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的壯世代計畫 老不是問題,快速老化才是大問題,柯文哲總統參選人提出 #壯世代計畫,將55歲以上的人正名為「壯世代」,促成新觀念覺醒,更要幫助他們壯而青春、壯而不退,擁有更值得期待的人生。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但60歲以上勞動參與率遠不及日韓,壯世代被法規強迫退休後,生活頓失重心,同時文化、政策與產業都存在重重枷鎖,難以重回職場,沒有收入就不敢花錢,逐漸脫離社會活動。 近年長照總體預算從54億飆到876億,卻鮮少對非失能者提供幫助,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一群,需要從思維、制度和法規著手,給予壯世代應有的尊重和鼓勵。 年齡不是限制,正如步入65歲的柯文哲,還是身強體壯、持續追求挑戰,他也提出3大改革方向,邀大家一起共度壯世代: ➊ 壯世代文化運動   公務機關去標籤化、第三人生大學、數位正義轉型 ➋ 長壽經濟 護國神山   工作權解放財務賦能、兆元壯世代產業 ➌ 世代共融 全齡共創   壯世代發展委員會、世壯運金牌留台灣 當你我邁入壯世代,不必放棄夢想的勇氣,柯文哲期盼撕掉關於「高齡」的負面標籤,鬆綁勞動及金融法規,讓壯世代放膽追求自我實現,擁有更幸福的第三人生,相信壯世代值得更好,壯世代也一定會更好。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ab69406594bbd05b9fb4b0e3bfccdc21.jpg) ## 壯世代文化運動 政府長期以「銀髮思維」看待高齡族群,社福預算聚焦在醫療照護,反而忽略其他85%的健康長者。面對長壽時代來襲,柯文哲力推「壯世代文化運動」,要將銀髮海嘯轉為國家發展動力。 壯世代文化運動分為三個層面,首先政府應帶頭正名,去除「老人」、「銀髮族」等負面標籤;其次配合大學退場,閒置校園轉型為「養生村」,讓壯世代可以工作或再學習,猶如「第三人生大學」。 最後,有鑑於台灣世代數位落差嚴峻,柯文哲也提出「數位正義轉型」,希望弭平世代間的數位落差。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b59c691d6b87cbe7c1fb579355e5d628.jpg) ## 長壽經濟 護國神山 壯世代有三大特質:高壽、高知識、高財富,柯文哲主張在缺工的現在,應該鬆綁勞動法規,讓有意願工作的人繼續工作,同時也要鬆綁金融法規,活化壯世代資產。 全球老化從東亞開始,東亞解方從台灣開始,柯文哲提出「兆元壯世代產業」,成立國家級高齡研究所(Age Lab)研究壯世代創投,仿當年資策會、工研院模式培育新創,再透過貿協結盟輸出典範,搶食東亞3億高齡人口商機。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0v-hackmd-images/uploads/upload_f7b42e6f07b90e1c41ba47716fca6df5.jpg) ## 世代共融 全齡共創 我國出生率持續下滑,是全球倒數第一名;205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達1/3,高齡化與少子化成為台灣國安危機,人口結構失衡,再加上社會枷鎖,讓台灣陷入失控的死循環。 柯文哲主張成立「壯世代發展委員會」,合併現有少子女化辦公室、高齡化辦公室,跨部會統籌,專責世代共融解方。 此外,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將在雙北舉辦,柯文哲提出「世壯運百面金牌留台灣」的願景,期望培養奪牌選手,同時也帶動壯世代運動潮,如此也有利發展《運動產業創新條例》。 ## 記者會影片與逐字稿 {%youtube 04VjFow20mw %} 主席 各位嘉賓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早 今天歡迎大家來到 開創壯世代美好第三人生的 國家重要政策的發表會 今天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 今天是柯文哲競選辦公室正式成立 所以今天大家看到喜氣洋洋 有五彩繽紛的氣球對不對 等一下我們還要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一起切蛋糕好不好 大家都知道啦 2025年 差不多再過 一年兩個月對不對 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了 柯文哲對於這個問題非常非常重視 所以他今天提出了 壯世代 開創美好人生 第三這個人生 等一下我們要請柯文哲 好好幫我們說明好不好 今天非常特別 今天有很多的國政顧問 到我們這個現場 另外今天有30位遠從新竹跟台南來的 壯世代的代表 來我們先借大家的雙手 我們給我們今天壯世代的代表 一個熱烈的掌聲 他們說壯世代現在在全國有非常多的這個活動 有一位102歲的壯世代 他到現在還在打羽球 是不是 然後平常走路聽說這個健步如飛 比年輕世代還要強 那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 82歲前考試院的院長關中 他說壯世代我當之無愧 那當然還有一個六十五歲的柯文哲 每天早上七點半上班 他今天剛PO文說他一天至少工作十二個小時 柯文哲也是壯世代的代表對不對 期待今天記者會之後啊 台灣有更多更健康更快樂的這個壯世代 柯文哲說有夢最美 今天是他逐夢政策的發表會 他很期待以後台灣 55歲以上的壯世代 都可以活得更健康 更快樂 更有活力 更有生產力 好 那等一下 柯主席上台之前 我們先來介紹今天嘉賓好不好 第一位是我們民眾黨主席 也是我們總統參選人柯文哲 柯主席 第二位是我們競總的總幹事珊珊 還有我們黨部的秘書長周台竹 周秘書長 好 這邊這一位是等一下幫我們引言的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 吳理事長 還有政大勞工所的所長劉梅君 