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MD
    • Sharing Link copied
    • /edit
    •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 Note Permission
    • Read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Writ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More (Comment, Invitee)
    • Publishing
    •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 Permission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 Invitee
    • No invitee
    • Options
    • Versions
    • Transfer ownership
    • Delete this note
    • Template
    • Save as template
    • Insert from template
    • Export
    •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 Gist
    • Import
    •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 Gist
    • Clipboard
    • Download
    • Markdown
    • HTML
    • Raw HTML
Menu Sharing Help
Menu
Options
Versions Transfer ownership Delete this note
Export
Google Drive Export to Google Drive Gist
Import
Google Drive Import from Google Drive Gist Clipboard
Download
Markdown HTML Raw HTML
Back
Sharing
Sharing Link copied
/edit
View mode
  • Edit mode
  • View mode
  • Book mode
  • Slide mode
Edit mode View mode Book mode Slide mode
Note Permission
Read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Write
Only me
  • Only me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Only me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More (Comment, Invitee)
Publishing
More (Comment, Invitee)
Commenting Enable
Disabled Forbidden Owners Signed-in users Everyone
Permission
Owners
  • Forbidden
  • Owners
  • Signed-in users
  • Everyone
Invitee
No invitee
   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Published Linked with
Like BookmarkBookmarked
Subscribed
  • Any changes
    Be notified of any changes
  • Mention me
    Be notified of mention me
  • Unsubscribe
Subscribe
--- title: "農業生產者資訊揭露平台" tags: 農業,hackpad --- # 農業生產者資訊揭露平台 > [點此觀看原始內容](https://g0v.hackpad.tw/gvkD1y2n6vg) > 有沒有其他更簡潔有力的標題啊? > [name=Wen-Chi C] > 「農友地圖」如何?或者土味戲味多一點,「農友通天圖」(可用賣藥腔台語發音)? > [name=Hu Y] > 誰種的? > [name=Raymond W] ### 成果頁: [http://g0v.github.io/farmer/](http://g0v.github.io/farmer/) ### Key In 資料: 點頁面下方列的<[一起Key In資料](https://hackpad.com/1SMZsYTVlq3)>和旁邊的連結就可以直接key in共筆囉~ ## 專案目標 建立一個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直接聯繫的網路平台 - 以圖文介紹生產者相關資訊 - 以地圖標示購買點所在位置 - 斷開不肖中間商剝削或亂加東西的魂結 ### 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農夫 >>  直接向農夫買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農夫 >>  參訪農園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資訊交流、團購 - 農夫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產品宣傳 - 農夫 >> 有意識的消費者 >\> 邀約幫工體驗 - 農夫 >> 農夫 >\> 資訊交流、留種作物分享 - ??? > 其實上面這些我在12年前就想用農企業網路大學來實現的說,只是網路大學到現在還是地下站,加上有了FB,就轉移方向了... 