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青年面試官
{%youtube N1obPMMlsJc %}
好 我們請柯主席先行就座
今天非常歡迎柯主席的蒞臨
那麼也歡迎大家在下午的時間
繼續參加跨世代2024總統大選
青年面試官喔
雖然我本來應該要講些什麼
但是還是想想算了
我們把接下來的所有時間都
給青年朋友還有在場來賓以及我們今天的總統參選人柯主席
所以緊接著我們馬上要邀請到的就是
2024總統大選參選人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柯主席
請上台
好 開始
這個喔
我這一輩子幹過最困難的事情是一日雙塔
從基隆的富貴角燈塔一路騎到
屏東的鵝鑾鼻燈塔
就這樣啦
我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 都告訴我自己說
這麼困難的事情都幹過了嗎 這個
應該可以克服過去
那 因為今天青年政策嘛
大概幾個大家最關心的
低薪 居住正義
2050淨零碳排放 還有這個
2024我們的選舉基本綱領
不過這個 因為它只有20分鐘啦
所以大概我看第一項講完就還不夠
所以
反正20分鐘到了我們就cut掉 講多少算多少
我跟你講 國家面對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不是20分鐘可以講完的
第一個 低薪還是年輕人最常抱怨的問題
那
其實青年在意什麼問題 有時候去外面演講
問他說 你們到底在意什麼題目 第一個當然
有時候叫四不一沒有 什麼叫四不一沒有
找不到工作 買不起房子 不敢結婚
當然更不敢生小孩 不過最重要是
沒有希望
我跟你講 年輕人不怕辛苦 怕的是沒有希望
那 你說找不到好的工作
其實也不是找不到好工作 真正是低薪
工作是到處都有 只是那個薪水太低你不想幹
買不起房子 那高房租高房價
那不敢結婚 其實我跟你講
我們最近有再統計了一次
其實目前台灣真正少子化最大的原因是不婚跟晚婚
而不是不生 就是說不結婚的比例越來越高
因為我們台灣還是不流行非婚生子女
我們現在非婚生子女差不多2%而已
不像說那種什麼法國那種可以到3、40%
我們這個沒有結婚生小孩子還是少
所以我們現在少子化一個真正的理由是不結婚
所以有時候是晚婚
那 你知道我們
我最近他們那個
反正要選舉 就要找一大堆顧問來上課
最近找了一個來跟我教那個為什麼勞保要破產
他講了兩個鐘頭我還是聽不懂
後來我跟他講說這樣 換我來教你
我30秒把你教會
後面1980的時候 我們的人口結構長這個樣子
金字塔型
年紀越高的越少
但是年紀高的比較少
所以領錢的人少 繳錢的人多
這就沒問題
現在變成
菱字型
我們現在最後的那一層是40到45歲
還在繼續往上走
所以最後台灣人口結構會變成
這樣
倒三角形
領錢的人多 繳錢的人少
所以就破產了 就這麼簡單
我們在
其實制定所有的政策你知道 最重要
最重要一件事情是要知道人口結構
你那個人口結構
所以我們今天所有的什麼社會福利政策
一大堆政策 為什麼會出問題
因為我們用1980年的人口結構你知道
當時制定的政策一直沿用到2020年
就是說他40年後人口結構都不一樣
可是他還是要用那個
按照當時的人口結構設計的一個制度
所以這會出問題
所以你不要怪說 為什麼年輕人變什麼草莓族 躺平族 啃老族
我跟你講 在座各位找得到高薪的工作嗎 我不容易
房子又那麼貴 所以你再努力一輩子也買不起
所以乾脆躺平算了
本來就是這樣 沒有希望
為什麼低薪你知道 其實
我最近去中南部這樣一直在繞
一個很大的理由是 我們叫低附加價值產業
老闆都賺不到錢 所以只好壓縮工資 所以低薪
那為什麼會低附加價值產業 其實要跟各位同學講
這是很麻煩的 成功為失敗之母
你一定會講說 你有沒有寫錯 不是
因為人在成功的時候不肯改變
可是你成功的東西 不可能一輩子一直用下去
我跟大家講1993年我去美國的時候
當時美國最流行的是Machintosh
你知道Apple在1993年
它主力產品是麥金塔電腦
如果今天Apple還在麥金塔電腦
我跟你講它會倒閉
它現在是賣iPhone
可是你想想看 如果三十年後
Apple還在賣iPhone
我現在告訴你 還是會倒閉 為什麼
因為每一個產品有它的生命
你不要幻想有一個產品一賣可以賣
五十年六十年都不會改變
所以這也很大問題
在這個地方跟各位同學講
人在成功的時候願意改變自己
這不太容易
可是你不可能就靠那一招用一輩子
所以Steve Jobs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有他的特殊性
很難想像同一個人
他一生有兩個產品
Markintosh跟iPhone
一個人成功一個東西 竟然他願意跳離舒適圈
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這個不容易 坦白講
所以每個產品都有生命周期 世界會改變
另外一個高房租高房價 這叫社會剝削
你知道你們為什麼會低薪嗎
因為我講最有名的例子 西門町
我在西門町辦了三次台北燈節
我都以為西門町就變成青少年聚集的場所
其實在疫情之前 在2019年你去西門町看
我看大概三分之一的旅客是韓國人跟日本人
說那個地方生意不錯
後來我就問那個賣雞排的
我說客人這麼多 你是不是賺很多
他跟我說那個房租漲了2.5倍
我記得好像從20萬變成50萬
我說這麼貴 你乾脆就換個地方去做
他說他換個地方生意不會那麼好
所以你想想看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年輕人所有努力的成績 都被房東剝削掉了
不管你是土地的剝削 買房子 或是開店
所以買不起房子 你說他好可憐
我跟你講 買得起房子更可憐
因為一輩子都在繳房貸
連我都繳到 我當到台北市長的時候還在繳房貸
所以買不起房子很可憐
買得起房子的更可憐 他變屋奴
另外也是我們要考慮學非所用
理論上價格就兩條線
就是說需要跟功用
如果我們在市面上
我在演講 沒辦法
謝謝
請來賓把您的電子產品調成靜音或者是震動
我跟你講話更好笑
以前我在台大上課
上到一半也是電話來了
我說你是誰
他說他是記者
我說你找我什麼事
他說沒有事
我只是保持聯絡而已
好啦 理論上缺工怎麼會低薪
缺工應該高薪啊
這表示我生產出來的
我們學校唸的東西有沒有
跟我們沒有辦法製造出社會上需要的人才
所以人才產銷失調
所以如果專業性高 取代性低
這就高薪
如果你那個專業性低 取代性高
就低薪嘛
這個iPhone的獲利表
我每次用這個
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
那個微笑曲線
施振榮那個微笑曲線
生產賺不到錢
研發賺得到錢
品牌賺得到錢
所以你看看這一張
Apple你知道
掛他的品牌
他賺了58.5塊
那個全部在大陸的富士康裝
賺1.8塊
那個IC板都台灣的
賺0.5塊
所以表示什麼
這個做工賺不了錢
這個是這樣
