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 柯文哲的長照處方箋
「當我老了,希望自己怎麼被照顧?」這個問題,我們都應該問問自己!
兩年後,也就是2025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超過65歲的長者;八年後,也就是2031年,臺灣需要長照服務的人口數將達到120萬,平均每位國人一生中,需要長照的時間約7.3年。
而現在的長照2.0,實際上陷入「預算不夠、照顧不足、制度不好」的困境,長照悲歌甚至不斷重複上演,許多人因不堪長期照顧壓力,不得已親手結束親人的生命。
長照路上不孤單,為了國家未來,柯文哲提出3大有感政策,希望為臺灣打造「服務多、財源穩、制度有」的長照體制:

## 入住「住宿型機構」,補貼增三倍!
目前長照2.0制度「保輕不保重」,中重度失能者保障有限,經常出現「想住住不起」的現象,柯文哲主張提高住宿型機構補助,依照失能等級,將現行每人每個月最多補助1萬元提升到3萬元,並定期按照物價調整,減輕中重度失能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疼惜「家庭照顧者」,提供現金補助!
柯文哲了解照顧者的辛苦,主張將長照保險納入家庭照顧者,讓民眾在家照顧,也能享有補助,透過增加喘息服務次數、關懷訪視、提供現金補助,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經濟負擔,成為照顧者的後盾。

## 聘請「外籍看護」,也享有長照服務!
目前聘請外籍看護的民眾,會被排除於長照2.0外,柯文哲認為不該讓民眾因為請了看護,而少了服務,未來聘請外籍看護,也能享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居家護理、居家及社區復健等服務保障。
變老是人生的必經階段,「活得老、活得好」是每個人的夢想,柯文哲承諾改革長照體制、全力推動長照保險,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讓長者享有健康、快樂、有尊嚴的老年生活,也讓工作及就學中的子女能安心托老。
--
➤入住住宿型機構 補助增加3倍!
目前長照2.0制度「保輕不保重」的現象,中重度失能者保障有限,經常出現補助太少住不起機構的狀況,柯文哲主張提高住宿型機構補助,依照失能等級,將現行每人每個月最多補助1萬元提升到3萬元,並定期按照物價調整,減輕中重度失能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疼惜家庭照顧者 提供現金補助!
目前若長照在家照顧,無法享有補助,柯文哲了解照顧者的辛苦,主張將長照保險納入家庭照顧者,增加喘息服務次數、關懷訪視,並提供現金補助,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經濟負擔。
--
➤聘請外籍看護 也享有長照服務!
目前聘請外籍看護的民眾,會被排除於長照2.0外,柯文哲認為應納入長照體系,不會因請了看護,而少了服務。未來聘請外籍看護,也能享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居家護理、居家及社區復健等服務保障。
阿北政見還有這4點!

## 擴增長照支出達到GDP1%

## 成立中央長照保險局

## 提升長照服務品質、頻率

## 建立PAC(急性後期照顧)制度
## 記者會影片與逐字稿
{%youtube 09NmpCK3nvo %}
菜裡水果多一點
好來 吃飯
飯跟蔬菜
就是你要多跟他互動
然後多跟他聊一下
然後去認識他們
細心的跟他講
一個動作跟他說怎麼比
要手把手去教他
不然他不會做
我說你怎麼有耐心
你要細心去教他
當自己的爺爺奶奶
當自己的爺爺奶奶
我相信全臺灣都非常的關心臺灣的長照
問題 再過兩年臺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的
社會 也就是每5個人當中 有1位是65歲
以上的長者 也因此如何進行全面性 覆蓋性
更高的長照 就是大家所關心的議題了
那麼今天柯文哲總統參選人 他會非常負責任
的提出他的長照政策 那麼今天呢 在這個
長照議題的討論之下 我們也非常榮幸請到了
在產官學界 各位專家來蒞臨指導 我會逐一
唱名 也請各位專家學者 在我唱名到的時候
不妨站起來跟我們的媒體朋友 還有我們的
鏡頭來揮手
好 首先我介紹的是開南青春學堂負責人
胡毓富校長
大家早安 大家好
早安 早
好 最後我們要歡迎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吳第明理事長
今天邀請到的真的都是各界的專家 產官學界都有
在學界面對了人才鍛鍊的問題
而在產業界呢 則是面臨了沒有錢又沒有人的問題
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呢
接下來就是貴賓要來致詞跟我們分享的時間
我首先先邀請的是開南青春學堂負責人 胡毓富校長 請
主席 還有我最敬愛的這個黃珊珊副市長 也是我們的競選總幹事
還有我們的桑主任 還有我們的陳理事長 吳理事長 還有在場的媒體記者