還有翟本喬 翟神 翟神今天工作非常的重要 因為柯文哲說 我們壯世代跟年輕世代 最大的落差就是數位的落差 所以網友說你是翟神 今天你要幫我們翟本喬 幫我們搭橋好不好 還有台灣經濟研究社社長 孫智麗 孫教授 另外今天有非常多的 國政顧問團的成員來我們現場 來 我們給他一個最最熱烈的掌聲 好 我們主辦單位非常用心 在柯文哲跟大家說明之前 我們來先看一段影片 看柯文哲為什麼要推動壯世代 來 台灣當前迫在眉睫的國安問題是什麼呢 2025年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我們正以人類史上最快的速度 進入人口斷崖的危機 二零二五年 超過五百萬人退休 就業人口竟不到總人口的一半 二零三零年 青壯年人口的扶老比 將暴增近一倍 沉重感加倍 二零四零年 高齡人口將佔 台灣總人口的一半 青壯年變成少數族群 換句話說 在人口失衡的情況下 青壯年比例更少 卻要負擔更多的國家財政預算 要承擔更多的經濟發展 臺灣將進入一個死水經濟模式 人口危機將快過戰爭危機的到來 目前政府提撥的長照預算 高達八百七十六億 難道無法因應超高齡社會 重點不是預算的多寡 而是預算分配的問題 以及預算是否會帶動循環經濟 據統計 目前台灣需要長照支持的人口 未達50歲以上 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 這近千億的預算 並未幫助到90%以上的高齡長者 過去政府對於多數高齡者 並未有積極正面的政策發展 持續的補貼與撒幣政策 換來的或許是短期的支持度 但對長期的國家財政而言 將更杯水車薪了 有將近九百萬人被政府忽視 問題出在哪 二零一零年開始 政府政策 皆在提倡高齡照顧 活躍老化 世代共榮等口號 即便政黨輪替也不曾改變 多重銀髮思維 看待整體高齡族群 卻未深入瞭解高齡者的真實需求 缺少積極態度 面對高齡議題 相當的可惜 現今社會對高齡產業討論最多的 就是技術創新 但很少提及思維 制度 法規的改變 尤其是觀念的重塑 如果我們可以重新定位高齡族群 給他們更多的尊重和鼓勵 將偏見轉為樂見 將足以在當前製造業面臨下滑之際 創造更多內需市場 力挽經濟成長於不墜 這群被政府忽視的高齡者 該怎麼稱呼呢 傳統認為高齡者是社會負擔的概念 其實才是刻板印象與歧視 如何消除民眾對於高齡者的標籤 壯世代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壯世代需要美好的第三人生 政府應該帶頭改變 銀髮思維的刻板印象 理解研究壯世代族群的生存需求 提出積極循環的前瞻政策 讓壯世代有更大的自由 更好的選擇 發揮自己的第三人生夢想 才能夠給予臺灣更多的正面價值 讓壯世代擁有更大的自由 更多的選擇 將是改變臺灣國安危機的關鍵了 簡單來說 這超過八百萬的壯世代同學 是giver 是taker 很遺憾 這個概念大家一聽都懂 但或許是刻板印象 或許是包袱沉重 總之 主政者理解與支持的並不多 還好 只有深刻理解現今高齡者的需求 政府才有可能提供最完整的政策與服務 理事會超前部署 建構全台灣唯一 專屬於重症 最完善的 高齡健康前瞻中心 年底 那時候台北市65歲 這樣子我才14% 結果沒有想到今年 我的任期都還沒結束 才七年而已 我們那個大於65歲 已經要超過20%了 真的需要一個新的社會運動 壯世代計畫 要開始那個壯世代計畫 就要開始創意的東西 叫壯世代計畫正在執行 叫壯世代計畫 所以我們今天要推動一場 不用走出客廳的社會運動 壯一下 我們不要再用什麼銀髮族 老年人 長者 乾脆不要叫壯 就是不管你年紀多大 你要很強壯 這個是一個社會運動 壯世代 將捲起千堆雪 我們都是壯世代 讓愛傳承下一代 我們都是壯世代 讓愛傳承下一代 所以台灣的高齡化問題是國安問題 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機對不對 所以柯主席提出了 這是一個新的社會運動 文化運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機 是一個逐夢的政策 我們現在要先邀請這幾年 非常積極在推動壯世代的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的理事長 吳春城 吳理事長幫我們引言 好 主席還有各位壯世代朋友 各位媒體朋友 我今天代表壯世代的好友們 要來支持我們柯主席 所發起的運動 他們要我來發表一個感言 感言叫做「還好我們有柯文哲」 還好我們有柯文哲 剛才的影片大家看到 台灣進入了超高齡時代了 2025年五個人就一個65歲的人 2040年三個就一個 2057年65歲以上的人 要佔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各位可以想像那樣的社會 然後我們少子化也是全世界最嚴重的 工作人口銳減 撫養比 2020年四個人養一個人 2040年兩個人養一個人 2060年一個人養一個人 高齡化跟少子化 在未來的三十年之間 是台灣最重要的事情 各位有感覺嗎 各位知道政府有在重視嗎 這個整個的社會變成一個崩潰的社會 學者稱為叫做銀髮海嘯 銀髮海嘯來臨了 怎麼辦呢 政府怎麼辦呢 就是撒幣 撒幣 面對這麼嚴重的高齡化少子化 沒有看到行政院跟立法院 有任何積極的面對的作為 選舉到了 就是藍綠聯手 大撒幣 沒有人敢阻擋 上個禮拜行政院就通過了 113年的8+1項社會福利津貼調整 又增加編列預算1300多億 讓明年的整個社福預算 將逼近了8000億 照目前這個人口成長 也照目前的這種發放的方式 預估到了2040年 社福預算將佔到 國家總體預算的50% 那我不曉得國家怎麼運作 國庫署發布 到今年的9月30號為止 我們國家的國債 高達5兆8300多億 平均每個國人負債25.3萬元 繼續撒幣會害死下一代 所以老實說到目前為止 我看了今年的參選人當中 只有看到一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在台北市長任內 全台北市就540處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涵蓋率六都第一 還有高達50家的日照中心 被封為六都照顧網 同時發行敬老卡達到45萬張 每個月提供480元的折扣 