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v 社群治理目錄/g0v community g0vernance directory

Loading embed note

動機

chihao: 想要針對社群裡幾個中心化、少數人實質擁有比較多的權力、話語權、代表性的地方,有更清楚的治理規則和究責機制。

ipa: 針對社群發展中,幾個任務導向、有制定參與規則、具有社群代表性的工作小組,整理現有的治理規則與運作流程。(因為目前的幾個 task force 基本上也還是分散治理)

pm5: 補充之前的「社群代表坑」的治理原則?筆記。

2024/07/20 大松重寫

drafted by isable, pm5

g0v 社群是一個多中心、自由參與的社群,之所以持續協作,有賴社群參與者間、各專案、各工作小組間的互相尊重,與對社群規範的遵循。社群規範,除了有要求參與者一律遵守的零時政府社群守則,還有一些統稱為「社群治理」的 know-how,包含提案、社群媒體發文、公開專案與徵求協作、對外徵求資源與曝光等等,匯整了社群一路摸索調整,試行到目前為止,較符合社群行動共識的操作流程。以下列舉這些治理機制,供社群參考。

大原則草案

  • 本原則應可經過社群粗略共識修改
  • 任何中心/task force,管理者名單應公開,且盡量隨時保持最新狀態
  • 任何中心/task force,加入機制應清楚明訂
  • 任何代表性發言,發言機制應清楚明訂(請參考零時政府媒體政策

我覺得開放街圖組織編輯指南的範疇與原則還蠻值得參考的。具有某個適當程度的代表性,也許並不是問題,而是要依循什麼原則來進行才能對社群與組織都有良性的幫助。 Pomin Wu
讓適度的代表幫助社群 +1 chihao

g0v GitHub

people

討論中的治理機制

g0v-talks 演講群組

成員、管理員列表

原始坑主:clkao
目前人數:30 (待列)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managemembers/g0v-talks/members/active

加入機制

成立背景:有很多演講邀約找 g0v,為擴大參與分擔演講任務,clkao 成立 g0v-talk 群組。

成員條件:有給過 g0v talk, 或被認為對 g0v 有足夠的了解,並能給 talk 的人,即可被提議加入。新增成員提議 72hr 內,三人以上同意,不超過半數成員反對,即可加入。超過本 mailing list 成員的半數人反對,則可否決新邀請名單。超過 2/3 成員連署,則可取消既有成員資格

演講回覆時程:邀約收到三天內,若無人能接受邀約,則視同無法進行,成員有義務通知邀請人無法進行。

演講成果:投影片及錄影(若有)以 CC BY-SA 3.0 釋出
演講費用及稅務:由實際演講人領取/負責,可自由選擇捐贈贊助黑客松。

本規則修訂:需經提出後 72hr 期間,三人以上同意,不超過半數成員反對。

◎ 請閱讀零時政府媒體政策,了解社群的媒體共識:http://bit.ly/1FIWv37
◎ 如果願意,也請在 talk 群組名單處簽名:http://bit.ly/1FIWonZ
◎ 演講/活動行事曆:http://goo.gl/U7LvUK (此group成員可編輯)

ky 這不會變成「有人可以代表g0v」嗎XD

簡報素材支援共備

g0v 社群首頁 (內容發展中)

於 2023.3.4 基礎松提案討論,包含 首頁專案輪播、審核者的加入與退出、社群活動行事曆
https://g0v.hackmd.io/mZ-LeFr1QJ6CuO6R3eeHnw

g0v 社群活動行事曆 Google Calender

行事曆治理機制,工作歷程:

  • 社群行事曆,介紹頁面:https://g0v.hackmd.io/@jothon/g0v-cowork-guideline/%2FKU07rRgFTHGCRxUB6XrVMQ
  • 2023.02 社群成員開始意識到,日曆好像沒有治理機制,以及如果誤刪,如何補救 …等課題,於 slack 頻道中交流意見
  • 於 2023.03.04 基礎松提案討論「社群活動行事曆」的治理機制,當天參加者也將此併入「社群首頁」的治理機制中一併討論。針對行事曆,提出運作機制,包含:
    • 角色分工為 (1)活動提案者 (2)reviewer (3)editor
    • 活動提案者至 #g0v-landing-page 提出想要刊登的活動
    • 由 reviewer 確認
    • 確認後由 editor 編輯
  • 2023.03.04 之後,開始嘗試運行上述機制

[發想] 行事曆用途與刊登內容種類

  • 活動:
    • 大松
    • 基礎松
    • 各專案聚會活動
  • 紀念日
    • 正面列舉
  • 💰 Domain Name 到期日期!大家來提醒
    • 社群公共類 Domain Name
    • 或是各專案的 Domain Name 也可登載到日曆?
    • 想要買的 Domain Name 的釋出日期
  • 💰 社群基礎建設,相關繳費期限!大家來提醒