大家早安 大家好
我是開南青春學堂的負責人
自己開南青春學堂是一個日照中心
青春學堂的意思就是說讓我們的爺爺奶奶以後可以變得更青春 更好
而青春學堂有一個特色 為什麼叫青春呢
因為我們青春學堂裡面的部分照顧服務員 是我們高中職的學生
我們爺爺奶奶看到我們高中職的學生一定是非常的快樂
我非常感謝我們的柯P主席擔任市長的時候
在五年前非常有前瞻的規劃來成立我們照顧服務科
這個是絕對對的
那麼另外在兩年前呢
在我們開南高中設立了青春學堂
這個前瞻性的規劃也絕對是正確的
跟各位媒體記者來報告
現在我們最困難的其實就是人
事實上我們這些人力不足
不足等一下我們幾位理事長還有我們主任都會詳細的說明
相信我們柯P主席會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我們人啊
我們以學校以我們青春學堂而言
是培養人力的最主要的地方
更何況我們是高中職
我們是全國唯一在高中職設有日照中心的學校
也很有可能
也很有可能是我們在高中職設
為什麼要這樣子做 由此可見
人力培育是多麼的急迫跟多麼的重要
不過也因為如此 知道這麼重要
但是有這麼多人要來就讀我們學校嗎
我跟各位來報告
我們學校目前三個年級才100人
真的不多
苗栗以北我們招最多人的學校
如果知道是這樣
為什麼投入的人這麼少
我相信有幾點
第一點事情就是
我們的孩子的認同度夠嗎
他未來的社會地位夠嗎
我們有專業證照嗎
我個人是桃園市藥劑生公會的理事長
我們是一個老藥師
我們有證照來保護我們
現在爸爸媽媽
我兒子
我兒子如果讀照顧服務科
有證照可以保護他嗎
他的社會地位高嗎
沒有錯
未來在十幾年裡面
絕對會有很大很龐大的
這個銀髮族的這個
這一個可以發展的事業
可是我們國家配合了什麼
所以我個人認為
教育部也好
勞動部也好
還是說我們的考試院也好
通通都要一起動起來
我們的技術證照是什麼
我們的醫事專業證照
可不可以給我們
給我們照顧服務科
一個機會
如果驗光師都有機會
為什麼我們照顧服務師
沒有機會
完全沒有理由
我簡單的訴求到這邊
只提一下
我相信後面
我們的理事長
我們的主任
會提出更好的酌見
以上非常感謝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台北市貴族長照中心的主任
我想過去這麼多年 大家都針對長照的問題
都有很多的政策或想法
那不外乎大概就是錢跟人的問題
那政府希望的政策能夠在第一象限
要 錢要夠 人要多嘛 那這個象限裡面是
我們應該是政府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說在這個象限裡面 我們能夠追求
高品質的服務
那長照機構 住宿制機構現在面臨的問題
可能是在第三個象限
就是錢沒有
然後人也沒有
那這個衍生出兩個問題 什麼叫沒錢
就是說我們現在政策並沒有把住宿制機構
納到
長照2.0裡面 那住宿制機構裡面的特性
就是都是重症失能者
那重症失能者的特性
就是照顧密度需求很高
然後現在的政府只倡導叫做長照涵蓋率
我們的政府 我記得他的這個目標只是
85% 所以這長照涵蓋率就是說 我去服務到
一項 我去接送一項 即使你家有外勞 我接送
你到醫院去服務 那涵蓋就到了
可是忽略掉這個叫照顧密度的滲透率
也就是說高度失能者 他可能會在社區裡面
他可能會在居家裡面
但是慢慢他的照顧密度需求越來越高
的時候 會往住宿制機構移動 然而卻沒有在
現在的長照2.0裡面獲得這個協助 我們在
一線看到很多家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無奈
他可能要所謂的照顧離職
他可能沒有能力可以去照顧他 甚至產生
所謂的長照悲歌 可能在最近在新聞也有看到
那第二個就是人力的問題 剛剛校長有
也有提到 人力大量現在被長照2.0
的政策所這個剝奪 很多照顧服務員可能
就到這個居家裡面服務
因為點值比較高 錢比較多嘛 這個也很好
也沒有不好
但是說本來存在在這些重症失能照顧機構
裡面的人 就變成人又不夠了
那最近有很多人力探討的問題 好比說在
醫院要做全責照顧 那也有很多照顧服務員到
醫院又被健保資源所爭奪 所搶奪
因此我的建議是希望趕快讓這些需要高度
這個照顧密度需求高的重度失能者 能夠
回到長照2.0去補助他們
讓他們去獲得更多的協助 減少這些
家庭長照的這個問題
以上大概是我的意見 謝謝
好 非常感謝桑主任的分享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請
陳振訓理事長來幫我們說一下 在長照界看到
的一些狀況
大家好
我是社團法人中華樂齡共生學會的
理事長
那這個學會在去年的1月1號成立 那我們
學會的總顧問是張博雅
張院長
基本上會成立這樣的一個學會 其實是看到
長照政策的
2.0這一塊
他有許多的缺失 當然這個缺失也不能夠
完全怪政府
因為臺灣面臨的一個問題
就是人口快速老化的問題
在要成立這個中華樂齡共生學會
的時候 我去拜訪了嘉義市吳鳳大學的
校長
那校長跟主任跟我講說 他們這個長照系
招不到學生 那我就建議校長說 你是不是
把他改成長照產業系
長照產業系 那你大概可以招到更多的學生
那我們就理解到這個長照政策可能有
他的真正在實體性上的困難
那這個長照政策
這個推進到今天 他簡直就是一個長照地雷
如果不改 不去改變的話 那猶如在倒數計時
