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716遊行朋友的一封信

716 遊行,其中一大訴求是「居住正義」,
然而,「政治獻金」與「居住正義」息息相關,
建商一直都是政治獻金大戶 (新聞連結) ,
包含今年五月,中捷工安意外導致1死10傷的興富發,
也一直都是捐款前幾名的財團,並且藍綠通吃(新聞連結)。

2021 年,遠東集團遭中國共產黨開罰十億台幣罰金,
美其名是說違反環保法規,實際上則是利用「懲處」中國台商的方式,
企圖影響台灣政治獻金,阻斷綠營金流,
此殺雞儆猴的效應,將導致與中國有密切相關的製造業政治獻金銳減,
其政治獻金也可能因此減少或趨於地下化,
但是土木營建的生意版圖都在台灣深耕,並不受中國影響,
因此「房地產業」的政治獻金比例將會再攀升(2022年相關數據證明),
深怕未來會有更多恣意妄為的興富發。

台灣的政治獻金收支紀錄,依法都必須上網公開,
自 2018年起的選舉都可在監察院網站查閱,表面上看似公開透明,
但是依現行政治獻金法,卻要等選後九個月才能查閱紀錄,
使選民監督窒礙難行,去年九合一大選至今已七個多月,
我們卻無法查到去年上任的議員政治獻金資料,

為此,我們在 join 公共參與平台發起連署:
政治獻金企業大額捐款應該在選前就要公開」,
我們認為對於政治獻金應即時公開揭露,才能有效監督,
希望你能和我並肩同行,透過連署支持這場行動,。

當然連署不是最終目的,g0v 開放政治獻金的目標,
是希望能讓選舉活動與候選人背後的金流更透明,
讓大家能更了解你支持的候選人,如果對於更多行動感興趣想進一步了解,
或是想要參與,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加入行動或表達支持:

  1. 臉書粉專 將不定期公布各種對政治獻金透明化的新聞、研究,讓大家更了解政治獻金議題
  2. 臉書社團 歡迎加入討論
  3. g0v slack #open-moneyflow 頻道
  4. 幫忙轉貼 粉專 資訊,讓更多人可以參與連署

常見問題

Q: 公共政策參與平台只是摸頭平台,在那邊連署沒有用啦!
A: 公共政策參與平台能促成修法的案例確實屈指可數,
但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的連署達成目標後,政府是有法定義務要做出回應的。
如果能讓內政部和監察院願意出面討論,說出他們認為的困難原因,
並共同討論出可行的平衡方案,這個平台並非完全無用,
如果內政部和監察院惡意阻擋,留下惡意阻擋的會議紀錄,也將成為執政黨的污點。

Q: 限期揭露政治獻金,不會讓小黨或無權無勢的候選人更難選嗎?
A: 所以我們設定只有大額捐款才需要限期公布,
小黨候選人一次選舉可能領不到 5 筆 10 萬元以上的財團捐款,
所增加的申報成本並不多,而大黨候選人應該更有資源處理這種即時揭露。

Q: 別傻了,能上網查到的都是檯面上的,檯面下還有一堆啦!
A:「 捐款易躲,支出難藏!」
選舉中絕大部份比例的支出著重於宣傳支出,再來則是人事支出,
宣傳支出最終都會把錢變成隨處可見的廣告看板與造勢活動,
若能有即時的申報資料,我們可利用路邊的廣告看板與造勢活動,
去查閱對應的政治獻金支出,如果沒有,表示該參選人可能違法隱藏支出,
但是如果資料要等九個月才公開,我們難以事後比對,
這時除了民間的監督能量因為選舉落幕而潰散,
我們對於金流與其造成的影響亦難以即時監督與揭露。
因此我們更需要快速的公開,來減少檯面下的金流。

Q: 拿建商政治獻金又怎樣,只要有申報都是合法的啊!
A: 合法政治獻金並不代表官商勾結,
檯面下或者是收受政治獻金後有對價關係的才是違法的,
但要有公開資料,我們才會知道哪些候選人是受到建商愛戴,
而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和言行,是否也偏袒建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