鼓勵高齡者能夠到大眾運輸博物館運動中心出來活動 另外為65歲以上的人免費打疫苗 還有肺炎鏈球菌的疫苗 這個非常貴的一劑要三千元 他努力的想要建構完善的老人福利系統 反對齊頭式的普發式的敬老金 只對低收入還有高齡者持續的發放 希望把省下的錢能夠做對長輩更有用的照顧 但是就被藍綠的政客追殺 讓他深受重傷 大家是不是給他鼓掌鼓勵一下好不好 對於長輩 柯文哲不是無心 而是更有心 未來崩壞的社會的撫養比問題會越嚴重 越來越多的高齡者 將會壓垮越來越少的工作者 柯文哲提出的壯世代計畫 就是要讓高齡者壯起來 從被撫養者成為一個生產者 整個的社會才會創造一個世代融合共榮的社會 連高齡化少子化這被稱為國安問題 這麼難解的問題 柯文哲都敢扛起責任來 還有什麼問題他會逃避呢 台灣的未來我們放心交給柯文哲 謝謝 謝謝春城的引言 好在我們還有柯文哲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柯文哲接下來要上台幫大家介紹 他的新社會運動 也是他的逐夢政策 來 我們熱烈掌聲來歡迎柯文哲 柯主席 對我來講不管執政或者是選舉 都是一個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所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一個新的社會運動 它這個涉及觀念的改變 第一點 台灣的問題大家都曉得 少子化 因為少子化就變成高齡化 我們目前出生人數 出生率全世界第一名 不過是倒數的 倒數第一名 再來是 估計到2050年我們65歲以上人口會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比較麻煩的 如果我們目前的照顧模式不改變 大概平均在死前臥床將近8年 所以活得長沒有用 你要活得有品質 你活得很長可是最後都躺在床上 再當植物人 或是當那個我們英文叫 Bedridden 那沒有好處 所以這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所以看看我們人口結構是 出生的越來越少 高齡者越來越多 在這個狀態下 咱們 到底出了什麼事 什麼東西沒有做好 第一個就是說 在文化上 我們人生可以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段就是從出生到要進社會之前 也就是說從小時候一直到學校 我們把它叫第一人生 進入社會以後叫第二人生 退休以後叫第三人生 從以前到現在 整個政府很少在規劃說 退休以後的人要做什麼 你說難道完全沒有照顧嗎 有啊 就照顧那個退休以後又生病的 那是有啦 所以那個叫 我們目前的長照預算 95%的在照顧那15%的失能者 可是人不是老了一定失能耶 有些老人他還很健康 那個就是目前政府完全沒有在理的 那個佔85% 所以我們花了大概 長照預算的95% 在照顧那15%的失能者 然後其他85%的比較健康的 就完全把它忘掉 那這會出現什麼問題 估計起來我們台灣大概55歲以上的人 佔有我們整個社會資產的三分之二 可是因為這些人退休以後 他沒有工作 他就不太敢用錢 所以我們台灣的儲蓄率很高 大概目前估計 我們在銀行裡面的存款 大概有三兆 其中有兩兆屬於55歲以上的人 這兩兆都屬於流動性很低 因為老年人會想說 我沒有上班 所以不要亂花 錢要儲蓄 所以在銀行的那三兆裡面 有兩兆是55歲以上的人 然後這兩兆不太會動 你要知道在經濟學上 非常強調金流 就是有一個叫倍數作用 你錢有在外面流 它就錢滾錢就跑起來 錢都不敢出去 那個市面的金流量一下降 就通縮 通縮 所以我們這個已經變成叫死水型的社會成形 為什麼會這樣 你知道 都是這裡講的 高齡就被標籤化 好像你年紀大了 就應該在家裡看電視 被標籤化以後 他就把他框起來 什麼事都不能做 被框起來以後 這些老年人就真的 活在世界上沒有方向感 那怎麼辦呢 這個是我們從 這過去幾十年來 人口結構的變化 我們等一下再從頭看一遍 一開始底下的比較寬 所以最開始是金字塔型 然後慢慢的以後的人就不生了 所以現在這個最寬的已經到了45歲 目前台的人口結構最寬的那一層是40到45歲 反正以後的不生 那45歲那個一直往上 所以將來我們的人口結構就變成倒置型 那怎麼辦 我跟你講老不是問題 快速老化才是問題 這個剛才影片裡面有講 2014年我上任台北市長的時候 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14% 結果我都還沒卸任 在2022年的1月就已經超過20% 短短的7年內 台北市的人口從65歲以上人口中 14%的變成20% 放到整個全台灣來看 也是一樣 只是時間比較慢 所以我們台北的老年人口結構 從14%的變成20%的只花了7年 你看看其他國家 什麼奧地利 奧地利花多久 36年 新加坡跟我們差不多7年 韓國9年 香港10年 大概台灣是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你知道這為什麼是問題 我記得像瑞典 它從7%到20%花了大概100年 我們只花30年 所以老化不是問題 更可怕的是快速老化 為什麼快速老化是問題 這個社會來不及調整 你要是花很長的時間在老化 這個社會可以慢慢調整 你在短短的7年內 一下子從14%變20% 那整個人口結構 包括福利設施來不及做好 而且 今天要跟大家講 我們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在這個表上 這個是各個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 你看看 50到54歲 我們台灣人過50歲以後 勞動參與率就開始下降 你看看我們是73.5 其他國家都79 87 這不同的國家 所以我們過50歲以後 勞動率參與率就下降 然後就一路下降 五十到五十九歲變五十五點六 你看其他國家都七八十 六十到六十四更低三十六點七 其他國家還有四十幾到六十幾 到六十五歲以上剩下八點四 目前我們六十五歲以上的人 有在工作的只有八點四% 可是你看看我們旁邊的國家 韓國三十二 日本二十四 你想想看 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有在工作 