走鋼絲
所有投入到這個長照這個領域
這個工作的人 他們面臨的什麼的問題
我們臺北市
這個
榮總
他們有一個這個照護中心 那他
個管師只有4個人
但是每一個個管師 他要照護200位的
patient
那這個人力顯然是
很難 很難去想像他們的工作量
那我想
另外一個部分的問題就是說
衛福部
告訴我們 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之後
這個老人的一個 到2026年
會達到21%
那麼這個一定造成是失能人口
在這個2025年也會達到100萬
那這是什麼概念
就是說5個人 5個老人就有1個失能
所以我們要想像到的是整個社會
有這麼多的失能的這個長輩需要照護
那人力在哪裡 在這個地方我要建議開放
外勞的幫傭政策
今天如果能夠讓外勞 每個家庭能夠有
一個外勞 那麼這個外勞他能夠照顧小的
也能夠照顧老的 那會減緩我們在
長照這個
這個工作的一個困難
另外
社區照護員的人力
也是參差不齊 坦白講
他們都是短期的一個培訓
然後投入職場
那現在的一個
工作 我覺得
我衷心的一個
期待一個在 柯P 領導的新政府
能夠提出全面性 全方位的
這個解決方案
從兩個方面來思考
一個是減少長照的需求 一個是優化
長照政策
那請供參考 謝謝
謝謝理事長 那麼最後我們就請我們的榮譽
理事吳第明理事來幫我們說明一下您
所看到的人民的心聲
大家好 那個長照2.0已經推行了
五六年 其實缺人缺錢的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而且越演越烈 那許多問題都是因此而生
那其實其中一個我們的長照的
輔具
我建議是應該屬人而非屬地
也就是說目前的輔具政策呢 這個長輩只要
來到長照機構以後 他某些的輔具就被取消
而不得申請
往往機構為了要幫他申請
還必須先把他移到家裡面申請完 再把他移到長照機構
當然其實這個輔具其實是用在長輩的身上
對於重度失能的長輩來講 其實是多了很多的麻煩
那第二個
長照機構的評鑑制度
評鑑制度是地方政府的責任
但是其實中央的規定
地方也是不敢違逆的
但是上行下效
而且上面只有一些簡單的文字之後
下面其實質感越來越嚴格
加上很多的地方政府
他也不知道如何做評鑑
去委託外面一些營利單位
去做一些評鑑的制度
那會造成什麼
就是這個往往會以這個處罰
來代替這個叫做輔導的機制
建議希望用輔導來代替處罰
目前長照人力嚴重的缺少之下
如果事事都用處罰
來做評核標準的時候呢
長照人員一定會大量的流失
流失到哪裡
流失到沒有壓力的地方去
尤其照顧重症失能的長輩
其實目前所有的
長照畢業生來說 大家都會先不選擇這方面的工作
而是先選擇比較行動自如的長輩 我去服務他
但是往往我們的長照悲歌都是從重症的這些長輩身上發生的
所以建議這個評鑑制度應該要以輔導代替處罰
而評鑑必須你要在一年之前要先做詳細的說明
而不能在評鑑當下無限上綱
我想如果評鑑當下無限上綱的話 沒有人可以承受這樣的一個評鑑制度
第三 希望在住宅法裡面 還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裡面是可以明定
只要有長照機構進駐 或者在附近這個叫做設立的時候
不可以去反對他 反而要支持他 一定要明定
為什麼呢 住宿型機構目前為止多年來被大家視為嫌惡設施
也就是說大家認為長照機構不好 大家在裡面是等死 是臭
或者怎麼 也就是說目前的媒體其實只報憂不報喜
其實長照制度 長照機構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良善經營的機構
反而是這個叫做不良機構非常之少
但是大家其實在沒有長輩失能的狀況下
其實並不瞭解
也並沒有這個機會去瞭解長照機構的現況
當這個住宅法以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如果可以訂立的話
其實可以去
對於社會去提倡敬老 護老
尊老的美德是可以強化的
也就是說目前的住宿型機構
已經完全不足
未來一定會大量設置之下呢
如果這方面的法令並沒有修正的話
未來大家想要設置住宿型機構
其實也是困難重重
以上 謝謝
好 非常感謝幾位貴賓喔
剛剛針對的涵蓋率還有滲透率不夠的問題
還有很多的民眾沒有辦法得到長照服務的問題
根本的問題就是沒人沒錢
那麼衛福部長薛瑞元告訴我們呢
他說長照基金會不會出現赤字呢
他的回答是五年之內沒有問題
那麼請問五年之後呢
是不是要把這些問題丟給下一任的政府
丟給全民來承擔解決
我們到底要怎麼樣建立一個
全面並且健康的長照制度
接下來我們就有請台灣民眾黨提名的
總統參選人柯文哲
來具體的向大家說明
他接下來所要推廣的制度
他說明天的服務 今天就要準備
我們請柯文哲總統參選人來
那是我們
面對的問題
生老病死以外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叫長照
為什麼你知道嗎
他是一個
他可能又老又病 又不會死
所以有一個長照需要
事實上從這個社會新聞來看 過去十年
大概一百個
因為那個照顧者受不了
等於是親人殺死親人的社會悲劇
所以表示說他是一個問題
只是一直到現在 大家都沒有去正視這個問題
那為什麼你知道嗎 兩個原因
錢不夠 財源不穩
這等一下我們會說明一下
第一點喔 這是
各國在過去這幾年當中
還有預測未來的
老年人口佔比的一個圖