那創新是台灣唯一的出路
所以要跟大家再講一遍
成功為失敗之母
你不想改革
最後下場就是淘汰
所以經濟的困境是什麼
產業升級失敗
我最近去南部瞄了一下
那個 以那個虎尾為例
虎尾那個地方很多做襪子
以前有一百多家
現在倒到剩下不到十家
我就去看 奇怪
這誰會活下來
你想想看
因為台灣沒有辦法參加區域經濟組織
所以我們也沒有自由貿易
太多人在找我了 抱歉 我要把它轉一轉
好 台灣經濟的困境 就是產業升級失敗
我剛才都說我去虎尾看 你知道
可以存活下來的襪子店 或什麼樣的
多樣 少量 高單價 高品質
你想想看 如果他只是生產一般的襪子
他賣到外國 因為他沒有參加區域經濟組織
他賣個襪子到其他國家 課稅課11% 12%
你想想看 從馬來西亞賣到
比方說馬來西亞賣到印尼 賣襪子零關稅
從這裡賣到印尼 關稅12%
你覺得我們對馬來西亞還有競爭力嗎
沒有了 掛掉了
所以什麼樣的人可以生存 高單價的
什麼叫高單價 就多樣性 少量
高品質 高單價 所以是這樣
台灣在未來的時間
產業升級大概剩下三條路
第一條是ICT產業繼續幹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ICT已經佔台灣GDP超過20%
它是台灣的強項 既然它已經這麼成功了
沒有理由故意不繼續做下去
所以ICT還是台灣的強項
所以ICT有關的發展
很像台積電
那些兩奈米 三奈米還是要做就 第一條
第二條是傳統產業一定要升級
傳統產業一定要升級
傳統產業要升級又有兩個基本工作要做
一個是數位轉型
一個是2050淨零碳排放的準備
這大概兩個基本條件
另外一個是什麼 你知道 創新產業
我上個月去矽谷
特別跑去史丹佛大學瞄了一下
史丹佛大學工學院有四棟大樓
兩棟是台灣人捐的
一棟是Yahoo的楊志遠
一棟是NVIDIA的黃仁勳
老實講我在那裡看還滿感觸滿深的
就是說同樣是台灣人
在台灣都搞不出名堂
奇怪 去美國怎麼變那麼厲害
你知道YouTube的發明人
創辦人也是陳士駿
也是台灣人
所以這樣 我們要嘛就
半導體工業繼續強
要嘛就傳統產業的升級
要嘛就你有本事 新創產業 全新的 像NVIDIA
可是政府看起來又很保守
我以前去當市長 我問那公務員說
你們怎麼看起來都很保守
他說市長不一樣啊
他說企業可以倒閉啊 我們政府不能倒閉啊
我說狗屁啦 我都給政黨輪替了
企業不能 政府不能倒閉
我這看起來都是權位保衛戰
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答案是建立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
這個很重要
我在歷次演講的時候常常講到這個
有一年我去史丹佛大學
他們那個教創投的教授叫Gibbon
他就跟我講
他說你們在台灣搞創投都不會成功
我問他說為什麼
他說你們都在提高成功率
他說你曉不曉得
矽谷開一家新創公司
一年存活率是多少
答案是10%
五年存活率2%
意思就是說
在矽谷開公司你知道
開50家倒49家
只有2%存活
所以你不要看矽谷
有YouTube、Google、Facebook、Tesla、Cisco、Uber、AirB&B
你想到人類的創新全部在矽谷
你只看到成功的
我跟你講每一個成功的要配49個失敗的
他說你們在台灣搞創投不會成功
他說你們台灣一直在提高成功率
你說錯
要建立的是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 這才對
所以原則上是這樣
一定要小規模先試辦看看
失敗了 失敗就收起來 獲得經驗
成功再推展 但是隨時修正
我跟大家講 新藥上市要不要做臨床試驗
廢話 當然要
那麼為什麼新的制度
不管是社會福利制度 政治制度
它上線 為什麼不用做試驗
我跟你講 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
想要一步登天
我跟你講 今天如果我來推電子身分證
我一定會找馬祖 綠島
先澎湖金門這樣試試看
我絕對不會說 我們的電子身分證在
臺灣本島那一體奉行
我的經驗一定掛掉 為什麼
因為系統上線一定有bug
所以一定要debug
我跟你講你沒有試之前都不曉得發生什麼問題
所以你還要先試辦 OK
再慢慢擴大 所以原則上引入一個新的制度有四個原則
第一個叫PILOT
PILOT就是駕駛試飛員
你總要找到有人願意幫你試試看
第二個叫RULER IN
要參加的可以參加
第三個叫RULER OUT
不想參加的可以不參加
第四階段才叫強迫參加
這是我以前在台北
有一次我在我們那個小學設那個自動販賣機
我一開始我很得意
我們那個自動販賣機
因為我們都用那個
我下令全部用悠遊卡買
所以那個悠遊卡你知道
因為它是記名卡
所以如果你是學生你知道
飯前一個小時
你就不能買含糖的飲料
可是老師可以買
就是說我可以設計到說
按照你的身份不同
控制那個智慧販賣機 你知道
什麼可以買
比方說那個小學生就不能買保險套
對不對 老師可以買
那個設計可以設計到這麼
聽起來很容易
一開始我在學校推出
我想說這一定會大受好評
結果竟然有人在抗議
我找記者來 找那個議員來亂
後來我就把這個事情再重新思考一遍
我就想通了
不要一次到位
你應該先找有沒有合作的
校長跟你合作 先擺幾台試試看
看會發生什麼問題 開始debug
debug OK 大概沒問題
才開始找說 要參加來參加
最後才說 不想參加的可不參加
最後才是強迫參加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我要跟各位同學講
試驗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絕對不要想要一步登天
這實在太危險了
所以喔
有一本書叫破壞性創新
那本書裡面就講了這幾個概念
沒有永久暢銷的產品
Apple如果
它以前是賣PC現在是賣iPhone
我現在告訴你如果它
30年後還在賣iPhone
這家公司會消失 同樣的道理
IBM一開始是賣大電腦
Mainframe 現在是賣
Service 我跟你講
Microsoft今年有一個產品
我預計
在未來幾年內會改變人類的
歷史 它叫做
ChatGPT
人工智慧
你看 Microsoft 以前是賣 Windows
我跟你保證
五年內
Microsoft 最重要的產品是 AI
所以你不要老是想說用一個東西
一路打到底
所以有一句話 誰會獲勝
如果你跟人家賣的產品一樣
經銷商一樣 廣告商
廣告手法都一樣
請問誰會獲勝
答案是 MarketShare 最大那一家公司
所以創新是弱勢者唯一的機會
為什麼
你如果跟人家一樣 我現在告訴你 你一定掛掉
所以你一定要想辦法跟人家不一樣
那像Microsoft 你知道
它是一個很賺錢的公司
可是它如何在大公司裡面
維持創新的能力
答案就在上面那幾個字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small branch