我們只有八點四 南韓是三十二 最近有人在問我說缺工的問題 我老實跟大家講 缺工 短期要解決只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引進外勞 另外一個是什麼 這些年紀大的請大家回去工作 為什麼這個理論是對的 很簡單 南韓 日本 跟台灣結構最相近 南韓 日本 甚至香港也比較接近 就算新加坡 香港跟我們比較接近 還是比我們高 所以這表示什麼 你知道 觀念的問題要改變 所以這已經不是什麼科學 它就是觀念的問題 所以每次講說 不管是選舉或者是執政 更重要它是一個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我們先看看我們的問題 我們過五十歲以後 勞動參與率就下降 相較於日本韓國很明顯就下降 如果這些人可以回到工作場域 我們不是就多了很多 manpower 工作人力 所以這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辦 這叫思想改變 一開始叫銀髮海嘯 哇一下子多這麼多老人 我們能不能把那一大堆的老人 重新變成國家發展的動力 這個就是今天這個記者會要講的 那How to do 第一點 我們的社會福利 集中在照顧那15% 可是這85%還蠻健康的 每天無所事事 在家裡看電視 不然就了不起去公園打太極拳 我們現在問題要解決這一批人 所以變成高齡化其實變臥床族 一旦臥床以後照顧費用就變高 所以年輕人會想說 天啊 我要照顧這麼多老人 乾脆我也自己當躺平族 對啊 所以這個一大堆的臥床族 就造成一大堆的躺平族 所以怎麼辦 一大堆的臥床族 就造成一大堆的躺平族 所以怎麼辦 一大堆的臥床族 所以怎麼辦 叫做 Strong Generation 壯世代 強壯的世代出現 第一步 我們這個55歲以上人口 占總人口三分之一 有七百多萬人 台灣三分之二的財富在他們手中 可是他們又不敢用 所以 另外他們也被社會歧視 好像人老了就不重用 大家都在搶年輕票 然後平均死前臥床超過八年 到2040年他們只要人口一半 如果你把他當作負擔 他都是被照顧的 那不得了 每一個年輕人要照顧的老人越來越多 最後會拖垮下一代 但是倒過來 如果你把他當作資產 他有錢 有體力 如果他再回去工作 他變成社會很大的資產 為什麼 工作就有所得稅 所以對國家來講 很多的長者回去就業市場 對整個國家經濟是財政都有改善的 所以我們有三個概念 第一 壯世代文化運動 什麼叫做壯世代文化運動 以前叫什麼老人 銀髮 竹布 長者 從今天起 全部不要再用這些名詞 叫壯世代 (掌聲) 我跟大家講 我在當市長的時候 我記得我們社會局就有一個叫老人科 社會局老人科 正名運動也要變社會局壯年科 只要遇到什麼老人 全部自動自發把它改成壯年 所以這個是一個文化運動 我要告訴這些長者 其實 其實是這樣 人類在過去幾十年來 平均壽命延長太多了 你要知道聽說我們的退休制度 是那個俾斯麥發明的 我是沒有去查證 俾斯麥規定說65歲退休 可是那個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才40幾歲 所以你可以活到65歲已經算很老了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女生是84歲 你活到65歲退休 你預計還要再活19年 而且我保證 如果你到65歲還沒死的話 平均一定活超過84歲 為什麼 因為我們算總平均 那些會死的在前面已經把總平均拉低了 所以如果你到65歲還活著 估計你活超過84歲機率很高 所以退休以後 我最近常常看那些65歲剛退休的 每一個都活蹦亂跳的 看起來很好 所以為什麼你要把他貼個標籤老人 然後回家看電視 不對 所以第一個壯世代文化運動 這是思想的問題 再來這些人手中很有錢 我們要開始改變他的思想 錢拿出來花 為什麼他敢花錢 你叫他回去工作 他有收入他就敢花錢 他沒有收入他就不敢花錢 他就把兩兆的存款擺在銀行 你想想看 如果我們這些55歲這樣的人 有兩兆的存款在銀行 如果我們可以把他mobilize 就把他移出來 在這個社會上流動 這個對整個台灣的經濟會產生革命性的改變 所以這個叫長壽經濟 這種長壽經濟絕對比台積電對台灣的經濟影響更大 另外一個是這樣 我們能不能做到這些長者 所謂壯世代跟年輕人沒有差別 所以叫做世代共榮 全民共創 就不要再分年輕人跟老人 反正都一樣 死前大家都一樣 所以第一個公務機關去標籤化 政府要帶頭證明 以後把政府什麼老人 只要老人兩個字自動自發 改成壯年這第一點 再來第三人生大學 我們講過出生到出社會 這第一階段第一人生 出社會工作第二人生 以後退休以後 我們現在一大堆大學要退場 乾脆把它改成養生村 宿舍來當住的地方 教室讓他繼續可以工作 可以學習這觀念還不錯 反正現在私立大學也沒地方用 所以讓那些被退場的大學變成養生村 這個很重要 數位轉型 這為什麼會這樣 我常常在想說 如果我們那些70歲以上的長者 每天都看我的YouTube 我的民調不會只有2% 台灣的數位落差在城鄉差距只有26% 可是在不同的年紀差別會差到60 所以你看看 這一條線 過60歲以後就很明顯下降 這一條線是學歷 國中以下下降 所以在我們台灣現在是這樣 60歲以上 國中學歷以下 使用那個網路的百分比就很低 所以怎麼做你知道 第一個是 第一個是 工作權解放 財務賦能 我們慣於很多退休的法規要全部修改 所以從今天起 我們在立法院有一個重要工作 凡是妨礙65歲以上人工作的法令全部要修掉 包括強制退休 包括65歲以上不能保勞保 很多法要修的 我認為強制人家65歲退休 叫age discrimination 年齡歧視 所以這很多要做的 所以鬆綁勞動法規 再來鬆綁金融法規 你要知道我們的法規裡面 有銀行貸款不同的年齡 那個貸款的風險評估給的不一樣 你要是年紀很大 你要去貸款做創投 他就不給你 他說你太老了 不能做創投業 所以這個很多金融法規要修 所以勞動法規要修 金融法規要修 要讓65歲以上的人口可以重新投入市場 不然你一大堆規則把它限制住 他沒辦法 在目前在東亞地區 超過65歲以上人口有3億 所以我們要成立一個國家級的高齡研究所 所謂的高齡研究所 專門研究比方說老人怎麼做創投 老人怎麼做產品 所以它很像不管是很像我們的資策會或是工研院 它專門研究老人產業 然後如果我們可以成功的話 我們可以典範輸出 為什麼你知道 