坦白講喔 老化不是問題
快速老化才是問題
我記得2014年我上任台北市長的時候
當時台北市大概65歲以上人口是14%
結果我到2012年 我都還沒卸任
那一年喔 年初
台北市大概65歲以上的人口就超過20%
短短不到八年
從14%增加到20%
事實上我們對這種老人社會也有名詞的定義
高齡化社會就大於7%
老齡化社會就大於14%
超高齡社會就是大於20%
事實上
全世界比台灣更老化的國家
比方說我們現在用2020年這個線來看
其實台灣老年人比例並不是最高的
其實那些北歐國家 先進國家
比台灣更高
那台灣面對的是什麼問題
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人口結構變化
老年化
像瑞典從7%到20%大概花了110年
台灣30年
然後從 你看以我們台北市為例
從14%的到20%的
不到8年
所以我們今天面對的問題是
人口突然老化
所以這個很難應付
其他國家有很長時間慢慢適應
所以這個國家叫
迫在眉睫的一個危機
因為它整個人口老化太快
那一般來講我們在做政策的時候
會先參考其他國家
可是在這一點台灣就很困難
為什麼你知道
這個圖上面看起來
跟台灣最接近的是南韓
幾乎一模一樣
其他國家都是以比較慢的速度老化
所以要面對這種很快速老化的國家
我們沒有以前的 Model 可以抄
南韓跟我們幾乎是一模一樣
它跟我們台灣也差不多
所以沒得抄
所以今天這個
我們這種長照
特別是那種面對老人的長照的政策
我很明白跟大家講
沒有其他的國家可以抄
所以我們要自己去面對
好那怎麼辦呢
第一步先看看
通常是先看錢
藍色那個就是每年長照的收入
目前長照收入三個來源
菸捐、房地產合一稅、還有一個是遺贈稅
你看看它每年在增加 怎麼突然掉下來
菸捐其實不值得鼓勵 我們也不會鼓勵大家抽菸
來增加長照基金的收入
房地產那個是景氣有榮枯
所以這本來也很難控制
更好笑的是遺贈稅
你怎麼知道今年會有幾個有錢人死掉
所以那個收入是非常不穩定的
所以我們這種長照基金的收入
它主要這三個來源
菸捐不值得鼓勵
房地產合一稅
這個有景氣榮枯
你總不能說今年景氣比較不好
所有老人大家就忍耐一下 沒有錢
這不可能
遺贈稅就更好笑了
這完全不確定
所以你看看它的收入
到2022年的時候
110年突然掉下來
我猜那一年應該是
其實疫情期間
反而死掉的人比較少
因為大家不敢出門
死亡率反而會比較改善
可是從另外一方面看,他的消耗的錢
紅色是支出,他就逐年在上升
事實上從這個圖看起來是這樣
我知道薛瑞元有在立法院回答
他說大家不要怕,五年內不會有問題
我要問的是他五年以後
因為目前在前幾年很顯然藍的比紅的多,所以他有存了一些錢
所以在五年內他不會有問題,這我會知道
問題是五年後怎麼辦
這也顯示我們台灣在政策上一個最大問題
我們台灣從2000年以後幾乎就沒有長期計畫
所有政府全部在想說,這幾年這一關選舉會過就好
所以我們今天的長照一個問題就是說,他錢不夠
第二,他的來源是不穩定的
然後支出,因為人口在老化,所以支出一定繼續增加
所以沒有錯,五年內應該沒問題
那五年後一定會有問題
好,那怎麼辦呢
現在這樣
奇怪,為什麼不會動
好 錢的問題
目前我們台灣花在長照佔GDP多少 0.26
你看看這個就很清楚
這個OECD就是一般來講說已開發國家多少 1.7
那一樣拿我們旁邊的國家來比較
南韓是最接近 0.6
日本也1.8
你想想看 從這個數字就很清楚
目前我們花在長照的錢不夠
所以為什麼大家對長照的制度會不滿意
很簡單 因為錢就是給的不夠
因為我們那個財源 而且財源不夠就算了 還不穩定
所以這個顯然 這個錢到底要怎麼來
所以今天要討論的是
如果要應付五年後的問題
台灣長照的錢要從哪裡來
第一點 因為錢不夠
所以服務就開始偷工減料
你看看 我們表面上說有67%的人可以得到長照的服務
其他33%的沒有
你知道為什麼在台北市
每次講說台北市的長照覆蓋率最低
因為他錢不夠
所以他有一個很奇怪的規定
如果你家有雇外傭
你就不能使用長照的服務
我們台北市住的這種外籍看護工
三萬五千人
所以等於這三萬五千人是不能使用台北市的長照
那種長照2.0的服務
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制度
為什麼我雇了一個外籍看護工
我就不能享受長照2.0的服務
這很奇怪
然後因為錢不夠
所以開始偷工減料
就是說到你居家服務可以 保小
真的他很嚴重
比方說變成那個三管病人
所謂三管病人 像什麼氣管 尿管 鼻胃管
真的要住那個住宿型機構
他補助很少
一開始是五千
不過因為今年是選舉年
所以才加到一萬
問題是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是一個重度殘障
去住那個安養院
一個月一萬塊夠嗎
顯然不夠
所以我們目前長照制度
有一個很奇怪的
兩個很奇怪的地方
家裡有雇外籍看護工的不能用
再來
他只有保小不保大
你真的很嚴重要去住那個住宿型機構
最多就給你一萬塊
所以就顯然不合理
好
那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第一點我剛才講過
台灣人口還繼續在老化
雖然到今天
我說我們已經大概65歲以上人口已經20%
但是跟大家講還會繼續上升
所以
104年需要長照的人口是75萬
等到120 30年離現在7年後
會達到120萬
