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魔法師W的離開
Day 30 W,離開了
過兩天就會是黑客松後的第一次小聚,我似乎按照往常地(因為沒事做)陷入思考辯證,差點忘記最重要的現場任務(並沒有)。
從參加黑客松之後我都還在暈船,而且重要的是我想搞懂開源這艘船啊。我覺得很困惑,我所聽到的東西,我所理解到的東西(兩者不一定相同),我讀到的東西,我必須讓它發生的東西,我期待發生的東西,這些東西被混在一起。
「你知道很多NGO都是沒跟上科技那種,如果來這個現場一定死得比我更慘。」
W-哈哈,所以你可以想像之前一堆 NGO 以為來 g0v 就是到了一個可以許願有人會幫忙做一切時,從天堂到地獄的歷程。
「到底NGO是怎麼跟科技脫節的呀,這不是當代顯學嗎?居然連我在這個領域的基本科普知識都這麼匱乏。」
W-這裡面還要分知識,技術不同層次的東西。妳昨天遇到的,是要實際解決一個問題,所以談的許多東西,都是從實際操作面上去想。不這樣做只會淪為空談,到最後可能什麼都沒。
昨天妳其實真的已經遇到好幾個很棒的人,一個團隊直接形成,還有不同領域的人可以互相協助。所以在這裡面,你其實該想的是你的角色該如何定義和怎麼銜接。而這真的不會是去知道爬蟲怎麼寫的技術問題。但是知識這一塊,或許能有機會加強。
「但,社運與開源似乎有一些非常不一樣的文化。像是開源的程式碼,可以一個人接著一個人寫;但在社運界,如果有人領了一個議題,其他人是不能因為比較擅長,或前者棄標,就可以接著做。」
W-社運倫理嗎?
「苦笑」
W-開源有一個專有詞叫做 Forking,意思是,我自己把東西拿去另開一個爐灶,我自己找人去做。這在開源是可見到,但是不常見。會出現常常是因為在參與決策上出現重大分歧。而 fork 出去的東西,其實也可能哪一天忽然又回來,或是兩個計畫又重新結合成一個。
開源不是沒有政治角力的問題,開源也不是因為他的邏輯作法就一切都美好。但是這就是開源圈選擇的作法。所以授權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也會決定我們是否願意參與加入得很重要原因。
然後在這個圈圈內, trial and error 是非常重要的程序,一切都是不斷的嘗試與除錯,這也可能和你習慣做事的方法完全不一樣。
另一個我們會說的叫做 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這是只程式碼的發佈,意思是,有點東西就可拿出來,還要經常拿出來。目的是讓其他人可以更快速的知道與銜接上你在做的事情。這是偏向 crowd sourcing 的作法。這些全都是傳統組織等不熟悉與甚至可能排斥的
「我想問兩個層次,一個是開源的潛規則,另外一個則是這些潛規則導致開源圈跟真實世界碰撞時,會有什麼現場?」
W-我其實覺得,你受到的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文化的衝擊,但是你又想給個答案,所以一直侷限在妳看到的現象,試著給他們一個解釋。但是這背後有他的哲學邏輯,這些不是妳昨天就可看到,如果你想瞭解這些,只來一次黑客松也是不夠的。
「社運倫理很大的原因來自社運無論做什麼都是直接影響與社會的肉搏,導致變成這個結果... 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人」作為介質。但開源界的成果不是人是工具,這很不一樣。」
W-開源不是工具,是一種哲學思維。而 g0v ,妳要談的是一群黑客文化,那又是不太一樣的東西。如果要說,我會說開源是在自由下給人的選擇權力。原本寫的人把他寫的東西公布出來,開放授權,讓其他人可以有意願的就可接手去做。這是出自一個自我的選擇,不是說,什麼東西都可以去拿別人的來作來用來繼續。
「雖然你們會覺得社運倫理很怪,但那是因為倡議者對「個人」有非常強的直接感受,但科技宅或工具在面對的是「群」。而會去倡議是因為某些事物(某個人)已經面臨他生命最緊繃的點,所以倡議相對急促激進(因為改變的需求很直接),倡議者生命裡都有許多已經死去的利害關係人,這種急遽的生命剝奪讓倡議變成一種很intense的東西,時間上、施力上(控制慾)。進入這種程序就沒有自由,你有選擇,但你沒有自由。」
W-我們的差別在於,你似乎期望在一個不同的文化裡面找到可以回答你問題的答案。而我直接跟妳說,這是不一樣的東西。這裡面沒有妳要的答案,但是有不一樣的做事方法。所以我說,如果妳要的是另外的東西,那妳要去其他地方找,不是這邊。
關於時間,我也知道這是個問題啊,關於議題的急迫性,我也知道這是個問題啊。但是這本來就不是駭客文化要處理的議題。妳要如何在這裡面找到妳要的一個一體適用的答案?
但是不同的做事方法,我們可以看,他是否有機會跟更多其他不同文化,做事模式等結合。而到目前為止,開源社群,駭客文化,就是強調,我們的開放,就是讓你可以有更大的選擇。
「這裡直觀上沒有我要的,但那個「沒有」是空集合不是零。」「不是一無所有,Anyway,我覺得也不是這麼重要了,把事情做好就好。」
W-或許我跟妳說太多了,很多東西是需要妳自己感受和發現。更多時候妳所看到的不是妳所看到的,如果再被其他人所說的引導,那更可能出現失焦的狀況。所以接下來,就靠妳自己親自去感受去理解吧。我應該不能再幫妳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