company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為什麼
因為我那個 我如果財務沒有獨立
它就失去那個創新的能量
比喻
它為什麼要small
也不能搞垮把總公司拖垮 所以要小小的
為什麼要branch
有一點黏又不是很黏
有點關係又不是很關係
這要company company就是說一切還是要按照市場規則
這五個字是經典
大公司如何在大公司裡面維持有創新的能量
答案就是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small branch
company
所以你看microsoft
他養了 ChatGPT 其實他類似的公司養很多
只是沒有成功就掛掉 掛掉了
有一個成功的大賣就做起來
所以其實是賺錢的公司也要創新
因為市場會改變
這個人家說你怎麼會去開演唱會
我說創新是弱勢者的義務
我也不曉得那個試試看
萬一不行 市長不幹了 還可以去開演唱會
來 講居住正義 這實在是太複雜
這個 其實這樣 我跟大家講
為什麼台灣的居住正義全部都失敗
幾個問題 我們現在還有一分鐘 要把你們教會
在台灣 打房一定失敗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台灣房屋自有率 85%
你想想看 你一個政策要打房 就一打打到85% 這怎麼會成功
所以第一個頭腦要很清楚 人民分三種
一個是沒有房屋的 一個是他有房屋
他只有一棟 他是在住的 那個叫生活必需品
另外有一些人 他房子很多 他在當包租公 包租婆
所以你要打房是要打誰 不是打那個只有一間房子
你要打那個包租公 包租婆
過去打房為什麼會失敗
因為你把那個有一間房子
跟有很多房子的人合在一起思考
所以就掛掉了
所以在解決居住正義的時候你頭腦要清楚
沒有房子的 我想辦法給他住房子
有一間房子的 我給他低稅
讓他可以繼續處理
那個有很多房子的 那個才有打
所以你知道香港為什麼會反送中
因為香港的房屋自有率
據我所知 55%
香港沒有房子人很多
所以在香港 打這種無殼蝸牛會成功
在台灣不會成功
因為台灣那個沒有房子才佔15%
它不是絕對多數
所以在這個地方跟大家講一下
其實政治也沒有你想像那麼困難
就是理性務實科學
純粹用科學邏輯思考
不過是這樣啦 現在還是喊口號比較容易
抗中保台啦
這個比較容易
你剛才講說我們要認真蓋公宅
天啊 算了 現在剩下60天就要投票
來不及了 蓋一個公宅要4年
所以用騙的比較快
來來來 時間到了是
好 我非常謝謝柯主席的分享
那麼接著 柯主席 等等 留步
我們會邀請到的是青年民主協會的理事長
育萌來為我們進行Q&A環節的主持
歡迎育萌
謝謝
你們這是高中還是大學
今天不是上課日嗎
為了看你
請假嗎 對啊
先問你有沒有投票權
沒有啊
我的支持群眾都是沒有投票權的
學生啦 外勞啦
還有什麼
還有外配
好啦好啦
來 開始開始
好 謝謝柯文哲主席
那也感謝大家
不管有沒有投票權
今天都跟我們一起留到下午
那謝謝柯主席剛剛的分享
我們緊接著要進行的是
NGO提問的環節
在柯主席到場之前
已經先抽出了五題的提問
所以我們來依序秀出在我們的投影幕上面
第一題是
在上半場也有賴副總統回應
這一題是在最近
不論是高中生 大學生
甚至社會的新鮮人都很關注的詐騙案件
也有甚至高中生大學生
也成為詐騙案件的受害者
所以我們想要請問
2022年電信詐欺案爆增
基層員警、檢察官、法官不堪負荷
人才出走
這樣辦案品質受到影響的窘境
請問柯主席有什麼樣具體的方法可以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請提出具體的對策
我跟你講 我在當市長期間 每兩個月我們要開一次資安匯報
然後我每一次都要頒獎
要頒那個攔阻詐騙有功人員
就是一些銀行的行員什麼
然後我一開始就頒
我頒了兩三年以後
我突然想出一個問題
這樣一直頒對嗎
如果一直在頒就表示它一直存在
所以應該是這樣
詐騙應該做源頭管理
而不是他詐騙然後再來攔阻
所以這一條是這樣
其實這一條標準答案是這樣
如果有詐騙
你能不能先告訴我
會產生這個詐騙的原因有哪些
把它全部列出來
然後每一條都可以把它解決掉
比方說
奇怪 人在監獄裡面
怎麼可以在外面在銀行開戶口
這不是很奇怪嗎
這個金管會你們是怎麼管的 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 這個傢伙是遊民 怎麼會去電話申請一千支
一千支電話 你是要搞民調 還是要搞什麼
還是要搞詐騙 只有兩種啊
你一個人去申請一千號 一千個門號的電話
只有兩種可能嘛 一個搞民調 一個搞詐騙
比方說那個 外國的網路電話進來
你為什麼允許他不把名字秀出來
號碼 一般我們打電話來會秀出來電
幾號嘛 對不對
他如果要來電不顯示的話
他可以不顯示 但是國家一定要記錄
所以我回答你的話
我們常常在想說 我們詐騙要攔阻 其實錯
我最近有個演講要講到黃國昌的故事
有一次黃國昌很悲憤的跟我講
他說為什麼壞人不把他抓起來
我說太多了 抓不完
其實應該做源頭管理
就說這個社會你不要讓他有機會貪汙
你那個一大堆貪汙犯然後再來抓
怎麼抓得完呢 所以這一條我跟你講
如果我來做的話 很簡單 就挑五個詐騙案
那剛才講說這個詐騙案這所有發生有哪些問題
列出來 你只要挑五到十個案子
就問題就一大堆了 對不對
然後再把它分門別類
然後再每一條解決方案 把它解決掉
我要跟大家講喔
我當過醫生 當過30年外科醫生嘛
我跟大家講一個經驗
你知道治療為什麼沒有效 你知道嗎
最常見的理由 診斷錯誤
或者是根本沒有診斷
我常常在醫院 醫生開藥
可是他不曉得那個診斷是什麼
你不要笑 真的 我們常常
常常開藥給病人 我們不知道診斷
但有時候病太難了 不知道診斷
這我同意啦 但是有很常的情形下
我們沒有花很多的力氣去做確實的診斷
啊你診斷都不知道了 人家開什麼藥
所以是這樣啦 像這一條 你知道
如果請問你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應該是這樣啦 每一個詐騙案你知道
我們有沒有 我跟大家講
有一次我們那個錢櫃大火
燒死了六個
哇 那個媒體把我們打到鼻青臉腫
然後就把我們給打到鼻青臉腫 我後來跟我們那個黃珊珊講 我說
我們要做一個有責任的政府 而不是做一個
叫做應付媒體的政府
你想想看 我為什麼要應付媒體 反正在兩三天新聞過去就好了
我後來就把那個所有的火災案
叫他們把火災會發生的原因全部列出來
然後再分門別類
然後再開一次會議 大家來確認
這一些是問題嗎 我跟大家講
單單確認 這一些是問題 花了一個半月
所以後來 我敢這樣講
台北市發生火災的機率
絕對比其他縣市低
比方說 我們那個安檢 你知道
我後來就寫一個APP
因為有時候你去那個安檢有沒有
有時候如果是按摩店 還有衛生局的
餐廳的 還有那個商業處的 監管處什麼
你知道以前每個人都寫他自己用紙張記錄
後來就寫一個APP
所有要去的局處 只要打開他的頁面
直接在上面點點點點
然後按Enter
他就不能改了