還有一點
我上次在講醫療政策的時候
我們要從健保變成保健
重點不是活得久
重點是活得健康
我們目前看起來
我們一生當中需要長照服務
時間長達7.3年
這個還是要縮短
最理想是活蹦亂跳
最後一秒突然死掉
我想沒有人會希望說
他最後八年全部躺在床上當植物人
可是很不幸的
從統計數字上看起來
雖然壽命延長
但是身體的狀況不是很好
所以這也是要解決
所以上次我在講醫療政策的時候
就講過
應該增加醫療衛生支出
要往保健的地方移動
而不是在做健保
其實我們現在哪裡是健保
那叫醫保
所以最理想還是不要生病
活蹦亂跳到最後一秒
可是很不幸
這也是我們要處理的
像這樣
一下子也不可能說
最後幾年的狀況不好
可以突然縮到兩個禮拜
所以因為我們在
生命的最後幾年
長照需要量實在是太大
這也是一個要改善的目標
好我們來看看下一個
那講完問題
人家說不管你的解方是什麼
好第一條錢要夠
不敢說一下子像
日本1.8%
不過至少我們先進國家
1%的總是
我們往1%的GDP
1%的來努力
那要多少錢要2300億
還有
如果一年要運作2300億
還是要專門的機構來處理
就好像我們現在有健保局
所以將來長照保險
應該成立一個中央的
長照保險局
比照健保局
那2300億當中
大概是433
政府出40%的
僱主出30%
人民自己出30%
那企業要出30%當然會增加企業負擔
所以這個要推動也不是一個晚上就可以推動
不過相對於健保現在雇主要出60%
所以這個已經壓低雇主的負擔
那政府還是要負擔40%
所以除了那些菸捐、遺贈稅恐怕還要再找一些其他財源
另外一個是我們也主張說老百姓還是要出一點
為什麼你知道
完全免費的品質不好
完全自費的出不起
所以部份負擔還是一個 比照現在目前健保這種概念
健保的市場 可是他也允許你有自費的市場
這種混合型會 才是長治久安 因為財務比較容易平衡
那有人在問說 如果照你的制度
估計大概要出多少 老百姓要出多少錢
答案寫在這裡 大概目前你健保費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大概是這樣
所以也不要幻想說 全部都不出 什麼都有 不可能
所以我們的設計是說 還是要部份負擔
目前健保費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然後當然是這樣啦 每三年還是要調整一次那個費用
其實健保也是每隔一段時間會調整到費用
因為物價指數總是會上升
那麼如果假設用新制度的話
跟現在比起來有什麼好處 我們來一個一個看
現在是這樣啦 你聘外籍勞工 外籍看護工 你所有的服務就沒有了
我們認為那沒有道理
所以聘外籍 那個如果你有繳保險 那是你的權利
那你要聘外籍看護工 那是你自己額外的
所以這個不可以聘外籍看護工 你知道
所以你長照2.0的服務都不見了
這第一個要改革
所以這個會 目前這個長照2.0的服務
如果你有聘外籍看護工 還是保留
長照2.0的服務
它的品質、頻率都會增加
比方說
如果是像我們台北這種都會區人口密集
就可以開始提供夜間的服務
當然鄉下如果人口很稀少也不敢講
不過至少錢多了以後
品質跟服務的次數、頻率會改善
再來這樣
剛才講過我們目前長照最大的缺點就是保小不保大
你真的有一天重病你要去住那個長照機構
你覺得一個月給你一萬塊夠嗎
現在你有辦法找到那個居住型長照機構一個月一萬塊夠嗎
所以我們是主張說可以增加到三萬
但是這個要三萬就是說
平常大家就要繳一點 幾百塊的保費
兩三百塊的保費
這樣的話當然是希望最好不要用
可是萬一要用的話
這個錢可以集中給那些比較重病的人來用
所以我們如果用我們的長照保險的制度
他一個精神就是
以前那個保小不保大可以解決掉
另外一個是這樣
目前這也是很奇怪
我如果在家裡照顧
我那個長照服務的錢都沒有
領不到變成自己在看
所以我們要想是這樣
如果你達到失能程度是可以打分數的
你家人是直接在照顧失能的親友
理論應該給他付一些錢給他
現金給付
之後你是照顧自己家人
還是可以拿到一筆津貼
這樣會比較公平
所以結論是這樣
關於長照我們還是主張開辦長照保險
用部份負擔的長照保險的概念
這個可以確保這個制度永續經營
也不會太浪費
然後
我們這個長照保險是給他基本服務
比方說被照顧者的基本服務
照顧者如果你自己顧了我會給你一點津貼
然後我們上面還是允許商業保險
你要僱外籍看護
你要額外服務更好或是你要住那個很貴的
住宿型長照機構可以啊
所以這個觀念就是
維持一個基本的服務
但是也允許自費市場
當然最後還是有家庭互助 家庭互助我們會給照顧者
會按照這個失能程度給他一點津貼
這是一個比較
合理的制度
另外一個是,在我們設計裡面
如果這經濟規模夠大
會開辦這個叫特約長照機構
比方說以我媽媽為例
她骨折,住醫院開刀
醫院一個禮拜就趕妳出院了
可是妳送回家裡,就很頭痛
總不能我們兄弟都請假回家照顧她
他就需要有人服侍一兩個月
一兩個月後他骨頭長好一點
他拿著拐杖又可以動了
可是那一兩個月時間怎麼辦
如果有這一種特約型的長照機構
我們叫急性後照顧 會比較好一點
所以很多那種急性病以後
重病以後
到他可以好到一個程度可以居家
居家自己生活
中間要有一個過渡的地方
這也是將來在開辦長照保險
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這樣的話整個系統就會比較好用
你看可以住院
急性期完了到那個長照機構住一住
更好回家
然後這整個系統