日曆編輯權限成員

名單梳理歷程

  • 2023.02 Ronny 有協助查看 日曆編輯權限名單,發現是四個 GoogleGroup
    • g0v-talks、g0v-intl、g0v-jothon、cofacts
    • 觀察:
      • chewei> 這樣看起來,能編輯日曆的個人名單,蠻難掌握的
      • chewei> 彼此目前也沒有溝通的管道,例如假設有誤刪活動的狀況,要如何提醒與詢問
  • 2023.02 曾開設一個討論頻道 #g0v-calendar,目前已封存,改使用 g0v slack #g0v-landing-page 頻道
  • 2023.03.04 日曆的治理機制,請見以下「g0v 首頁社群治理機制」文件內的「活動行事曆」段落

申請活動刊登的方式

2023.03.20 本段落文字來源為「g0v 首頁社群治理機制」文件內的「活動行事曆」段落,最新內容請以該文件為主

  1. 坑主在 #g0v-landing-page 登記想要辦的活動,提供下列資訊:
    1. 專案資訊:授權方式 + 專案連結(hackmd, website…。)
    2. 活動頻率(每週、每月第幾週等等)
    3. 抽籤出 2 位 reviewer
  2. 審查規則:
    1. 在大小松提案
    2. 成果開放授權
  3. reviewers 審核通過
    • 2 位 reviewer ++
  4. editor 更新 google 行事曆

活動內容格式舉例:

  • 「OH!SHOWN - 黑熊通報系統定期小聚」舉例
  • 活動時段:聚會想要改成從 Feb 8 開始,每個月(每個月的第二個週三)一次
  • 活動標題:OH!SHOWN - 黑熊通報系統定期小聚
  • 內容欄位:專案共筆 Meeting note https://lihi1.cc/VDemi (聚會線上連結在共筆內)

g0v Slack

成員

slack admin 列表
g0v slack 治理機制討論
slack channel: #g0v-slack

g0v IRC

請見 g0v IRC 現況

g0v.news

2019/7/1 前為 OCF 專案,現為社群坑
g0v.news 社群治理/g0v.news governance

參考文獻

g0v.news 改名最終方案
g0v.news 公告
g0v 新聞中心 2.0(?)(草案)

2019/8/16更新
g0v.news 社群治理/g0v.news governance

g0v.tw 後勤中心 facebook 公開社團

社團網址

管理員列表

原始坑主:文字小組
管理員: 48人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7816094628136/admins/

機制

成立背景:2012/12/1 第零次黑客松文案小組成立「g0v 文字後勤中心」,後轉為 g0v 後勤中心
成為管理員機制:常參與社群、幫忙檢舉違規貼文,就會被邀請擔任管理員。
退場機制:無

2023/4/4 可疑(假)帳號因應討論及措施

g0v facebook 粉絲頁

2019/10/20 新治理機制

原始坑主

Yahoo hack day team

2019/10/28 調整後管理員列表

2019/10/28 管理員列表

  • 管理員:5 人
    • ipa, au, clkao, kcwu, pofeng
  • 編輯:19 人
    • Cat Hong, Fiorella Bourgeois, 梁駿樂, 鄭婷宇, Evita Lin, Bess Lee, Yun-Chen Chien, 周秉宇, Joey HsinJu Lee, ET Blue, 王向榮, 楊孝先, Brecht Huang, Hsin-chan Chien, 黃吉米, 鄭智中, Crys Jheng, Macpaul Lin, Opop Kuo
  • 版主:1 人
    • Cindy Wang
  • 廣告主:1 人
    • Yu-Keng Shih

成為管理員的機制

成立背景:2012.10 yahoo hack!day 中央政府總預算視覺化得獎後成立

邀請制:有宣傳 g0v 社群需求,或被認為對 g0v 有足夠的了解,即可被提議加入。新增成員需在 g0v slack #sns-editor channel 提出,三人以上同意,不超過半數成員反對,即可加入。過管理員的半數人反對,則可否決新邀請名單。超過 2/3 成員連署,則可取消既有成員資格。(待討論)

退場機制:被隨機指派 review __ 篇以上,未達即退出。(程式機制 bot?)(類似 Moz 工寮 keyholder 機制)(待討論)

包裹機制:大宗系列文也許可申請"這兩個月需要大量貼文, 是否可以直接授權一段時間"。可能作法:

  • 提案人發出申請, 由 sns-editors 多人 approve 始可。
    • 類似 approve 委任機制, 將發文審核權委託給團隊
  • 直接邀請多數 sns-editors 進包裹團隊, 視同自動 approve.