以前用紙張的 回去馬上議員的電話 關說電話就會來
我現在就要求他們當場key完
就沒得改了
然後第二天報表就出來 很快
你想想看
寫個APP 這樣弄一弄要搞多久
還要把人員訓練到會用
所以我要很誠實的跟大家講一個問題
複雜的問題沒有辦法簡單的解決
面對複雜的問題 第一步是要問原因
Why 通常至少要問三次的Why
Why 就寫一大堆原因
那針對有沒有問題的Why
至少要問三次
然後把所有的Why的問題再分門別類
所以單單分門別類 設計就要花
以我上一次那個
那個錢櫃大火
我單單把問題列出來 整理完就花了一個半月
一題就講了很久的時間 下一題
這一條有沒有回答你有答案
欸 時間也差不多 那我們就換下一題
下一題
好 那我們第二個問題是
去年因為18歲公民權的推動
也非常多在座的年輕人一起走上街頭 走進人群
那雖然最後功敗垂成 但想要請問柯主席
為保障青年的權益
你是否支持我國制定青年基本法
那另外也請具體說明
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繼續推動18歲公民權
第一點喔
你說我們要不要制定青年基本法 我先問啦
青年基本法for what 他的目標是什麼
通常要先決定戰略 再決定戰術 再決定戰鬥
所以常常說 我們要制定青年基本法 我先問
你制定青年基本法你想幹什麼
如果你說講不出來 那為什麼要制定
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
18歲公民權竟然在去年沒有過
這讓我們看到什麼
人性最惡劣的一面
那個20歲以上的人來投票
決定要不要18歲給他公民權
我現在告訴你不太會過
因為他已經超過20歲 他怎麼會讓人家進來有公民權
去年我們18歲公民權 竟然投票才50幾%而已
為什麼 你知道
如果你給18歲到20歲的人投票的時候
你們認為不認為應該要有公民權
一定會通過
你給20歲的人以來決定說
18歲到20歲要不要給他公民權
就不太會過
這一題是這樣啦 全世界沒有18歲公民權的國家
我那時候算一算 好像5個國家還幾個國家
幾乎全世界大部分都是18歲投票 只有台灣不是
所以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你說怎麼推動
第一個還是要每天 還是要鼓動 宣傳
但是如果要用公投的方法過
要用修憲的方法過 我覺得蠻難的
我們現在臺灣修憲的門檻實在是太高了
幾乎沒辦法修了
所以這一題是這樣啦
不要幻想一天改變這個國家
所以政治是一個說服的過程
講再講 我現在你們這些18歲的人
如果有一天想說奇怪 那些20歲這樣
不要給我們公民權 你懷恨在心
然後有一天你超過20歲以後 再來投票
請問你會投贊成票嗎
會不會
我會 你會喔
會
好 那我們就從現在開始努力的跟18歲到20歲的人講
推銷18歲公民權
讓他長大以後會改變他的投票行為
下一題
好 那我們第三題是關於台灣LGBTI的權利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
他也是在台灣的
在台灣我們的同志遊行也是亞洲之最
那想要請問柯主席LGBTI等學生
嚴重缺乏來自學校人員跟政策的支持
影響心理的健康
想要請問您如何改善這樣的校園處境
也請您提出具體的規劃期程
這一題是這樣啦
如果把你那個LGBTI把它擴大成
就是各式各樣的心理障礙
或是那個情緒障礙
我跟你講喔
我在當市長的時候 我是三級處理 就是說
班導師有基本訓練
然後學校建立那個輔導老師系統
那因為台北市有獨得天厚 我們有那個聯合醫院
所以我們那個就是 那個輔導老師有問題
覺得那學生有問題 再轉給那個
精神科專科醫師
後來我發現一個問題
在台北市 初中 國中 高中
我們有建立一個完善的
轉運的系統
可是在大學沒有
為什麼 你知道
因為大學幾乎沒有導師
就算是有也是假的
他不像那個國中 高中 那班導師
所以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
其實有很多那個憂鬱症
你給他發問卷 你知道
其實我們在台北市現在
在國小 國中 高中
我們開始用ipad給他
做問卷調查
你有沒有覺得晚上睡不著覺
你有沒有覺得旁邊對你很不友善
其實有些screen的題目
他只要一填完
一開始我們是在做霸凌
霸凌的screen 所以這樣勾一勾
用ipad
我們叫screening
先把那個有問題的挑出來
然後再經過輔導老師去check
如果真的有問題
精神科醫師
我跟你講 這個系統
在國小 國中 高中
台北市有做起來
可是因為大學不歸台北市管
所以我們事實上
我們的青年的
自殺率
這幾年還在上升
表示說目前我們在
高中到大學
我們在學校裡面
還是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
psychologic screen system
screen system
還是沒有有效的建立
所以這題是這樣
其實這個就是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
其實他問題也不是只有 LGBTI
其實更多那種什麼憂鬱症
躁鬱症
很多啦 精神分裂
其實很多這種就適應障礙
其實應該要建立一個系統
台北市還好 在高中以下ok
我覺得我們還 我覺得做得還不錯
應該如果說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再改進
可是在大學完全沒有
因為我們大學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班導師系統
所以後來我發現你知道
其實是台大 好像目前的大學
你去臨床心理諮詢
就要去跟你預約一個月以後
所以這一定有問題
一個月以後搞不好都已經自殺死掉了
所以是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我倒覺得是這樣 如果我來做的話
就把目前這一些適應障礙的問題
一樣列出來 那一條一條去解決掉
講的好像都沒有答案
下一題
好 那我們第四題
是剛剛柯主席也有提到
跟台灣低薪青年的困境有關
台灣部分產業面臨缺工
企業卻不願意提高勞動條件
要求開放移工
除了最低工資法等等的立法之外
請問你有何具體的做法
可以讓台灣的青年擺脫低薪困境呢
剛才不是講過嗎
台灣人怎麼會低薪 產業升級失敗
還包括整個
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不符合市場所需
我要跟大家講
這一題是這樣 我重點是中南部在走
有時候很難跟那些企業老闆講實話
如果你的企業
因為缺外勞
所以不能運作
我現在應該告訴你 你應該關門
因為表示你的產業沒有升級
所以是這樣啦
像這個缺工 你知道 包括自動化
AI什麼 那些要加進去
如果你的產業
如果因為沒有外勞就不能作業
我的建議是 恐怕你這個產業要淘汰掉
所以有一個名詞叫 中等國家陷阱
有沒有聽過
有一本書叫 地球是平的