有興趣可以參考:農業世界231:102-113 團結就是力量~建立農業網路社群[http://farmer.iyard.org/jwj/paper/ec17.pdf](http://farmer.iyard.org/jwj/paper/ec17.pdf) > [name=Wen-Chi C] > 有user story就可以在互助地圖上設定恰當的問題,讓使用者透過填表升旗,直接互相認識 > [name=Bestian T] > 可以幫別人插旗嗎?這樣或許可以解決老農不會上網的問題。 > [name=Wen-Chi C] > 可以用自己的fb帳號,去幫認識的老農插旗。 > [name=Bestian T] > 如果需要的話,工具可以從一人一旗改為設一個上限,比方說一人最多五旗之類的,有上限以防止濫用 > [name=Bestian T] > 上限怎麼定可能 WEN-CHI 會比較清楚 > [name=Bestian T] > 關於替別人插旗子,建議是否可以參考「歷史地圖」的作法? [http://bestian.github.io/shackhand/history.html](http://bestian.github.io/shackhand/history.html) > [name=Wen-Chi C] > 剛瞄到這段文字,岔題問一下農委會還是其他 NGOs 有在做什麼事讓"農夫"轉變成"有意識的農夫"這件事嗎? > [name=Ting-Sung H] > 從農林廳還在的時代開始,各基層農業機關就一直舉辦各種農民訓練班,這個算嗎? > [name=Wen-Chi C] 心智圖 ![](https://g0vhackmd.blob.core.windows.net/g0v-hackmd-images/upload_90403b28bfe6ac46e006c3b7f1111eb2) [http://i.imgur.com/UE4RA07.jpg](http://i.imgur.com/UE4RA07.jpg) > 因為大心智圖有點包山包海,我想在工具上切成幾塊,一塊一塊逐步做出來,就可以先累積成果和關注的使用者群落 > [name=Bestian T] > user story是針對地圖能產生的「新的使用者經驗」,原本沒有或是想有但不容易達成的經驗為主 > [name=Bestian T] > 心智圖是在構想階段邊想邊畫的,之後才整個輸出變成hackpad,所以仔細看可以發現,原始版的hackpad內容就是上面這張心智圖。 > [name=Wen-Chi C] > ~所以現在是要補完「這個系統可以提供各階層使用者怎樣的新經驗」嗎? > [name=Wen-Chi C] > 或者可以試試在上下游都先找到5~10位使用者,然後一面試用一面跟他們討論,一起發想,收集起來 > [name=Bestian T] > 有時我們預設的經驗不一定是使用者會想到的 > [name=Bestian T] > 如果是使用者會想到的,多半是實用的,從那裡出發通常有好結果 > [name=Bestian T] ## 待解決的問題 ### 農友怨:豐收不一定好年冬 Why? 農友只會種不會賣,任憑商販宰割 - 豐收時 - 商人壓低收購價,甚至血本無歸~高麗菜收購一斤1元,不賣拉倒 - 因進貨量大,先儲存起來,以免衝擊市場行情 - 同時間,都會超市的菜仍維持一定價位~有人在市場買過一斤1元的菜嗎? - 天災時 - 預期心理影響,颱風還沒來先漲再說 - 受災戶無貨可賣,看得到賺不到 - 商人釋出預藏的冷凍蔬菜「平抑物價」~非受災戶也賣不到高價 - 相關新聞:(只差三個月的新聞) - 102.11.4 高麗菜1顆200元 要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104/35413527/](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104/35413527/) - 103.2.10 南橫高麗菜價慘 跌到每斤2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0000498-260107](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0000498-260107) > 這種價格暴漲暴跌的問題,除了氣候天災,最大的成因應該還是來自於小農市場資訊取得不易、加之投機心理共同促成。這這是為什麼我覺得如果可能的話,應該要事前蒐集總體種作資訊,揭露風險給農民知道。大宗蔬果如高麗菜的需求量我猜應該相對穩定才是。 > [name=Ting-Sung H] > 純粹食用的需求量應該是很穩定的,造成波動除了農產品生產過程本身的周期性外,最大影響因素就天災人禍。天災難防,但人禍就可以設法避免,像政府農政機關也一直在宣導不要一窩蜂搶種,風險也接漏了,但一年到頭各地還是都有各種農產品輪流大崩盤。 > [name=Wen-Chi C] > 這系統目的只是希望能跳過中間商因素,讓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聯繫購買,避免人為操控,讓雙方都能得到好處。 > [name=Wen-Chi C] > 如果對影響農產品價格因素有興趣,建議可以來參考這個坑:小農大進擊 [https://hackpad.com/yQW0IRNXSeB](https://hackpad.com/yQW0IRNXSeB) > [name=Wen-Chi C] > 我滿好奇目前風險揭露的訊息傳達層面還有實際操作起來效度如何?這也是當初開"小農大進擊"那個共筆的動機:想要讓資訊更透明,把預警系統弄得更強大。