讓審核更順暢的可能方案

  • 收發信機器人
    • 將文章寄到某程式
    • 程式發給 sns-editors
    • 指定三個人 review
    • 三個人回 “approve” 即通過, 發信通知申請人 / 代貼者
  • 收發文機器人
    • 將文章發草稿到 facebook
    • 程式偵測到草稿, 發給 sns-editors
    • 並指定三個人 review
    • 三個人回信 “approve” 即通過
    • 通過後機器人自動發文

g0v SNS 發文規則

小編發文

發文:
在 #sns 頻道邀請共筆 review,有三名管理員 review 確認後,即可請有權限者,安排貼文。

詳細機制請參考 #sns 頻道

g0v SNS 雲端資料夾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6ZwNAwbWLBFg6Yi1bJ_vD0Skfx6fZDC?usp=sharing

發文錯誤修正機制:

(待討論)
該 slack 貼文串,提出修改內容

g0v logdown

http://blog.g0v.tw => http://g0vtw.logdown.com/
管理成員:clkao, ipa
2016 年後未再使用

g0v Twitter

帳號:g0vtw
管理員成員:clkao, ronnywang, b3ssle, ipa, chihao

chihao 2022/2/28: Twitter Teams 功能分 3 級,需要進一步釐清權限

  • Owner: null
  • Admin: bess, clkao, ronnywang
  • Contributor: chihao, pm5
    Ronny 2025/1/2:
  • tweetdeck 已經失效多年,現在改用 delegate 功能
    • 只能 5 個 delegate
  • owner: ronnywang, clkao
  • member: Yi, fanlan, tiff

成立背景:clkao 開設
使用方式:由 jothon & g0v-intl 共同經營,以發外文推為主

更新紀錄

2020-03-25 試用 Fb 發文 review 機制

尚未討論機制是否改變。 bess

g0v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0v.tw/
成立背景:g0v Summit 2018 宣傳組開設
管理成員:待填

備註:揪松團有另外開設一個 g0v_jothon 的 Instagram,用於揪松團活動宣傳 https://www.instagram.com/g0v_jothon/

g0v YouTube

g0v.tw 台灣零時政府

頻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g0vTW/about
成立背景:大松直播組開設
主要擁有者:kirby
擁有者:clkao, ipa, ronny
管理成員:au, Bropheus Huang, ETBlue, 孝先, Macpual, YuTin, tmonk, chihao, seangau, jothon, daisuke, rs

更新記錄

2020-03-24 因為面海松活動將 chihao 加入管理成員
2020-04-17 因為零時小學校活動將 bess 加入管理成員
2020-11-21 因為 g0v summit 將 Charlieeee 加入管理成員
2020-12-03 面海松結束,Charlieeee 移除
2021-12-10 因為 g0v 黑客松加入 seangau
2022-02-19 增加 jothon 電腦帳號
2022-04-11 49th 大松後新增 daisuke 上傳錄影
2022-04-14 ichieh 離開揪松,移除 ichieh 管理員
2024-08-09 因為面海松,將 rs 加入管理成員

g0v.network

Link: https://www.youtube.com/@g0v.network554

This YouTube channel is intended as a shared resource, to be used collaboratively and transparently.It was started by a small spin-off group inspired by the Taiwanese g0v.tw community. Our group is currently made up of several people based in Canada, USA and Europe. We are:

  • using g0v’s “open brand”, and aspiring to operate in the same spirit,
  • eager to share access to this YouTube channel with anyone interested, and
  • welcoming of others to use any web properties we have (subdomains, YouTube, GitHub, etc.)

Current admins:

g0v HackMD

slack channel: #hackmd

成立背景:因為 Hackpad 年久失修(也無法修),g0v jothon 與 HackMD 團隊合作,開設 g0v.hackmd.io,並把 g0v Hackpad 資料備份過來

備份、API

🙏 感謝 Ronny 協助備份、建立 API

Team 功能

g0v hackmd 是擁有獨立的 instance,所以 g0v hackmd 可以自行建立多個 team;建立 team 現在需要 instance 的超級管理員權限。

目前的 Team 名單 (持續更新)

Team 的新增 / 修改設定 / 刪除機制

關於 Team 申請機制的工作歷程:

  • 2022.9.3 新增草案,待修訂、討論、通過 chihao
20220903 草案版,點我閱覽草案內容

Team 提案群體,權力與義務

  • 提案群體的資格,必須是多人的事情,多人的工作小組
  • 提案群體須介紹這個 Team 所屬的專案或工作小組
  • 提案群體須提供 Team 名稱,且不能與既有的 Team 名稱重複
  • 提案群體須提供 Team 初始提案者名單
  • Team 建立後,通常會再加入更多人

步驟

  1. 依照提案文件模板,開一個申請文件並填入內容
  2. 至 g0v slack #hackmd 頻道,以及「提案區」張貼申請文件網址,進行公開提案
  3. 經張貼後,為期__多久?__進行意見徵集期間。檢查是否有 Teamname 重複,專案與工作小組是否已存在多人協作狀態
  4. 由__誰__提供申請結果

提案區

  • (範例)@Teamname1
    • 提案文件:依照提案文件模板,填寫申請內容,頁面裡面看要不要就留有「意見徵集區」
  • (範例)@Teamname2
  • 2022 完成 g0v HackMD team 申請頁面與申請流程,且啟用運作中

主機維護

HackMD 的主機維護,感謝 Jacky 協助。

超級管理員

目前的超級管理員:

  • Jothon 揪松團:ipa, Ronny, CL, isabel, kirby, tiff, yi, chewei, 小夏

加入方式:待訂

權限與任務:

  • 目前自訂網址功能、note 管理功能(更改擁有者、刪除 note)皆需要從 dashboard 操作,所以必需有超級管理者,另外 note 只要刪除後就無法復原。
  • 2022 開始,維運 g0v HackMD team 申請頁面與申請流程。
  • 不定期清理 untitled,超過一周以上未編輯(或僅有測試訊息)且無 Owner 的 Note,其餘不做更動。
  • 2024.06.08 正在撰寫關於違反 g0v CoC 行為守則,或屬於與開源精神無關的廣告內容,檢舉及處理機制初步方案,其中將需要超級管理員經手處理。

[重要] g0v.hackmd 工作待辦事項

歡迎跳坑 !
https://g0v.hackmd.io/No2V3mO0RQiKsJz4o4Z3hQ?view

g0v.hackmd 內容違規標準與因應措施(草稿中,歡迎共筆)

處理標的:g0v.hackmd 公開頁面

  • g0v.hackmd 公開頁面
  • 包含各個 Team 的公開頁面
  • 若是私人頁面,管理者與一般人也看不到

標準:內容違規標準

處理流程

  • 每個人都可以檢舉
    • 通報者至少需提供:
      • 頁面網址
      • 違規理由
        • A. 這個頁面內容違反 g0v Co 行為守則
        • B. 這個頁面內容有洩漏個資疑慮
        • C. 這個頁面包含明確的廣告內容,且該廣告內容與開放文化及開源專案並不相關
        • D. 其他:
      • 您認為以下哪一種處理方式比較適合本次檢舉頁面?
        • A. 將該頁面的瀏覽權限設為僅擁有者可瀏覽,並置換為提醒文句「您好,我是 g0v 揪松團的成員,g0v HackMD 文章須遵守 g0v CoC 行為守則,並且不適合無關於開源精神的廣告內容,因有人反映此文件部分段落已違反規範,因此我先將文章轉成不公開,若欲分享相關內容,請尋找其他適合的平台,感謝。」
        • B. 保留此公開頁面,僅刪除部分違反規範的段落圖文,並置換為提醒文句「您好,我是 g0v 揪松團的成員,g0v HackMD 文章須遵守 g0v CoC 行為守則,並且不適合無關於開源精神的廣告內容,因有人反映此文件部分段落已違反規範,因此我先將該段落刪除,再請您留意,感謝。」
        • C. 刪除該頁面
  • 要去哪裡檢舉?
    • 開一篇共筆專門紀錄違反 CoC 的共筆? bess
    • 方案一:Google 表單來收檢舉
      • 應保留檢舉者匿名,僅「g0v.hackmd 超級管理員」可以瀏覽
      • [必填] 勾選或填寫檢舉理由
      • [必填] 建議處理方式
      • 另外開設一個 google sheet,同步釋出表單中可公開的欄位 (檢舉網頁的網址、檢舉理由),並增加欄位像是 管理員處理此案狀態,作為社群可瀏覽的公開處理進度區與歷年處理紀錄
  • 「超級管理員」要做什麼?
    • 收到檢舉表單的新通報通知
    • 評估該項事由「是否違規?」
      • 以通報者的勾選項目
        • A. 這個頁面內容違反 g0v CoC 行為守則
          • 管理員需要進行判斷
        • B. 這個頁面內容有洩漏個資疑慮
          • 管理員需要進行判斷
        • C. 這個頁面包含明確的廣告內容,且該廣告內容與開放文化及開源專案並不相關
          • 管理員需要進行判斷
        • D. 其他:
    • 評估「違規頁面處理方式?」
      • 處理程度一:評估後,將該頁面的瀏覽權限設為僅擁有者可瀏覽
      • 處理程度二:評估後,刪除該段落或圖片,保留此頁面
      • 處理程度三:評估後,刪除該頁面
    • 進行刪除動作之前
      • 超級管理員要不要頁面截圖留存?
      • 若僅刪除頁面部分段落或圖片,是否需要留下提醒用字(「原內容段落違反OOOOO,請勿再張貼於 g0v.hackmd」)
    • 是否需要通知該 g0v.hackmd 的筆記持有人
      • 目前 g0v.hackmd 的筆記持有人,有些人的帳號會登錄 email 但這個不是強制的機制,所以有些人也沒有聯繫方式 bess
      • 明確是洗版機器人的帳號
    • 撰寫處理紀錄
      • 若採用 Google 表單蒐集檢舉,可得到 Google Sheet A,可考慮用另外開一份 Google Sheet B 的方式,將 Google Sheet A 其中可以公開的欄位同步至 Google Sheet B,以 Google Sheet B 作為歷年處理紀錄與進度控管頁面
      • case:
        • 20210824 將兩個違規頁面(使用 18+ 圖片),改為僅擁有者才能瀏覽。並附上 comment「您好,我是 g0v 揪松團的職工,g0v HackMD 文章須遵守 g0v CoC,因有人反映文章內含有 18+ 內容,因此我先將文章轉成不公開,若欲分享相關內容,請尋找其他適合的平台,感謝。」
        • 20240512 Ronny 有清理 4/28-5/12 的廣告內容
        • 數量實在太多了!