他說 各位同學
現在跟你競爭的 不是坐在你旁邊
他在印度 他在中國 他在巴西
因為地球是平的
你只要薪水一拉高 你知道
他這個產業就外移了
什麼樣的產業才不會外移 除非你是高附加價值產業
你有技術性 他外移不出去 他才會
那個薪水才有辦法拉高 不然你只要是代工業 薪水一拉高
這個產業就移走了 台灣過去三十年不是這樣嗎
一開始台灣那個薪水一拉高 他就搬到深圳
後來廣東地區薪水提高 再搬到
長三角 我去崑山看台商就10萬
後來又搬到成都 現在又搬到越南
下一次搬到非洲 再怎麼不曉得搬去哪裡
所以你看看 地球是平的
為什麼叫中等國家陷阱
因為它國家發展到一個程度 薪水就被釘死了
為什麼 因為你產業沒有升級
你只要薪水一拉高就移出去了
所以這一條是這樣
因為在座都是年輕同學
有一句話 我常常是這樣
聽實話是最痛苦的事
臺灣沒有一家大學在全世界排名100名內
你憑什麼認為你有辦法產業升級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題目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題目
臺灣沒有一家大學在全世界排名100名內
你憑什麼認為你會產業升級
只是講實話大家聽起來就不想聽
香港有四家 新加坡有兩家
你憑什麼認為你會產業升級 臺灣的經濟體 臺灣的GDP總量
你看看 香港人口才700萬
新加坡500萬 我們2300萬
再怎麼樣 我們的GDP的size也比香港跟新加坡大
香港有四家大學在全世界排名100名
新加坡兩家 臺灣零家
我跟你講 台積電是太例外了
以後在那寫本書 台積電的成功祕密
台積電在臺灣出現是個意外
如果我們把台積電拿掉
我們現在還剩下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這問題
整個國家是沒有產業競爭力的
像這個問題 你說
青年怎麼擺脫低薪 我先問你
你認為你有資格去賺高薪嗎
所以我們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有問題
我們那個高等教育
占台灣GDP 0.39%
美國是1%
你投資就不夠了 你怎麼換
我們學校又有太多 給的錢又不夠
一平均下去 又被dilute掉
所以每一家學校都沒有競爭力
所以這條如果要做 要怎麼做
該關的要給它關掉
學校先關掉一半
然後錢再拉高
然後開始投資
也許經過十年後
我們才有辦法兩三家的大學
可以進入世界100名內
我們當年那個游錫堃在當行政院長的時候
他有那個叫五年五百億
結果台灣大學曾經衝到80幾名
後來五年五百億沒有了
就掉出去了
絕對不要幻想說你沒有投資
那你會多厲害 這不可能
你聽起來很不喜歡的答案
可是那是事實
好 下一題
好 那我們最後一題是跟台灣的市區房價高漲有關
那也跟交通的規劃有關
也就是說 現在的年輕人不斷只能往都市外去購屋或者是租屋
那請問柯主席對於都市外圍的交通通勤的改善
有沒有什麼具體的做法
有一個名詞叫TOD
T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畫
如果 重來一遍 回到40年前
我是台北市長
我當時在設計台北的捷運路網的時候
我會把台北市的都市計畫在那時候就重新做好
意思就是說 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畫
你那個都市計畫 你知道嗎
要架一下 我們是這樣啦
捷運路網先鋪嘛
因為捷運路網是運量最大
然後在這個上面再決定那個公車路網
所以我們台北市有獨得天厚
我們要那個
公車專用道 其他城市都沒有
所以捷運路網是最基本的
在上面再決定那個公車路網
然後在這個交通網上面開始決定說
都市要怎麼設計
如果啦
用這個概念有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 有
廣慈
你知道我們那個信義東沿線
本來到象山就沒有
後來我花了90億
又把它延到那個廣慈站
然後在廣慈站我蓋了1400戶的公宅
所以將來那個廣慈的他住在那
他出入就走那個捷運線
信義線上出來
但是它是在我任內的時候唯一成功的案例
為什麼
因為當時捷運路網都鋪完了
如果回到40年前
我們在決定都市那個捷運路網的時候
在上面決定公車路網
然後這個叫交通幹線
然後在每一個節點 交通節點上面
300公尺內容積率放寬
把學校跟公園搬到 Node 跟 Node 的中間
人是住在 Node 的交通節點上面
這有什麼好處 你知道
整個城市的運輸效率會上升
這個也符合 我跟你講 所以是這樣
這些東西 你知道 有一次我去日本 我去大阪
我瞄了兩板 看一下
你想想看 我們台灣的捷運站
常常共構那個住宅
你覺得合理嗎
捷運應該是共構是商店 住宅要在商店
在那個捷運點的外面
所以我回答你的話
沒有理由在仁愛路蓋社會住宅
你怎麼會拿西裝布去做內褲
重來一遍 你知道
我們目前這個捷運路 比較周邊的
用那個國家力量 因為公家的地
蓋那個社會住宅
我跟你講 如果那樣地不要錢
就算一坪21萬 造價
買30坪才600多萬 還是買得起
所以我跟你講 這些問題
所以我在這樣要很誠實的跟大家講
每一條題目都有答案
可是為什麼沒有做 你知道
因為每一個計畫都要花很長的時間
所以為什麼我在批評民進黨的大撒幣政策
我以前都不知道什麼叫大撒幣政策
我現在可以很清楚跟你講什麼叫大撒幣政策
大撒幣政策就是花錢 但是沒有解決問題
比方說缺淡 補助五億六千萬
缺豬肉 每公斤補助三塊錢
啊 鳳梨被大陸封鎖 還要補助十億
他就是這樣花錢花錢
可是有解決問題嗎
最近賴清德那個私立大學
每年補助3萬5千塊
我跟你講未來十年
台灣有40家大學要關門
為什麼 少子化
請問未來十年
台灣有40家大學要關門
這是每一個人補助3萬5千塊可以解決的嗎
廢話 當然沒辦法解決
可是有沒有效 有效 為什麼
錢拿到
你要發錢給我 當然跟你說謝謝
至於會不會倒閉 那是以後的事
所以我跟你講 政治上有一個很難的問題
這個
不要為了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
不要為了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
不要為了少數的利益犧牲多數的利益
所以你在講那個什麼
市區房價高漲
這一條 如果三十年前來做
很容易
現在很困難
地都用掉了
我跟你講 一個都市計畫要調整
沒有三十年做不起來
所以各位同學 我要跟大家講一個概念
從此要放棄
一年兩年改變這個國家的想法
這個國家現在需要是一個很長的計畫
然後很堅定的走下去
如果用大撒幣政治
反正這關先過再說
我跟你講 我可以老實跟你講
我所有政策裡面被罵最兇的是重陽敬老金
重陽敬老金沒有一個社會學家 政治學家敢出來說
發重陽敬老金是對的
可是台灣所有的縣市政府全部在發重陽敬老金
每個人都知道那個不對 還是在做
為什麼 選票有效啊
我現在發個一千兩千塊給你
阿伯你有沒有開心 廢話 你要給我兩千塊 我也很開心