我自己的感覺是,資訊並沒有真的傳達到小農,或者有的小農甚至產銷班還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我同意盤商在目前結構中是個大問題,如果可以割掉就割掉,對農業體系應該有很大的助益。 > [name=Ting-Sung H] > 明明宣導了農友還是搶種,就是你說的「賭一把」的心態。只希望能在生產過剩的時候,讓消費者能買到真正便宜的農產品,而不是讓商人再兩邊各賺一手。 > [name=Wen-Chi C] > 不過,中間商還是有其存在意義的,例如有些人想推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這樣可以減少運銷成本和碳足跡,但對台北都會區來說,要去哪找農田在地生產?這時還是需要有人從中收購轉手賣給消費者的。但若有這個直接揭露生產者資訊的系統,中間商也就不敢隨意操作價格,因為消費者若發現從生產者端加上運費還是比較便宜的話,就不會跟他買了。 > [name=Wen-Chi C] > 是否順道參考 wwoof 的概念,promote 參與台灣農業耕作的興趣和機會,認識本土農業是抵抗外來農產品入侵的基礎。 > [name=Eric C] > 是沒錯啦,只是未免離題太遠,希望能先幫農友把貨賣出去再說。要提高民眾接觸農耕興趣的話,也是還有後續可以玩的空間的。 > [name=Wen-Chi C] > 只是稍微發想,菜金菜土的問題當中有沒有可能有中間商寡占的問題?(不用這個價賣給這幾家就沒得賣?)另外是否也可以考慮農產品多樣性的問題?好賣的、大家習慣的就那幾種,所以輪來輪去也是種那幾種? > [name=Urochordate F] > 種植與收購的問鷤我還蠻推《雜食者的兩難》這本,雖然裡面的美國玉米黃豆農遇到的問題和我們的農夫不盡相同,不過或許也有ㄧ些可參考的地方。 > [name=Urochordate F] > 我是常聽我爸在說,農民很單純,看這次菜價好就一窩蜂的種同一種,到至下一季過剩下跌 > [name=Moon C] > 這有兩種狀況,一種是上面說的資訊不流通,所以看到甚麼價格好就搶種;另一種則是積習難改,例如恆春的洋蔥,怎麼輔導轉作都沒效,農民會說從他阿祖的時代就種這個,習慣了... > [name=Wen-Chi C] ### 民眾怨:貴的不一定有好貨 現代人怕死,為健康再貴都肯花 ~但花大錢還買到次級品就更不爽 - 標榜生機、健康、能量、活化...的食品一大堆,真假難辨 - 胖達人事件 - 加工產品原料是啥沒人知道 - 塑化劑事件 - 大統假油事件 - 單純分裝的農產品也有問題 - 山水米事件 - 調味乳事件 - 更多新聞事件: - 台灣鯖魚誆稱進口貨 已賣55萬包 [http://goo.gl/qSdFCC](http://goo.gl/qSdFCC) - 台灣五榖問題:以黃豆為例,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給人食用「飼料級黃豆」的國家,進口率90%↑ > 簡單來說就是給人吃餵豬的東西....現在肉豬可能都還不屑這種低級飼料... > [name=小俞Yu] > 所以,我\[們來讓大家知道,真正的台灣在地非基改黃豆種在哪裡,哪邊可以買到。 > [name=Wen-Chi C] ### 重點是:不知買到的東西是哪裡來的 - 業者購入生鮮蔬果後重新包裝,不知真正生產者是誰 - 東西好吃,不知道要跟誰買:再去買也不一定是同一個生產者 - 東西有問題,不知道找誰算帳:新聞報導後造成同類物品一起陪葬 ## 現在的因應之道 - **豐收菜賤傷農?** - 政府、企業發起送菜活動 - 消費者有免費菜可拿,就更不需要買菜了 - 其餘農民只能開放免費採收或乾脆犁掉當肥料 - 結果:只有送菜活動的採購對象有賺到,甚至搞不好還被壓低價格賺不到,只給送菜單位博名聲 - 大家共體時艱、少賺點比較容易銷出去 - 不賣給我,你也賣不出去啊 - 相關新聞: - 102.3.25 高麗菜大跌 民代收購救農民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24-233-2F3334314-23343-2F323d33304-2334](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24-233-2F3334314-23343-2F323d33304-2334) > 高麗菜每顆產地價格不到10元,菜農苦不堪言,彰化縣民意代表發起吃菜救農民活動,自掏腰包收購高麗菜,免費提供民眾索取,現場大排長龍,大家都拿得好開心。 > [name=Wen-Chi C] - 100.3.25 高麗菜2波耕鋤 價格不升反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sWYXLB5--I](http://www.youtube.com/watch?v=CsWYXLB5--I) - 天災失收,菜貴到買不起? - 鼓勵民眾多食用根莖類蔬菜 - 釋出冷凍蔬菜或進口外國蔬菜平抑物價 - 結果:僥倖逃過一劫的農友也沒法大賺 ~有些業者會刁難說賣相不好壓低價格,以便賣他的庫存和進口品 - 相關新聞: - 主計總處:8月物價跌0.79% 菜價狂飆 一週漲5成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3090600080.html](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3090600080.html) > 愛買則緊急釋出冷藏蔬菜,以舒緩菜價大漲衝擊,...,光是周末全台高麗菜就賣了20公噸,商品一上架,民眾「秒殺」搶購。 > [name=Wen-Chi C] - **商品包裝和內容不符?