台灣要變成研發單位 我們在這個地方老人產業做得出來 不管輸出到香港 新加坡 馬來西亞 中國 這是一個商機 如果我們在觀念上是領先的 我們先做出來 我們可以把這3億人口的市場搶下來 你看這裡還有一點 現在全世界老人最多是在東亞地區 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搶先成功的話 我們這個生意可以做到全世界去 因為其他國家的老人才開始慢慢在增加 就算一算 他說如果每一個到2050年 如果每一個老人每個月 花300塊美金 大概是每個月花1萬塊台幣 一年有162兆台幣 這是很大的市場 所以老人產業是一個新的產業 所以為什麼我們把它叫做護國神山 因為這個如果做成功的話 它的威力不下台積電 所以我們要理論上應該在行政院底下 設一個壯世代委員會做跨部會 不過最好是把少子化跟高齡化辦公室給它合併 變成一個壯世代發展委員會 這樣才有辦法跨部會去處理 另外一個跟大家報告 2025 年世界壯年運動會要在台灣舉辦 也利用這個機會 把這個壯世代的概念推廣一遍 壯年運動會是這樣 參加者限 40 歲以上 這是一個運動 所以結論是這樣 長壽時代來臨 以前的銀髮政策 是把長壽當作海嘯 天啊 怎麼來了這麼多老人 我們現在觀念要改變 怎麼這麼多老人 變成國家發展的動力 這牽涉到觀念的改變 我認為這個一定要做 因為台灣過五十歲以上 勞動力很明顯下降 這會造成整個台灣勞動力不足 因為如果我們不改變的話 我們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拚不過日本 拚不過南韓 因為國家勞動力不足 所以這一定要解決 好 謝謝大家 好 謝謝主席 那以後我們就把老人科改成壯年科了對不對 以後把那個我們傳統那個錯誤的那個標籤 老弱病痛把它拿掉 變成很壯對不對 然後主席推這個 一方面是讓這個55歲以上的這個壯世代 更強 更健康 更快活 更有生產力之外 一個很重要的重點 他是把這個 引發了這個海嘯變成一個新的產業 可以打造上兆元 所以這是一個世代共創 世代共贏的一個重要政策 謝謝大家 接下來我們今天有三位重要的學者 要幫我們一起見證 第一位是我們這個中高齡問題 跟勞工問題的這個博士 他大概從1993年 30幾年前我常常在期刊上面 看到他的大作 我們現在來歡迎 政大勞工所所長 劉梅君 劉教授 主席 我們在座的所有壯世代的菁英 還有我們的媒體記者 我覺得非常榮幸 有這個機會能夠出席 我們民眾黨在總部的第一次記者會 我其實過去參加過非常多的記者會 在什麼議題呢 在醫改的議題 在勞動的議題 然後在教育的議題 甚至是婦女的議題 那政治的議題是我的第一次 那有這麼多人在這個現場 倍覺榮幸 好 剛剛主席也把我們這一個 名字也是一個社會運動嘛 那個社會運動的藍圖 大家覺得精不精彩 精彩 不僅精彩 是萬分精彩 不是這樣嗎 然後呢 這樣的一個藍圖我們要不要去實現 (要) 當然要 就要努力實現 對吧 好 那怎麼實現啊 請教各位 怎麼實現啊 我們一定要 我們英雄所見略同 我們一定要將柯P 送到 送上 能夠落實 我們這個社會運動的位置上去 當然不能只讓他一個人 其實是我們需要一群人 今天在場的所有人 都在見證這件事情 台灣需要改變 台灣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頭 不變 其實台灣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那我們這一代其實是有很大的一個責任 我們不希望等到我們要交棒的時候 我們交棒下去的國家是一個破落的國家 一個殘破的國家 不僅在文化上殘破 經濟上殘破 然後在我們的政治上也是殘破的 我們不希望是這樣子 所以這個改變契機 我覺得今天是很重要 那當然我今天來不是要來 只是做這件事情 對 我想要談 我們剛剛說了 剛剛台灣的統計數據 已經非常明顯地看得出來 60歲以上其實是 我們的勞動參與率是太低了 60到65 剛剛柯P也講了 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幾 然後等到65以後變成百分之八 那太多人退出來 當然這整個是一個文化運動的問題了 太多人都覺得說我已經開始領年金了 我本來就是應該要退出 甚至有很多他身邊的人就認為 你都已經財務自由了 你幹嘛還那麼辛苦要再繼續工作呢 不應該那麼再去 常常很多時候旁邊人也會影響 你就覺得好像如果我已經退休了 我還得繼續工作我是不是貪錢 很擔心被別人這樣誤會 所以的確是這個文化運動太重要了 文化運動之後 我們的經濟運動待會可能我們市長會來談 可是我這邊要談的是 大家想想看 我們的禮運大同篇曾經講過一件事情 就是老有所終 幼有所養 還有一個呢 壯有所用 那壯怎麼用 我想今天就是這個主題了 剛剛其實柯P談得非常多了 有一部分柯P剛剛也說了 在這個 三分鐘 護一生 對對對三分鐘 那我就講一下好了 那這部分談很多 那以後有很多細節我們可以慢慢討論 可是我另外一部分 非進入職場這一塊 我覺得政治運動 社會運動裡面還有一個政治運動 什麼政治運動呢 如果有些人他不想再進入 領薪水的就業市場 我們過去看到太多人 就做那個傳統的志工 對不對 志工到醫院 到哪裡去 然後就站在門口 服務人 可是這太消極了 我們要幹嘛 我們希望累積了一輩子 這麼豐富經驗的壯士代門 他應該要 我們要發動一個政治運動 我們要開始請他們關心公共事務 一定要開始關心公共事務 要不然我們就會被別人決定 我們的命運被別人決定 我們的子女也會被別人決定 不應該是如此 所以我這邊最後要談的就是這件事情 然後最後我要講的是 我很榮幸有這個機會 能夠見證 然後也能夠參與 那我非常期待能夠改變 我非常非常期待能夠改變 那我絕對相信我們在座今天會來 也是期待我們能夠在那個改變的過程當中 是重要的一份子 是重要的一份子 這個 我們希望眾志成城 光靠柯P 對不起 柯P是 光是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的 一定是要眾志成城 好 我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謝謝 謝謝梅君所長 接下來啊 柯文哲一直認為說這個運動要成功啊 壯世代跟年輕世代最大的落差就是數位落差 對不對 所以今天我們特別邀請 