可是對整個國家長照 2.0 一點用處都沒有
時間到了 我可以下班了
請柯市長留步
我們接下來要請教的是
現場的舉手提問
所以我們請柯主席等一下在我們的
同學舉手提問之後來一一回答
這也是應該是各位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 早上的互動也非常的踴躍
所以我也簡單說明一下等一下提問的規則
等一下呢
舉手提問 我會請工作人員遞上麥克風
那為了讓大家有更多提問的機會
所以我們提問的時間會執行
就是堅定的一分鐘一個問題 可以嗎
好 所以請各位同學把握提問的時間
來縮短一下自己的問題 好
那我先再靠舞台的右手邊
就是各位的左手邊這邊好嗎
好 那我數1 2 3
1 2 3
最旁邊那一位應該是最靠牆的 對
最靠牆的這位 灰色衣服的同學
柯主席好 對 我要問的問題是關於剛剛有講到那個大學
私立大學那個補助 其實看起來你是反對的
那你對於這種問題你有什麼
對策跟方法 然後還有第二題是
關於前幾天就是你有講到那個什麼
偏鄉跟弱勢的那個言論 其實我覺得
蠻奇怪 但是就是
柯辦有出來就是回應 那
我想說 為了不要誤解你的話
還是讓你自白一下
謝謝
你第一條是
你說
關於那個 大 跟你講喔
我剛才講喔 台灣沒有一家大學在全世界排名100名內
台灣的大學 學費凍漲幾年了
已經20年了
請問過去20年物價上漲多少
竟然大學學費沒有漲 你覺得合理嗎
這就是白痴
他當時的理由說 哇 這個調高學費會影響大家不能
念書有困難 有些窮人就念不起
其實標準答案應該是這樣
該漲就漲
那些窮人另外補助
而不是為了少數幾個人的問題
把大學學費全部凍漲
所以我要回答你的問題就是說
還有一點啦 我們也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
有時候該念去念高職的就去念高職
不需要 就回答你的問題
所以其實我跟你講 這個叫人才流
什麼叫人才流
你國小國中高中嘛
有人念高中 有人念高職
以後要念大學 所以你要調整
讓人才看流去哪裡 那個地方要控制
你不控制 你知道 全部都流去念高中
再去念研究所 其實哪裡需要那麼多人念研究所
不需要 都念了一大堆 跟產業無關的
你剛才說我什麼偏鄉什麼什麼什麼
我跟你講 柯辦的回答 我不曉得他
他回答什麼 問題是什麼 我講錯什麼 趕快
關於弱勢那個 你就是有講到那個
居然說 應該是說你說他覺得就是那個
毒品犯的那個什麼 幾倍那個 你還記得吧
我知道 我知道 是這樣啦
本來講你要是前後文看都沒有問題
可是你遇到網軍名嘴
側翼還可以剪接一段就有問題
我在講是什麼你知道
我後來發現國中畢業沒有升高中的
我
他的吸毒的比例比有升學的99倍
台北市的數據
那99倍 你想想看
如果國中畢業他沒有去唸高中
沒有去唸高職
你把那個什麼智障的
或是說那個身體不好的
或是說他已經去公司上班了
他就不喜歡念書
可是他安安穩穩去上班
你把他扣扣扣扣扣掉
剩下那一批人
他日後吸毒
他吸毒的百分比就好
比那個在學校念的
是好幾百倍 所以當時我在當市長的時候
我就說
我們應該關懷這一種學生
你要關心他 你不管找慈濟的來幫忙也好
你就是要看著他
關心他 為什麼
他在高中這個階段
吸毒的比例這麼高
你給他繼續 如果這種人繼續沒有人理他
在這個社會下去 最後發生什麼事
所以為了這個 你知道 我當時在台北市設了三個地方
一個是北投的新民國中
然後那個 台灣大學旁邊那個南華高中
後來就又去找那個太平餐飲學校
我就去 我就找那個地方 你知道
然後這些所謂 所謂高危險群
我們就開始想辦法要建立一個叫社會安全網
你就是要 比方說一個禮拜找他來一次
聊天也要幹什麼
有問題當然再轉介去把他處理掉
這個系統是要告訴大家什麼
我們要關懷那些
那些就是在統計上他就是將來很容易偏差的人
人是有關心關懷
你不理他 他以後就變壞孩子
你愛他 認知他
他就好一點
我在講的是這個 有問題嗎
哪個地方有問題
那你就是三民自看太多了嘛
好 那我們緊接著接下來的提問
那我們等一下一次只能問一個問題喔
那我們會嚴格執行
那我數1 2 3 1 2 3
這一位女生
您不是舉手嗎 您是指旁邊的人嗎
不能指別人吧 那我們再一次好不好 我們再一次
1 2 3 這次是後面這位條紋一的女同學
那個
參選人好
我想問因為今天都沒有講到
關於雙語政策的部分
因為您之前有說過
就是
他們民進黨他們提出這個政策
然後規劃都不明確
那您就是有
希望能怎麼做嗎
具體的建議 您之前有說過
可以參考新加坡那邊
的建議 那有沒有
就是更具體的方案
因為他
就是不可能中止嘛 他會繼續施行
你 你是念台北市的學校嗎
嗯 新北 難怪
但我現在是讀台北市的學校
沒有 我跟你講喔
2016年 我去新加坡
然後我跟那個新加坡的內閣
當時我有拜會那個經濟部長 還有那個
經濟部長 外交 那個
教育部長 還有那個 反正
我當時問新加坡政府高層一個題目
我說新加坡為什麼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
我說 川普跟金小胖見面在新加坡
奇怪 新加坡跟北韓什麼事
然後馬英九跟習近平見面
欸 在新加坡
我當時問他說
新加坡為什麼會變成一個國際化城市
然後他就送我一本書 李光耀傳
他說答案在裡面
我跟他講說我沒有時間 你告訴我答案就好
他說雙語教育
所以後來2016年我回來台灣以後
我派我們教育局的人到新加坡去
又派新加坡人來看
所以我們2017年我在台北市
一開始沒有把握 我找兩個小學快要倒閉了
開始試驗雙語教育
那時候兩個
第二年變六個
再來變十一個
再變 我覺得二十八 我要走的時候大概已經到七十八個學校
台北市兩百三十六個學校 當中有七十八個學校在推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的定義是三分之一以上的課程用英文教
當時我問新加坡 我說你花了多少時間
他跟我說二十八年
我現在想說二十八年 奇怪 為什麼那麼久
後來我說台北是我自己推 我就知道為什麼
你知道為什麼嗎 要等那些老師退休
他不是教雙語的老師 怎麼辦
你要強迫他教 可以啦 不容易
所以要每年招考新的會教雙語的老師
後來我還規定什麼 你知道
我每年會簽一個數字
今年招考的老師裡面
具備雙語能力的要幾%
我記得2022年
我最後是簽 40%
結果老師招不滿
這告訴你什麼 你知道
要推雙語教育除了教材以外
因為你要雙語的老師
所以要每年招不滿 雙語的老師沒有辦法一 二 三 全部培養出來
它要時間
當時你看 我還去師大有那種公費班
弄一大堆 還有什麼老師進修班
所以我後來才知道說 為什麼雙語教要花二十八年
因為你要準備足夠的老師
不過是這樣 最近那個均一教育基金會
叫我去看那個AI 使用AI的話
可能會快一點 現在AI你知道
你唸英文唸完以後
那AI聽完以後會自動
會跟你說你哪個字唸得不太好
那他再唸一遍
矯正你 你再唸一遍 他會聽一遍
我看那AI還蠻厲害的
用AI教英文 而且是互動式的
不過是這樣啦
有一個問題
因為在座都是年輕人
雙語政策