所以這個健保局跟這個長保局
兩個就要能夠
雖然是兩個局
但他能夠有效的合作來運作
所以結論是這樣
我們希望將來的長照保險服務可以比現在多
財源比較穩定
還是要收一些
不能是全部靠那遺贈稅 我覺得那是很好笑 因為我不知道今年會死掉幾個有錢人
所以還是要
還是要從這個
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收一點錢
這也可以防止濫用的問題
最後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制度
那所以結論
這是 take home message
我每次在當老師 你知道上完課之後 今天的重點 考試重點
第一條
目前的長照為什麼做不好 很簡單 錢不夠
所以我們目標GDP的1%
我們目標啦 第一期目標 2300億
佔GDP的1%
那達到這2300億 如果有2300億
還是要有一個中央的一個機構來處理
所以我們目前健保局這個模式不錯
所以我們要成立一個長照工具
那如果2300有長照保險金
那比現在有什麼好處
第一條就是
不會因為你雇了外籍看護工就把你取消服務
這個要還保有
再來
如果你是重病去住那住宿型機構
目前這個不管5000塊或1萬塊每個月
不過可以拉到3萬塊
大概
那如果你要住更好那你自己再加錢
所以我們提供一個就是說
還合理的住宿型長照機構
而且比較合理的價格卡五 3萬塊
然後因為錢也比較多
就可以有現在的這個現有的長照服務
品質跟頻率都可以改善
再來就是我們要建立那個急性後期照顧
那些住過院的什麼的
或是他一時間不方便
在家裡居家照顧
或者是社區照顧有困難的
有個地方可以暫時待一下
這可以讓整個
系統會更有效率運作
特別是
因為我實際在醫院
擔任過主管
其實很多人
他開完刀他真的不需要住院
可是他回家很難照顧
所以要有一個地方給他待著
可是那常常要待一兩個月
如果有這種長照機構會好很多
那最後是這樣
我倒覺得這樣目前這個
一些
需要長照的人擺在家裡親人去照顧
理論上他是替國家在照顧
所以給他一個
按照失能程度發一些津貼給他是合理的
所以這個是我們今天的一個
7點的這個
Take home message
我們的處方籤
所以結論是這樣
員工穩定 老闆也開心
在地安老 樂活慢老
專業賦能 尊嚴提升
剛才那個胡校長在講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長照一定要產業化
你現在規模小小的 服務很爛
他沒有辦法形成產業
你給他餅做大 這個產業就會起來
所以基本的長照
再加上自費市場
將來讓我們整個長照的服務系統比較好
這概念是這樣
好 謝謝大家
剛剛已經宣示了他要全力來推動長照保險
明天的服務 今天就給你準備好
全民納保台灣會更好 長照也會更好
我們邀請我們所有的貴賓一起到台前
我們看向前方 正前方的攝影鏡頭
我們可能要再稍微往左邊一點移動好嗎
我們全體先稍微往左邊一些
來看我們的媒體朋友們的引導
我們首先先看前方這個平面的鏡頭
我們先看正前方
柯P的處方簽已經明確的提出了
他要推動長照保險
我們比個讚好不好
為台灣更好 更有效 更全面
更健康的長照制度來加分
那麼未來在這樣的制度之下
住宿型的機構補助會增加到現在的三倍
從一萬元增加到三萬元
我們繼續看向前方的鏡頭
我們是不是比個愛心 小愛心
有很多人需要長照的照顧
我們希望涵蓋率更高 還有覆蓋率更強
好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後方的攝影鏡頭
同樣先看一下正前方 一樣比個讚
好 柯P的處方箋 我具體要來唸喔
長照支出要擴增到2300億
把餅做大 把長照服務都擴大
接下來看一下右方的媒體鏡頭
好 我們給大家一個大大的微笑好不好
希望未來台灣的長照保險制度能夠建立起來
未來有更多人都能夠受到完整的照顧
好 最後我們看一下左方的鏡頭
好 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
有沒有人還需要拍攝畫面的可以跟我們說一下
好 那我們接下來先聯訪時間
我們就先請幾位貴賓先入座
好 那我們的副總幹事
周玉秀副總幹事我們一起上台
那我們請總幹事珊珊可能要
好 這個
總幹事
音響關掉
好 那我們音樂可以先稍微暫停一下
剛剛大家聽到的是我們的競選歌曲
是用AI唱的
也歡迎大家多多給我們支持
我們之後還會拍MV
那個模仿的才真像
他聽了我唱十幾個鐘頭
因為我上一次在演唱會
他就把它全部錄十幾個鐘頭
然後那個就用人工去學習
就模仿那個唱腔
所以現在只要任何人唱歌
他就用我那個把它模仿出來
所以這實在真可怕
我在想最後那個選舉的時候
各式各樣的假錄音一定會跑出來
這模仿的實在太像了
感覺柯P很有信心
跟大家預告一下
其實我們的競選歌曲不只一首
我們之後會陸陸續續的推出
接下來就是到媒體聯訪的時間了
我們首先先請TVBS品儀
麻煩請用麥克風
謝謝
不好意思我們一開始還是先問長照的題目
謝謝
想問一下主席這邊 因為今天賴清德他同時也有提到
這個長照3.0的部分 那其中在住宿型的
機構補助方面 您這邊提出是每個月最高
是3萬 但他那邊是1.1萬 想請問一下
你這個3萬是 覺得為什麼要拉高這麼高
然後第二個是你們這個在家照顧的現金的
補助的部分 你認為這個現金補助可以補助到
多少 然後還有一個是這個保險的部分 是從
幾歲的時候開始納保