營運方案

感謝 HackMD 團隊提供企業版(HackMD Enterprise Edition)服務(g0v.hackmd.io),協助開發社群需求版本。有相關問題或許願可至 #hackmd 頻道。

營運經費

HackMD 開源社群方案

  • 採用 HackMD 開源社群方案,由揪松團接洽 HackMD

AWS

  • 2024.04 之前,由社群捐款或揪松團計畫執行所留用的餘款支付
    • 年費預估:104100 元
      • 依照近年用量,每月 8500 元
      • 年度境外稅 2100 元,現況是 AWS 美金價格 + 25% 境外加值稅
    • 社群貢獻點數
      • 揪松團在 2020 年 04 月有得到 AWS 一年的 3000USD 的 credit 贊助(記錄),目前主要花費於 HackMD 主機上。
  • 於 2024.04 獲得 HackMD 支持 🙏 減輕相關支出壓力

g0v Flickr

網址:https://www.flickr.com/photos/g0v/
成立背景:為了放 g0v 大松照片而成立的 Flickr 帳號,後來也分享給 g0v Summit 存放歷屆照片,專案社群也可以申請建立相簿。
管理:g0v 揪松團(Flickr 是單一帳號,帳號跟密碼由揪松團管理)

營運經費

年費約台幣 2500 元

  • 2020 年感謝 Isabel 個人贊助 Flickr Pro 年度費用。
  • 2021 年感謝 Kirby 個人贊助 Flickr Pro 年度費用。
  • 2022 揪松付費 Flickr Pro 年度費用。
  • 2023 揪松付費 Flickr Pro 年度費用。
  • 2024.03 感謝 Ying 個人贊助 Flickr Pro 年度費用。
  • 2025.03 ______
  • 2026.03 ______
  • 2027.03 ______

社群活動、專案,申請建立 Flickr 相簿並上傳照片(內容發展中)

case:

申請方式

  • 至 g0v slack #jothon 頻道,提出申請需求
  • 申請需求,請包含以下內容:
    • 社群或專案名稱
    • 緣由目的描述:例如想建立活動相簿,或是專案影像或圖像保存…等
    • 相簿標題文字:數字年月日 中英文名稱
    • 照片檔案資料夾網址
    • 指定哪一張作為相簿首圖
  • 照片影像注意事項
    • 請確保照片影像的拍攝者與創作者,願意採用 CC 授權釋出
    • 請確保畫面中沒有出現:不願入鏡的人物、個人文件資料、有個人資訊的電腦或手機螢幕 (有時候活動場合不免會拍到) 等

社群與其他單位合作機制(內容發展中)

相關文件,歡迎共筆提供想法
https://g0v.hackmd.io/uEay8I5RTpq7377llrGiCg?view

Summit 籌備工作團隊

成立背景:
2014 年,hc 說要有 summit,就有了 summit。每屆坑主不同。

bootstrap 機制

https://g0v.hackmd.io/I39BvrYBT3GIU399sZHeqg

成為總召的機制

自己挖坑或被推坑。

成為議程召集人的機制

被總召推坑或自己跳坑。

成為議程委員的機制

被總召或議程召集人推坑。

成為各組組長的機制

被總召推坑。

加入機制

依照各年度各自制定。

決策機制

坑主決定。

合作機制

與場地單位、開放文化基金會、g0v揪松團合作(場地/金流/人力)

揪松團 Jothon

完整文件請參考:https://g0v.hackmd.io/qvr3X9bcSUSReVjsWZOYJA?view
以下摘要其中項目:

工作小組介紹

  • 成立背景:2012-2016 年間,大松由 clkao ipa 手工化主辦,2016 年後擴大參與成立揪松團
  • 工作重點:
    • 以專注社群基礎建設與黑客松籌辦
      • 實體活動:
        • 舉辦大松:兩個月舉辦一次百人黑客松
        • 基礎松:不定期舉辦針對社群基礎建設的小型黑客松
        • 公民科技獎助金:2017-2019
        • 零時小學校:2020 開始
        • 歷年協辦 summit
      • 線上協作相關:
        • g0v.hackmd(感謝 HackMD 支援)
        • AWS 費用支出
        • flickr 費用支出
        • 揪松職工製作每月社群月報,並邀請社群共編
        • 製作年度成果報告,並於報告中說明財務資訊
    • 募款
      • 主動向推廣募款,向社會各界與個人宣傳
      • 與 OCF 合作金流與帳務
        • OCF 提供給揪松團的 共用硬碟空間是 1T
          • 2024.05.14 目前已使用約 330 G
      • 不定期開發義賣品
  • 揪松團網站:https://jothon.g0v.tw/
  • 揪松團成員