** - 標示錯誤而已,不會影響健康 - 改標籤重新上架就行了 - 結果:有差嗎? - 相關新聞: - 米「降等不降價」每包價差最高180元 [http://](http://tw.news.yahoo.com/米-降等不降價-每包價差最高180元-023200943.html)[t](http://tw.news.yahoo.com/米-降等不降價-每包價差最高180元-023200943.html)[w.news.yahoo.com/米-降等不降價-每包價差最高180元-023200943.html](http://tw.news.yahoo.com/米-降等不降價-每包價差最高180元-023200943.html) ## 正確的因應之道 - **讓消費者直接向生產者買** - **跳過中間商轉手過程** - 價差分享給生產者和消費者 - 消費者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東西 - 生產者可以提高售價 - **食品安全得以回溯** - 消費者可確定食品內容無虞 - 東西好吃知道再跟誰買 - 東西有問題知道跟誰算帳 - **減少農藥使用** - 避免外觀不夠漂亮被商販打為次級品 - 為配合收貨時間只好強行催熟或落葉 - 減少廠商過度包裝和運輸成本~這些都會加入售價裡 - **之前為何不這樣做?** - 鄉村交通不便,需要有人把農產品載到都市賣 - 農民不知賣給誰,只能被動等商販來收購 - 資訊不發達,消費者不知哪邊可以直接買到 - **現在時機成熟了** - 送貨(物流):交給物流業者就行了 > 可是一般家庭只需要小份量,會有寄送不划算的問題? > [name=Hsin-chan C] > 如果可以網購各種生活用品,為何不能網購農產品?只要消費者願意接受,加上運費應該也OK。況且,如果能透過地圖就近採購,也許由農友自己送貨就行了,連運費都省 > [name=Wen-Chi C] 收錢(金流):透過郵局銀行轉帳 - 訊息(資訊流):透過網路平台,讓農民和消費者直接聯繫 ## 使用情境user story ### 一般運作模式 - 直接向農夫買 (消費者 → 農夫) 消費者上網查詢想買的東西,由系統在地圖上列出目前有現貨的生產者,點選個別生產者icon即可顯示相關資訊,若滿意再與對方聯繫採購。可能有下列幾種狀況: - 臨時起意:想買東西時再上線搜尋(一般人不是都這樣?) - 長期訂購:雙方訂定契約,之後由生產者定期送菜到府或送至至定點,月底再結算。內容可以是同樣的菜或提供多樣化菜單供選擇,甚至每天變化搭配。 - 旅遊伴手:消費者直接去果園採購甚至現場採果,順便旅遊踏青;或在旅程途中臨時起意,搜尋附近有沒有特產可以購買。 - PS: 長期訂購送菜到府的做法 - 送菜到府服務受寵 每月180元像訂牛奶一樣訂蔬菜[http://big5.china.com/gate/big5/food.china.com/zcxx/fk/11101792/20111201/16897993.html](http://big5.china.com/gate/big5/food.china.com/zcxx/fk/11101792/20111201/16897993.html) - 代客買菜送到家 月賺60萬 [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007/201007120515798.html](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007/201007120515798.html) ### 團購模式 - 一般團購 (農夫 → 消費者) 由生產者主動出擊,提出一定數量農產品供消費者下單,直到供應量用盡就結標下架,以避免被動等人詢問結果乏人問津。 - 反向團購 (大宗採購者 → 農夫) _狀況:我這邊需要甚麼東西(外銷或加工),數量有多少,請生產者直接與我聯繫_ 由消費者端提出需求標案,例如需要甚麼東西,需要多少數量;農友就自己能提供的數量下標,直到需求量用盡就結標下架。 > 最近有蒜頭銀行的成立,不知道是否也算是團購的一種,或一種新方向? > [name=Urochordate F] > 雖然也是一種團購方式,但理念其實不太一樣。一般團購方式會壓低價格,然後蒜農快速出清存貨,消費者馬上得到一大堆蒜頭。而蒜頭銀行的方式比較像是保價收購,以較合理的價錢跟蒜農買,但不要求馬上交貨,日後再慢慢提領。這樣蒜農就不用怕賣不出去而急著搶收出貨,消費者也不用拿到一大堆蒜頭不知怎麼處理。而由於是直接向蒜農買,所以也不會像其他團體收購送蒜頭活動,其實往往會以壓低價格的方式跟蒜農收購,這樣蒜農其實根本沒賺到。 > [name=Wen-Chi C] > PS:一般搶收下來的蒜球根本還沒曬乾,消費者必須自己剝開曬乾,否則整包擺著不久就會發霉壞掉的。 > [name=Wen-Chi C] ### 其他發展方向 - 農場體驗營 (農夫 → 消費者) 生產者提供農場幫工體驗活動,讓民眾可以親身體驗農場工作過程 - 一日遊:接受學校團體參訪,提供學生直接接觸農作物的機會 (可能只能摸一摸或親自採果現吃) - 短期:提供為期數天的體驗活動流程,體驗一系列的作物生產過程 - 長期:提出要給薪水的正式職缺,不是收錢讓你玩的 - 果樹認養 (農夫 → 消費者) 農友提供田間農作物進行編號後供消費者付費「認養」,收穫後的農產品通通都算認養人的。 - 平日栽培管理均由農友負責,並定期拍照上網,讓認養人看到自己的果樹現在長得怎樣了 - 認養人假日可安排家人到農場參觀「我們的果樹」,幫忙澆水施肥並拍照打卡等等 - 要收成時,由農友通知認養人(自己應該也有在看吧?),記得找時間帶家人過來摘。 -  擴大販售通路: 比照"大誌"雜誌販售方法,讓失業,或是無家可歸的遊民,販售配合的農產品,在各大捷運站(舉台北市為例)。其中,收入所得,一部分提供遊民生活,這個策略主要是"讓更多沒有網路消費習慣的家庭主婦們" 除了上傳統市場或是大買場買菜之外,可以更容易的接觸生產者! (這個想法源自於某個5年級生的長輩表示,誰會上網買菜阿,要買菜當然去市場買阿。讓我了解到,增加通路商,才能更有效果的達到目的) > 就我個人退伍後回台南後壁住了快半年的觀察...在地人其實都種菜互送、跟熟悉的農夫講好後去田裡拔可食用蔬菜回來也是一樣鄰居互送,我覺得農村比較像是共享合作的概念。 > [name=yellowsoar] > 我自己也是五年級生... > [name=Wen-Chi C] > 從都市人的角度切入,買菜-大買場或傳統市場買菜。要擴大販售通路,就必須解決"如何讓都市的人可以直接跟農夫購買"  (除了網路購物之外)的選擇? > [name=Nancy C] ## 網站功能需求 ### 圖文介紹 - 生產者 - 提供品項:(一、二級產業) - 主產物:作物直接生產的收穫物,如蓮霧、水稻、花卉... - 副產品:除主產物外,另外衍生出來可賣錢的東西,如芋頭→芋橫(芋頭的莖),檳榔→檳榔心(半天筍)... - 加工品:需進一步加工提煉才能產生的商品,如植物精油、洗髮精、蒲瓜雕刻品... - 相關服務:(三級產業) - 提供農場住宿、現場採果... - 提供果樹認養、假日旅遊... - 如何購買: - 如何交貨 - 宅配貨運 - 現場選購 - 聯絡方式 - 直接聯繫:電話、傳真、Email... - 網路聯繫:個人網頁、部落格、FB... - 輔助資訊 - 通過那些驗證標章 - 有機、吉園圃、產銷履歷... - 曾得過那些獎勵 - 本身:十大神農、優良農民、績優產銷班... - 產品:競賽得獎、評鑑績優... - 一般消費者 - 直接查詢生產者資訊自行聯繫採購 - 系統提供團購機制,媒合雙方 - 大宗消費者 我需要甚麼東西(外銷或加工),歡迎生產者與我聯繫 - 如何交貨 - 宅配貨運 - 現場選購 - 聯絡方式 - 直接聯繫:電話、傳真、Email... - 網路聯繫:個人網頁、部落格、FB... ### 地圖標示 - 在地圖標示生產者位置,方便消費者就近採購或安排旅遊行程 - 地圖縮小後可整合鄰近地標改以數字表示,以免icon太多擠成一團 - 地圖展開後,依類別提供不同標示 - 產品類別 - 生產者和消費者 - 經驗證OK或有警告者另以顏色標示 - 提供搜尋功能,並可依據搜尋結果標示在地圖上 ### 團購資訊 - 由生產者或大宗消費者發起,提供採購資訊及數量 - 系統另行顯示現有團購資訊,方便消費者查閱加入 - 效果 - 將出貨決定權交回生產者 - 生產者可藉此決定採收數量及時間,不用強行催熟或用藥 - 消費者可以買到更安全更好吃的農產品 ### 回饋機制 - 提供使用者留言回應 (要讚聲或吐槽都可以) - 每個地標或圖文介紹訊息都可以獨立交流討論 - 提供後來的消費者藉以參考這個訊息的可信度 ### 最新消息 - 近期新增地標 - 近期下架地標 - 目前團購案件 ### 其他 - 地標本身有獨立網址,農友可以放在名片上,或做網頁連結 - 建置行動版/手機APP,提供出外旅遊時查詢最近購買點 ## 資訊來源 - **主動提供** - 由生產者或大宗消費者本身PO文提供相關資訊(產品及聯繫方式等) - **鄉民支援** - 老農本身可能無法上網,可由知情者代為張貼 - 發現其他網站上有相關資訊,亦可代為轉貼過來 - **權威人士** - Why? (為何要設這個?) - 開放隨意張貼可能遭濫用(亂貼廣告或亂投訴) - 將可信資訊來源另外標示以利查詢 - Who? (誰才算權威人士?) - 官方、媒體或權威人士的網站介紹文 - 系統管理員 - 系統本身聘請的專責人員 - 可以信任的user - **政黨黨工**   如果這個平台真的做起來而且行之有效,明眼人就會看出,這對政黨來說是一個極好的經營地方基層、與民眾搏感情建立關係的渠道。然後或者運用這個平台去做其工作,或者更進一步地加入這個平台的經營維護,爭取主導權,到時可能會發生各種怪事。由於有技術門檻,後者一時還不太可能發生,然而我們亦不能不預先綢繆。   不過˙,如果在建好後一段時間,就公開號召各個政黨與民間社團來一起完善這個平台上的資訊,使此帶有一種競賽的性質,將積極參與和政黨形象掛上勾,則或可迅速得到許多人力。而透明開放˙的˙監督機制亦可節制各種作怪。 > 我同意「透明開放˙的˙監督機制亦可節制各種作怪」這句話,不過若說政黨會拿這個平台來經營基層,感覺似乎有點太過樂觀。現在的政黨幾乎都只在選舉季節才來裝樣子說他們很關心農民而已,還是幫忙讓農民自立自強比較實在。 > [name=Wen-Chi C] > 可以用來幫助第三政黨的崛起.當然了此政黨必須要以民意為依歸. > [name=林明輝] ## 可能遇到的問題 - **過期訊息未刪** - **訊息本身引發爭議** - 被放廣告營利 - 被亂貼錯誤訊息搗亂 - 給自己的產品塑立好形象 - 純粹只是無聊好玩 - 因此,需要對使用者設定評價機制 - **個資問題要避免** - 本系統只提供想要透過網路銷售的農友資訊,故只想透過商販收購的就不用放了 - 同理,不能直接把opendata找到的「所有農民」資訊通通放上去~因為不是每個農友都想自己賣 - 上面的聯絡方式都是要讓消費者跟你聯絡用的,私人資訊就不用放了~以免有個資外洩問題 - 除非要開放採收,否則田的位置也不需要提供~以免反而提供小偷下手參考 - **訊息內容標錯** - 一般購物網都會標示個別商品資訊及售價,但農產品售價會隨時間改變,未改就可能出問題 - 系統只提供生產者本身相關資訊,不提供個別產品銷售,避免此類困擾 - **管理員人力需求** 其他平台或只整合既有資訊,或任由使用者去填,管理員只須維護系統。然而這個平台牽涉到大量的資料,以及現實中的問題,或須招聘專職的管理員來處理各種要求和爭端。這要花錢,然而這工作是一個可以迅速累積個人知識、能力、人脈,以及企業、社團或政黨的政治資本的好工作,不難拉到贊助。或者最好是我們透明黨自己招募一些人,發展成為黨員、黨工來做。 > 透明黨...? > [name=Wen-Chi C] > 如果透明黨成功成立的話。或者有政黨或社會企業或什麼組織或任何做得到的人都可以攬一部份去做。即便他不為個人名利,客觀上這也會成就他的個人名利。 > [name=Hu Y] ## 背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 張貼者如何署名? - 本身提供註冊機制 > 是否可能反而被利用來亂貼? (註冊一堆免洗帳號來亂搞) > [name=Wen-Chi C] - 直接利用社群網站帳號登錄使用 > 可以用facebook, google, ...