坦白講 我在內心裡面有很猶豫你知道
你知道雙語政策一推下去
有
那你請問你要不要上母語政策
原住民要不要上原住民語
時間就這麼多
所以你看 後來我說
我們其實要念的是三語
中文 英文還有一個是程式語言
我跟大家講喔
為什麼我最近對這個雙語政策
一開始我很猶豫
因為一旦實施雙語政策
一天就24小時
你花在念母語
念中文的時間一定會受到影響
語言是一個文化的表現
但是 一樣 我一個月前去細讀 看一看
我要跟大家講 目前全世界的Database
使用繁體中文的只佔萬分之二
目前人類所有的 Google上可以找到Database
用繁體中文的只有萬分之二
這個有什麼影響你的
你知道我們現在的AI叫deep learning
它是用Database在學習的
你想想看
如果你的Database的量只有萬分之二
然後用英文 我不知道英文多少 隨便講啦
百分之三十好了
一個用百分之三十的Database在學
一個用萬分之二的Database在學
那deep learning
這一段時間 這兩個AI的聰明度是不一樣
好 講結論
我最近看那個AI
我心裡面倒是這樣 抽了一口冷氣
倒抽一口冷氣
我在想 糟糕
按照AI這種速度發展
我們如果不使用英文
恐怕在世界的競爭力會輸掉
這條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是不是要舉國改用英文
坦白講我內心很猶豫
因為這等於放棄中華文化
可是如果按照A.I.這種deep learning
A.I.的deep learning是按照Best of Database
我們繁體中文Database只佔整個人類Database的萬分之二
這樣拼得下去嗎
越拼落後越多 這怎麼辦
這個老實講
1993年我第一次去美國
我當時覺得美國跟台灣的科技差距很大
後來我回台灣 錯錯錯 但我認為我當時做的ECOM是世界最好的
我有把握 可是這個月 上個月我又去矽谷看了一遍
其實老實講我內心非常的沮喪
因為我跟美國在科技上的落差又比1993年我的感覺又更大
也就是說強國跟弱國的gap一直在變大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到底怎麼辦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我還沒想出答案
但後面說時間到 我跟你講雙語政策
你要是問我的話
恐怕我還是會做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讓國家失去競爭力
這是一個很沉痛的決定
因為我們要犧牲掉很多東西
我很喜歡讀唐詩宋詞
可是恐怕沒有辦法
因為一天只有24小時
你也不可能什麼都會
這條題目是
在我內心裡面相當猶豫的題目
但是我現在跟你講
為了台灣的國家發展
恐怕沒有辦法不雙語教育
好啦好啦不要
可以下班了吧
還沒 我們還有下一題
那我們有請接下來的提問 我數1 2 3
好 1 2 3
右手邊
這一位白色衣服的
可以嗎 對 是您戴口罩的這一位
柯主席你好 就是
相信大家其實都蠻喜歡就是柯主席這麼直爽的個性
但是就是 但是您在台北市的任內的時候
有辦一個雙北論壇的
但這個呆帳也成為你一意孤行的一個鐵證
那想請問一下 這樣的規避北市的一個決議
我們怎麼相信您當選後不會如同
您所謂的民進黨政府一樣的霸道治國呢
哪一個政策
雙城論壇
因為那時候的但書就已經明確的寫說
如果共機還是持續擾台的話 是不能辦的
就是不能動用這筆經費
我跟他講說 保衛台灣領空不是台北市長的責任
那飛機飛來飛去 蔡英文為什麼不把他打下來
你總統沒有能力保衛臺灣領空
每天來怪台北市長
抱歉喔 我講話很直接
有本事你民進黨都打下來
他不是說共機繞臺 我說共機繞臺是我的責任嗎
不是你們民進黨政府的責任
你沒有本事把他打下來 每天來怪我
我哪有規避監督
我只是說 啊不然你把那個共機繞台的定義寫給我看
他也寫不出來啊
他說你應該知道 我說抱歉 我不知道
我是遵守SOP的人 不然你就寫
共機繞台的定義寫給我看
他一寫我就開始罵他
我說 那個共機繞台是我的責任嗎
啊你都沒有能力保衛台灣領空
啊每天來奇奇怪怪的
啊總統失職每天來怪台北市長
你還不夠毒辣
好
那我們接下來也要請下面的提問
我一樣數1 2 3
好 1 2 3
這一位
白色衣服外套
喂
法律白話文運動提問
柯文哲曾經說過我生平
最討厭三樣東西
蚊子 蟑螂 國民黨
如今卻宣佈
好 我們趕快把問題問完
我們讓大家都有提問的時間
如今卻宣佈與國民黨合作
請問是國民黨變了 還是你變了
來來來
我跟你講喔 我這一條有答案
我更痛恨民進黨
我跟你講喔
其實我跟你講 今天實在是
心情很不好
我跟你講 台灣還是有
大概明天拜登跟習近平要見面
我猜啦 不用猜 我知道當中最關鍵的題目就是台灣問題
我跟你講 台灣是世界上評估發生戰爭最可能的地方
結果烏克蘭跟以色列 被認為不是最嚴重的地方
已經先發生了 我要跟大家講喔
台灣不是不可能發生戰爭
它是有風險的
我當然很討厭國民黨
蚊子 蟑螂 國民黨 沒有錯
然後呢 我跟你講喔
我以前當醫生 你知道
我更討厭的病人 我都一樣跟他開刀
有沒有問題
好
因為我們沒有追問的環節
所以我們就
我允許他追問了
沒有 我跟你講是這樣
我做一個二二八家族
我當然不喜歡國民黨
但是老實講 我也蠻難過
我從來都沒有想到民進黨
怎麼會在墮落的這麼快
但是我跟你講
你放心好了 國民黨我會盯著它
沒有人盯著它 它一樣貪污腐敗
我跟大家講
其實要相信制度不要相信個人
其實應該想
我已經想好
你知道我為什麼當台北市長的時候
我每天七點半上班
我七點半開晨會
我的會議記錄是上網的
我相信台灣沒有一個政府敢
每天開會議記錄全部上網
我為什麼敢 你知道 第一 我又沒有貪污
我又沒有說這生意一定要給誰做
萬一誰被抓到 照殺不誤
就全部給他上網公開
相信制度不要相信個人
因為權力使人腐化 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所以還是要建立制度
還有沒有
好 還有
那我們等一下請我
各位右手邊我的左手邊好嗎
好 我是5123
123
這一位紅色頭髮的女生可以嗎
是您 對
好 柯主席您好
因為剛剛有講到教育的問題
所以要提升教育水平
因為我本身是在金門讀書的高中生
所以有一個問題想要問柯主席
對於離島地區教育資源 相較於本島地區的缺乏 有什麼對策嗎
因為不管是受到教育資源 或是本島舉辦的各式活動
離島都屬於缺乏的弱勢
雖然現在有離島加分 離島保送 但實質上保送出去的學生
不管是在程度或是多元活動上 都是遜色於本島學生
有什麼對策是可以讓 如何讓資源不輸本島
不讓離島學生成為弱勢
我跟你講 其實你是看教育局 教育部的那個成本
這種偏鄉 平均每個學生花費是都市的四倍
差不多四倍
但是他的學力測驗很明顯比都市的差
所以有一個問題 你知道
經濟規模還是會決定那個效率
經濟規模
所以這樣 如果你一個班
有50個同學 跟你一個班只有兩個同學
基本上它那個形成的那個
因為經濟規模的關係
它會產生效率上很多的差別