決策機制

海外 g0v 社群指引(討論中)

https://g0v.hackmd.io/b9I_UXYRQPuCSuAcR2xdOw?view

g0v bayarea (#g0v-siliconvalley)

現在成員 (2024-11-19)

co-founders:
https://g0v.hackmd.io/@bayarea/B1-RQ7P93/edit

g0v 國際交流社群工作小組(g0v-intl)

現在成員(2019-05-05)
co-founders: isabel, pm5, chihao
記錄者: ipa

群組信箱:intl@g0v.tw

開放治理機制

以 g0v 為主體的展覽/節目

實際有發生的案例

  • 2015 年的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 2018 年的 Ars Electronica
  • 2023 年的 Ars Electronica

被邀請參展機制

  • 2015 收到邀請(誰?)
  • 2016 g0v-talks 收到 Ars Electronica 邀請投件,由 jothon 辦理投件
  • 2018 g0v-talks 收到 Ars Electronica 邀請投件,由 jothon 辦理投件
  • 2023

報名參展機制

目前沒有案例

加入機制

在 Slack #0art #general 頻道喊聲

決策機制

由跳坑的人共識決

g0v Domain 申請使用規則(草案)

成立背景:2012 起數位參與者購置 g0v domain,包含 .tw, .asia .world .space .today 等,2016 年起基礎松開始開放討論 .tw 使用規範:https://g0v.hackpad.tw/g0v-Domain-SOP-draft-RMxaA4LYwyn

g0v 網域工作小組 技術作業辦法:https://g0v.hackmd.io/pO4MZzLKRDeJNlA1KLhyVQ

g0v domain guidelines: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g4unx-__fvCc6tPLeniPd_jb5EoIDALXOYkROWyVaTo/edit#

網域工作小組
初始邀請 2017/1/1 前,有維護 g0v.tw 上線服務的社群貢獻者
clkao, johnny, ronnywang, jimmy, tkirby, ipa, wildjcrt, shelling, ShivaHuang, t0mst0ne, caasi
由本工作小組制定後續運作規則,以及本規範修訂方式。
slack channel: g0v-domain

其他

g0v.tw 被當作詐騙網站舉例,用於事實查核及政府宣傳
https://g0v.hackmd.io/p-jr_r5tRLyQ1A7OUL1r9w

g0v cloudflare

(歡迎補充細節)

新手 g0v 入口?

chihao: 當不熟悉 g0v 的人想要來了解 g0v 的時候,他們可以去哪裡?找誰?如果只有一個入口,那也是一個中心,就有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的危險。

ipa chiu目前新手文件應該如海濤般無窮無盡,應屬 mutiple points of failure 的看不完狀態…
有一個年久失修的超多連結版本,亟待 upgrade: https://g0v.tw/zh-TW/join.html

@g0v.tw email

  • 2019/3/29 開始討論是否併入 g0v domain 管理
    mailgun
  • 投票後納入 g0v domain 管理

Database

使用 Google Sheet 整理:

  • Project List
  • 歷屆大松提案 csv
  • “Infra + working group” Alphabet 清單
  • 歷年社群活動地點 csv

文件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C9-g1pvkfqBJbfkjPB0gvfBbBxVlWYJj6tTVwaI5_x8/edit

編輯權限

  • 一開始有嘗試有連結即可編輯
  • 近期有出現誤刪,所以改為揪松團編輯,公開瀏覽
  • 可洽 揪松團
  • 目前也在想有什麼適合的共筆權限設定方案,可以讓社群共筆,且能避免誤刪

設計素材

依照創作者所訂定的授權,以及自行認定是否提供可編輯檔案

先開一個蒐集頁面
https://g0v.hackmd.io/sO4KSRYiRzmqZwBiSw3NLg

OCF 國際交流專案

chihao 因為是「OCF 的專案」,所以算不算社群專案?XD 因為 2018 年與 OCF 國際交流的夥伴和社群成員一起到紐約,發現在行程中蠻需要「代表社群」發言,有時候是應邀的正式場合(例如跟開放社會基金會介紹 g0v),有時候是非正式場合、個人交流時(例如在紐約參加 Personal Democracy Forum 的時候跟會眾聊天),因為就只有這麼多 g0ver 實體站在那裡跟其他人對話,被問到「g0v 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好像就會需要「代表社群」。

相對於社群的不定性,OCF 是個穩定的存在,也讓社群外部想要聯絡的時候比較方便。就有點像是上面的「新手 g0v 入口」一樣,OCF 國際交流專案現在會不會也是一個進入社群的穩定「入口」?如果是的話,那這個專案與社群的關係是什麼?兩者互相 feedback 的機制又是什麼呢?