等現成的來註冊 > [name=Bestian T] > 張貼者如果是詐騙集團怎麼辦? > [name=fc6] > 需要落實農地及個資核實查證機制.及不定時的抽查 > [name=林明輝] > 所以才想加入鄉民評價機制,因為有地圖標示位置,如果有住在附近或路過的鄉民幫忙查證,結果回報說根本沒這地方,就馬上抓包了。至於那個管理員介入機制,只是預防這個評價被濫用到處亂下負評,讓管理員可以從後台系統檢查是否有同一人下很多負評的狀況而已。 > [name=Wen-Chi C] ### 地圖來源? - 使用 Google map - 內容較為完整 - 量大後會有使用費的問題 - 尚未標示者不易自行更新 - 使用 OpenStreetMap - 鄉村地區內容較不完整,需要補完 - 沒有使用費的問題 - 尚未標示者可以自行更新 - 內政部國土測繪圖資網路地圖服務 - 僅限台灣地區 (夠用了) - 內容比Google map更完整 - 沒法加值利用,只能當參考 - 自己畫...(_別鬧了好嗎?)_ ### 退場機制 - **過期訊息未刪的影響:** - 訊息一直放著會造成困擾 - 無用訊息太多,真正有用者反而被淹沒 - 農產品有其特定產期 - 若產季已過,都沒貨還沒下架會很麻煩 - 即使是產季,初期、中期、末期價格可能都不同 - **誰來下架? 何時下架?** - 由原張貼者自行設定下架 - 生產者:本季賣完了,明年請早 - 大宗消費者:已採購完畢了,下次再說 - 系統自動處理 - 由張貼者事先設定下架期限:產期或需求時間 - 系統本身設定期限,對未設下架期限者定期進行處理 - 出現錯誤或有爭議訊息時 - 鄉民發現有狀況進行回報 - 回報訊息如何審核? 誰來審核? - **下架資訊的處理** - 若非錯誤訊息,建議不用刪除,加註標示即可 - 搜尋時可選擇是否顯示已下架資訊,可供參考 - 已下架者,可能隔一段時間又有需求,亦可重新上架不用重PO ### 使用者評價機制 - **做法:** - 由系統自動監控 - 短期內大量PO文者 - 短期內大量給負評者 - 出現大量討論的熱門訊息 - 管理員介入處理 - 系統反應有人到處給負評,且大多引發爭議 - 從系統端列出他所有貼過的回應,以便判斷是否為惡意者 > 消費者與生產者對農產品品質認知不一致時(eg. 運送過程碰傷了, 產季尾聲時品質較不穩定),管理者要如何介入處理? > [name=fc6] > 管理員介入是指當出現多起爭議事件時,才由管理員從後台檢查是否為同一人所為,藉以判斷是否為惡意給負評。至於因雙方認知不一致引起的爭議,應該不需要由管理員介入。 > [name=Wen-Chi C] > 話說有沒有人知道,像奇摩、露天等拍賣網站的管理員,需要處理這類雙方認知差異引起的爭議嗎? > [name=Wen-Chi C] > 拍賣網站的管理可能要請其他大大們回答。我只是擔心,單一農民身在明處(因為有地圖標記或是其他查核方式), 又是資訊工具使用上的弱勢, 出貨量也不多(transaction數少), 因此只要有一兩個來亂的, 就會造成"不滿意度好像很高"的假象.  > [name=fc6] > 另外一個想法是, 如果可以由區域性(例如: 某某村的n位農民一起雇用)或是季節性(例如: 每到採收期)的"拍賣小幫手"來幫忙處理上下架, 產品說明編輯, 問與答, 這樣的話, 第一層的客訴也許可以減少一些 > [name=fc6] > 參考臉書社團: 直接跟農夫買 [https://zh-tw.facebook.com/BuyDirectlyFromFarmers](https://zh-tw.facebook.com/BuyDirectlyFromFarmers) > [name=fc6] > 其實這個系統只是想要用地圖模式揭露農業生產者的資訊,至於消費者和生產者間如何交易,就讓他們自己聯絡,系統本身並不想介入。所以本質上跟\[直接跟農夫買\]社團很像,人人都可以上去廣告,農民廣告自己的產品,非農民也可以幫忙代為介紹。但只是這樣貼文的話,很容易就隨時間流逝。因此想要以資訊系統來強化,一方面在全國地圖標示生產者位置,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搜尋功能,這都是FB社團所無法實現的。 > [name=Wen-Chi C] - **處理方式** - 禁止發言 - 同時禁止同一EMAIL帳號註冊 - 在已留言訊息加註警語,請大家注意 ## 現有以地圖為基礎的交流網站 - **自學 2.0 (唐宗浩)**[http://bestian.github.io/shackhand/auto20.html](http://bestian.github.io/shackhand/auto20.html) - 地圖資料庫使用 Open street map - 前端使用[Leaflet](http://leafletjs.com/) \+ [Angular Leaflet](http://tombatossals.github.io/angular-leaflet-directive/#!/) - 後端使用[Firebase](https://www.firebase.com/),估計上千人的規模都還不用付費,所以目前都是免費狀態,真的很多時就要付費 > 真的有那種規模的話(能上百人就夠了),應該就能向農委會申請到計畫來支援整個軟硬體維運了,到時那些審查委員應該也沒法說甚麼「小小農業改良場沒有能力架網站」之類的鬼話了吧? > [name=Wen-Chi C] - 中端使用[AngularFire](https://www.firebase.com/quickstart/angularjs.html)橋接,好處是程式碼很好寫,也有內建AB兩地即時同步 - 每個帳號(目前是用facebook,之後再加google等註冊方式)可建一個旗幟,以自己的大頭貼作為icon - 在自己的旗幟上,可以標示訊息,例如身份、年級、興趣、網址、有空的時間等等 - 填了之後隨時可以回去改,也可以刪除自己的旗幟 - 