第一點
那個
那個賴清德說他可以住宿型到1.5萬
他一定沒講錢從哪裡來
因為他不敢開辦那個保險
意思就是說
當然要跟老百姓說要收錢 他一定不敢講
所以因為這樣 他一定想要設法去擴大政府的負擔部分
所以他不可能讓這個錢給到夠
他只能說 好吧一萬多邊 再多個五千 想辦法再從哪裡挪出來
坦白講
什麼叫財政紀律
你要講你的政策 一定要先想好大概錢從哪裡來
我講我最簡單的例子
當年我在台北市推動1280
那時候我已經算好那個停車費可以cover它
今天中央推那個1200 我跟你保證
那個以後就變錢坑了
因為你1200 那個政府要補貼一大堆錢 錢從哪裡來
今天我們提出這個長照保險 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
他就跟老百姓講說
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但是公私協力
讓這個系統最有效率
那既然台灣在這個
那個健保你知道
做的還可以
其實我覺得健保應該是這樣
自費市場應該更開放一點
因為這可以促進整個產業發展
所以我們這個長照的概念是這樣
你還是要繳一點保費
然後政府再加一點
然後開放自費市場
然後讓這個產業可以做起來
所以我先回答你那個錢的概念
那幾歲開始開徵 好問題
我倒覺得這樣啦 很多制度不用發明
比照健保就可以了 大概就不會差太多
然後那個照顧者要花多少錢
這個還是要再精算 那依照失能者的程度去處理
因為你那個很嚴重
你要在家裡照顧 那當然給你錢多一點
那你那個還好 拿個拐杖還可以走來走去的
就付得比較少
所以將來是這樣 巴氏量表還是有它的用途
巴氏量表是決定殘障程度
那決定說這個人我要補多少
這樣就比較有科學的根據
好 接下來台視 金梅
想問一下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被中國拘捕至今已經六個月了 立法院之前也開記者會,希望總統參選人都要表態怎麼去營救他?
第一點,這個富察本名叫李延賀
他在台灣娶妻生子,也拿到中華民國的身分證
所以應該被視為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民
所以政府就有義務要去保護他
那他目前被關在大陸好幾個月,我記得從年初到現在
這牽涉到幾個問題,目前台灣跟大陸完全不溝通,所以政府也假裝沒他的事,這是不對
既然是國民,本來政府就要出面去保護國民的生命財產
所以這一點我們還是要表達說我們對他的關心,也表達說政府應該出面去處理
也認為目前兩岸之間完全不溝通是不好的
因為像這種事情就不能解決
但是我們要跟中國講
中國如果自稱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怎麼會讓一個人關起來好幾個月,也沒有起訴、也沒有審判、也沒有公開亮相
好像這個人就消失了
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上應有的表現
這是為什麼你每天講一大堆什麼惠台政策,台灣人聽一聽就跑掉了
因為每天都做一些讓台灣人覺得不好的東西
這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北京政府對這種事情一定要小心
因為你們的所作所為就讓台灣人不信任你
好 還有沒有提問要提問嗎
中視
志恆
中視志恆 想問主席
就是說現在有業者
就是爆料 冒充台灣蛋
是農業部指使
那農業部他也說這是誤解
實質轉型 不過現在
也被打臉說其實早在2019年
就有兩張的公文 就是說
這一個液蛋
是要標明原產處
那這算不算是政府帶頭
篡改這個標示呢
那同樣的這個問題
就是說今天的關鍵是為什麼
農業部要特別的去
指示這個廠商
要標這個台灣
是不是他們本來就知道這個蛋的品質
本來就有問題
其實我那天在
台東的一個記者會也講
人家說一夜知秋
這個是一蛋知秋
從這個蛋就知道當前的民進黨有多糟糕
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
從頭到尾沒有一件聽起來是合理的
一人公司
資本額50萬
然後可以標那個幾億的生意
然後沒有他停業還沒復業
政府就跟他簽約,政府可以跟一個還在停業的公司簽約嗎
然後
政府買了1億4千萬顆進來的蛋
到底報廢掉多少
我現在看數字都逗不攏
有說5千4百萬的
有說6千萬
到底報廢了多少,然後剩下的蛋到底跑去哪裡
我們這個國家怎麼都講不清楚
那些進口1億4千萬報廢了多少,在哪裡報廢,有沒有人看到
然後有多少流到市面,到底流到哪裡去
多久了
這個政府都完全沒有紀錄,一定有的嘛,為什麼不敢拿出來,一定有問題嘛
所以我直接就挑戰賴清德
你不是執政團隊的一員嗎
你要不要出來講話
你要不要順便自己組個調查團自己去調查
結果現在看到是這樣
陳吉仲跟林聰賢下台了 今天不是要去 今天還是明天要去立法院做專案報告嗎,現在也不用啦
還是隨便找個替死鬼去擋住就好了
我跟你講這種
有時候我會很生氣
你今天當前民進黨跟什麼畫上等號
貪汙啊
雞蛋 貪汙
光電 貪汙
疫苗 貪汙
口罩 貪汙
每一條都貪 你是怎樣
搞什麼鬼
你賴清德作為執政的一員
這些事情你都不知道是不是
那你要跟我說這個跟你無關
你都不知道
所以我常常說 新潮流不倒 台灣絕對不會好
這個是對的嗎?叫農業部自己出來解釋
是非對錯大家很清楚