pm5 就幾次參加國際交流計劃底下的活動的經驗來看,這是 OCF 的一個計劃:在網站上,這個計劃是「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 主辦」,並且這個計劃底下也舉辦過與 g0v 看起來不直接相關的活動。實務上 g0v 社群專案會有不同的開放程度。如果把 OCF 的國際交流計劃視為來黑客松裡提案過的 g0v 專案,它的情況大概是參加的 g0ver 可以事先溝通在一場活動裡要負責什麼事情與得到什麼結果,但不能例如說參與「決定共同參加活動的成員有哪些人」的流程。

在兩次 OGP Summit 的參訪活動中,我是加入一個多社群不同領域的人,包括 g0ver,所組成的聯合參訪團。在這個參訪中介紹自己所來自的社群,並承擔一些社群代表的責任與工作,是正常的。這兩次的參訪活動,g0ver 可以參加的訊息應該在 slack 上都收到,但 2018 年這一次不太確定傳播的範圍有多大,因為籌備的時間很緊急。我不太確定只有幾個 g0ver 參加或能參加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看來,這個計劃與 g0v 社群的互相 feedback 機制就是,國際參訪協助 g0ver 建立各自的與國際社群的關係,也舉辦分享會讓 g0ver 有一個場合討論國際交流的結果(當然 OCF 本身也需要成果發表),而 g0v 社群如何傳播與運用這些交流結果,會是社群自己的事,就如同其它一起參加國際交流的組織、團體一樣。反過來說,g0v 在國際交流計劃帶來一些合辦活動與對話的機會時,則視各別 g0ver 的意願參與,提供自己的經驗與進行「代表社群」這一個不一定令人愉快的動作。

bess Code for All 的參與機制是否也需要釐清,目前是以 g0v 名義成為 Code for All 成員,不過實際窗口是 OCF 國際交流。

intl discussion 2018-11-11

2019.7 update:
由g0v intl 接手與code for all 窗口聯繫並參與定期會議。
Code for All x g0v

g0v.news

chihao 因為是「OCF 的專案」,所以算不算社群專案?XD 不過名字裡面又有「g0v」字樣,好像會有不一樣的「代表性」問題?XD 專案從 2016 年底(?)運作到現在,也許可以一併加入這次 mapping 的閒聊,梳理一下歷史和脈絡?

pm5網站上這「是開放文化基金會專案」。當然這不代表它不能也是社群專案。

2019.7.1 update

  • Next:g0v.news 的 domain DNS 將會轉移給 g0v-intl。
  • Next:g0v.news 的帳號將從 intl@ocf.tw 轉移成 intl@g0v.tw,由 g0v-intl 管理。
  • 未來,Medium 帳號密碼、domain DNS 管理將交接給 g0v-intl,g0v.news 平台的開放治理機制,將由 g0v-intl 社群工作小組與想要跳坑的 g0v 貢獻者共同制定、管理。

轉型討論
g0v.news 後續治理討論

g0v 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

chihao 也是個名字裡有「g0v」的專案。這是個揪松團的專案?XD
ipa 這列在揪松團了喔。「揪松目前辦理大松、基礎松、獎助金。」

g0v 登入

管理機制

資料存取權限管理


Slack 討論前情提要

chihao [Aug 28th at 08:30]
想請問現在 g0v.tw 粉絲頁都是誰在發文? https://www.facebook.com/g0v.tw/ 我記得之前是在 hackpad 上有新聞中心?不知道現在的流程是什麼? (edited)

3 replies
ipa [2 days ago]
https://g0v.hackpad.tw/--w01v8lrMLTY
g0v.hackpad.tw
新聞中心 (發佈工作站)
此處為負責統一整理要轉貼到各社群網站專頁的新聞集中地。 希望在 g0v 粉絲頁宣傳的專案可先在此pad編輯文字、圖片,由有空的小編幫忙貼出。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0v.tw logdown http://blog.g0v.tw/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g0vTW/ 短網址 http://gplus.

ipa [2 days ago]
目前粉絲頁編輯流程就是邀請制,跟talk機制差不多,最一開始的編輯群依需求加人。但如果是想發文,也可以就到這個 hackpad 寫,然後在 general 喊一聲,小編群看到就幫忙處理 (流程好像一直沒有文字化……)

chihao [1 day ago]
沒有人小編群?XD

chihao [Aug 28th at 11:14]
承上,這一張照片的文案,好像沒有在《新聞中心》hackpad 裡面?沒辦法看到協作過程,所以想問是誰寫的和是誰貼文的? https://www.facebook.com/g0v.tw/photos/a.456791061028852/2169227903118484/?type=3&theater (edited)