關鍵字即時搜詢功能,不用按Enter鍵 - 「在地中心」和「全台灣」兩張地圖可同步呈現 - 地圖縮小後,所有地標重疊擠在一起,沒有以數字呈現的功能 - 註:2014年,功能和樣式都有更新,前端框架也換了一個 > 測試版農學互助支持網 [http://g0v.github.io/farmer/index.html](http://g0v.github.io/farmer/index.html) > [name=Wen-Chi C] - **Meshlet微地圖 (Hung Pin Shih)**[http://www.meshlet.com/](http://www.meshlet.com/) - 使用 Google map - 每人可建一個地圖,上傳一大堆地標 - 可在其他地標上留言 - 地圖縮小後,鄰近地標自動整合以數字呈現,不會重疊 - 一張地圖只有一種地標,無法分類 - 現有範例:(小弟用微地圖做的農業相關應用) - 台灣農業機關地圖 [http://www.meshlet.com/#!jwj,kdais](http://www.meshlet.com/#!jwj,kdais) - 直接跟農民買比較安心 [http://www.meshlet.com/#!jwjcheng/](http://www.meshlet.com/#!jwjcheng/) - **g0v 貢獻者地圖**[http://g0v.olc.tw/](http://g0v.olc.tw/) - 研究中... ## 可利用的資訊來源 - **官方版農民行銷資訊網站** - 高雄農改場工商服務網 [http://efarmer.kdais.gov.tw](http://efarmer.kdais.gov.tw) - 農委會 吉園圃安全蔬果資訊網 [http://gap.afa.gov.tw/](http://gap.afa.gov.tw/) - 農委會 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http://taft.coa.gov.tw/](http://taft.coa.gov.tw/) - 農委會 安全農業入口網(含農民市集) [http://agsafe.coa.gov.tw/](http://agsafe.coa.gov.tw/) - 工研院 台灣農夫市集地圖 [http://farmersmarket.ushahidi.tw/main](http://farmersmarket.ushahidi.tw/main) - **農民基本資料收集(農委會 opendata 平台)** - 吉園圃資訊 [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1](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1) - 產銷履歷標章資訊 [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2](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2) > 原始網頁有分農、漁、畜,並有些簡單的查詢 [http://www.coa.gov.tw/fpiss/index.php](http://www.coa.gov.tw/fpiss/index.php) > [name=陳幸延] - CAS優良農產品資訊 [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4](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04) - 有機農場/生產者資訊 [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15](http://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015) - **農業新聞媒體** -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http://www.newsmarket.com.tw/shop/](http://www.newsmarket.com.tw/shop/) - 直接跟農夫買[https://www.facebook.com/BuyDirectlyFromFarmers](https://www.facebook.com/BuyDirectlyFromFarmers) -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 雲嘉南稻草再利用平台[http://163.29.60.238/cyepb3/plan/net/straw/index.html](http://163.29.60.238/cyepb3/plan/net/straw/index.html) - **公益訊息揭露網站** - 愛與希望公益交流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LoveandHope520](https://www.facebook.com/LoveandHope520) - 公益訊息張貼牆 [https://www.facebook.com/post.charity.wall](https://www.facebook.com/post.charity.wall) - 使用者手動登入升旗 > _可以幫別人插旗嗎?這樣或許可以解決老農不會上網的問題。_ > [name=Wen-Chi C] > 可以用自己的fb帳號,去幫認識的老農插旗。 > [name=Bestian T] > 如果需要的話,工具可以從一人一旗改為設一個上限,比方說一人最多五旗之類的,有上限以防止濫用 > [name=Bestian T] > 上限怎麼定可能 WEN-CHI 會比較清楚 > [name=Bestian T]