以前是我們台北市的這個顧問 很重要 網友都說他是翟神 所以我們今天請翟本喬 這個來幫我們搭橋 好不好 OK 來 謝謝 柯主席好 各位朋友大家好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 時間關係就不一一問候 那大家知道柯文哲過去最大的政策失誤是什麼 大家都會講取消重陽敬老金 但柯文哲從來不會去追究責任 他會說如果再來一次我們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關鍵就是你要給人選擇 所以他說如果重來一次的話 我們會說你可以選一千五百塊床上敬老金 或者你可以選三千塊的肺炎疫苗 加上每個月四百八十塊的交通補貼 再加上老人共餐 再加上等等等等 這麼多加起來上萬塊的福利 所以我們要給他選擇 我們要給這些壯世代長壽者一個選擇 你可以選一千五百塊 或者是一萬多塊 你可以選擇不當老人 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可以選擇不當老人 這是我們今天的壯世代政策 要給大家的一個選擇 那怎麼做呢? 其實你可以去看我們的社會上 這些壯世代高齡者、長壽者 我們不會再叫他們銀髮族 為什麼? 台灣的銀髮族其實沒有很多 這要感謝我們的美髮業 像我頭髮其實也白了很多 我們要給這些人選擇的時候 我們要去劃分我們的對象 他是否還有心有力 能夠繼續為社會貢獻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那些無心又無力的人 他才是真正需要我們的長照 社福照顧的 所以我們要給這些人選擇的時候 我們要去劃分我們的對象 他是否還有心有力 能夠繼續為社會貢獻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他才是真正需要我們的長照 那些無心但是有力的人 他們可以去追求 他們年輕時候沒有實現的夢想 比如說不老騎士 比如說再去念當初沒念到的書 再去學當初沒學到的事情 那有心無力的人呢 這需要我們去輔導他 給他更多的機會來為社會貢獻 但是最重要的是有心又有力的 就是我們今天講到 銀行裡面這兩兆的存款 然後他又有能力工作 明明身體很健康 我認識很多超過65歲的朋友 他65歲退休沒多久就過世了 他怎麼死的 他是無聊死的 真的 他沒什麼事在做 然後就真的 整個身體機能真的是會退化 像我自己 我超過55歲了 只是看不出來 那前幾天呢 我10歲兒子小龍在學校 大家在談說 爸爸在家裡 爸爸都做些什麼事 然後小龍 我就問小龍說 那你怎麼講的 他說 我就說 爸爸在經營口罩工廠啊 我說 喔 對啦 不過現在口罩生意也不好 所以沒怎麼在做 他說 那我總不能說你退休在家閒閒沒事 整天追劇玩遊戲 我說追劇那個在研究社會現象好不好 玩遊戲那個是在研究數位互動模式好嗎 OK 為什麼 這個就講到其實我們很重要的一點 剛才講到我們的數位落差 很多人用 iPhone 對不對 舉手 好 請放下 用 Android 的舉手 好 請放下 比較少 為什麼 對於這些長壽者 壯世代 用 iPhone 的比例 比年輕人高很多 可是 iPhone 在技術上並沒有比 Android 好多少 為什麼 因為它好用 所以今天我們有一些政策 在說我們要找一些數位大使 來推廣我們政府的 這些為人服務的 App 去教大家怎麼用 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為什麼 因為他就設計的不好用嘛 你去教人家一個不好用的東西 又要花很多人力 花很多時間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是把這些 App 怎麼樣做到很好用 所以我們要投資的是在於說 政府所有的服務介面 要把它改善到跟遊戲一樣好用 今天小朋友玩遊戲你都不用教他 他就自己會玩啊 還找出一堆攻略 對不對 我們為什麼政府的 App 做不到這樣子 所以我們要投資的是 把政府的服務介面全面的改善 這樣才能消除我們的數位落差 那當然我們在這個改善的過程中 我們的數位產業 我們的遊戲產業 我們的軟體產業 都可以再帶動一波 那剛剛講到在法令上有一個很重要 就是說怎麼樣消除這些長者 願意繼續為社會服務 願意工作的這個鴻溝 我就舉例來講第一個 退休的人如果已經在領勞保老年給付的話 他如果去工作 一個月收入超過三萬塊 退休金就不能再領 然後健保本來可以掛這個區公所的 現在又不能必須掛回公司去 最簡單的這種事情我們就把它改掉 事實上這個可能公投一句話都可以解決的 就是說如果是 比方說我們的實際實踐的步驟 怎麼樣做到更嚴謹更concrete呢 就是說 比如說今天缺工的單位 我去就業輔導處登記 一個月內沒有人來應徵的話 我就可以適用 65歲以上的人回來我這裡工作 他又有經驗對不對 就可以做得更好 然後呢 他的健保照樣掛區公所 他的退休金照樣領 因為對國家來講沒有增加支出 這些人本來就健保掛區公所 本來就退休金要領的 但是呢 他現在工作又可以領到一筆 所以像這些很多的細節 魔鬼藏在細節裡面 都是我們大家一起可以努力 去把它解決掉 然後讓我們的壯世代 長壽者 能夠繼續為社會國家貢獻 最大的關鍵 謝謝大家 謝謝翟神 翟神剛剛有特別幫柯P強調啦 事實上 我們在推這個運動的同時 現有的退休的福利 上一毛錢都不會有改變 對不對 而且最重要是尊重我們 壯士帶每個人的選擇 你要選擇怎麼樣的生活 怎麼樣的工作 我們是完全尊重的 好 那接下來我們要邀請的這一位 他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 他在2007年中央社那時候票選台灣最有權力的得獎人 他就是其中的一位了 我們現在熱烈歡迎 來 台灣經濟研究社社長 孫智麗 孫教授 我也是壯世代 依照理事長的定義 55歲以上 我的確就像所描述的 我剛從台灣經濟研究院退休 但是退休也是一樣 精力旺盛 所以我又去另外成立了另外一家 顧問公司 叫做台灣經濟研究社 我在這邊做什麼呢 我就是將我過去在產業界 所經營的一些產業 一些跟業者的關係 產業的人脈 然後我輔導 我幫忙協助這些新創團隊 特別有很多新的技術新創團隊 我幫忙寫評價報告 讓他能夠募集資金成立新創公司 所以我就在善用我這個 過去的一些 我在這個產業經濟研究上的能量 那同時呢 也因為閒閒沒事做呢 