8 replies
johnny [1 day ago]
ㄟ我沒有主辦「g0v X 沃草」國會黑客松,再麻煩有權限的改一下吧,謝謝了

chihao [1 day ago]
因為我在沃草工作,國會黑客松如果指的是 2016 年 9 月的開放國會松 https://archive.watchout.tw/congressthon/ johnny 是講者,講的是投票指南,但這個活動也不是「g0v X 沃草」,因為 g0v 是社群,沒有人怎麼掛名 XD (edited)

johnny [1 day ago]
ㄟ那可能是指這個 Summer of Code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3373/posts/2186
但我也不是主辦拉,有做 mentor,但我建議有關沃草的都拿掉好了 (edited)

chihao [1 day ago]
所以是把開放國會松和 Summer of Code 組合了嗎?XD

johnny [1 day ago]
不知ㄟ,但再麻煩都拿掉吧,謝謝了

Also sent to the channel
chihao [1 day ago]
這則貼文上稿流程跟我熟悉的社群新聞中心流程不一致,文案內容明顯有問題,撰寫者也沒有向被提及的個人或組織確認,好像哪裡怪怪的。編輯貼文內容是一回事,還是想請貼文的人說明,是不是我哪裡誤解了?

ipa [1 day ago]
嗯,我先改了,把國會松、沃草等刪掉。這則應該是阿端有在 slack 群組貼邀請 review,沒貼 hackpad。雖然原始流程有點複雜,還是要SOP一下+1

會找個地方把 po 文共筆流程、社群投稿流程、邀請小編群規則 (目前有29人)寫一下。有建議放哪裡嗎?

Also sent to the channel
chihao [2 minutes ago]
感謝 @ipa 代為解說,「在 slack 群組貼邀請 review」是在哪個群組?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社群過去的共識被單方面打破的事件,既然如此,我覺得好像可以趁機針對社群裡面幾個中心化、少數人擁有比較多的權力、話語權、代表性的地方,有更清楚的治理規則和究責機制。

我先開一個 hackmd,有興趣的人可以跳坑,把事情說清楚、把流程寫下來。https://g0v.hackmd.io/vYdTfaYeR7SnIU3zT5evOw

chihao: 具體來說,現在想到的有:讓 g0v-talks、facebook 社團、粉絲頁的成員更透明,facebook 粉絲頁的代表性問題特別需要討論,我提議發文的管理員需要在文末加註自己的 id,可以辨認這是誰發的文。

ipa [11 minutes ago]
也可以把幾個 task force 也列入,summit 2014, summit 2016, 揪松團等。

chihao [9 minutes ago]
又想到另一件事,當不熟悉 g0v 的人想要來了解 g0v 的時候,他們可以去哪裡?如果只有一個入口,那也是一個中心,就有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的危險 :thinking_face:

ipa [8 minutes ago]
不然好像會一直誤會 g0v 真的沒有人,但其實是多種組織方式能夠各自生長的地方 #請參考2016年blupa量表https://etblue.blogspot.com/2016/11/blupa-g0v-summit-2016.html
etblue.blogspot.com
演講紀錄:Blupa 跨界量表 + 同名主題曲 @ g0v summit 2016
ETBlue the Minstrel - 外星人吟遊地球 (14 kB)

ipa [7 minutes ago]
@chihao 通常就是去 google (單一入口)? 然後就迷失在文件海 ._.

chihao [6 minutes ago]
@ipa QQ 樂觀地想,如果是這樣,至少是自己有在找入口,而不是有一個預設的入口,然後就對 g0v 只有一種觀點?XD

chihao [2 minutes ago]
以 g0v 為主體的展覽也是一種中心

ttcat [04:32]
抱歉,人前幾天在國外,關於最新這篇投票指南的貼文,是我忘了先貼在共筆,直接通知臉書群組確認,這是我的疏忽,以後會注意。

關於內文的部分,詢問負責寫草稿的人後,發現這段與沃草有關的錯誤資訊是出自 2017 獎助金成果手冊,當時訪談撰寫和後續多次校稿都沒發現這個錯誤,做為獎助金團隊一員,在此跟沃草和投票指南說抱歉。我們會先處理電子版的勘誤,也會將「向文章內有提到的人和組織確認」放到下期獎助金成果手冊編輯的 SOP。另外關於臉書,我會先在原貼文下方澄清勘誤,看有沒有需要再在臉書另發一篇勘誤的說明,有需要的話我也可以來 draft,以上。

ipa [04:39]
昨天才發現是一路從獎助金手冊錯到現在,直到 @chihao 看到才發現校對出。身為獎助金總召,也覺得很抱歉。會來討論如何補正,日後手冊製作可能也要開放社群參與校正。

不過透過此機會,也整理一下社群治理的文件,我有把各工作小組大致狀況補在上面共筆,fb 粉絲頁和各 social media 的機制一直沒有很明確,歡迎大家共筆討論 https://g0v.hackmd.io/vYdTfaYeR7SnIU3zT5evOw

chihao [19:29]
站在沃草員工的立場,感謝 @ipa @ttcat @ael 協助 debug,也希望過程之中沒給投票指南造成太大的困擾。站在社群貢獻者的立場,覺得這個個案是個「可以來討論社群治理」的提醒,所以會持續推進共筆! https://g0v.hackmd.io/vYdTfaYeR7SnIU3zT5evOw 目前人在國外,邊走邊想這一大串討論可以怎麼在下週林茲電子藝術節呈現⋯ cc @b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