Import from clipboard

Advanced permission required

Your current role can only read. Ask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to acquire write and comment permission.

This team is disabled

Sorry, this team is disabled. You can't edit this note.

This note is locked

Sorry, only owner can edit this note.

Reach the limit

Sorry, you've reached the max length this note can be.
Please reduce the content or divide it to more notes, thank you!

Import from Gist

Import from Snippet

or

Export to Snippet

Are you sur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note?
All users will lost their connection.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Create a note from template

Oops...
This template has been removed or transferred.


Upgrade

All
  • All
  • Team
No template.

Create a template


Upgrade

Delete template

Do you really want to delete this template?

This page need refresh

You have an incompatible client version.
Refresh to update.
New version available!
See releases notes here
Refresh to enjoy new features.
Your user state has changed.
Refresh to load new user state.

Sign in

Forgot password

or

Sign in via GitHub

New to HackMD? Sign up

Help

  • English
  • 中文
  • 日本語

Documents

Tutorials

Book Mode Tutorial

Slide Example

YAML Metadata

Resources

Releases

Blog

Policy

Terms

Privacy

Cheatsheet

Syntax Example Reference
# Header Header 基本排版
- Unordered List
  • Un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1. Ordered List
- [ ] Todo List
  • Todo List
> Blockquote
Blockquote
**Bold font** Bold font
*Italics font* Italics font
~~Strikethrough~~ Strikethrough
19^th^ 19th
H~2~O H2O
++Inserted text++ Inserted text
==Marked text== Marked text
[link text](https:// "title") Link
![image alt](https:// "title") Image
`Code` Code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javascript
var i = 0;
```
var i = 0;
:smile: :smile: Emoji list
{%youtube youtube_id %} Externals
$L^aT_eX$ LaTeX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This is a alert area.

Versions

Versions

Upgrade now

Version named by    

More Less
  • Edit
  • Delete

Note content is identical to the latest version.
Compare with
    Choose a version
    No search result
    Version not found

Feedback

Submission failed, please try again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Remove version name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Transfer ownership

Transfer to
    Warning: is a public team. If you transfer note to this team, everyone on the web can find and read this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