎是不太會碰太視覺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圖案少少的,但也是花不少時間揣摩。
### Q3:遊戲機制為何如此設計?是出於法規限制的考量,而不能直接用遊戲送出檢舉嗎?還是在設計過程中,考慮遊戲性、每一回合的時間長度等因素為重?
> [name=ael] Hi 我是 Disfactory 的產品經理。最直接的答案是,遊戲結果當然不能玩家在玩的當下直接對政府檢舉,因為辨識錯誤怎麼辦?事實上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如何提高使用者辨識正確的比率,相關的文字介紹、介面設計(用準心還是方框?用經緯度還是地號?)等等,因為其實能夠獲得合理授權使用的衛星圖,解析度很難看清楚,而且定位上經緯度跟地號形狀(農地是一塊塊登記在政府的地號,而不是都市中常見的地址)會有落差,目前實際跑下來的結果,也發現使用者只能幫忙到辨識出有新增建物,但有時候新增的建物並不是工廠,而是水泥地或是輔助道路之類的。為了確保收進來的資料品質,我們其實在每個題組裡,放了一題已知答案的測試題,只有正確答對的認真玩家,我們才會使用他們的辨識結果,而且要三個人答案一樣,我們才會採認那個辨識結果。
>
> 因為其實辨識有困難度,所以在遊戲正式開始之前,需要有使用教學,我們之前非常擔心遊戲時間太長大家不會玩完,所以希望五題一組這樣輕巧一點,比較適合社群媒體上擴散。目前後台數據看起來,大部分的玩家只要有點進教學,基本上會玩完。(感謝大家)
>
> Disfactory 送出檢舉農地違章工廠,依循的母法是[《工廠管理輔導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30043),是在國土計畫中,分區為農地的土地上,若有 2016.5.20 以後新增建的農地違章工廠,依法斷水斷電。因此需要明確的地點和圖片證明該地有新建的農地工廠。一開始做的 Disfactory 主網站[回報系統](https://disfactory.tw),提供的是現場拍照上傳標註地點之後,由地球公民基金會人員和志工整理後向政府檢舉。即便是現場有照片的檢舉,也並不是每個使用者回報的都可以成立農地違章工廠檢舉。例如,曾經有人檢舉的是水產行。
>
> 大家來找廠(SpotDiff)是在這個基礎上,想要吸引更多居住在都市中的年輕人理解農地違章工廠的議題。讓大家就算不住在農地附近也可以鍵盤參與,協助辨識出疑似 2016 年後新增建工廠的地點,後續倡議和現場勘查會跟進(不太可能五萬家疑似工廠地點都去),數據的部分未來也可以成為機器學習辨識的標記資料。
> 更多專案介紹: https://about.disfactory.tw
> [name=匿名參與者] 遊戲機制的設計是參考現在 crowdsourcing 與 citizen science 的研究領域,基本上就是有一批很大的資料需要標記,要怎麼標?這裡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請專家標記,也就是說可以靠地球公民基金會的人標記。第二種是外包給 crowdsourcing platform 做,比如說 Amazon Mechanical Turk。第三種是靠公民參與,就是搭建平台讓社會大眾參與。在這個專案中我們是選擇第三種,因為我們關心的不只是要把資料標記完畢,還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從參與資料標記的過程中了解到環境問題,讓大家有環境正義的意識。
>
> 下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麼樣才能讓很多人一起把資料標記好?如果請專家標記的話,可能一筆資料只要核對一次就可以。但是請公民一起標記的話,通常可能會有不準確的問題。研究上解決的辦法就是把一筆資料給很多人標記,然後取多數,比如說一張衛星圖給三個人看,如果三個人都說有增加建物,那我們就會傾向覺得這張圖有增加建物。如果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就代表這張圖可能有爭議,後續可以就需要專家再多做確認。
### Q4:除了參與Disfactory專案之外,你們還有參與哪些開放政府的專案呢?--就個人感受而言,各部門對於開放資料的作為如何,有哪些做得特別好的,或是超瞎做很爛的單位嗎?聊聊這類跟政府資料/公務員打交道的經驗。
> [name=chewei] 我是哲瑋,我自己有參加「[資料申請小幫手](https://g0v.hackmd.io/@chewei/dataopener/)」這個專案,專案在 2019 年的時候著重於「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的「新資料需求申請」,以及相關機關答覆的機制,進行探討,我們發現到當時的機關回覆,沒有明確的「不開放、已開放」等有限選項的明確回答,而是一段文字回應敘述,所以我們就採用人工的方式,把過去 3000 筆申覆案件進行人工標記,讀了一段機關回答的敘述後,判定整段話實際上是否同意開放。我們最終得到整體的結果,各個機關答覆,其中「45% 不同意提供資料、25% 民眾申請前已提供資料、13% 同意提供資料、10% 還未回覆、5% 需分案」。
>
> 後來我們主動參加 2019 年總統盃黑客松,把這樣的標籤架構,與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網站的維運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資訊管理處」合作,導入到各個公務同仁在後台回覆的過程中,從 2020 年一月開始,同仁必須勾選明確結論,並依照類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例如勾選「不同意提供」者,還需要勾選「不同意的理由選項」,這些理由也是有限選項,一方面同仁不用自己造句造詞,另一方面,就更容易進行統計、歸類。而在民眾端的初步效果,則是讓民眾從過去「好像是在接受閱讀測驗的感受」變成「了解機關同仁的明確答覆」,繼而進行後續追問、或是資料運用工作。
### Q5:對於Disfactory這個專案,未來還有什麼更大的期待,或是過去曾經有過發想,可惜沒有付諸實現的野心?
> [name=ael] 我們超多擱在許願池的想法欸,像是 LINE bot、一分鐘的 motion graphic 介紹 Disfactory,還有怎麼更好地呈現回報資料給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朋友。有興趣的人歡迎參加討論和貢獻!
> [name=酸酸的] Hi! Bon 你好, 我是"酸酸的", 我可以先拋磚引玉來回答1跟5。
>
> 我是"酸酸的", 我是"大家來找廠"專案中, 開發後端程式的一位程式設計師。我也同時是一個環保媽媽, 陪孩子學寫程式的家庭主婦。
>
> 大概一年前, 當時我正陪著孩子在學某個程式語言, 想說寫程式嘛, 就是找個東西來做, 實際寫一次就會了啊。(PS 過去我都是這樣學新的程式語言的! 有沒有很勵志啊!!)
>
> 因為想找專案所以就想到了g0v, 想說能不能用自己的"程式力"來贊助我一心想推動的環保公共議題呢? 能不能跟孩子示範如何自學與延伸自己的興趣呢?
>
> 運氣很好的, 我加入了當時已經籌畫幾近完成, 正準備開始規劃程式模型的"大家來找廠"專案。使用的程式語言跟我想學的正好一樣。而農地濫用也正是我相當關心的議題, 有什麼比這樣的參與更完美的呢?
>
> 抱歉還真是有的! 就是遇到了能力都很棒、溝通也很順暢, 又充滿熱情的"找廠"夥伴們。除了跟夥伴們學習了新的工具外, 我也利用這個機會自學了一些新的技術, 還得到免費的code review XDDD
>
> (順便借板感謝一下不嫌棄我的夥伴們, 勇敢的讓我這個新手加入... 希望沒有讓大家失望啊啊啊啊)
>
> 希望我參與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忙碌於生活的工程師、家庭主婦, 即使深夜後才有時間為自己寫程式, 仍然可以在鍵盤後、讓世界朝著自己的理想靠近一點點~
---
看完文章,順手來辨識吧! https://spot.disfactor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