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松網頁:https://defense.tw/
社群頻道:g0v slack #civil-defense
頻道加入方式:https://g0v.hackmd.io/@daisuke/ryjkbFyuS
防衛松前講座.內容目錄
時間:2023.07.16 週日下午 14:00-16:00
地點:青平台「下一步」空間 / 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18號5樓
報名資訊:https://g0v-jothon.kktix.cc/events/defense-2
◼️ 講者:
-陳廷豪(馬祖文化傳播交流協會 成員)
-游知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共同主持人)
-劉致昕(《真相製造》、《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作者)
◼️ 主持人: 侯宜秀(g0v 揪松團輪值主席)
小結
時間:2023.7.8 10:00-12:00 AM
地點:NPO HUB (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二號4樓廚房)
活動資訊:https://g0v-jothon.kktix.cc/events/defense-1
建立數位碉堡
國際參與:一美元原則(支持台灣的參與感、跨領域的效果)
歐盟反制混合戰的戰略:IT、社會運動者、社會科學研究者、神經科學家(機理反應)
Information Warfare
Cyberwarfare
先談個體安全:戰 v. 逃
每個基地台建立100-200瓦太陽能瓦
強化人員避難:
一般防空洞:地下室停車場(12層樓到7樓就引爆了),因此是安全的。
Q:地下室需要儲存什麼物資?
第二儲存點可以應急:公司、汽車。
野外求生:APP? 緊急時的指引?濾水的做法等等
黑客松分散出去有幾百個數位碉堡
澄清:國軍要改革但不需要過度批評
不可能2300(萬)人都在做防衛
平常就是做生活的工作
防衛的心開始
沒有防衛的心,技巧就沒有意義
有很強防衛心的人不足
第一階段就是防衛心的建立。
各國會從文化部、教育部、國族意識的建立,但第一階段其實很困難,會需要:
但講民防時很少講前面這塊,目前很多都是談技巧的傳遞,與教科書上的順序不同。
可能是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兩邊併作。
對台灣跟中國的認識
培養 Resilience = Willingness 是在 planning 的階段。
Resistence 是下一個階段。現在 Resilience 不足,卻已經有很多人在談 Resistence。
黑熊:國軍人數乘以 10
網路上闢謠、作戰,是在戰爭前到戰爭完成都要做的
解放軍部分佔領部分、策反(如雲林、花蓮採克里米亞模式公投)非暴力抗爭手冊
除了國軍之外要做什麼?
如:戰爭中被佔領區的 underground 組織(提供資源)
找人、找錢(部分國家的民防手冊會說,戰爭期間可能會跟犯罪集團合作,戰前就要跟參與者做溝通)
不同階段有不同事情要做
全域作戰: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