出來解釋
主席非常想請教一下,因為今天公布長照政策的記者會
但是外傳昨天賴陣營好像集體在晚上七點多開會來討論
還想要調北市就是關於長照的資料
你會不會覺得好像被賴陣營針對了
這是這樣啦齁
我倒覺得也沒有什麼針對了
反正大家討論嘛
他要罵的我都知道
他說台北市長照覆蓋率很低
你知道為什麼覆蓋率很低嗎
因為僱著外籍看護不能使用
那這多奇怪的制度
對不對
所以是這樣啦齁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台北市再怎樣也不可能長照覆蓋率比較低
因為我們那個外籍看護工僱了三萬五千人
所以表示有三萬五千人被排除在使用長照2.0
沒有什麼針對不針對,我倒覺得是這樣
做得好了,我們有哪個地方做不好,你講出來我們也會改
政策本來就是辯論
今天您提出長照政策,然後有批評到現行的2.0的長照政策
賴副回應說,其實現行民進黨政府的2.0長照已經比馬政府時期的預算提高,據點也增加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您還要批評的話,就讓您批評
那剩下改善的工作他會繼續來做,你怎麼看賴主席的發言
他講得很好,他的概念是這樣,他本來考20分
經過他的努力考40分,他就跟全世界炫耀說我多厲害
人家要考80分的,如果你認為你們這樣考20分就可以,從20分進步到40分就非常滿意
那你們就回到歷史去吧
好 鏡電視怡萱
昨天朱立倫主席他是有提到說根據他們的內參民調
就是現在侯友宜是贏您的
那你會不會覺得說其實現在種種的發言
其實就是有點刻意要邊緣化
你甚至是在那個民進黨那邊也認為說
就是要求說希望你來當副手 你怎麼看
不管是選舉或者是執政
我都把它當作是一個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事實上從2014年到現在我都是這樣
所以政治固然有它世俗的一面
但是也不要忘記政治有它理想的一面
所以政治還是有理念有價值的
我看到今天台灣每天在討論的就是權位的分配
講一大堆
所以是這樣我也非常清楚
最近那些民調就是要做這個 我侯友宜追上來 柯文哲掉下去了
我跟你說民調我也是專家
他也沒有造假
他只要市話跟那個手機的比例調一調就可以了
因為我非常清楚 我的支持度在手機的比較高 因為年輕人
在這種高社經地位 他支持度比較高
所以我只要用手機民調就高 用市話做民調就低 所以要操縱很容易
甚至同一家機構 他可以說我這次用手機 因為人家不會很仔細去看
這次手機佔幾% 那個市話佔幾%
所以表面上同樣都什麼叉叉島的民調 他怎麼會忽高忽低
我現在都知道 你要先看他
手機跟市話各佔幾%
所以是這樣
我後來就跟我們的幕僚講說 我們的民調多少 就看每天民進黨打我們多兇就知道
如果我們很爛 他根本不會打
你看他這一陣子都很少打侯友宜
我只要看每天晚上看那個call in節目
他在打誰就知道那個民調多高
打越兇就是民調越高
好 中央社還要問嗎 中央社建申
你好
主席你好 侯友宜這趟訪美還有提出
3D戰略全民防衛
也喊出台灣願意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
那國民黨主席有稱讚侯友宜這場訪美很成功
但是民進黨的秘書長許立民認為說
這次反應力跟關注度都不高
大部分是失言
那因為主席你曾經4月的時候訪美
那你如果評價侯友宜這次的訪美
然後還有他提出的主張
那會不會牽涉到你二度訪美的規劃
事實上這一點
不管是美國的AIT處長
或是從羅森伯格到美國的各高層
不管是國務院還是國防部
不管誰當總統台美關係不會改變
只是應對中國的態度或許會有不同
所以老實講,台美關係
這個我們也是一再跟美方一再保證
不管誰當總統,台美關係不會改變
只是說應對中國的方式或許會有不同
就這樣
所以我倒覺得是這樣
誰去美國 其實都一樣
當然 剩下的就是
各個政黨的媒體包裝能力
有錢就廣告做多一點 業配買多一點
沒錢的就
沒有錢買業配就算了 就這樣
但是我要跟大家講 台美關係不會改變
好 最後一題TVBS
主席想問一下你怎麼看就是蕭美琴她投書美國媒體在講聯大2758扭曲台灣的這個政策
她認為不應該就是大陸不應該因此用2758來阻擋台灣進入聯合國
重返聯合國本來就是台灣的一個目標
只是說能不能做到
事實上這個2758 當年只是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
聯合國的位置
因為當年我們還是聯合國什麼什麼安全理事會的成員
這個聽了也知道怪怪的
但是後面的確是沒有後面的敘述
我當然是這樣
理想歸理想
只是說我們怎麼去
在國際的現實當中去找到台灣
生存
甚至可以
活得好一點的一個空間
就這樣
所以是這樣
其實很多東西也不是台灣片面可以決定
的確有大國的政治角力
2758號通過到現在也幾年了
60年以上了
民國60年通過
到現在
五十幾年了
結論是這樣
台灣在國際上生存本來就不容易
所以我們還是務實的
還是一樣 國家的力量還是要夠強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經濟力量夠 才有辦法養國防
國防夠了才有辦法嚇阻的力量
有嚇阻的力量才有辦法上牌桌跟人家談
所以終究還是國家的力量要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