我跟你講這一條其實我想過
一開始我是主張說併校
如果你這個學校才兩三個學校
我說算了 我每天花計程車錢
把你載去那個地方集中好不好
這一條均一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
有提出反對意見
他說學校跟社區有關
我們今天把那個學校廢掉
會影響那個學校的社區
不過我最近看那個AI
如果使用AI的話
網路教學
可能可以比較有效的
彌平那個gap
但是我跟你講喔
你知道我們國中畢業考高中
要考基測
我每次看那個基測
你知道我們基測
有五科嘛
每一科七個分數
A++ A+ A B++ B+ B+ C
我們大概考C的 全台北市平均是11%
全台灣平均是20%
然後我們台北市考C
國中升高中 成績最好的十個學校
有九個是私立的
我要很誠實的跟大家講
在台北市教育貧富懸殊
我們國中考高中 考 c 最低的十個學校
有九個是私立學校
唯一的一家是中正國中
然後我們考 c 的超過四十 有好幾個學校
我去看 為什麼會超過四十
弱勢學生超過70%
低收入 中低收入 單親 家暴
新住民 原住民 加起來70%
然後我去看其他縣市政府
我們每個縣市政府 那考 c 的百分比
有很懸殊的 有懸殊到30幾%
我們台北市才11%
有很多縣市是超過30%的
所以我回答你的題目
這就為什麼大家會往都市集中
因為鄉村 基本上不容易達到經濟規模
所以它本來就會比較差
所以你剛才講說偏鄉離島
那個教育投資不夠
我現在告訴你錯
你去看教育部的資料
那個小學校每個學生平均的支出
是我們都市的四倍
可是它還是沒有效 為什麼
它就是沒有辦法達到一個經濟規模
所以它沒有辦法產生效率
一開始我想要併校 你知道嗎
我在台北有試過要併校
但是後來
因為你把一個社區 把那個學校拿掉
好像對那個社區就是怪怪的
所以回答你的答案
如果一個學校真的只剩下兩個 也許真的要併校
如果還有十幾個 也許用網路教學AI
可以相當有效的改善
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沒有
我跟你講
我要跟各位同學講
AI的殺傷力 遠比你想像的可怕
AI
如果我們的國家在這一波
沒有辦法搭上AI的列車上車
我們在
你知道十六世紀的時候
全世界GDP最大兩個國家是中國跟印度
因為當時的GDP跟人口成正比
因為它都是人力 你用獸力 獸力也是人在控制
到18世紀 工業革命出現
第一次國家的GDP跟人口脫鉤
因為使用機器它的生產力很大
所以為什麼英國、法國
甚至到日本、美國脫穎而出
因為它使用工業
所以到18世紀的時候
中國跟印度在全世界GDP的佔比就下降
它是人類第一次這樣
GDP不再跟人口掛鉤
這一次我看到AI就知道糟糕了
如果我們的國家沒有搭上AI這一波
恐怕國家競爭力會更差
我跟你講 如果我是實際掌權的人
數位轉型迫在眉睫 一定要趕快做
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國家要預劃到一個程度
才有辦法追上AI那個列車 才有辦法上去
那如果這一波我們AI沒有搭上那個前進的列車
我們在整個人類歷史上 又要被淘汰下去
要更會掉更後面
好啦好啦 下一題 還是我可以下班了
好 再撐一下下
那我們在左手邊 我們再點一位好不好
好 我數 1 2 3 1 2 3
這一位就是穿外套藍色衣服的女同學
主席你好 剛剛看到新聞 知道藍白已經確定要合作了
那想要接下來的回答 請您分別以總統或是副總統兩個身份回答
您或許認為藍白合是聯合政府的第一步
那您具體的措施為何
在未來執政時 您會如何處理和國民黨理念上的差距
我跟你講 在華人的歷史 包括在台灣的歷史
我從來沒有聯合政府
我們從來沒有聯合政府的經驗
我們不像芬蘭 或者是葡萄牙
這個是這樣啦 你問我說會怎樣 我現在告訴你 我也不知道
因為從來沒做過
但是為什麼我還是決定要推動
其實我在半年前就開始講聯合政府
因為我估計下一屆的政府會三黨不過半
在立法院
所以是這樣啦 常常是這樣
如果歷史上它永遠不會出現
你也不用煩惱
可是當你發現國會會三黨不過半的時候
你就要開始思考說
那這個國家怎麼運作
還有一點 這也是我對我們台灣
這二三十年來的一個發展
台灣 藍綠到底第一次什麼時候出現
我現在查起來是1994年
那個台北市長選舉
阿扁跟趙少康還有黃大洲選那個台北市長
第一次台灣出現藍綠這種字眼
所以從1994一直到現在
零四一四二
將近30年的時間
整個台灣陷入藍綠統獨兩極對抗
其實我跟你講
我非常清楚
我們這種經過美國國務院的人就知道
台灣現階段不可能同意也不可能獨立
所以我們為什麼花30年的時間
讓國家陷入在討論一個無解的題目
台灣現階段可能統一嗎 不可能
獨立 不可能
如果不可能統一也不可能獨立
那請問國民黨跟民進黨你們吵了三十年在吵什麼東西
就瘋子
所以是這樣啦
我們在想說 怎麼讓國家脫離那個兩極對抗的局面
剛好三黨不過半 所以開始聯合政府
我跟你講一定會吵架的
只是說我們要開始學會包容
所以你看看我這次的口號
我為什麼講共融社會國家治理
共融 Inclusive
共融 Inclusive 我很討厭你 可是我可以跟你工作
我們一直沒有建立這種文化
所以是這樣 如果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
假設台北市內閣制 我跟你講選舉的時候一定不會吵架
因為三黨都不會過半 所以選後誰要跟誰合作不知道
如果這樣的話 怎麼敢吵架
絕對不會說陳時中、蔣萬安、黃珊珊殺成一片
如果是內閣制 我跟你講 保證不會吵架
這是第一點 第二 政策會連續
後來蔣萬安上來 我的政策幾乎全部被推翻掉
不連續 如果是內閣制
好歹有一部分的人在內閣 他政策比較容易延續
所以這樣 就長遠來看
為什麼全世界先進國家這種內閣制
我後來才慢慢懂那個道理
還是有它的道理 你會講說
美國也是總統制 也是很強的國家
我跟你講 美國是三權分立
美國總統要任命國務卿 還要參議院同意
哇 那個牽制實在太大 你想想看 我當台北市長
我要任命民政局長 還要議會同意
開什麼玩笑 準備被綁起來
所以事實上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
分立制衡
我們台灣 你只要當選總統
哇 多棒啊
也不用開記者會 也不用去立法院
所有人都是我任命的 我都沒有責任
哇 真棒啊
有權無責
贏者全拿 毫無制衡 有權無責 多棒啊
所以我才說目前我們台灣這個 目前我們總統制
不是什麼雙首長制 什麼威權總統制
目前是民選皇帝制 我也知道為什麼
這個修憲是李登輝修修修修
李登輝是一個日本武士
他學問好 自制力強
然後能力強
所以他擁有那個權力不會有問題
其他人擁有那個權力不行
就荒腔走板
所以常常說
一個制度 為什麼說相信制度不要相信個人
李登輝當時說這個制度對他來講他很好用
可是他 依我認識的李登輝
我覺得他不太會出問題
可是其他總統沒辦法
能力 體力
這個都 知識 每一樣都有
都沒辦法
好啦好啦 其實你們的題目
大部分我都知道答案了
你們要不要問 我不知道答案的
還要問嗎