就開始了 最近就開始想 我體力還蠻好 所以最近我才剛完成了那個 雪山東峰一日單攻 那接下來下個月就要去單攻玉山 那當然我沒有辦法像我們的柯主席這麼強 一日雙塔 這個是我比較中期的目標 我還在努力當中 但這就是我們壯世代就要做的 我們退休了 然後我們過去賺了很多錢 現在有很多的能量 可以到處消費 全省走透透 這個一鄉鎮一消費 所以這樣的一個大的能量 那在過去呢 因為我們五年級生都賺了很多錢 那我們累積了一些財富 儲蓄也很高 剛剛影片也有講到 大部分大概三分之二的財富 都在我們這個55歲以上 那當然我們也不希望這留下來當遺產 成為墓園裡面最有錢的死人 錢放銀行 然後這樣人進天堂 所以我們這些是一個很大的能量 拿來運動 拿來去運用 活化的 拿去活化的 我們每個月如果我們知道說 我們還能夠對這社會有貢獻 還可以去做一些事情 去幫助年輕人 這個部分的能量 怎麼樣透過金融制度的一個設計 一些新的一些金融商品 讓我們拿出來 願意拿出來去使用 這個市場是非常非常的大 剛剛估完 我們的整個金融的需求方面 這個經濟在2025年 就可以達到3兆 在國內就3.5兆 全世界是上百兆的一個市場的規模 同時就年輕人來講 這麼多的機會 就是新創的機會了 你怎麼樣提供好的一個照護的環境 生活的環境 然後不是老人都是 只是那種很可憐的躺在家裡 他還是需要到處走 去怎麼樣研發新的一些交通工具 讓他們行動沒有障礙 來去自如 然後在社交的場合 有很多很愉快 但是老人都是那些 很無趣的一些活動 那在時裝上 怎麼樣的潮老人 就比較潮經濟 可以應用在我們的這些高齡上面 我們的壯世代的 我們還是很愛美 我們希望能夠美美的老去 所以這有很大的 然後我們希望吃好的 過去的辛苦我們希望吃好的 怎樣一個創意的 然後美味的 又容易消化吸收 有益於健康的 這些的一些餐點適合我們 這個有非常非常大的商機 所以從食衣住行 從我們的生活環境裡面 有非常多的點子 都是一些我們的新創事業 可以拿來開發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 這個柯主席送到總統府 讓他來推動 將我們這個銀髮海嘯 有力的轉成長壽經濟 讓我們來挖掘 另外一個護國神山 謝謝各位 謝謝孫教授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今天最快樂的時光了 我們要進行一個生日的慶宴 今天一方面我們要慶祝 壯世代要開創美好的第三人生 也慶祝我們柯文哲競選總部正式成立 我們現在邀請柯文哲柯主席上台 還有我們珊珊總幹事 周秘書長 還有春城 還有三位教授學者 我們請你一起上台 我們的蛋糕呢 (生日快樂歌) 我們一起來唱生日快樂歌好不好 (生日快樂歌) 接下來我們要請主席來切蛋糕 上面寫的是打造壯世代 美好第三人生 我們媒體朋友這樣拍的 這照片怎麼樣 來我們先面對正前方的我們的媒體朋友 OK 正前方拍完了嘛 我們往左邊 往左邊的媒體朋友 好 OK 拍好了嘛對不對 右前方的媒體朋友 好 謝謝 那等一下我們一起吃蛋糕囉 一起慶祝 謝謝大家 好 那我們請我們的嘉賓回到座位上 那個主席就留在 留在前面 留在座上 現在我們進行那個媒體聯訪 謝謝大家 第一位是ETtoday的顏鑫 顏鑫在哪邊 PD特對 顏鑫 主席想請教一下 因為你最近推出了蠻多 壯世代相關的政策 是不是想要提升長輩的支持度 那長輩的支持度有沒有在提高 謝謝 這個計畫是最近才開始推出 不過這個 那個效果不會那麼快就看到 首先我們要教我們的長輩 都可以使用網路 這是第一點 有使用網路 我們的支持度就會提高 下一題 民視的韻蓮 韻蓮在哪邊 這裡 我想問一下主席 就是怎麼看競選總部怎麼會選在這裡 是不是劍指侯友宜 另外呢 今天侯友宜的 deadline 朱立倫說你是典型的婚前症候群 侯友宜說不是在逼婚許願 不是在逼婚啦 是要你情我願 那經過一夜的決定之後呢 會在同一張選票上嗎 還是你根本不想跟侯友宜搭 這個 選在這裡就剛剛好 因為只租的到這裡 這也沒有什麼特別 找找找 找到這裡 空了 所以沒有特別什麼理由 那你說 經過一個晚上 有沒有考慮要結婚 你說朱立倫說什麼 朱立倫說你這是典型的婚前症候群 奇怪 我也是醫學博士 我怎麼沒有聽過這個名稱 婚前症候群 我怎麼沒聽過 就害怕結婚啊 變成落跑新郎或者新娘了 他說你們是兩情相悅 你等一下跟陳佩琪聊天一下 唉 不要開玩笑 這個是這樣啦 像這種事情 可以討論 你想想看你在報紙上 看到你的名字 被放到一個結婚證書上面 然後你事先不知道 怎麼有這種 這手法也是太奇怪了 好啦好啦 我也想辦法應付 下一題 華視紹安 主持人想問一下 國民黨這邊有主戰派的提出 如果說您不願跟他們合的話 您願讓賴清德當選 要同歸於盡 您怎麼看 沒有啦 是國民黨要跟我同歸於盡 還是我要跟國民黨同歸於盡 像這個就是這樣 像這種 像這也是情緒勒索 就是這樣啦 理性的思考啦 但是也不要每天 我發現喔 奇怪 我發現 最近這半年來 我每天都被情緒勒索 還好我的EQ很強 不然實在會發瘋 好 下一題 三立的文軒 想問一下 是不是有曾經跟朱主席當面說過 你要推的是會贏的組合 然後屬意的人選其實搭檔是韓國瑜 哇 這朱主席跟你講的是 那你怎麼看 就是韓國瑜跟侯友宜相比 你會比較傾向誰 韓國瑜跟侯友宜相比 你會屬意誰 此案涉及國家機密 那你覺得韓國瑜有沒有勝算 那有沒有跟朱立倫討論過這個 其實我跟你講 很多事情喔 我是一個很尊重數字的人 像這種問題喔 你給我三天我就知道答案 做個民調 很準的 大概做到兩千份就非常準 手機市話各一半 然後做三天以內就知道答案 我個人是很尊重數字啦 這恐怕是朱立倫自己要去傷腦筋 好 下一題 好 鏡電視的肉影 主席好 我想請教一下怎麼看作家黃越綏的爆料 他說2016年曾經接受柯爸柯媽邀請到新竹的家裡面做客 然後當時柯爸爸保證將來會挺賴清德來當總統 黃越綏還酸說這個說謊是不是可以遺傳 您怎麼回應 謝謝 我爸爸在2020年小英跟賴清德的競選當中 他是支持賴清德 沒有錯 我爸爸是支持賴清德的 這個沒有錯 等到我自己選的時候 當然支持自己兒子 這有問題嗎 很合理嘛 OK 下一題喔 壹電視的思琦 思琦在那邊 想跟主席請教兩個問題喔 第一個是傳出您之前在一場私人聚會上面 有談到說有媒體人希望您可以接受藍白合 然後您有說如果說只當選的話 只會帶三個人入府 那有這件事情嗎 第二個就是怎麼看謝龍介說 您跟侯友宜是最有機會的組合 