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媒體
不用社群媒體之後,活得更自在了
2024結束了用十幾年的臉書與所有社群媒體之後,生活真實許多,情緒平靜許多,與人交往深刻許多。
與你分享來自十幾本書的語錄
社群媒體…
側重傳播,而非參與;側重貼文,而非討論;側重膚淺評論,而非深度交談《謝謝你遲到了》
扼殺真實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不論消息真偽,專門針對偏好特定訊息的用戶提供特定消息,
因此強化了極端主義,妨害公共論述,傳播錯誤訊息《WEB3新商機》
豎立起鏡面大廳,環繞在我們四周。沒受邀請的派對、還沒達成的目標、還沒爬過「空檔年耶」那座大山、人生與同儕團體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過的感覺……種種,我們比以往都更加敏感。《人類使用說明書》
過濾、限縮、窄化我們的選擇,
這樣內容提供者與廣告商才會更有利。當使用者聚集在充滿監視的空間裡,打造空間的老大哥就可以追蹤他們。《Mindf*ck 心智操控【劍橋分析技術大公開】》
是大幅剪裁後的結果,這種格式讓我們很容易妄下判斷,以為對方就像我們看到的這麼扁平而單一。
社群媒體只能呈現一個人的發文、照片、影片,把對方的一生擠進一個小小的盒子裡,盒緣鑲著各種鮮豔的刻板印象。這讓我們很容易忘記河道上的人在現實中有血有肉,讓我們覺得霸凌可能沒有什麼。《集體錯覺》
誤導著你。你以為自己跟他人連結了,但卻很巧妙的把你的現實生活切割開來。
你花了再多的時間在網路上「連結」,最後仍感覺孤單;你參加多場網路集氣,但現實生活中真的叫為他人多拿出一點資源,卻仍然很困難。《戒手機:挑戰二十天重新奪回生活主權的提案》
讓我們比以前更容易組成大型團體,但這些「虛擬」團體和人與人間的真實連結不同,它們沒辦法用同樣的方式滿足對歸屬感的需求。
正如圖溫吉和她的共同作者所說:我們應該切記:人類神經結構的發展有賴於親密、持續、面對面的接觸(含非視覺和非聽覺的接觸,例如觸覺和嗅覺接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煽動情緒
加速分裂化的生成,釋放嫉妒心及怨懟心理。
與其告訴人們他們是不理性的、錯的,政治家們得要對人們的親生經歷表現出更深層的理解 《連結之戰》
情緒與資訊傳播:對微網誌與分享行為之感受當中,
他們報告了極為明顯的研究發現:「基於總數超過十六萬五千條推文所構成的兩組資料,我們發現相較於情緒持平的推文,帶有情緒的推文往往更常更快被轉推。」《文化操控》
讓我們忍不住朝著自我羞辱的方向而去,主要是我們會彷彿自討苦吃地邀請許多我們看了不爽的差異進門。
活在今天的我們會把自己拿去跟同學、鄰居、同事比較就算了,我們是會拿自己去跟全世界比較,這讓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一種心態:我們之前怎麼沒有多努力一點,怎麼沒有多賺一點。 《多巴胺國度》
一開始只是幾個仗勢欺人的霸凌者在一段距離外亂噴仇恨發言,卻被演算法推到了我們臉書和推特的頁面頂端。
這些數位平台利用我們的負面偏誤來賺錢,使用者表現得愈差勁,它們的利潤就愈高。因為差勁的行為會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就是這樣的東西能產生最多點擊,而我們點擊哪邊,廣告收入就到哪邊。《人慈》
催化更嚴重的假我問題
主要是社群媒體讓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在網路上導演出一個與事實不符的生活樣態,甚至於社群媒體還鼓勵我們這麼做《多巴胺國度》
呈現的是「精心雕琢」後的生活版本,而表象與現實的落差可能更容易對女生產生負面影響。很多人觀察到:與男生相比,女生的社交生活更圍繞著接納與排擠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經過操縱,隨時配合我的興趣,不斷對我發揮心理作用,牢牢抓住我的注意力《人生4千個禮拜》
使我們以為,大家的感情生活都幸福美滿、輕輕鬆鬆、熱情洋溢又完美,
這使我們對自己的感情關係,產生超高的期待《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是放大我們最糟特質的系統《人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