如果最後是侯柯配參選的話 您想要當行政院長就可以在當選之後來辭去副總統 然後副總統又提名的話 這樣子的話也不用再辦選舉 他這樣的說法您怎麼看 這個你確定這個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嗎 這個要查查看 我印象中好像副總統初卻沒有補選辦法 我不曉得 因為我不是法律專家 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大法官會已經說不宜了 不宜的意思 但是有人說不宜也是可以照幹 我就不曉得 但是不宜就是不宜嘛 至於說副總統請辭出缺再補選 好像目前的法律沒有 沒有啦 所以 好啦 我不要消遣他 發言前請先翻閱六法全書 好 台視的 還在補聲 不是啦 這只是說我們 其實這樣啦 以前我進台北市政府的時候 只帶一個人 這次有增加三倍了已經 他只是說 意思就是說 其實我們要 其實我的內心你知道 其實我們還是要重建文官制度 不應當那個 那個叫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那個實在是不對 好 下一題 台視的蘇強 主席 跟你請教一下 因為雖然侯友宜之前喊出這個民調 跟那個初選是各半 但他昨天記者會是說 聘金聘禮都可以談 所以想跟你確認 如果在全民調他接受的前提下 你能不能接受柯侯 或侯柯 就在同一張選票上 補充一下 他今天完全沒有行程 感覺是在家裡面等你迎親的感覺 你怎麼看 這是什麼 他今天沒有行程 他在等你 侯友宜在等你 (笑聲) 沒有啦 我跟你說 算了 算了 我找個時間 (嘆氣) 不 這個是這樣啦 其實我昨天有講過 其實政黨的合作 從那個行動綱領 就是政策綱領的合作 到總統選舉的合作 到立法委員的合作 到當選以後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各委員會的召集人的選舉的合作 到組閣的合作 還有以後在立法院有議案衝突的時候 要怎麼合作 其實政黨合作範圍很廣 可是在今天 好像談來談去 大家只在談總統選舉 我也知道為什麼 因為的確真的是 那個總統選舉 贏者全拿 毫無制衡 所以為什麼給台灣這個 人家說什麼威權總統制 超級大總統制 我說那根本就是民選皇帝制 所以才會造成 你看這個討論到現在 有沒有討論過說 立法院要怎麼合作 將來三黨不過半 組閣要怎麼合作 通通都沒有 全部集中在那個 這也是我國目前 法治上的缺點 所以為什麼開始我會主張內閣制 就是這樣 因為我已經看出這個 七次修憲以後的國家體制是有問題的 好啦 好啦 還有沒有其他的 今天題目很多 我們最後 他接受全民調 你說他接受全民調 如果他接受全民調 我們就跟他比 接受全民調 我們就跟他比 柯侯或侯柯 會結婚 假設性的題目 可以考慮考慮 一開始我的設計是這樣 贏的人當正的 輸的人推薦副總統 然後 因為這還有一個 勝選組合的最大考量 勝選組合最大考量 所以有時候 這樣配會不會是勝選最大組合 這個要看 所以我說很簡單 要是有的話三天就知道 做一個民調 兩千多份 check一遍 很準 馬上就可以知道 蛤 很多啊 好啦好啦 這個讓晚上call in節目去討論 OK 好 題目有多少 最後三個題目啦 三個三個 這一題有點大喔 來來來 東森的 梓杰是吧 剛剛有預告是滿大的題目 來來 梓杰 主席想要先補充一下上一題 就是說民主初選跟選民調 會覺得一半一半是太多嗎 還是說你覺得什麼比例是你可以接受的 我跟你講喔 一罐砒霜 喝下去會死 那喝半罐就可以 還是死掉 那個開放式初選 其實大家心裡有數 你要設73個投票開票的時候 還要設在國民黨的民眾服務處 我天啊 這個還沒投都知道結果了 所以說一罐砒霜喝下去會死 換成半罐喝下去還是死掉 那另外謝龍介也有說 就是說您不願意接受民主初選的方式 因為找不到兩百位的志工來監票 他說如果你召集不了這麼多人 這樣要選總統他也很為你擔憂 他要擔憂的事很多啦 沒有啦 我跟你說 換新好了 我還是相信民調 台灣的選舉慢慢的 那一種 其實我也知道啦 那種動員 比方說三萬人 每四十個人一輛遊覽車兩萬塊 問題是這種動員你知道 動員這種幾萬人出來的造勢場合 對實際選票到底有沒有用 也許啦 二十年前有用 現在我覺得那個效果在遞減 好 ok 中視的國豪 主席想要請教一下 就是那您有想過說 跟侯友宜搭配這個選項嗎 或者說自己有做過這個民調嗎 還是說有可能也可以考慮說 跟郭台銘或國民黨 韓國瑜其他人來搭配 那如果都不搭配自己來參選 有信心可以贏過民進黨嗎 這個這樣啦 如果1 to 1的話 都有機會贏啦 只是比較好贏 還比較不好贏 這樣 當然是看那個組合嘛 我剛才不是講過嗎 民調做一次就很清楚了 兩千份的民調做三天內就很清楚了 各式各樣的組合 勝率多少 這很容易啊 好 最後一個題目 TBS 峰維 團體 今天台灣民主青年協會 趙凱記者會說 現在青年政策白皮書 他希望說不只是大專院校有心理的健康假 包括高中以下也要有心理的健康假 那這方面您支持嗎 高中以下怎樣 也要有心理的健康假 就是心靈不說不可以的原體假 這誰提出來的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 青年民主協會 你大聲一點再講一次 青年民主協會 就是年輕人的團體 他們青年政策白皮書有擬到這一塊 那您會支持嗎 就是高中以下如果他也想要有心理的健康假的話 不是啦 我跟你講喔 這涉及專業 像我們台北市是這樣 學校有輔導老師嘛 然後我後來也有把輔導老師後面給他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因為我們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精神科你知道喔 有一個backup 所以輔導老師他做screen 我跟你講有時候有憂鬱症 有時候小孩子看起來怪怪 你給他做個簡單的問卷調查 就發現他是憂鬱症或者是焦慮症 這很容易 當然學校輔導老師不是專業嘛 所以他就可以轉給醫院給精神科醫師看 如果需要追蹤治療那還有下面的系統 所以答案是這樣啦 其實在這個社會 應該建構一個叫心理健康的一個安全網 這台北市有其實都有做 我們在高中以下整個系統都有做起來 今天非常謝謝大家 今天記者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